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生成拟态
生物科学领域术语
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的概念是由Maniotis等在1999年提出。侵袭性葡萄膜黑色素瘤仅在肿瘤的边界存在血管生成,而肿瘤内缺乏衬有内皮细胞的血管,奇怪的是肿瘤并没有出现坏死。
专业解释
PAS染色可见相互连接成环状的网络通道,这些PAS阳性管道与周边的正常血管联系紧密,且部分管道呈vWF、CD34和VEGFR- 2 等内皮细胞标记物染色阳性。在透射电镜下,可见血管通道由内衬的薄层基板构成血管壁,但没有内皮细胞。基板上可见侵袭性强和失去分化能力肿瘤细胞,管腔里面可观察到红细胞。VM并不局限于黑色素瘤炎性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卵巢癌等也可以通过VM方式形成肿瘤血管只有侵袭性强的肿瘤细胞才能表达内皮细胞受体或促血管生成因子,而且内皮细胞标记物的特异性表达是否阳性要视肿瘤类型而定。有研究表明,高侵袭性的葡萄膜或皮肤黑色素瘤细胞能够在Matrigel或胶原基质上形成环状或网格状的血管样管道。微阵列分析表明,这些细胞表达许多与胚胎细胞有关的基因,其中一些是内皮细胞的标记物,其他则是细胞外基质蛋白。P13K通过不明机制激活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 1,在VM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 1能够激活MMP- 2的蛋白水解作用,后者将LN- 5γ2链水解后形成的片段有助于VM发生过程中肿瘤细胞的迁移 。P13K的活化与酪氨酸激酶受体的活性有关,酪氨酸激酶受体的反义分子则可以完全阻断拮抗VM的发生
VM的概念
血管生成理论认为,当实体肿瘤直径大于2 mm时需要诱导生成新的血管来获取血供,否则肿瘤就会因为缺血缺氧发生坏死。肿瘤诱导的血管生成主要步骤包括:肿瘤经过无血管的缓慢生长期后(指体积小于2 mm时期),便释放多种血管生成因子,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形态改变,基底膜及周围的细胞外基质降解,内皮细胞迁移、增殖,血管形成、改建。抗血管生成已经成为肿瘤治疗的一种新手段。在1999年美国Maniotis等根据对人眼葡萄膜黑色素瘤微循环的研究,首次提出了一种与经典肿瘤血管生成途径不同,不依赖机体内皮细胞的全新肿瘤微循环模式,即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的概念。VM 的提出对以内皮依赖性血管是肿瘤微循环方式的传统观念提出了挑战,同时也是对肿瘤血管生成理论的重要补充。在随后的研究中发现不仅葡萄膜黑色素瘤中存在VM,在肝癌、双分化肿瘤、前列腺癌卵巢癌中同样存在VM,而且VM的存在与肿瘤的生长、分化程度、侵袭性等密切相关。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21 13:22
目录
概述
专业解释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