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曲形遗迹 英文名称:meandering trace 定义:左右弯曲的蛇曲形遗迹。 所属学科:古生物学(
一级学科);
古生态学、
埋藏学、
遗迹学(二级学科);遗迹学(
三级学科)。近于环形的弯曲河流被称为河曲或者蛇曲。
形成过程
河流蛇曲现象
当河流流经平坦的地区,如果抗冲刷能力弱的一侧河岸在河水
侵蚀作用下坍塌,原来顺直的河岸就会变得弯曲凹陷,表层河水将向凹处的河岸冲去。冲向凹岸的表层水流一部分受
离心力作用,冲向对岸,另一部分折向河底,形成底层水流,触及河底后,又变为
上升流返回河面,形成环流。与此同时,河水向下游的纵向流动并没有停止,横向的环流与纵向的水流结合起来,构成了一种螺旋向前的水流。环流是造成蛇曲的主要力量:冲向凹岸的下降水流流速快、侵蚀力强,使得凹岸后退,越来越凹;冲向凹岸的水流折向河底后,沿凸岸一侧上升,上升的过程中水流速度
变慢,携沙能力降低,泥沙不断在凸岸一侧下沉堆积,使得凸岸变得越来越凸。
河道截弯取直
蛇曲形成后,河床的弯曲程度不断加大。与此同时,蛇曲扭转处上游与下游的河段也越来越接近,形成如瓶颈般的“
地峡”。洪水来临时,地峡很容易被冲破,河水沿着截弯取直后的捷径顺直地注入下游河道,原先蛇曲上的弯曲河道也就成了静水湖泊,形如古代“C”形的牛轭或者弯月,故称
牛轭湖或者月亮湖。
自然形成条件
蛇曲形成需要的
自然条件,通常是在地形相对平坦,河流有落差但不大。如果地表不平,河流上下游落差很大,河流向下切割的力量大于向两侧侵蚀的力量,就会形成峡谷而不是蛇曲;还有地面的物质要软硬恰好、松散适度,太硬了,河水切不下去;太软、太松散了,即使有了蛇曲,也无法保持长久。草原上蛇曲最发达,我猜想原因是草原的地表有植物
根系的联络固结,使得地表有了“韧性”,就像水泥中有了钢筋,不易松散。河流一旦在草原上开始蛇
行状的切割,形成的蛇曲形状能够得到很好的保留。因此草原上的河流往往是蛇曲形的河流。而且草原上的蛇曲形河流的河岸整齐有致,弯弯曲曲的河岸好像是
刀子雕刻出来的一样。
观赏指南
我国
内蒙古的
呼伦贝尔草原和
锡林郭勒草原,是蛇曲形河流最多的地方。内蒙古有一位摄影家杨孝在空中航拍过
内蒙古草原上许多蛇曲形的河流。我看到他拍的蛇曲最多最美的河是——
克鲁伦河,这是一条从
蒙古国草原流入我国境内,最后汇入
呼伦湖的河流。这条河在中国境内
直线距离150多公里,但这段河流几乎全部是蛇曲,一个圆环接着一个圆环,一个完美的圆就要完成了,河流却突然掉头而去,又画另一个圆环去了。克鲁伦河就像在草原上游戏的孩子,这样一路玩下去,一直到呼伦湖。杨孝告诉我,这150多公里的直线距离,克鲁伦河画了至少100多个圆圈,如果算上蒙古国境内的那些蛇曲,这条河的蛇曲就太多了。发源于大兴安岭的主峰——
黄岗梁的贡格尔河流经
贡格尔草原时,留下了一连串圆弧形的轨迹,这也是一条蛇曲发育完美的河;锡林郭勒草原是河流施展旋转舞步的好地方,绿草织就连天碧毯,河流的旋转舞步一直可以舞到天边,草原上的
锡林河、乃林郭勒河等都是蛇曲发育完美的河流。我看过摄影家于云天先生在锡林郭勒草原拍摄的一幅照片,拍的是乃林郭勒河的蛇曲。照片是傍晚拍的,太阳已经落下,大地变得黑暗,但是河水反射夕阳的光辉,泛着银光,好像一条弯弯曲曲的银色大路一直通向天上,于先生把这幅照片起名为:天路。这条蛇曲发育的河流的确像一条上帝造就的大路,人类修的路总是直直的,不会如此弯弯曲曲,人类总是要尽快地到达目的地,节省时间,但上帝不需要赶路,他最富有的是时间,因此他可以把路造得如此弯曲,只要美就行。
杨孝告诉我,连接达里诺尔和
多伦诺尔的一条小河——
耗来河也是一条蛇曲众多的河,但这条河的有趣,不在于蛇曲,而在于它的宽度。他说这是中国最窄的一条河,最窄处仅有20厘米,但深度却可达一米。这简直可以说是一个
深槽。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草原地表的结实和牢固,河水深深地刻下去,河岸还不坍塌,这只有草原上的河流才能做到。
沙漠中的河流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塔克拉玛干沙漠中有很多河流,如和田河、
克里雅河、
尼雅河等,但是在这里你顺着河走,却找不到“蛇曲”,因为沙漠太松散了,不能形成蛇曲。所以看蛇曲,不要到沙漠中去。但是新疆的蛇曲河流
地貌发育完美的地方并不少,
巴音布鲁克草原上的天都河的蛇曲景色最为壮观。欣赏蛇曲景色,要登到高处才好,在这里上帝好像特意让人们欣赏他的作品似的,在天都河转过了“
十八道弯”后,平地上突然出现了一座山,让人们登临其上去欣赏天都河的蛇曲景色。我们是在5月的一个傍晚到达的,登
上山头,放眼望去:落日熔金,天都泛银,马群徜徉,天鹅低飞,天都河好像
正弦曲线一样从落日那里奔来。这里的蛇曲是整个巴音布鲁克草原的灵魂,没有了它,草原就会变得黯然失色。
在东北的
黑龙江流域,也是河流蛇曲地貌发育的地区。整个
东北地区的山脉并不高大,大多是缓缓起伏的丘陵状地貌,林间湿地众多,因为东北的寒冷,地下是
冻土层,河流切割不下去,因此东北缺乏
峡谷景观,但湿地很多,由于地势平坦,湿地中的河流很容易发育蛇曲地貌。因此在长白山、
大小兴安岭的林间谷地中看见弯弯曲曲、环环相连的蛇曲状河流就不奇怪了。那年我在黑龙江
漠河一个叫十八道弯的地方,看到了令人心醉的蛇曲。那是一处山间的盆地,时值秋季,盆地中的
兴安落叶松一片金黄,
红叶的
槭树点缀在金黄中,一条小河在盆地中弯弯曲曲地流淌,这个山间的盆地精致得好像精心设计的园林。
一般认为“蛇曲”景观多出现在河流中下游的
冲积平原上,但我在一些大河的中下游却找不到“蛇曲”景观,在上游却能找到发育得十分充分的蛇曲现象。如在
南美洲的
亚马孙河、
西非的
尼日尔河、
南部非洲的
赞比西河等一些大河的中下游很少能找到蛇曲,但是在上
游蛇曲景观却十分发达。同样,中国的两条大河黄河与
长江在下游几乎找不到蛇曲,但在上游蛇曲景观十分精彩。
我在黄河的上游,尤其是在接近河源的上游河段,看到了黄河展示了让我叹服的“蛇曲”景观,我无法肯定这是不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弯曲最多的“蛇曲”景观,因为我毕竟没有看过世界上每一条河。但是在黄河的上游,也就是在
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
黄南藏族自治州与甘肃
玛曲县交界地带及四川
若尔盖县一带,是我国蛇曲景观最丰富的地方。尤其是若尔盖这个高原盆地,蛇曲景观最为精彩。黄河从盆地内流过,盆地内地势平坦,周边的众水来汇黄河。黄河到了这里,留连忘返,驻步不前。黄河好像在这里举办了一次华尔兹舞会,用华尔兹的舞步来形容“蛇曲”最恰当,因为华尔兹的舞步是用一个个方向相反的旋转
向前滑行的,这正是“蛇曲”的特点。在这里从四面而来的黄河的一条条支流都是用一个接一个旋转的舞步汇入黄河的。接纳了一条条支流的黄河,带领众水一起跳起了“华尔兹”,用连绵不断的旋转舞步舞进了群山之中。因此要看蛇曲,看中国最弯曲和弯曲最多的河,到黄河上游去,尤其是去青、蜀、陇三省交界的
若尔盖草原去,那里是不会让你失望的。
除了平原盆地中的河流多蛇曲外,宽谷中也多“蛇曲”。有些地方尽管高峰林立,山脉巍峨,但山与山之间的谷地却很宽阔,如
帕米尔高原、
青藏高原上的一些河谷。因为在
冰期来临时这些河谷是冰川发育和流动的地方,冰川把河谷切割和侵蚀成宽阔的“U”形谷地,由于谷底平坦,地形条件与平原和草原相似,因此宽谷中的蛇曲发育很好,在帕米尔高原和青藏高原的许多宽谷中,有许多河流发育成美丽的“蛇曲”地貌,尤其是帕米尔高原河谷中的“蛇曲”地貌很多,如塔什库尔干河谷,其中的河流就多蛇曲景观。
大体类型
自由蛇曲
自由蛇曲也被称作迂回蛇曲,主要形成于宽广、开阔的地区。这些地区河谷宽阔,地壳多处于
沉降过程中,河流切割不深,河床较浅并且不受河谷的约束,能较自由地迂回摆动。
嵌入式蛇曲
自由蛇曲形成后,如果地壳发生快速隆升,向下侵蚀的河水就会将抬起的基岩侵蚀切割,形成嵌入式蛇曲。最终,隆升的地壳形成山地,而蛇曲则保持原形,嵌在山谷之中。如果地壳抬升速度较慢,蛇曲边切割边向侧方侵蚀,变得更加弯曲,但上游的河水很可能截弯取直,直接冲向下游。如此一来,原先的蛇曲也就成为高山上的
牛轭湖了。湖中包围的基岩
残丘,称为
离堆山。
我们都知道陕西与山西之间是
黄河流淌其中的
晋陕大峡谷,但很少人知道这个大峡谷除了是壮观的峡谷外,还有壮观的“嵌入式蛇曲”景观。一次在陕西的
延川县,我们去看晋陕大峡谷中的“
黄河大拐弯”,当地人称之为“
乾坤湾”,因为黄河在此的“S”形大拐弯很像八卦中的
太极图。其实这个“S”形大拐弯,是蛇曲,而且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蛇曲”——“嵌入式蛇曲”,嵌入到哪里了呢?嵌入到了地下的岩石里。
一般说来,“蛇曲”只能形成于松散的沉积物组成的平原或
宽谷中,很难发育在岩石中,因为在岩石上很难发生“
凹岸冲刷,
凸岸堆积”这种情况。记得那次我站在悬崖上,看到黄河的“S”形“蛇曲”深深地嵌进了地壳的岩石圈内,好像是用
凿子一下一下凿成的。我能清清楚楚地看见被黄河切开的崖壁上一层层的岩石
层理。我在想,这种“S”形的“蛇曲”是怎样嵌进去的呢?很难用一般的“蛇曲”形成的道理来解释这种“嵌入式蛇曲”。
但只要把
地质构造的运动考虑进来,就容易理解了,地壳的抬升是这种“嵌入式蛇曲”形成的重要原因。一般说来,一条河流先是在由
松散沉积物组成的平原和盆地中形成了“蛇曲”,后来遇到了地壳的持续抬升,这等于给了河流向下切割的力量,而河流的流动已经被束缚在早先形成的“蛇曲”之中,因此河流就保留着原有的“蛇曲”形态,一直向下切下去,直到深深地切到地壳的
岩石圈中,看上去好像“嵌进去”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