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大黄是蓼科大黄属草本植物。其根及根状茎粗壮,内部黄色;茎粗壮,被白色短毛;叶片近圆形,叶上面光滑无毛,叶柄粗圆柱状;花梗细长,花盘薄,瓣状;果实长圆状椭圆形;种子宽卵形;花期5-6月;果期8-9月。药用大黄因根茎呈黄色,故名大黄。
植物学史
药用大黄因根茎呈黄色,故名大黄。别名:香大黄、
马蹄黄、将军、生军。
形态特征
多年生高大草本,高1.5-2米,根及
根状茎粗壮,内部黄色。茎粗壮,基部直径2-4厘米,中空,具细沟棱,被白色短毛,上部及节部较密。
基生叶大型,叶片近圆形,稀极宽卵圆形,直径30-50厘米,或长稍大于宽,顶端近急尖形,基部近心形,掌状浅裂,裂片大齿状三角形,基出脉5-7条,叶上面光滑无毛,偶在脉上有疏短毛,下面具淡棕色短毛;叶柄粗圆柱状,与叶片等长或稍短,具楞棱线,被短毛;茎生叶向上逐渐变小, 上部
叶腋具
花序分枝;
托叶鞘宽大,长可达15厘米,初时抱茎,后开裂,内面光滑无毛,外面密被短毛。
大型
圆锥花序,分枝开展,花4-10朵成簇互生,绿色到黄白色;
花梗细长,长3-3.5毫米,关节在中下部;
花被片6,内外轮近等大,椭圆形或稍窄椭圆形,长2-2.5毫米,宽1.2-1.5毫米,边缘稍不整齐;
雄蕊9, 不外露;
花盘薄,瓣状;
子房卵形或卵圆形,花柱反曲,柱头圆头状。
果实长圆状椭圆形,长8-10毫米,宽7-9毫米,顶端圆,中央微下凹,基部浅心形,翅宽约3毫米,纵脉靠近翅的边缘。
种子宽卵形。花期5-6月,果期8-9月。
产地生境
药用大黄分布于中国陕西、四川、湖北、贵州、云南等省及河南西南部与湖北交界处。生于海拔1200-4000米山沟或林下。多有栽培。药用大黄喜湿润的凉爽气候,耐寒、忌高温,对土壤的要求严格,应选用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中性或微碱性的凉爽湿润砂质壤土,又排水良好向阳的山地种植大黄。
繁殖方法
药用大黄繁殖方式一般为种子繁殖和根芽繁殖。
栽培技术
选地整地
栽培地应选土质疏松、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
砂质壤土。然后,深翻土壤33厘米以上。结合
整地,每亩施,腐熟
厩肥或
堆肥2500-3000公斤,翻入土中作基肥。然后作畦,或不作畦,开好排水沟栽种。
种植移栽
当年秋季播种的于翌年9-10月秋后移栽;当年春播的于翌年3-4月上旬移栽。以秋季移栽为好,幼苗生长健壮。栽前,选根茎有中指粗的
壮苗,剪去
主根下部细长的部分及主根上的
侧根。按行
株距70×50厘米挖穴,穴深20-30米,每穴施入土杂肥1-2公斤,与穴土拌匀。然后,每穴栽苗2子芽l株。秋栽覆土宜厚,应高出芽嘴5-7厘米,以免遭受冻害;春栽可适当浅覆土,使苗叶露出地面即可。大黄移栽后的第1年,在行间可间种
大豆或玉米等作物。
田间管理
旬、8月中旬、9-10月各讲行中耕除草1次,共3次。以后除草次数与秋栽相同。秋栽的于翌年4月中、下旬幼苗刚萌发时进行第1次中耕除草;第2次于6月中、下旬;第3次于9-10月倒苗后。第3年大黄生长健壮,已经封行,只在春季萌发时和秋季倒苗后各除草1次。
追肥:大黄喜肥,要结合每次中耕除草追肥1次。第1、2两次施用人畜粪水或腐熟
饼肥;第3次在秋季倒苗后,重施
土杂肥加火土灰或
过磷酸钙,施后覆土壅蔸防冻,并灌1次
封冻水。
培土:大黄根茎肥大且不断向上生长,因此,在每次中耕除草和追肥后,在茎基周围要培土,以利根茎生长,增加产量。
打薹:大黄移栽后的3-4年,于每年的5、6月
抽薹开花,要消耗大量养分,因此,除留种地外,应及早打掉花薹,使养分集中供应地下根茎生长,这也是一项增产措施。
主要价值
药用大黄以根及根茎入药,《中国药典》以“大黄”药材名称收载,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的功效,用于实热积滞便秘,血热吐衄,目赤咽喉等。药用大黄主要含有蒽醌类、二蒽酮类、芪类、苯丁酮类、萘色酮及单宁类等化学成分,还富含多种人体所需氨基酸,由此可见药用大黄营养价值高。
来源:该品为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秋末茎叶枯萎或次春发芽前采挖,除去细根,刮去外皮,切瓣或段,绳穿成串干燥或直接干燥。
性状:本品呈类圆柱形、圆锥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块状,长3-17cm,直径3-10cm。
除尽外皮者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有的可见类白色网状纹理及星点(异型
维管束)散在,残留的外皮棕褐色,多
具绳孔及粗皱纹。质坚实,有的中心稍松软,断面淡红棕色或黄棕色,显颗粒性;根茎髓部宽广,有星点环列或散在;根木部发达,具放射状纹理,形成层环明显,无星点。气清香,味苦而微涩,嚼之粘牙,有砂粒感。
炮制:大黄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或块,晾干。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泻热通肠,
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用于
实热便秘,
积滞腹痛,
泻痢不爽,
湿热黄疸,
血热吐衄,
目赤,咽肿,
肠痈腹痛,
痈肿疔疮,
瘀血经闭,
跌打损伤,外治
水火烫伤;
上消化道出血。
酒大黄善清上焦血分热毒。用于目赤咽肿,
齿龈肿痛。
熟大黄泻下力缓,泻火解毒。用于火毒
疮疡。
大黄炭凉血化瘀止血。用于血热有瘀出血症。
用法用量:3-30g,用于泻下不宜久煎。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患处。
用药宜忌:孕妇慎用。
民族用药
藏药:君木扎,根及根茎用于实热便秘,谵语发狂,
食积痞满,
里急后重,
湿热黄疸,血瘀经闭,
痈肿疔毒《藏标》。君扎,根及根茎治“
赤巴”病,培根
泻痢,腑热,
胆热,便秘,腹痛,
水肿病,
脘腹胀满,“黄水”病,
闭经,
胎衣不下:茎和叶治“培根”
寒症《藏本草》。君姆札:根及根茎治赤巴和培根病及其引起的热性病症,瘟疫,高烧,实热便秘,腹痛等病症《中国藏药》。
蒙药:格西古纳,珠莫萨:根及根茎用于
实热便秘,
积滞腹痛,湿热黄疸,
急性阑尾炎,
不完全性肠梗阻,
血瘀经闭,痈疖
疔疮,化脓性皮肤病,烧伤,烫伤《蒙药》。
苗药:生军,川军:根茎用于实热便秘,
食积痞满,急性阑尾炎,肝炎,血瘀经闭,
结膜炎,外用于痈疖
疮疡,
烧烫伤《滇省志》。
彝药:大黄,勒乌,彝医习用其根治疗胎盘不下,打摆子,烧伤,烫伤,冻伤,跌打伤,流血,腹泻,火重,消暑以及预防牲畜疾病等《彝植药》。
藏药:君母札,君札,竣章,拉竣:茎(君母札)治培根病和
赤巴病引起的
热性病,
泻痢,大便秘结,胸腹胀满,气喘;茎(君札当吾)、叶(君札洛玛)治培根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