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袁檄文
孙中山所著反封建爱国篇章
《讨袁檄文》是孙中山著名的反封建爱国篇章。具有重要的历史考究价值
内容
壬子之五[二]月,国民悯构兵之惨,许清室旧臣自新,竭诚志以临时政府付袁世凯,四海之内,莫不走相告曰:息兵安民,以事建设,是大仁大义举也。吾民既竭诚以望袁,今袁(世凯)所报民者何如哉?辛亥之役,深[流]血万里,人尽好生,何为而然?若知袁种之暴戾更甚于清,则又何苦膏血万户,以博一人皇帝之雄哉!所以宁死而不悔者,誓与共和相始长耳。
今袁(世凯)背弃前盟,暴行帝制,解散自治会,而闾阎无安民矣;解散国会,而国家无正论矣;滥用公款,谋杀人才,而陷国家于危险之地位矣;假民党狱,而良懦多为无辜矣。有此四者,国无不亡!国亡则民奴,独袁与二三附从之奸,尚可执挺衔璧以保富贵耳。呜呼!吾民何不幸,而委此国家生命于袁氏哉!自袁为总统,野有饿莩,而都下之笙歌不彻;国多忧患,而效[郊]祀之典礼未忘。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妄[忘]共和,即称民贼。吾侪昔以大仁大义铸此巨错,又焉敢不犯难,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长江大河,万里以内,武汉京津,扼要诸军,皆已暗受旗帜,磨剑以待。一旦义旗起,呼声动天地。当以秦陇一军,出关北指;川楚一军,规画中原;闽粤旌旗横海,合齐鲁以捣京左。三军既兴,我将与诸君子扼扬子江口,定苏浙,以树东南之威。掣庭扫穴,共戮国贼,期可指日待焉。书曰:“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又曰:“纣有臣亿万,惟亿万心。予有臣三千,惟一心。”正义所至,何坚不破?愿与爱国之豪俊共图之!
孙文檄文印。
创作背景
孙中山《讨袁檄文》里的“袁”是指袁世凯。1913年(民国二年)3月,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武士英暗杀,孙中山认为是袁世凯所为,主张武力讨袁。7月发动二次革命,失败后再度流亡日本。1914年(民国三年)6月,孙中山在东京组织中华革命党,希望恢复和发扬同盟会的精神。1915年(民国四年)12月12日,袁世凯宣布接受帝位,推翻共和,复辟帝制,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并下令废除民国纪元,改民国5年(1916年)为“洪宪元年”,史称“洪宪帝制”,将辛亥革命换来的共和成果毁于一旦。面对袁世凯复辟此番倒行逆施的行为,举国哗然。孙中山悲愤之中,毅然提笔,发表此文。
主旨情感
作为中国推翻封建帝制第一人——孙中山,对于袁世凯的复辟行径非常不满。他发表此文,欲号召全国的爱国豪杰奋起,推翻帝制,击败倒行逆施的奸贼,建立统一、民主的共和国。
主要影响
由于诞生时代的特殊和诞生宗旨的非凡,使得这篇文在当时于后世都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当时影响
此文一出,立刻激起了蔡锷李烈钧唐继尧等爱国豪杰乃至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在这篇文章的鼓舞下,全国人民的怒火像火山一样爆发了!护国战争爆发,在护国军暴风骤雨般的进攻下,帝制被迫取消,袁世凯在绝望中死去。
后世影响
这篇文章成为了民主革命斗争时期弘扬共和、反对封建的经典之作,也成为了研究当时历史的重要参考材料。
作者简介
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幼名帝象,化名中山樵。他是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拓者,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创立《五权宪法》。他首举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两千年封建帝制”。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成立中国同盟会。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1929年6月1日,根据其生前遗愿,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为了改造中国耗尽毕生的精力,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也为政治和后继者建立了坚固而珍贵的遗产。
参考资料
讨袁檄文.豆瓣.2007-02-10
什么是护国战争.百度知道.2017-10-11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20 16:01
目录
概述
内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