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香是天然的鲜花所散发的有香气的物质。花的香气来自
薄壁组织中的许多
油细胞,油细胞能分泌出有香气的
芳香油,芳香油很容易扩散到空气里,当这些芳香油在空气中扩散后,送到我们鼻子里,就会让我们领略到舒服的缕缕香气了。
庭中百合花开,昼虽有香,澹如也,入夜而香始烈。夫鼻非钝于昼而利于夜也。白日喧动,诸境纷杂,目视焉,耳听焉,鼻之力为耳目所分而不得专也。
用志不分,乃凝于神,信夫!
正由于花香有色有味,有时人们也用“花香”来形容
人居环境的优美。如《载敬堂集·江南靖士诗稿(一剪梅·温州)》:“山川瑰丽胜
苏杭,楼外花香,楼里人香。”
丁香花香能让人宁神静气菊花香中含有菊油环酮、龙脑等
挥发性芳香物,有清热祛风、
平肝明目之功,常用来治
头痛病,
菊花和
薄荷的气味,可使儿童思维清晰、反应灵敏、有利于智力发育。
丁香花开放时,散发的香气中,含
丁香油酚等化学
物质,
净化空气能力很强,杀菌能力比石碳酸强;倍以上,室内放一定数量盛开的丁香花,有
预防传染病的作用,对
牙痛病人有安静止痛作用。
茉莉和
丁香的香味,令人轻松,从而沉湎于对美好事物的回忆。丁香花香具有祛风、
散寒、理气、醒脑作用;
郁金香:它的花朵含有一种毒碱,如与它接触过久,会加快毛发脱落。
夹竹桃:闻之过久它的气味,会使人昏昏欲睡;其分泌出的乳白液体,如接触过久,会使人中毒。
黄花杜鹃:它的花朵散发出一种毒素,一旦误食,轻者中毒,重者休克。
明代
嘉靖时进士王臣在春末夏初的一天,约友人观赏
芍药,园中上千株芍药
竞相开放,边走边看,只听友人说:“芍药还为药”,平白如话,王臣想,这可作为上联,遂对道:“
山茶不当茶”。风姿绰约
芍药花入药,对
慢性肝炎、
月经不调等均有效。山茶花也是可以入药的,能凉血、止血、散淤、
烫伤,但虽名“茶”,却不能泡茶。二物之性,不能由字面求之。
花与茶,同为植物关系密切。大理这个地区素有“家家流水,户户养花”的美誉,不论城乡人,大都喜欢培兰植桂、种竹养花。每年
农历二月十四日,各地都举行“花潮节”,让茶与花互相联姻形成一种独特的
饮茶文化方式。很多人家早在节日之前就做好准备,把菊花、
缅桂花、
栀子花、
茉莉花、
槐花的花瓣或
叶子采摘下来,分别与茶叶混装密封数日后取出,冲泡茶喝,名曰“花香茶”。茶香花香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浓烈的异香,一口下肚,爽身悦目,沁人心脾。大家边赏花边品茶,真是“茶香
花香庭院香,花美人美风情美”。
岭南地区自古潮湿多
瘴气,瘴气是一种传染病,广州人有了喝茶来祛病的习惯,有的人家根据自身的高血压配制了一种简单的
早茶——
玫瑰花
龙井茶。玫瑰花有活血行气的作用,龙井有平肝、凉肝的作用,非常适合
高血压患者饮用,能起到很好的养生效果。
郑板桥在此
自家厨房贴的对联是:“青菜萝卜
糙米饭;瓦壶天水
菊花茶。”菊花茶清新淡雅,有一定保健作用。它能散风清热、
清肝明目和解毒消炎等作用。
贡菊和
绿茶一起泡,是
电脑族的护眼良方。
桂花茶适用于
口臭、
风火牙痛、
胃热牙痛,只要用桂花与绿茶相泡饮用,能够缓解病痛。
茶,讲究“献茶、受茗、观色、赏味、闻香”,故有“
琼浆初举欲沾口,茶兼花香味更强”、“香飘千里外,味酽一杯中”之说。茶香,一种来自于本身的清香,一种来自于外加的香。
茉莉花茶,就是两者的结合。茉莉
花茶芳香开窍,能够舒肝、和胃、
芳香化湿。茉莉花茶,又叫
茉莉香片,有“在中国的花茶里,可闻春天的气味”的盛誉。茉莉花茶是将茶叶和茉莉鲜花进行拼和、窨制,使茶叶吸收花香而成的,茶香与茉莉花香交互融合,“窨得茉莉无上味,列作人间第一香”。在冲泡过程当中,要求水温不能太高,既要保持茉莉花的香气,还要留住茶叶的
回甘。鲜嫩的绿茶,吸收淡淡的茉莉花香,时间就在绕梁的茶香中。茉莉花茶独特的清香引起不少人尤其是女性的喜爱。花茶经冲泡3分钟后,提起
茶碗,揭开杯盖一侧,用鼻闻香,顿觉芬芳扑鼻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