荥,汉语
二级字,
拼音读作荥(xíng或yíng),读xíng时(荥阳)指地名,也指古代湖泽名或穴位名;读yíng时(荥经)也指地名。
2、古代湖泽名。《史记·
夏本纪》:荆河惟
豫州,伊、雒、瀍、涧既入于河,荥播既都,道
菏泽,被
明都。在很早以前,荣塘一带因为地势低洼,积水甚广,形成茫茫无际的大湖,叫做“荥湖”,今清丰山溪与芗水间大部分地区都属荥湖。随着居民增加,不断修筑水利设施,不断围湖造田,积水面积越来越小,昔日的大湖变成目光可及的大塘,遂改称“荥塘”。再后来,由“荥”变“荣”,称作“荣塘”。
《
唐韵》《
集韵》《
韵会》:𠀤戸扃切,音荧。《
说文》:绝小水也。《
玉篇》《集韵》:𠀤乌迥切,音莹,与濙同。汫濙,小水貌。《集韵》:萦定切,音蓥,义同,亦作滢。
词语。《集韵》:娟营切,音萦。荥瀯,波浪涌起貌。《
郭璞·
江赋》:漩澴荥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