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羊
牛科羊属动物
中国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粗毛绵羊品种,蒙古羊是我国三大粗毛羊品种之一,它具有生活力强、适于游牧、耐寒、耐旱等特点,并有较好的产肉、脂性能。是我国宝贵的畜禽遗传资源之一。
基本介绍
品种名称 蒙古羊
类别:羊
中国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粗毛绵羊品种。原产蒙古高原。现分布内蒙古、东北、华北和西北等地。体质结实,适应性强,能耐极粗放的饲养管理条件。由于分布地区不同,外形和性能差异较大,一般公羊螺旋形角,母羊多无角。耳大下垂,鼻梁隆起,体格中等,短脂尾。被毛农区的多为全白色,毛质较好;牧区的全白色很少,头、颈和四肢毛为黑色或褐色。成年公羊体重35~50千克,母羊30~40千克。秋季或入冬发情配种,年产1胎,产羔率105~110%。每年春、秋季剪毛两次,平均剪毛量1~1.5千克。毛呈辫状结构,长6~12厘米不等,净毛率50%以上。屠宰率45~50%。蒙古羊的分支──乌珠穆沁羊产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西乌珠穆沁旗等地,脂肉性能好,羔羊易肥育。成年公羊体重65~85千克,母羊50~70千克,经夏、秋季肥育后,体重可增长30%左右。6月龄阉羔平均体重36千克,胴体和脂尾重16~18千克,屠宰率50%左右。另一分支──巴音布鲁克羊,产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成年公羊体重65千克以上,母羊45千克左右,6月龄阉羔体重30千克左右,脂尾重 1.2千克,屠宰率45%,亦适合生产肥羔。中国育成的新疆细毛羊东北细毛羊内蒙古细毛羊等品种均有蒙古羊血统。
产地环境
蒙古羊原产蒙古高原。蒙古羊的产区由东北至西南成狭长形,大兴安岭与阴山山脉自东北向西南横亘于中部,北部为广阔的高平原草场,潜拔为700~1400米。南部的河套平原土默川平原及西辽河平原、岭南黑土丘陵地带为主要农区。该区地处温带,为典型的大陆性气候,温差大,冬季严寒漫长,夏季温热且短,日照较长,热量分布从东北向西南递增。年平均气温,东北部为0℃左右,西南部为6~7℃;最冷(1月份)平均气温,东北部为-23℃,西南部为-10℃;最热(7月份)平均气温,东北部为18℃左右,西南部为24℃左右,年降水量,大部分地区在150~450毫米,东部较湿润,西部干旱。大部分农区可以种植麦类、杂粮作物,部分地区种植甜菜胡麻等,农副产品较为丰富。草场类型自东北向西南随气候土壤等因素而变化,由森林、草甸、典型荒漠草原而过渡到荒漠。东部草甸草原,牧草以禾本科牧草为主,株高而密,产量高;中部典型草场,牧草以禾本科和菊科牧草为主。东部主要牧草有针茅、碱草和糙隐子草;中部多为针茅、糙隐子草和兔蒿组成的植被;向西小叶锦鸡儿逐渐增多。西部荒漠草原和荒漠地区植被稀疏,质量粗劣,以富含灰分的盐生灌木和半灌木为主,牧草红砂梭梭珍珠柴等。
地理分布
蒙古羊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此外,东北、华北、西北各地也有不同数量的分布。
品种特征
蒙古羊体质结实,骨胳健壮。头形略显狭长,鼻梁隆起,耳大下垂,公羊多有角,母羊多无角。颈长短适中。胸深,肋骨不够开张,背腰平直,体躯稍长。四肢细长而强健。短脂尾,尾长一般大于尾宽,尾尖卷曲呈“S”形。体躯毛被多为白色,头、颈与四肢多有黑色或褐色斑块。农区饲养的蒙古羊,全身毛被白色,公母羊均无角。品种性能 分布在内蒙古中部地区的成年蒙古羊,公羊平均为69.7公斤,母羊为54.2公斤;农区的母羊为38.0公斤;西部地区的公羊为47.0公斤,母羊为32.0公斤。分布在甘肃河西地区的成年蒙古羊,公羊平均为47.40公斤,母羊为36.50公斤;陇东地区公羊为29.45公斤,母羊为23.24公斤。蒙古羊的毛被属异质毛。一般年剪毛2次,剪毛量,成年公羊为1.5~2.2公斤,成年母羊为1~1.8公斤。春毛毛丛长度为6.5~7.5厘米。蒙古羊是我国三大粗毛羊品种之一,分布广,数量最多,为我国绵羊业的主要基础品种。它具有生活力强、适于游牧、耐寒、耐旱等特点,并有较好的产肉、脂性能。
利用情况
该品种对当地的生态环境有很好的适应性,,所以应视为当地的宝贵品种资源,进行纯种繁育提高,或引进外来品种进行杂交,以提高品种质量。也可作为杂交亲本,进行羊肉等商品性生产。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3-14 10:01
目录
概述
基本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