1、《孔丛子·问军礼》:“天子当阶南面,命授之节钺,大将受,
天子乃东面西向而揖之,示弗御也。”
6、明·
高攀龙《答袁节寰(袁可立)中丞》:“以弟愚见,今天下节钺诸贤,必假以便宜,使得多方生财以自足用。”
授予符节、节钺的过程仪式常被称为“假节”,被授予符节的大臣被称为“持节”。重要的外交使臣大多持节,如
汉代的
苏武。军事方面,
魏晋监军使者多以持节,唐朝时,有符节的各地
招讨使、观察使等高阶军官常被统称为
节度使。
符节多是
帝国权力的象征,如朝廷任命的
外交官、或是军官用以调兵遣将,或是官吏以之
代天巡狩、行使皇帝
诏敕的。《称谓杂记》:“俗说
武王钺杀飞廉、
恶来,故君以赐钺以事军法,如后之
势剑也。”节钺是符节与
斧钺的合称,钺是斧类古兵器,曾是帝王斩杀大臣使用的,象征生杀之权,君主多用黄色的钺。
在
晋朝之前,假节(持节)、假节钺(假黄钺)是同等的地位,只是礼仪不同。例如,假节的辛毗可以依据皇命而约束假节钺的
司马懿。
从
晋朝开始,假节钺(假黄钺)成为级别最高的君王授权方式。拥有了“假节钺”的权力,不但可以随意斩杀触犯军令的士卒,还可以代替君主出征,并拥有斩杀节将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