褓负商(朝鲜语:보부상),又称负褓商,是朝鲜历史上对
行商的称呼,由“褓商”和“负商”组成。“褓商”指贩卖装饰品等工艺品的行商,负商指贩卖生活日用品的行商。褓负商产生于
高丽王朝末期的
恭让王时期,
朝鲜王朝初期已形成褓负商行业,其后又逐步加强行业组织,在
封建社会中对活跃社会经济和城乡物资交流起了一定作用。
褓负商虽然都是分散到各地流动贩卖的,但组织严密,集体精神很强,若有重大事件,则即刻下发“沙钹通文”,使全国褓负商短时间内集中在一起,共同行动。褓负商与
朝鲜政府关系密切,在李成桂开国之时,赵浚召来数万褓负商来援,得到李成桂的嘉奖,褓负商也从蓬头被允许绾发髻、戴凉笠,且在凉笠上插白棉花二朵以装饰,随身携带木棒。在
壬辰倭乱、
丙子胡乱时,褓负商活跃于军饷转运、敌情侦查、通信事务及组织义兵等方面,立下很大的功劳,也更贴近了与封建政府的关系。1866年
丙寅洋扰时,褓负商又出力甚多,当时的摄政者
兴宣大院君李昰应为了嘉奖褓负商,遂下令设褓负商厅,以其长子
李载冕为统领。
闵妃集团得势后,
闵泳翊又成为褓负商的“都班首”。1883年又设立“惠商公局”,作为褓负商的专门机构,正式划入体制内。1885年又改为“商理局”,负商为左团,褓商为右团,后又改为左社、右社,总办均为
闵应植、
闵泳翊等闵氏外戚。到19世纪80年代时朝鲜有褓商10万人,负商8万人。
由于褓负商得到朝鲜政府的庇护,由此“成群结队,恣行不法,乱类多附之,贻弊郡邑者,往往有之”,“士族之无耻者多投之,横行闾里,甚至夺人妻妾,掘人坟墓,攘夺财货,凌砾官吏,京乡骚然,莫敢谁何”。在民众中的形象也逐渐变差,如1882年
壬午兵变时,
大院君就散布褓负商在
闵泳翊的率领下从
兴仁之门进京屠城的消息,以致“满城男女惊惶奔走,呼号登南北山,山为之白”。大院君打开武库,令人民取任意武器防身,导致大量褓负商被民众所杀,牵连许多无辜的人也被打死。后来
甲午农民战争、
独立协会运动时期,褓负商又成为朝鲜政府的打手,被认为起反动的历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