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甲腈
有机化合物
苯甲腈,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7H5N,为无色油状液体,有杏仁的气味,微溶于冷水,溶于热水,易溶于乙醇乙醚,主要用作有机合成的中间体。
理化性质
密度:1.01g/cm3
熔点:-12.8℃
沸点:190.7℃
闪点:71.7℃
临界温度:426.2℃
临界压力:4.22MPa
引燃温度:550℃
爆炸上限(V/V):8%
爆炸下限(V/V):1.3%
折射率:1.528(20ºC)
电导率:5.0×10-8S/m
饱和蒸气压:0.13kPa(28.2℃)
外观:无色透明液体
溶解性:微溶于冷水,溶于热水,易溶于乙醇乙醚
分子结构数据
摩尔体积(cm3/mol):99.9
等张比容(90.2K):253.0
表面张力(dyne/cm):41.0
极化率(10-24cm3):12.41
计算化学数据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无
氢键供体数量:0
氢键受体数量:1
旋转化学键数量:0
互变异构体数量:0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23.8
重原子数量:8
复杂度:103
同位素原子数量:0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共价键单元数量:1
毒理学数据
LD50:700mg/kg(大鼠经口);1250mg/kg(兔经口);1200mg/kg(大鼠经皮);971mg/kg(兔经皮)。
LC50:6000mg/m3(小鼠吸入)。
LC50:78~135mg/L(96h)(黑头呆鱼);78mg/L(96h)(蓝鳃太阳鱼,软水)。
TLm:75mg/L(7d)(四尾栅藻);3.4mg/L(8d)(铜绿微囊藻)。
3、生物降解性:日本MITI试验,初始浓度100mg/L,接种的污泥浓度为30mg/L,2周后降解63%。
4、非生物降解性:空气中,当羟基自由基浓度为5.00×105个/cm3时,降解半衰期49d(理论)。
应用
主要用作苯代三聚氰胺等高级涂料的中间体,也是合成农药、脂肪族胺、苯甲酸的中间体,并可作为腈基橡胶、树脂、聚合物和涂料等的溶剂。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或5%硫代硫酸钠溶液彻底冲洗至少20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勿用口对口)和胸外心脏按压术。给吸入亚硝酸异戊酯,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用1:5000高锰酸钾或5%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就医。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能燃烧。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
灭火方法:采用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禁止使用酸碱灭火剂。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包装储运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聚乙烯防毒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还原剂、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包装方法:采用铁桶包装,每桶净重100kg。存放于阴凉、干燥处。按有毒化学品规定贮运。
安全信息
安全术语
S23:Do not breathe vapour.
切勿吸入蒸汽。
风险术语
R21/22:Harmful in contact with skin and if swallowed.
皮肤接触及吞食有害。
参考资料
苯甲腈.物竞化学品数据库.
最新修订时间:2023-06-25 16:01
目录
概述
理化性质
分子结构数据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