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大心,
子姓,字叔,名大心,
春秋时期宋国
商丘人,
宋国公族。原为宋国
萧邑大夫,因平定
宋国内乱有功而被
宋桓公封于萧邑建立子爵
萧国,为宋国的
附庸国。后来萧国被
楚国所侵并,子孙就以国为姓,为萧氏。子孙世代尊萧大心为
萧姓始祖。谥曰“桓公”。
子大心,
子姓,名大心,
宋国人,宋国
公族,
宋戴公裔孙,春秋时期宋国
萧邑大夫、
萧国开国国君。据《
史记·宋微子世家》记载,宋闵公十年(公元前682年)夏,
宋国在攻打
鲁国时,宋国猛将
南宫万被鲁国俘虏,后经请求,才将南宫万放回。次年秋,宋闵公带南宫万外出打猎,因游戏而发生争吵。闵公怒,用侮辱性的语言说南宫万做过俘虏。南宫万恼羞成怒将
宋闵公打死,更立公子游为君。
宋国诸公子见势不妙,大多数逃到
萧邑(今安徽
萧县西北),公子御说逃到
亳邑(今
河南商丘谷熟镇西南)。萧邑大夫大心,是宋国公族子弟,他与诸公子共同组成一支军队,于当年冬天击杀南宫万之弟南宫中和新君游,立御说为君,是为
宋桓公。大心因在这次平乱中有功,受封在萧地建立
萧国,称为“萧大心”,为
宋国的附庸国。
《左传·庄公十二年》:“秋,宋万轼阂公于蒙泽。遇仇牧于门,批而杀之。遇大宰督于东宫之西,又杀之。立子游,群公子奔萧,公子御说奔毫,南宫牛、猛获帅师围毫。冬十月,萧叔大心及戴武宣穆庄之族,以曹师伐之,杀南宫牛于师,杀子游于宋,立桓公。”杜预注曰“叔,萧大夫名。”孔颖达疏曰:“卿大夫采邑之长则谓之宰,公邑之长则曰大夫。此则是宋萧邑大夫也。以此年有功,宋人以萧邑别封其人为附庸。二十三年《经》书:‘萧叔朝公。’附庸例称名,故杜以叔为名。”①《春秋·庄公二十三年》又记载,二十三年夏,“公及齐侯遇于谷,萧叔朝公。”杜预注:“萧,附庸国。叔,名。”孔颖达疏曰:“无爵而称朝,知是附庸国也。邻仪父贵之,乃书字。此无所贵,知叔为名也。”②
根据以上材料,可以大致看出萧叔的身份:宋大夫,名叔。也有人认为,萧叔,字叔,名大心③。因平定宋内乱有功而被封,采邑于萧,属于宋的附庸国。鲁庄公二十三年,曾经在谷朝见过
鲁庄公。《汉书·古今人表》也记有萧叔大心,列在中中,生活时代与管仲相近。
我们认为该人是《列子》中与皇子对话的“萧叔”,有两个证据:第一,从生活时代看。据《史记·齐太公世家》,齐桓公在执政七年(公元前679年)会诸侯于甄,“于是始霸”。《庄子·达生篇》记皇子告敖问病于桓公时,桓公尚未称霸,则此事发生在公元前679年以前。《春秋左传》中两次提及萧叔,一次是鲁庄公十二年(前682年),一次是鲁庄公二十三年(公元前671年)。看来皇子告敖与萧叔是同一时代的人。第二,从活动地域看,宋国在齐、鲁的西南面,彼此接壤。萧国又在宋的东部,《张氏春秋集注》:注曰:“萧,今徐州萧县。’(张守节《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徐州萧县,古萧叔之国,春秋时为宋附庸”⑤。该国东部靠近齐、鲁,公元前671年萧叔朝见鲁庄公的谷,即为齐地,胡安国注曰:“谷,齐地。萧叔,附庸之君也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大致有以下认识:《列子》“皇子”是齐桓公时期的人,“姓皇子,字告敖,齐之贤人也”⑦,与宋大夫萧叔生活于同一时代。以上看法,俞樾先生曾有过提及,“《广韵·六止》‘子’字注:‘复姓十一【氏】,《庄子》有皇子告敖。’则以皇子为复姓。《列子·汤问篇》末载馄悟剑火烷布事,云皇子以为无此物,殆即其人也”⑧,只是未做深考,也没有得到学人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