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辛-纳甘步枪(英文:Mosin-Nagant Rifle,译文:莫辛-纳甘步枪,俄文:Винтовка Мосина,又称:Vintovka Mosina,又译:莫辛步枪),是1891年俄国定型制造的一种步枪。
发展沿革
研制背景
1880年代,沙皇俄国军队刚刚装备美国人伯尔丹(Berdan)发明的10.75毫米单发黑火药后装步枪数年,尚未实现全面换装,而世界其他国家也还在使用黑火药步枪。但欧洲军界掀起了一股追求无烟火药步枪(使用无烟发射药、弹仓连续供弹的步枪)的风潮,沙皇政府出于加强军队火力的考虑也加入了研制新型步枪的行列。
1886年,法国率先采用8毫米口径M-1886勒贝尔步枪,由此引起了一场使用无烟发射药小口径枪弹的轻武器军备竞赛。
1887年至1889年间,大多数欧洲国家的陆军都陆续装备了采用无烟发射药的小口径轻武器。沙皇俄国政府也决定采用新型步枪,以替换在役的伯丹步枪(类似英国马蒂尼-享利步枪的黑火药枪弹单发后装枪)。为此沙俄政府组织了一个招标选型委员会,从在役枪型(包括毛瑟、勒贝尔、李-梅特福、曼利夏、施密特-鲁宾和克拉格-约根森等)和新设计方案中进行筛选。俄国轻武器设计师
谢尔盖·伊万诺维奇·莫辛和比利时武器设计师李昂·纳甘也各自提交了新枪设计。
俄罗斯设计师莫辛出生于1849年5月5日,12岁时进入一家军事学院并在那里参了军,在1867年进入莫斯科Alexandrovskoye军事中学(Alexandrovskoye Military High School),在1870年离开军事中学时,为了能够调去炮兵部门而转入开依洛夫斯科伊炮兵学院(Mikhailovskoye Artillery Academy)。莫辛在1875年毕业后被调到
图拉兵工厂。莫辛当上武器设计师后的第一个工作就是对伯丹Ⅱ步枪的改进,而莫辛-纳甘步枪则是他的第二个设计,在1883年开始设计步枪的设计工作。
研制服役
1891年,莫辛-纳甘步枪正式定型投入批量生产,并装备俄罗斯陆军部队。莫辛-纳甘步枪是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国军队的主要装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外国的承包商也参与生产这种步枪,由于俄国缺乏步枪而国内产能不足,所以俄国与两家美国公司签订生产合同。但这批步枪由于1917年的
十月革命而没有交给后来的
苏维埃政权,在美国用于训练和民间销售。
莫辛-纳甘步枪的多种型号作为俄国军队和
苏联红军的制式武器,服役期长达60多年,并被中国、芬兰、匈牙利、波兰、朝鲜和其他一些国家使用。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莫辛-纳甘步枪生产数量超过1700万支。
技术特点
总体结构
莫辛-纳甘步枪是一种旋转后拉式枪机、弹仓式供弹的手动操作步枪,是俄罗斯军队采用的第一种无烟发射药步枪。该枪采用整体式的弹仓,通过机匣顶部的抛壳口单发或用桥夹装填。弹仓位于枪托下的扳机护圈前方,莫辛-纳甘步枪的容弹量为5发,但实际上其弹仓只能压入4发弹,而不是5发,最上面的一发必须推入弹膛;弹仓有铰链式底盖,可打开底盖以便清空弹仓或清洁维护。由于是单排设计而没有抱弹口,因此弹仓口部有一个隔断面器,上膛时隔开第二发弹,避免出现上双弹的故障。在早期的枪型中,这个装置也兼具抛壳挺的作用,但自M1891/30型开始,以后的枪型都增加了一个独立的抛壳挺。枪膛内有4条右旋转膛线。当枪机闭锁时,回转式枪机前面的两个闭锁凸笋呈水平状态。
枪机击针
莫辛-纳甘步枪的枪机设计显得较为复杂,其设计粗糙而且过时,整体的操作感觉也比其他步枪笨拙。例如击针的突出量可调,避免击针头部磨损而没有得到及时更换时打不响,是针刺式步枪和早期用博克赛底火步枪的特征。另外它的手动保险装置是在枪机尾部凸出的一个“小帽”(也被称为“机尾”),当向后拉时会锁住击针,而向前推时会解脱保险状态,操作时不太方便而且费力。
莫辛-纳甘步枪是击针式击发,击针在打开枪机的过程中进入待发状态。水平伸出的拉机柄力臂较短,因此操作时需要花较大的力气,而且比起下弯式拉机柄在携行方面时较不方便,而下弯式拉机柄只有狙击型才有。从步枪上分解出枪机时不需要专门工具,只要拉开枪机,然后扣下板机就能取出枪机。在没有工具的条件下还可以进一步分解其他几个主要部件。
枪刺附件
莫辛-纳甘步枪早期的棱形刺刀的截面为矩形,后改为一字螺丝起子形,并在分解步枪时充当分解工具。早期的刺刀是可拆卸的,后期为不可卸的折叠式,而且刺刀座兼作准星座。枪托通常用桦木,只有美国生产的M1891/10步枪是采用胡桃木枪托,因此相对重一些。
枪用弹药
莫辛-纳甘步枪枪弹采用突底缘锥形弹壳,突底缘弹壳的设计在19世纪末也已经开始显得开始过时了,但却适合基础较低的俄罗斯轻武器工业,因为突底缘弹壳对弹膛尺寸的要求相对宽松一点,机器加工时允许有较大的生产公差,既节省了工时又节约了钱。M1891式枪弹的弹头是重210格令、铜镍合金被甲、铅芯的钝圆头形弹头,在德国采用了尖头弹后,俄罗斯也开始研制尖头弹,经过广泛测试后,在1908年采用了一种重148格令、铜镍被甲的铅芯尖头弹(战争时期采用覆铜钢被甲)。在二战结束后,苏联的制式步枪先后采用了中间威力型枪弹和5.45毫米小口径步枪弹,但在M1908式枪弹系列仍然被用作机枪和
狙击步枪的弹药。
莫辛-纳甘也可发射枪榴弹,上图中这种枪榴弹发射器系统由代尔可诺夫(Diakonov)设计,把枪榴弹发射杯箍在枪口上发射,由于枪榴弹中轴线部分是空心的,所以很可能是用实弹而不是空包弹来发射,空心部分是为了让弹头通过。另外枪榴弹底部有延时引信及底火,可能是当弹头通过时底火会被点燃,然后定时引爆,而不是触发引信。由于重量和后坐力的问题,从图中看,要在脚架辅助下来提高命中率。
性能数据
衍生型号
系列型号
M1891步兵步枪(Pekhotniya vintovka obr. 1891g.),生产年份1891~1926,该枪的机匣剖面为六角形,枪上有背带转环,可拆卸的四棱刺刀通过用管状插座套在枪口上,装上刺刀后外表它看起来很像一支老式的前装枪。表尺在左侧有距离标记。
M1891龙骑兵步枪(Dragoon Rifle或Dragunskaya vintovka),生产年份1893~1932,是配发给重装骑兵部队使用的卡宾枪型。龙骑兵步枪的长度比步兵步枪稍短,采用实心的护箍,前箍在枪托前方约3.5英寸。其他方面如六角形机匣、配用的刺刀等与步兵步枪完全相同,但采用与步兵步枪不同的背带环。与M1891步兵步枪一样,龙骑兵步枪也先后使用过适合圆头弹的第1型表尺及适合尖头弹的第2型表尺。
。
M1907卡宾枪(Karabina obr. 1907)生产年份1910~1917,由于M1891步枪对于工兵、炮兵和骑马的传令兵来说太长太重,因此俄国早在1895年就开始研制卡宾枪型,1907年才正式定型了一种比龙骑兵步枪更短、更轻的1907型卡宾枪。
M1891/30步枪Ⅰ型(Vintovka 1891/30),生产年份1927~1932。苏联在1924年由研制委员会以M1891龙骑兵步枪为基础开始着手改进M1891步枪。第一支试验步枪在1927年造出来,新的设计在1930年4月28日被定型为“1891/30型步枪”,在1930年6月10日开始由图拉和伊热夫斯克着手生产,而原有的龙骑兵步枪也随之停产。M1891/30步枪Ⅰ型与M1891龙骑兵步枪的长度相同,步枪上进行的改进并不多,主要的改进项目是安装了新的瞄准具,最初的M1891/30步枪仍然采用M1891步枪的剖面呈六角形的机匣,故称为第Ⅰ型。
M1891/30步枪Ⅱ型,生产年份1933~1944,因为原有的M1891步枪的备件(枪管、机匣、枪托等)非常多,直到1938年后生产的步枪才全部采用剖面呈圆形的机匣,在其他方面与M1891/30步枪Ⅰ型枪基本相同。此后采用圆形机匣的步枪,被称为第Ⅱ型。莫辛-纳甘M1891/30步枪Ⅱ型使用
机械瞄准具时的有效战斗距离为400米,使用瞄准镜时可达800米。
M1891/30狙击步枪是以1930年投产的M1891/30莫辛-纳甘步枪为基型枪,将拉机柄加长并由直形改成向下弯曲的形状,在枪的左侧安装瞄具座。
20世纪30年代中期,苏联研制人员将机匣外形改成了圆形,使安装瞄具座更加结实。瞄准镜的放大倍率为4倍,物镜直径30毫米。配用PE型4倍瞄准镜(俄文ПЕ,其实是德国蔡司的仿制品)的莫辛-纳甘狙击步枪重4.6千克,而配用结构较简单、体积较小、重量较轻的PU(俄文ПУ)型3.5倍瞄准镜时,全枪重4.27千克。电影《
兵临城下》中主角瓦西里使用的就是莫辛-纳甘M1891/30狙击步枪。莫辛-纳甘狙击步枪在
苏联卫国战争中大量使用,这些狙击步枪主要是从量产的M1891/30步枪中通过试射选出精度最好的一些步枪,安装上瞄准镜,并把原来的直拉机柄改成下弯式以避免与打开的瞄准镜碰撞。
M1938卡宾枪(Karabina obr. 1938g.,经常被简称为M38),生产年份1938~1944,是苏联的研究人员以M1907卡宾枪为基础,设计的一种新的卡宾枪,并在1938年正式定型为1938型卡宾枪,在同一年被苏联红军采用。
M1938卡宾枪是M1891/30步枪的一种缩短型,其全枪长度与M1907卡宾枪相同,也没有配备刺刀。但在其他方面与M1891/30步枪基本相同,例如带护圈的准星、米制表尺、圆形截面机匣等等,但表尺的射程码数较短,只是从100米到1000米,增量为100米。M1938卡宾枪从1939年至1945年间生产,直到被M1944卡宾枪所取代,但直到1950年代这种枪型仍被苏联军队使用。
M1944卡宾枪(Karabina obr. 1944g,或简称M44),生产年份1943~1948,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苏联定型了另一种新的卡宾枪型。伊热夫斯克兵工厂在1943年生产了5万支供部队进行实战测试(战争时期就是这样边用边测试),然后从1944年开始大批量。不过因为战争在第二年就结束了,所以战时装备部队的M1944卡宾枪并不多。M1944卡宾枪在1950年代中期取代M1891/30步枪和M1938卡宾枪,成为苏联红军(包括步兵和骑兵)的制式轻武器,同时M1938卡宾枪和M1891/30步枪也停产。
91/59型卡宾枪(Karabina obr. 91/59g),生产年份1959,是二战结束后才生产的,最初被认为是为前华约组织成员国生产,但有证据表明这些步枪只被前苏联的国内保安部队和边境巡逻部队使用。M91/59卡宾枪基本上就是用M1891/30步枪的枪管、机匣和M1944卡宾枪的枪托装配起来的步枪。这是苏联研制的最后一种莫辛-纳甘步枪的枪型。
莫辛-纳甘步枪的主要型号参数见下表:
莫辛-纳甘步枪也可发射
枪榴弹,下图中的枪榴弹发射器系统由代尔可诺夫(Diakonov)设计,把枪榴弹发射杯箍在枪口上发射,由于枪榴弹中轴线部分是空心的,所以很可能是用实弹而不是空包弹来发射,空心部分是为了让弹头通过。另外枪榴弹底部有延时引信及底火,可能是当弹头通过时底火会被点燃,然后定时引爆,而不是触发引信。由于重量和后坐力的问题,从图中看,要在脚架辅助下来提高命中率。
中国仿改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除了进口苏联轻武器外,中国国内兵工厂也开始考虑仿制苏联枪械,并进行论证研究和与苏联方面的商讨。
1952年7月,中国军工部门《关于兵工工业建设问题的报告》被批准,正式决定通过从苏联引进技术资料,用三至五年时间建立中国自制陆军武器、弹药的基础。根据该项决定,中国向苏联购买了M1944卡宾枪的生产工具和技术资料。
1953年,中国由296厂成功仿制了M1944卡宾枪,定型命名为1953年式7.62毫米步骑枪,简称
53式步枪(但实际上经常被称为53式骑枪)。中国53式步枪在1954年开始装备部队,其价格约为进口苏联枪支的一半,随后部队中各种旧杂式步枪逐渐被淘汰。
中国在53式步枪的基础上,还改进研制了一种衍生型专用PL-130型抛缆枪,并仍在中国海军中使用。
服役动态
首批法制
1892年,莫辛-纳甘步枪定型时俄罗斯的轻武器工业还没有准备好马上投入生产,所以其实第一批莫辛-纳甘M1891步枪并不是在俄罗斯生产,而是由法国的夏特罗国营轻武器厂(Manufacture Nationale d'Armes de Chatellerault)按承包合同生产的。
1948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莫辛-纳甘步枪在苏联停产,制造厂的机器设备被卖给波兰。另外,美国、匈牙利、保加利亚、芬兰、中国、罗马尼亚、东德、古巴、朝鲜、土耳其等许多国家也生产过莫辛-纳甘步枪。该枪在20世纪几乎每一场战争中都能看得到:
第一次世界大战、
苏俄内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朝鲜战争、
越南战争、
阿富汗、
格林纳达。
多国制装
1916年至1917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俄国军队的轻武器非常短缺,因此需要增加国外承包商来生产莫辛-纳甘步枪。生产合同主要与两家美国公司签订——雷明顿UMC(Remington-UMC)和新英格兰的威斯汀豪斯(Westinghouse),由他们生产了大量1910年式的M1891步枪。当1917年十月革命发生后,这批步枪没有交付给原来的客户——被推翻的沙俄政府,有28000支被美军接收,而且大部分都更换了部件只用于基本训练用途。当美国在1919年派兵去阿尔汉格尔斯克(Archangelsk)时,这些远征军装备了一些美国产的莫辛-纳甘步枪,当他们在1920年离开时,因为美国士兵太不喜欢这种武器而干脆遗弃在俄国土地上。最后,许多美国政府购买的莫辛-纳甘最终作为国民警卫队的武器或作为剩余物资在公开市场上出售。
芬兰于1917年12月6日宣布独立后,芬兰人就为现役部队装备缴获的莫辛-纳甘步枪,并组织生产和改进,直到二战时期莫辛-纳甘步枪仍然是芬兰军队的制式步枪。芬兰自己生产的莫辛-纳甘步枪主要有如下型号:
M24——基本上是把M1891步枪改变枪托和瞄准具,并更换新枪管。枪管在瑞士生产。
M27——为滑雪板部队生产的卡宾枪型。看起来很像缩短的M24,但本身是一个全新设计的型号。称为Muskatoon步枪(即滑雪板部队步枪)。枪托不同于M24,特别是护木。附有类似类似于德国Kar.98AZ的铰接式枪口帽,并带刺刀凸笋。
M28——是根据军队反馈意见,由Niilo Talevnheimo重新设计改进的M27步枪,在1927年8月获得采用。枪管被缩短,改变膛线的深度和缠度,改进板机,改变枪托设计,只使用一个枪管箍,附带铰接式枪口帽,表尺射程被重新设定,最远为850米。枪管在SIG生产,但也有一些在芬兰的Tikka工厂生产。
M28/30——是M28步枪的进一步改进,主要是更换新的机械瞄具。改进从1930年着手计划,到1933年时设计完成新的瞄准具并投产和使用,同时也改变了护木的设计以安装新的机械瞄具,此外又改进了弹仓设计。基本上,芬兰的莫辛-纳甘步枪在工艺比俄国或苏联的都要好。但芬兰不生产枪机匣,他们的机匣是从苏/俄那里缴获的,或是在国际轻武器市场上购买的。另外,大多数芬兰步枪都是1930年前的六角形机匣,而不是1930年后的圆形机匣。从机匣上会找到生产日期(如果它是前苏联的)的印记,但是必须将枪机取出才能看到,日期印在机匣前方的枪管节套上,并不表示步枪本身的生产日期。
在1948年的革命之后,捷克仍在继续生产毛瑟式步枪。但也开始生产莫辛-纳甘式枪机的狙击步枪,不过这种Odstrelovaci pujka vz.54狙击步枪在外观上和莫辛-纳甘步枪有较明显的差距,虽然枪机和供弹系统为M1891/30式的机构,另外其枪管被改为自由浮置式枪管。vz.54很精度和可靠,但生产量极低。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
奥匈帝国缴获了大量俄国莫辛-纳甘步枪,而德国也把许多缴获的俄国步枪转交给他们。在1916年,奥匈帝国正式把这些俄国枪在配发到现役部队中使用。但当弹药补给开始告罄时,有一些枪在Wiener-Neustadt兵工厂被转换成8×50毫米的奥地利口径。在1950年代早期,布达佩斯的FEG工厂开始生产匈牙利版的莫辛-纳甘M1944卡宾枪和M91/30狙击步枪。
朝鲜在1950年代开始生产莫辛-纳甘M91/30步枪,该枪在朝鲜被命名为30式,它最主要的识别特征是机匣上有一个大型的五角星标记,枪号就打在星里面,也有一些朝鲜步枪流入欧美的民用市场,但被收藏家认为是市面上质量最差的莫辛-纳甘M91/30仿制型。
最早的波兰莫辛-纳甘步枪是在1920年代把俄国步枪转换成7.9毫米枪管,因此它的弹仓是装填无突缘步枪弹的。它被命名为wz.91/98/25并采用德国风格的刺刀座。背带环安装在枪管护箍的左侧和枪托左边。该枪大约长1100毫米,枪管长600毫米,空枪重3.7千克。二战后波兰又仿制了M44卡宾枪和M91/30狙击步枪,也有0.22英寸口径的训练枪。均由国营拉多姆(Radom)兵工厂生产。
关于前东德所装备莫辛-纳甘M91/30和M44步枪曾被误传为东德生产的,但事实上那是由苏联兵工厂为东德生产的,因此枪管上虽然有东德的标记,但同时也带有苏联兵工厂的厂标。
罗马尼亚生产了相当多的M44,但一般大多数都是出口到第三世界国家。此外也生产M91/30步枪和狙击步枪。在枪管上有罗马尼亚的月桂树皇冠标记,其他特征还有片状准星和可调风偏的照门。
莫辛-纳甘步枪进入中国的时间很早,最早可以延伸到1900年的义和团时期,因枪声清脆,特别是供弹、发射动作干脆利落,连续发射时如同水珠溅落,中国人诗意地称其为
水连珠步枪。
后来的
日俄战争和
十月革命都使中国得到不少水连珠步枪,苏联政府也曾先后向
孙中山、
冯玉祥、
蒋介石等援助过水连珠步枪,例如
黄埔军校创办时,就是通过苏联援助的步枪武装起来的。这些步枪在国民革命、北伐和抗日战争中都出过力。例如在1939年中国就订购了5万支步枪,连同其他定购的苏联装备,武装了20个国民党军苏械师。1947年,由于美式和日式枪械的大量使用,国民党兵工厂才停产了俄式7.62毫米枪弹。
1949年10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仅枪械装备的种类就几十种。到
朝鲜战争爆发时,中国军队才发现参战部队的武器五花八门,每个军光步枪就将近十种。于是在中国人民志愿军部队入朝前后,中国紧急与苏联签订了购买36个步兵师轻武器的协定(总计8000万卢布),其中包括了苏式步枪14万支,主要是莫辛-纳甘M1891/30、M1891/38及M1891/44式步骑枪,该批枪械基本上都是苏军在二战期间使用过的武器,属退役装备。
抗美援朝战争时,中国人民志愿军部队大量装备苏联提供的M1944式莫辛-纳甘步枪,即水连珠步枪。对美军作战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
张桃芳使用一支莫辛纳-甘步枪,曾在32天内以436发子弹击毙214名敌人,创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冷枪杀敌的最高纪录。
总体评价
莫辛-纳甘步枪是最早的无烟发射药小口径军用步枪之一,与其他同时代同类军用步枪相比,其枪机设计显得较为复杂,它的设计粗糙而且过时,整体的操作感觉也比这些步枪笨拙。但莫辛-纳甘步枪的优点是易于生产和使用简单可靠——这相对于工业基础低、士兵教育程度低的苏/俄军队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尤其是恶劣的战争时期必须提高武器产量以满足前线需要,而大量补充的战斗人员往往训练时间不足。在战斗性能方面,莫辛-纳甘步枪与同时代同类步枪也相差无几,有效射程为400米,在瞄准镜的辅助下能达到800米,实际射速为一分钟10至12发。总之,莫辛-纳甘步枪是一种很典型的俄制轻武器——便宜、简单、可靠,能够满足苏俄军队当时的实际作战需要。
莫辛-纳甘步枪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是苏联的主要战斗步枪,该步枪的外表古老,但在实战中证明了其可靠、耐用、射击精度好的优点,并被许多国家仿制和使用。(枪炮世界、《国际展望》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