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九里校区
四川省成都市的211工程
西南交通大学始建于1896年,曾先后定名为“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唐山交通大学”、“唐山铁道学院”等;1972年内迁四川峨眉,更名为西南交通大学;1986年,在成都扩建总校,即九里校区,于1989年9月正式启用;2002年又在成都犀浦建设新校区。学校现有成都九里、成都犀浦和峨眉三个校区,共占地面积约5000亩,形成了“一校、两地、三校区”的办学格局。2008年,以学校工作重心转移为标志,学校主校区迁至成都犀浦校区,成都九里校区功能定位国家实验室(筹)及主要支撑学科的研究生、继续教育基地。
大学简介
西南交通大学肇建于1896年,曾先后定名“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唐山交通大学”、“唐山铁道学院”等,1972年,学校更名为西南交通大学。1989年,总校迁往成都,(峨眉成为分校,后改为校区)。2002年在成都犀浦建设新校区,遂形成“一校、两地、三校区”的办学格局。
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特色985工程”建设序列的高校之一,培育了以竺可桢茅以升林同炎等43位院士,姚桐斌吴自良陈能宽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以及国家和省部级领导、为数众多的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行业领军人物和优秀企业家为代表的近二十万优秀人才。
校区概况
在百余年历史的传承与时代的交替中,学校尽管栉风沐雨,历经18次迁校和更名,但始终以培养优秀轨道交通人才为己任,并使之成为兴路之砥柱、报国之栋梁。早在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时,就把学校首届毕业生作为技术人员和基本力量,使京张铁路提前两年建成,并节余工程款28万两白银。清政府邮传部上奏朝廷奖升的5位工程司中有4人为我校毕业。新中国成立以来,成渝铁路(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武汉长江大桥(中国第一座公路铁路两用大桥,当时的亚洲第一大桥)、北京地铁(我国最早的地下铁路)、杭州湾大桥(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青藏铁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等每一个重大工程项目,都有我校毕业生担当重任。不仅如此,从钱塘江大桥、钢筋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到被国际同行称谓的“沈氏理论”、电气化铁道供电远动控制理论和技术,被国际同行公认的“翟-孙模型”,从计算机神经网络理论电磁场天线理论无线通信研究成果,到学校主持研制的“机车车辆整车滚动振动实验台”、国内首条磁悬浮列车实验线,世界首台高温超导磁悬浮实验车、高速动力车转向架、首列双层铁路客车、首列万吨货运列车的开行、全国铁路运行图等等,犹如一座座丰碑,铭刻着西南交大人的创造和贡献。
学校发扬“严谨治学,严格要求”的优良传统,构建了富于轨道交通特色的优质教学资源人才培养模式。经过长时间的办学实践,学校已形成以桥梁、隧道、铁道工程、机车车辆、铁道电气化、交通运输等为主干的、特色鲜明的轨道交通运输优势学科专业。在此基础上,学校建成了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车辆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桥梁与隧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等10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近几年来,为切实满足和谐铁路建设、大规模客运专线建设和高速铁路建设的需求,学校坚持以强势的轨道交通学科专业为依托,坚持与铁道部开展人才培养战略合作,采用校企合作的“3+1”培养模式(前三年采用大类培养,后一年与企业共同制定特殊培养计划)培养“高层次研究型”和“高级应用型”人才。以43位两院院士、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为代表,一代代交大人不断投身国家经济建设和现代轨道交通建设主战场。
学校成都九里校区拥有“交通运输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筹)以及在世界交通领域有着重大影响的“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并设有国家大学科技园。校区立足于轨道交通特色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并充分利用办学优势开展继续教育和网络教育,为建设“交通特色的多学科协调发展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国家轨道交通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校区交通
校区附近分别有西南交大老校区、群星路西、群星路(校区北门外)、西南交大(校区西门外)、九里堤中路北(校区东门外)、二环路九里堤路口(交大南门外)诸多公交车站,3、17、48、52、56、69、75、93、101、105、106、108、119、340、342、802路等公交车可达。
参考资料
校史文化.西南交通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简介.中国在职教育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6 13:15
目录
概述
大学简介
校区概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