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人种
亚美人种
蒙古人种(Mongoloid),是人种划分中的一个概念,最早由德国自然人类学家布鲁门巴哈提出,是他划分的五大人种之一。后来,该词成为黄种人的近义词。
概念演变
1775年,在林奈的四大人种区划提出40年之后,德国自然人类学家布鲁门巴哈在他的《人类的自然变种》一书中,公布了一个新的人种划分方案,全世界的人被分为五大人种,即:高加索人种、蒙古人种、马来人种尼格罗人种(初称埃塞俄比亚人种)、美洲人种。他及后来的许多人种学家,还尝试从肤色之外寻找划分人种的方法,包括头骨、鼻部、头发、眼形、眼色、耳廓外形、牙齿、耳垢、基础代谢、血型、指纹等等,但运用这些标准均不能进行严格的人种划分。也有体质人类学者力图证明蒙古人种具有黄皮肤,“黄种人”和“蒙古人种”迅速相结合,成为近义词。
1966年,美国人种学家孔恩又提出了五大原始人种区系的划分。其中,第二个人种区系为蒙古人种,又称亚美人种。他们最初生活在东亚、东南亚、中亚及西伯利亚等地。后来,一支北亚人沿阿拉斯加陆桥进入美洲大陆,发展为印第安人;另一支南亚人则扩展到南太平洋诸岛屿。蒙古人种的特征主要是:黄色的皮肤,栗色的眼睛,黑色的直发,体毛及胡须均不明显,面部平扁,颧骨突出,鼻梁不高,两眼内角具有特别的毗褶等等。亚洲蒙古人种又可分为北亚、东亚、南亚三个人种支系。孔恩的人种划分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但也仍然存在各种争议。
体质特征
部分蒙古族具有独立的浅色特质,是一种独立的人种特征;其肤色多呈白色、淡黄色,部分较为红润;黑色且较为细直的毛发,胡须和体毛不发达;下巴不凸出,但是有些人较尖,有些则为较扁;鼻宽度中等,鼻尖点指数中等;眼裂中等,褐色虹膜,上眼睑褶发达,大多眼有内眦褶遮盖泪阜;上门齿舌面的铲形结构也是黄色人种的显著特征之一;美洲印第安人的面部不像北亚说蒙古语族的人的面部那样扁平鼻根较矮,大多为长颅型,鼻子的突出度也稍大。
语言分类
远古时期
远古,黄色人种主要讲乌拉尔语系汉藏语系苗瑶语系壮侗语系南亚语系)、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通古斯语族、突厥语族、爱斯基摩-阿留申语系(古西伯利亚诸语言)、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印第安诸语言、波利尼西亚语族等。
当代分布
乌拉尔地区
(东北欧)
乌拉尔语系;在近一万年前,乌拉尔人横扫乌拉尔地区。但后来,由于乌拉尔人的文化过于落后——比如芬兰人15世纪才出现国家,他们逐渐被排挤到边远地区,乌拉尔人很早就开始和白色人种混血,现代乌拉尔人多是黄白混血种,甚至是白人,他们分布在乌拉尔地区。主要语言是匈牙利语,芬兰语,爱沙尼亚语,莫尔多瓦语(不是摩尔多瓦),科米语,阿卡利阿语。
东亚
中国(中华民族);
朝鲜半岛(朝鲜民族);
日本列岛(大和民族);
北亚
蒙古语族;
通古斯语族;
古西伯利亚诸语言:爱斯基摩-阿留申语系,楚科奇-堪察加语系,西伯利亚其他语系(凯特人,尼夫赫人,尤卡吉尔人,阿伊努人);
东南亚
藏缅语族(主要分布于缅甸);
台-卡岱语系(侗傣语系);
南亚语系;
南岛语系;
中亚
突厥语族: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阿塞拜疆;
南亚
(尤其是印度东北部)
尤其是印度东北部;南亚类型处在东亚类型和马来类型之间。这里的南亚类型指的是南亚黄色人种,不是雅利安人、达罗毗荼人、或者雅利安人和达罗毗荼人之间的混血印度人,说汉藏语系(很多学者认为汉藏语系包括苗瑶语系壮侗语系南亚语系)。
非洲
(马达加斯加)
马达加斯加岛上的梅里纳人为蒙古人种南方类型与尼格罗人种的混合人种;
美洲
蒙古人种美洲类型;美洲原住民
远东地区
太平洋群岛
密克罗尼西亚人、美拉尼亚人为马来人与巴布亚人的混合类型,均属南岛语族。
北海道阿依努人、太平洋群岛的波利尼西亚人在相貌体质上具有类似地中海人种的特征,同时兼有一些蒙古人种特点,分子人类学证实了这两者的基因出自亚洲,与蒙古人种同源,与欧洲人没有密切的遗传关系,其独特体质也许是在隔绝的孤岛中独立进化的结果。
遗传学
单倍群P(起源于东南亚中国一带,分布于中亚)
单倍群D,跟非洲的单倍群E有关
相关争议
“蒙古人种”的划分,被认为带有种族主义色彩。据美国学者奇迈可分析,布鲁门巴哈采用“蒙古人种”来命名东亚人,并非因为蒙古人头骨最典型、最具代表性,而是因为蒙古人是历史上最令西方惊恐的东方人,这个名称足以唤起西方对于成吉思汗帖木儿等的历史记忆。其后,“蒙古眼褶”、“蒙古斑”以及“蒙古人病”(唐氏综合征)的命名,则体现了种族思维在医学中的发展。到20世纪50年代以后,蒙古政府还曾为此向世界卫生组织提起抗议。另一方面,“蒙古人种”与“黄种人”的结合,也进一步催生出了近代欧洲的所谓“黄祸论”。当代,“蒙古人种”等概念的使用,仍是在政治、学术、社会等诸多层面带有争议性的话题。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02 17:28
目录
概述
概念演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