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园
国家AAAAA级景区、世界文化遗产
留园,曾名“东园”、“寒碧山庄”,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留园路338号,南临留园路,北至半边街,东邻市汽车客运集团有限公司,西为绣花弄,于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始建,其后多有荒废易主,1953年,苏州市人民政府决定修复留园,其后不断修缮整治。
历史沿革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始建,为太仆寺少卿徐泰时的私家园林,时人称东园。
清朝初期,园一度废为踹布坊,后相传重建于民法氏,但屡屡易主。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瑞云峰被移入织造成府行宫(今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校)。
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园为吴县东山刘恕所得,在“东园”故址改建。
嘉庆三年(1798年),经修建始成,因多植白皮松、梧竹,竹色清寒,波光澄碧,因园内竹色清寒,故更名“寒碧山庄”, 俗称“刘园”刘恕喜好法书名画,他将自己撰写的文章和古人法帖勒石嵌砌在园中廊壁。后代园主多承袭此风,逐渐形成今日留园多“书条石”的特色。刘恕爱石,治园时,他搜寻了十二名峰移入园内,并撰文多篇,记寻石经过,抒仰石之情。
道光三年(1823年),园对外开放,来游者无虚日,轰动一时。
咸丰十年(1860年),苏州遭兵燹,街衢巷陌,毁圮殆尽,乱后,园遂荒芜。
同治十年(1871年),住宅部分售给予程氏。
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为常州盛康(旭人)购得,缮修加筑。
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住宅部分改建成二程夫子祠(今留园大门东侧新售票房、生态停车场、办公楼等,即是在其遗址上折建成)。
光绪二年(1876年),修缮完工。
清光绪十四年至十七年(1888年—1891年),增辟东、西两面两园。
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起,因园已归盛康之子盛宣怀,革命军将园没收,后经盛宣怀四方活动,于民国元年(1912年)底终于由袁世凯下令发还。
民国十六年(1927年),北伐军到苏州,第21师司令部一度驻在园内。
民国十八年(1929年)3月7日,园又被国民党政府以盛宣怀生前贪污、侵蚀国币之罪加以查封,由吴县县政府派员管理,同年6月18日,园红修葺后对外开放,供人游览。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1.28淞沪抗战暴发,园亦随之关闭,其间曾为宁沪警备司令张治国的”高级教官室“,对外“野营办事处”。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6月1日,园经整理后,又行开放。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10月13日,经盛宣怀之子盛恩颐四处奔走,辗转反复,终于将留园义庄及其附属房屋田地区性,由吴县政府受命发回。
抗战时期,留园经日军蹂躏,“尤栋折榱崩,墙倾壁倒,马屎堆积,花木萎枯,玲珑之假山摇摇欲附,精美之家俱搬取一空”,园从此荒废。
抗战胜利后,园又成为国民党部队驻军养马之所,五峰仙馆,林泉耆硕之馆的梁柱被马啃成了葫芦形,五峰仙馆地上马屎堆积有一尺余厚,门窗挂落,破坏殆尽,残梁断柱,破壁颓垣,几乎一片瓦砾。
1953年,苏州市人民政府决定修复留园,并邀请了一批学识渊博的园林专家和技艺高超的古建工人。经过半年的修整,一代名园重现光彩。
1954年,园林管理处成立,园由文管会移交给园林管理处,并于元旦对外开放,供人参观浏览。来游者日以万计,无不交口赞赏,遂被誉为全国四大名园之一。
1966年,留园易名为“红卫”公园。
1971年,恢复原名,仍称留园。
1991年,留园收复原盛家祠堂及部分住宅(收复前为医药公司仓库)。
1992年3月,动工整修,年底竣工,经整修后建筑其本保持了原先的模样。从此,留园集园林、祠堂、住宅为一体,更趋完整。
1998年7月,为加强对苏州古典园林文化遗产的管理和保护,治理留园周边环境,动迁留园路86号(此地原先也是留园一处住宅)及附近民居23户,征地1045平方米。经反复论证,在2001年底破土动工,于2002年11月18日建成成苏州园林档案馆并开馆投入使用。
1998年8月,留园对又一村内盆景作业场地进行改造,动迁半边街77号住户,征地74平方米,使留园半边街的围墙作直,改造后病既改善了生产场地(今为清洁工人休息间),又扩大了园内盆景的开放面积。
1999年3月,留园对原北花房及周边15户民居进行动迁,征地1100平方米,收复北花房后并加以履行扩建。同时把园同内原有君子所履、射圃、缘溪行景点进行整修(整修前俗称枇杷园,作为园内菊花生产场地)。
2000年9月,恢复开放,通过整治转换,既治理了周边环境,改善了职工的工作环境,又增添了景观,扩大了开放面积。
2000年9月,留园对东侧五福弄(原留园东宅破败后拆建成为民居)进行环境整治,动迁居民42户,征地2988平方米,在此遗址上,重新规划建设。
2001年9月,建成留园配电房。
2002年2月,建成留园新的售票房、驾驶员休息间和小件寄存处,同年10月1日生态停车场竣工并投入使用。
2003年6月6日,留园管理处新办公大楼落成,乔迁办公。整个外环境的整治改造,为留园的保护利用开创了新的篇章。
建筑格局
留园为中国大型古典私家园林,占地面积23300平方米,代表清代风格,园以建筑艺术著称,厅堂宏敞华丽,庭院富有变化,整个园林采用不规则布局形式,使园林建筑与山、水、石相融合而呈天然之趣。利用云墙和建筑群把园林划分为中、东、北、西四个不同的景区,中部以山水见长,东部以厅堂庭院建筑取胜,北部陈列数百盆朴拙苍奇的盆景,一派田园风光。西部颇有山林野趣。其间以曲廊相连。迂回连绵,达700余米,通幽度壑,秀色迭出。
中部是原来寒碧山庄的基址,中辟广池,西、北为山,东、南为建筑。假山以土为主,叠以黄石,气势浑厚。山上古木参天,显出一派山林森郁的气氛。山曲之间水涧蜿蜒,仿佛池水之源。池南涵碧山房、明瑟楼是留园的主体建筑,楼阁如前舱,敞厅如中舱,形如画舫。楼阁东侧有绿荫轩,小巧雅致,临水挂落与栏杆之间,涌出一幅山水画卷。涵碧山房西侧有爬山廊,随山势高下起伏,连接山顶闻木樨香轩。山上遍植桂花,香气浮动。该处山高气爽,环顾四周,满同景色尽收眼底。池中小蓬莱岛浮现于碧波之上。池东濠濮亭、曲溪楼、西楼、清风池馆掩映于山水林木之间,进退起伏,错落有致。池北山石兀立,涧壑隐现,可亭立于山冈之上,有凌空欲飞之势。
东部重门叠户,庭院深深。院落之间以漏窗、门洞、长廊沟通穿插,互相对比映衬,成为苏州园林中院落空间最富变化的建筑群。主厅五峰仙馆俗称楠木厅,厅内装修精美,陈设典雅。其西,有鹤所、石林小院、揖峰轩、还我读书处等院落。林泉耆硕之馆为鸳鸯厅,中间以雕镂剔透的圆洞落地罩分隔,厅内陈设古雅。厅北矗立着著名的留园三峰,冠云峰居中,瑞云峰、岫云峰屏立左右。冠云峰高6.5米,相传为宋代花石纲遗物,系江南园林中最高大的一块湖石。峰石之前为浣云沼,周围建有冠云楼、冠云亭、冠云台、伫云庵等,均为赏石之所。
西部以假山为主,土石相间,浑然天成。山上枫树郁然成林,盛夏绿荫蔽口,深秋红霞似锦。至乐亭、舒啸亭隐现于林木之中。登高望远,可借西郊名胜之景。山左云墙如游龙起伏。山前曲溪宛转,流水淙淙。东麓有水阁“活泼泼地”,横卧于溪涧之下,令人有水流不尽之感。
北部原有建筑早已废毁,现广植竹、李、桃、杏,“又一村”等处建有葡萄、紫藤架。其余之地辟为盆景园,花木繁盛,犹存田园之趣。
建筑特色
留园的建筑在苏州园林中,不但数量多,分布也较为密集,其布局合理,空间处理巧妙。每一个建筑物在其景区都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从全局来看,没有丝毫零乱之感,给人有一个连续、整体的概念。
留园内亭馆楼榭高低参差,曲廊蜿蜒相续有七百米之多,颇有步移景换之妙。建筑物约占园总面积四分之一。建筑结构式样代表清代风格,在不大的范围内造就了众多而各有特性的建筑,处处显示了咫尺山林、小中见大的造园艺术手法。
主要景点
文物保护
1961年3月4日,留园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所获荣誉
1997年12月,作为苏州古典园林典型例证,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留园与拙政园网师园环秀山庄共同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03年4月,留园被国家旅游局列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点)。
2007年,苏州园林(拙政园、虎丘山、留园)被评为国家AAAAA级景区。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留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留园路338号,南临留园路,北至半边街,东邻市汽车客运集团有限公司,西为绣花弄。
门票价格
旺季
门票价格:55元/人次
时间:4月、5月、7月、8月、9月、10月
淡季
门票价格:45元/人次
时间:1月、2月、3月、6月、11月、12月
优惠政策公示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役军人凭军人证等有效证件、军队离退休干部凭离退休干部证免费入园。
2.残疾人员凭《残疾证》免费入园,重度残疾人员需要陪护的,可由一名陪护人员免费陪同入园。
3.70周岁(含70周岁)以上老人,凭有效居民身份证或《高龄证》免费入园。
4.身高1.4米(含1.4米)以下儿童,免费入园。
5.6周岁(含6周岁)以下儿童,凭有效证件,免费入园。
6.6周岁(不含6周岁)~18周岁(含18周岁)未成年人、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在校学生凭居民身份证或学生证等有效证件实行半价优惠。
7.60周岁(含60周岁)~70周岁(不含70周岁)老人,凭有效居民身份证或《老年人优待证》实行半价优惠。
8.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门票价格优惠政策。
交通信息
留园站:34路、317路、933路、游1路、高峰24号(姑苏旅游专线1号)、好行1号线、夜专2路、夜专4路(下车即达)
金阊实验小学站:7路、34路、304路、317路、318路、406路、415路、522路、921路、949路、970路、980路、9037路、夜5路(下车后沿广济南路向南走30米至留园路后向西走约300米)
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石路站1号口出站,沿广济南路向北走50米至留园路后向西走约300米。
参考资料
留园.携程攻略.
留园.苏州园林绿化管理局.
历史沿革.苏州园林档案馆.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5 14:22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