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龙号航空母舰是旧
日本海军第一艘设计建造的中型
航空母舰,与飞龙号一样,都属于第二批建造完工的航空母舰,有别于赤城号与加贺号为
战列巡洋舰和
战列舰改装。
发展沿革
建造缘由
苍龙号是日本海军的主力航母之一,按照日本海军的分类,苍龙号和飞龙号同属于苍龙级,但是由于飞龙号的改动很大,已经基本上可以视作另外一个级别。
日本海军在完成号称世界最早的航空母舰“凤翔号”之后,又陆续的计划建造了由战舰、巡洋战舰改造而来的航母加贺号与赤城号,并有小型航空母舰龙骧号的建造计划,因此,在华盛顿海军军缩条约的限制下,当时的日本海军航母保有允许量就只剩下 21,000 吨。
在
伦敦海军条约中,规定了
巡洋舰种的保有量中,容许拥有不超过 25% 吨位的具有航空甲板的巡洋舰,于是美国海军遂提出了将重巡洋舰和航空母舰混合的航空巡洋舰计划,而日本海军与之相对应的,也在昭和七年(1932)提出了所谓的 G6 计划,本计划中的航空巡洋舰造型奇特,在如同航母般的外型上,于飞行甲板前端下面布置了三座渐高的双联装203毫米炮塔,预计性能如下:速度 36 节,排水量 17,500 吨,舰载机 70 架。
在昭和九年(1934)开始的第二次舰船补充计划(丸二计划)中,军令部要求以 G6 计划为参考,将剩下的 21,000 吨航母保有量使用来建造两艘所谓的航空巡洋舰。该计划中的航空巡洋舰性能如下:排水量 10,050 吨,203 毫米的主炮装备在中心线上,127 毫米高射炮 20 门(10 座双联装炮塔),防空机枪 40 挺以上,搭载机 100 架(半数置于飞行甲板),速度 36 节,预计于昭和十一年(1936)完成一号舰,而于次年完成二号舰。
在 G8 方案里,要求苍龙号以 10,000 吨的基准排水量上安装了双联装和三连装的 203 毫米主炮炮塔各一座,还有 127 毫米的双联装高平两用炮 10 座共计 20 门。
从上面的图中只可以看出,G8 方案更象是一般的航空母舰,但是要在 10,000 吨的基准排水量内实现上述要素,在当时的技术水平下根本不可能实现。而且在其即将开工之前,发生了日本帝国海军史上有名的“友鹤事件”。这个事件导致了对苍龙级的设计方案再一次修改,其借鉴了“赤城”号和“加贺”号的建造和使用经验,因此更加的完善,最终成为了纯正的航空母舰。
最后苍龙成为一种现代化的航空母舰。
建造列表
本级舰一艘,即苍龙号。
时间表
“苍龙”号由吴港海军船厂建造,1934年11月20日开工,1935年12月23日下水,1937年12月29日完工。
1942年6月,在
中途岛海战中,苍龙号航空母舰遭到美国海军
约克城号航空母舰的
俯冲轰炸机攻击,被命中3枚炸弹之后起火,随后沉没。
技术特点
苍龙号航空母舰是日本海军第一艘专门建造的大型航空母舰,是第二次船舰补充计划(丸二计划)中建造的舰艇之一。日本海军通过赤城号与加贺号的改装经验,将更成熟的技术运用于苍龙号的建造。
受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对日本海军拥有航空母舰总吨位的限制,苍龙号的排水量较小,排水量虽只有赤城号与加贺号的一半左右,但是却拥有更快的速度。采用全通式飞行甲板,双层机库,岛式舰桥位于右舷,其后右舷是与
赤城号航空母舰类似的向下弯曲的横卧式烟囱。缺点是防护装甲较弱。
苍龙级号称“日本海军最初的现代化航母”,外观特征为位于右舷前部的小型舰桥和有限中部向下弯曲的烟囱。为实现高航速而采用的重巡洋舰船体,并安装了总功率 15 万马力的蒸汽轮机,最大航速达 34.9 节,创下了日本海军航母史上的记录。由于借鉴赤城和加贺大改装的经验,苍龙级在排水量约为前者一半(标准排水量 15,900 吨)的情况下仍能达到与前者相近的性能。具备双层机库和全通式飞行甲板,前、中、后 3 部升降机,常规载机 57 架,对空火力为 6 座双联装 127 毫米高炮,首次采用的装置还包括舰尾着舰标识、阻拦索等,这些都成为了日本帝国海军其他正规航母的标准装备,只是由于吨位限制,防护能力较弱。
苍龙号于昭和十二年(1937)12 月 29 日完工,次年(1938)四月,苍龙号被派往中国战场支援,将舰载机的一部份派遣到南京。同年十月参加了广东方面作战的支持任务,并于十二月归回本土。飞龙号服役后两舰合并为第 2 航空战队,在司令官山口多闻少将力荐下参加珍珠港作战,昭和十六年(1941)七月,与
飞龙号航空母舰一起南下支援法属南印度支那的进攻,之后就为了筹备攻击珍珠港,而回到本土,展开严苛的训练。在同年十一月二十六日,从
单冠湾出击前往珍珠港的苍龙号搭载了零战 21 机,七式舰攻 18 机,九九式舰爆 18 机,合计 57 机,战果丰硕,苍龙号舰爆队投弹炸毁了
亚利桑那号战列舰。由于续航能力强,在执行完珍珠港的任务回国途中,苍龙号所属的第二航空战队还奉命前往
威克岛支援,直到该岛在 12 月底被攻克。
原本与苍龙号相同的飞龙号,在修正后有着许多的不同。飞龙号是
日本帝国海军的一艘
航空母舰,与苍龙一样属于第二次船舰补充计划(丸二计划)中建造的舰艇之一,原本是设计成跟苍龙号相同的第二号同型舰,不过在有了加贺号的改装经验与苍龙号的施工经验之后,对飞龙号有更多加强修正的设计。尤于完工后与原先最早设计变化很多,最后飞龙与苍龙的舰型已相差甚远,于是便独立成为飞龙级航空母舰与苍龙不同的是,在发生友鹤事件之后,日本海军便不再以较为先进且快速的电焊法施工,而是采用较传统而缓慢的铆接法。飞行甲板虽与苍龙同长,而宽度却更多了一米,但船体本身并无加宽。在加贺号的改装经验中,海军航空部发现舰桥位置于舷侧中央的位置较利于飞机发舰的准备与指挥,所以其后包含飞龙的航舰设计,皆把舰桥位置移至中央,但实际完工后发现,虽然舰身中段突出的烟囱与置中的舰桥分居左右舷两侧可以稳定船身的重心,但是排烟系统与热气会造成飞行甲板上方严重的乱流,所以后来的航舰设计右改回右舷前侧的舰桥位置设计了,而飞龙在下令更改设计时已接近完工皆段,所以仍然是舰桥置中的设计。除了因为排水量比苍龙更大而减慢速度之外,有别于苍龙的双舵设计,飞龙则改为单舵。
性能数据
服役事件
苍龙号于1937年12月服役,次年即投入中国近海,其舰载机在
长江流域和
华南地区协助日本陆军部队进行侵华战争。
在飞龙号航空母舰1939年7月服役后其与与苍龙号共同编成联合舰队第二航空战队。
并于1940年加入日军进驻法属
中南半岛的支援部队工作,结束任务之后与苍龙一同回到日本本土,进行战前训练。1941年初,日本制定的袭击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的计划。攻击珍珠港后返航途中第二航空战队又受命支援攻占威克岛。1941年12月8日,飞龙号与其它五艘中大型航空母舰一起前往夏威夷,第二航空战队在山口多闻的指挥下,编入日本航空舰队参与
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胜利后于返航途中,第二航空战队受命前往威克岛海域支援
登陆作战。
1942 年1月,苍龙号与飞龙号一起南下参加荷属东印度群岛的攻略作战,2月,在帛琉与第一航空战队会合,轰炸了澳洲的达尔文港。1942 年 4 月,第一、二、五航空战队奉命进入印度洋,扫荡英国远东舰队残部。
由于对方采取了避战机动策略,双方并与直接交手。4 月 5 日日机袭击科伦坡,苍龙号飞行队长江草隆繁指挥的 53 架 99 舰爆遭遇英军重巡洋舰多塞特郡号和康沃尔号,前者在 13 分钟内被炸沉,后者在 18 分钟内沉没,炸弹命中率高达 88%。9 日日机又突袭亭可马里,将基地内大批飞机、船舶和设施炸毁,随后又与友舰配合、向正在驶往
锡兰岛东岸的英军轻型航母
竞技神号发动进攻并将其击沉,炸弹命中率达 82%。
昭和十七年(1942年)5月27日,苍龙号随着一队前所未有的大舰队从本土出发前往中途岛,参加了惊天动地的
中途岛大海战。苍龙号当时仍在第二航空战队里,僚舰仍是飞龙号,他们都归在第二航空战队司令山口多闻海军少将的指挥下。此海战中苍龙号除了预定的载机(当时舰载机搭载编制为21架
零式舰上战斗机、21架九九式舰上
轰炸机、21架
九七式舰上攻击机)以外,还搭载了两架后来彗星舰爆前身的新锐高速侦察机二式舰侦,和准备配上占领后的中途岛基地的三架零战。
由于密码遭美国破译,所以美国集中了全部的力量朝着苍龙号所在的南云机动部队发动猛烈的攻势。当日上午 10 时 25 分,就当舰队数度击退来袭鱼雷机,准备好迎风放出战机时,美军俯冲轰炸机突然从空中窜下,在短短几分钟间,三枚直击弹命中苍龙号飞行甲板上面,并平均的落在三座升架机前,爆炸连续引爆了停在甲板上正等待起飞的战机和堆积在甲板上的炸弹鱼雷,全舰陷入一片大火,10 时 40 分,苍龙号的主机就停止了动作。
火灾延伸到鱼雷库,发生了大爆炸,10 时 45 分,柳本柳作舰长下令全舰弃船,而自己却坚持留在舰桥。当天整个下午苍龙号都持续着猛烈的燃烧,日落时, 火势稍有减退,阿部士官长奉命将柳本舰长带下来,但是当他看到手持军刀,独自肃立在舰桥,决定与舰共存亡的柳本后,也只能哭着离开。7 时 13 分, 焚烧了八小时半的苍龙号沉没,1103 名船员中有 718 名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