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紫纹羽病是由
桑卷担子菌引起的、发生在
茶的病害。主要发生于根部及近地面的茎干上,在近地面的根颈处引起根腐病,呈黑褐色或黄褐色,粗根腐烂后颜色呈紫褐色,其上布满紫褐色丝状物,后期病根常生有颗粒状菌核。病根外表因腐烂而易剥落。被害的茶树根系腐朽,生长衰弱,终至全株枯死。
病原特征
茶紫纹羽病病原为桑卷担子菌(学名:Helicobasidium mompa Tanaka),属
担子菌亚门、
层菌纲、
木耳目、
木耳科、卷担茵属真菌。营养菌丝体在寄主组织中发育,在茶树细胞内菌丝体呈黄白色,在根部表面则呈紫红色。菌丝体常集生成菌丝束,菌丝束成绒毛状。菌核半球形,内部白色,外部绒毛状,红紫色,直径86-264微米。担子体扁平,暗褐色,天鹅绒状,厚6-10毫米,有时呈人耳状突起。担子无色,圆柱形至棍棒状,弯曲,有3-4分隔,大小(25-40)微米×(6-7)微米,背面有3-4个小梗伸出,小梗圆锥形,大小(12-15)微米×(2.5-3.5)微米。
担孢子卵形至肾脏形,顶端圆,基部细,向一方弯曲,大小(10-35)微米×(5-8)微米。一般
孢子在潮湿条件下形成,担子和担孢子呈白色粉状物。
病原菌在8-35℃间均可生育,但以20-29℃为最适温。最适pH5.2-6.4,具有强的果胶酶活性。它在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显著较
茶白纹羽病菌慢,但其菌丝体比茶白纹羽病病原茵埋得较深,而且生长得较为旺盛。茶紫纹羽病原菌在黑暗条件下的生长速度比在有光的条件下快。在液体培养条件下茶紫纹羽病菌的生长速度比茶白纹羽病菌快。该病原除为害茶外,还可为害苹果、桑树、葡萄、柑橘等45科100多种植物。
为害症状
茶紫纹羽病主要发生于根部及近地面的茎干上。被害的细根呈黄褐色或暗褐色腐烂,并逐渐蔓延至粗根而使之呈赤褐色枯朽,表面布满紫褐色的菌丝体及其形成的根状菌束,后期生有半球形颗粒状的菌核,并在茎基部大约20厘米以内往往包被着紫红色的菌膜。菌膜质地柔韧,容易剥落,5-6月时其上常产生白粉状的担子层。被害的根茎皮层腐烂,而木质部则较难被腐蚀,所以皮层与木质部极易剥离。
茶紫纹羽病是一种慢性病害,从开始被害至枯死所经的时间长短,视树龄、长势、土质和湿度等条件而异,一般由2-3个月至1年多,甚至可长达数年。
分布范围
茶紫纹羽病在中国发生普遍,安徽、浙江、湖南、四川、贵州、云南、广东、广西等省(区)均有报道,局部地区发生严重,以中国偏北的产茶省发生较多。日本发生也很普遍。
侵染循环
病菌以
菌核或
菌丝束在土壤中或病根上越冬。在适宜条件下,产生营养菌丝体,侵染茶树新根柔软组织,溶解寄主细胞的中间膜,使根部细胞内原生质分离收缩,最后剩下细胞膜,此时病根皮层腐烂,其表面形成新的菌束,向茎基部及土面扩展,通过病根和健根的接触,或流水、农具传播病害,也可以担孢子借风、雨传播病害。带病茶苗迁移可使病害远距离传播。
流行规律
高温多湿有利于茶紫纹羽病发生。7-8月份雨水偏多发病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土壤粘重或过于以及有机质含量高的茶园发生较重。前作为甘薯、花生、桑树等寄主作物的茶园易发病。
防治方法
选用无病圃地及苗木。茶园间作作物应注意避免采用寄主范围内的作物。如茶苗有带病的嫌疑,在移栽前应用20%石灰乳浸根1小时消毒。
加强对茶园的排水、中耕、除草、施肥等工作。要种好绿肥,多施有机质基肥,以改良土壤,促使茶树生长健壮,增强抗病能力。
发现病株,及早掘除,并连同周围病土一起烧毁,迹地用下列方法进行消毒:①20-40倍
福尔马林液灌浇,隔10天再浇1次,每次灌浇后均须用塑料薄膜覆盖24小时,以提高消毒的效果,经半月后再行补植;②70%
五氯硝基苯1-1.5千克加适量细土拌匀配成药土,每穴撤施0.5-1千克,然后用锄混和均匀,隔7-10天即可补植;③每穴撤施石灰氮1-1.5千克,混匀后经半个月再行补植,兼有肥地之效;④
氯化苦或
二硫化碳熏蒸,用削尖的竹竿或小木棒在地面打孔,孔距4-5寸,孔深以达到根的最深处为宜,然后每小孔注入氯化苦15-20毫升或二硫化碳40-50毫升,并迅速用土堵塞孔口踏实,半个月后翻松土壤,待药气散失干净,再行补植;⑤在缺乏上述各种药剂时,可在病穴内堆置适量柴草焚烧,也有良好的灭菌作用。
此外,对于有发病迹象的茶株,可在周围开沟施用石灰粉或20%石灰乳,有一定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