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缝
汉语词语
裁缝,汉语词语,指裁剪、缝制衣服,后来指代以制作或拆改衣服为职业的人,是以人体为依据,通过测量制定服装号型规格,合理使用原辅料进行服装裁剪、缝制的人员。
词语概念
基本解释
1、[tailor]裁剪缝制衣服。
2、[tailor;dressmaker]以制作或拆改衣服为职业的人。
引证解释
⒈裁剪缝缀衣服。
《周礼·天官·缝人》“女工八十人” 汉 郑玄 注:“女工,女奴晓裁缝者。”
南朝宋·鲍照《代陈思王》:“侨装多阙绝,旅服少裁缝。”
南宋·戴复古《木兰花慢》词:“念著破春衫,当时送别,灯下裁缝。”
李劼人《大波》第一部第一章:“袍子的款式裁缝得很好。”
⒉做衣服的工匠。
《水浒传》第二回:“次日,叫庄客寻个裁缝,自去县里买了三匹红锦,裁成三领锦袄子。”
清·顾张思 《土风录》卷六:“成衣人曰裁缝……盖本为裁翦缝缀之事,后遂以名其人。”
巴金》二六:“我明天就叫裁缝来给你做两身好衣服。”
基本含义
裁缝是以人体为依据,通过测量制定服装号型规格,合理使用原辅料进行服装裁剪、缝制的人员。
裁缝工,是指专业从事裁剪、缝纫进行服饰制作的工人。清代顾张思《土风录》载:“成衣人曰裁缝……盖本为裁剪缝缀之事,后逐以名其人。”也叫“缝衣匠”、“成衣匠”,古代叫“缝人”、“缝子”、“缝工”、“成衣人”等,崇奉行业祖师爷为轩辕、嫘祖黄帝有巢氏针神(宋)。
西周时的《尚书》、《诗经》等资料中记载有多种衣名,如玄衣、衮衣、黄裳、绣赏等名目,朝廷设有掌管王宫缝纫之事的“缝人”。汉代时,服饰制作已达到很高的水平,经过几千年的进步发展,形成了内容十分广博精彩的中华服饰文化
裁缝工的从业形式为开设店铺和做上门工两种。服饰的制作一般要经过量身、选布、画线、裁剪、锁边、缝纫、钉扣、熨烙等工序。
发展历程
当地球经过最后一次严寒的冰期——大理冰期之后,迎来了全新世冰后期温暖的气候环境,中华祖先继承了漫长的旧石器时代积累的经验,开始了农耕畜牧,改变被动向大自然觅取食物为主动生产繁殖生活资源,他们营造房屋,改变穴居野处的居住方式,男子出外狩猎、打制石器、琢玉;女子从事采集、制陶、发明纺麻、养蚕缫丝、纺织毛、麻、丝布、缝制衣服。改变了原始的裸态生活,进步为戴冠穿衣、佩戴首饰的文明生活。在中国已公布的全国7000余处较大规模的新石器遗址中均有石纺轮出土,如山西芮城县西王村仰韶文化遗址晚期地层原始工具石纺轮、陶纺轮的发现,湖北天门石家河发现的大量陶纺轮,形式不下10种,多数还绘有花纹。在河姆渡文化遗址龙山文化遗址都发现过织布的工具骨梭、木机刀及机具卷布轴等。
裁缝是一个古老的职业,拥有几千年的历史。尽管如今的制衣、家纺行业已发展成为高度机械化产业,但成衣、床上用品等的设计制作依然离不开裁缝,而高级品牌的产品设计制作和面向国家领导人等特殊人物提供产品定制服务的裁缝,更是位尊薪优。
北京有一批高消费人群,经常请私人裁缝为自己定制服装。这类高消费人群有白领,有明星,他们定做的衣服包括出席特殊场合的礼服,也有演出礼服、结婚礼服,还包括对面料、款式和剪裁都很讲究的生活套装。
据称,如果定制服装包含刺绣等特殊工艺,收费6000-8000元;一般的服装定制收费2000-4000元。一般来说,私人裁缝不需要准备面料,那么制作费就是所赚的全部收入。一个月里,私人裁缝只要接5个以上的大客户,收入就会高达万元以上。
分类
旧时缝制服装,大多是个体独自将量体、裁剪、缝纫、熨烫、试样等各项工序,一人完成,即俗称“一手落”。对这以些缝制衣服为职业的人也称为“裁缝”。由于缝制服装的品种不同,又有中式裁缝、西式裁缝、本帮裁缝等区分。
参考资料
裁缝.汉典.
最新修订时间:2024-03-16 14:10
目录
概述
词语概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