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姓
中国姓氏之一
袁姓,中华姓氏之一,属多民族多源流姓氏,最早出自妫姓,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为古帝王虞舜之后,始祖是袁涛涂
历史发展
姓氏源流
一、袁姓源于妫姓,出自西周时期陈国开国君主陈胡公满之裔孙伯爰,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唐朝学者林宝所著的《元和姓纂》载,袁氏源于“妫姓,舜后陈胡公满之后。胡公生申公,申公生靖伯庚,庚生季子恬,恬生仲牛甫。甫七代孙庄伯,生诸,字伯爰,孙宣仲涛涂,以王父字为氏。字或作‘爰’‘辕’, 其实一也“。由于上古时期,爰、袁、辕、猿、榱、援同音同用,所以爰姓也作袁姓。
二、袁姓源于姬姓,出自轩辕氏皇帝居所辕邑,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轩辕氏,又称玄袁氏,为少典氏之子,因共族擅制作大车辕,驾车周流天下,故而称轩辕氏。其居住地又因黄帝轩辕氏而命名轩辕之丘,轩辕氏起兵革炎帝,以车帐相结为营,世称“行辕”。轩辕氏初建都于有熊之墟(今河南新郑),在所居之地,有族人以辕为名命称其邑,后称为袁邑。其后裔以邑为氏,世代相传姓袁,后衍迁河北,是为河北袁氏。
三、袁姓源于改姓,属于长者赐姓为氏。
据史书《明史》记载,明朝崇祯年间,山东东明人袁葵任洪洞县令时,在灾荒之年收养了数百个百姓遗弃的幼儿。灾荒过后,袁葵又让百姓们各自把孩子领回去。在袁葵离任时,这些百姓纷纷抱着曾被袁县令养育的亲骨肉,恳切要求让这些孩子随袁葵姓。请他一一赐予他们名字。袁葵满足了他们的要求。这些外姓的后裔子孙为纪念袁葵的恩德,大多世代称袁氏。
四、袁姓源于汉化改姓为氏
1、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北魏王朝皇族拓跋氏族,属于以氏族名称汉化改姓为氏。鲜卑拓跋氏族在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于太和十八年( 494年)迁都洛阳后,大力推行汉化改革政策,其中即有胡姓汉化的内容。他将皇族姓氏“拓跋”改为汉姓元氏,成为朝中第一姓, 自己就称为元宏。到了隋朝时期,一些拓跋氏后裔已经分不清元、袁二姓的区别,故而有称袁氏者,世代相传至21世纪。
2、源于高车族,出自魏晋南北朝时期高车族袁纥氏族,属于以氏族名称汉化改姓为氏。
3、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朝时期蒙古土默特部乞袁氏族,属于以氏族名称汉化改姓为纸。
4、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在今满族、瑶族、彝族、白族、朝鲜族、藏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袁氏族入分布。
迁徙传播
袁姓发源于河南太康,辕告徙居河洛之间,而袁政因把辕改为袁,因而也有人认为袁政是袁姓的得姓始祖。
西汉初年,袁政11世孙袁爰,被封贵乡侯,复举家迁回阳夏定居,并成为当地望族,号称陈郡袁氏。东汉有袁姓播迁河南汝南,到袁爰八世孙袁安时贵显荣耀,因其不避权贵,为时人所称颂,又因袁安的子孙后代,累世官宦,四世三公,盛于东汉,“汝南袁氏”遂成为东汉的著姓。到东汉末年,袁姓有袁绍称雄河朔,袁术僭号寿春,皆名噪一时。
魏晋南北朝时期,有陈郡袁姓迁河东太原,有陈郡的袁焕(袁安叔父袁璋的后裔)迁京兆,后又分出华阴一支,袁绍次子袁熙的裔孙袁令喜,世居河北东光;袁术败后,子孙散逃于襄阳;居彭城者,出自陈郡,为袁生之后。西晋末年,八王之乱,中原动荡,晋室南迁,许多居于中原的袁姓士族渡江南下,历东晋、宋、齐、梁、陈,多因仕宦而散居江南各地,另外还有许多袁姓人聚居在江西袁州宜春郡,形成当地大族,袁州也因袁姓聚族而居得名。
隋唐时期,袁姓子孙旺于江南,而中原袁姓依然繁衍不衰,而且有资料表明唐宋时期袁姓仍为中原大姓,这一时期,还有部分袁姓徙居浙江杭州、宁波、奉化、鄞县及四川成都、江西南昌、福建福安等地。
宋末,随着金兵南下和蒙古骑兵进扰,袁姓又徙居于今湖北丹阳,安徽庐江,江苏无锡、扬州、南京等地。
宋元以后,袁姓子孙辗转徙居到全国各地。
在近代史上,袁世凯妻妾成群,家族庞大达千人,分居全国各地,侨居美、英、法、德、日、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港、澳、台。至此袁姓人已遍布海内外。
如今,袁姓人在全国分布广泛,尤以四川、河北、江苏、河南、江西、浙江等省较多,约占全国汉族袁姓人口的54%。袁姓在《百家姓》中排行第59位,在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33位,人口约有700万,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54%。
得姓始祖
袁姓得姓始祖为袁涛涂,但也有人认为袁政是袁姓的得姓始祖。
陈胡公满的裔孙有名靖伯庚者,靖伯庚的第9世孙名诸,字伯爰,伯爰孙涛涂,以祖父的字“爰”为氏,史称爰氏。春秋时世袭陈国上卿。“爰”和“袁”在古时通用,爰氏亦为袁氏。又因上古时爰又写作“辕、远、援、援”等字,所以后来的子孙就分别以这六个字为姓。《袁枢年谱》云“一姓有六字五族之异。”涛涂的后代世居阳夏,秦朝末年,传至辕告避难徙居河洛之间,告少子名政,以袁为氏,其子孙后代未再混用。于是袁涛涂即成为袁姓得姓始祖。
人口分布
如今,袁姓人在全国分布广泛,尤以四川、河北、江苏、河南、江西、浙江等省较多,约占全国汉族袁姓人口的54%。袁姓在《百家姓》中排行第59位,在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33位,人口约有700万,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54%。
2022年1月,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发布2021年全国姓名报告,袁姓分布最多的省份是四川省。
姓氏文化
郡望堂号
●郡望
陈郡:秦置陈郡,治所在陈县(今河南省淮阳)。西汉为淮阳国,东汉为陈国,献帝时改陈郡,均治陈县(今淮阳)。隋唐为陈州淮阳郡。此支袁氏为涛涂直系商孙。
汝南郡:汉时置郡,治所在上蔡(今属河南省上蔡西北)。东晋治悬瓠城,即今汝南。隋唐汝南郡即蔡州(曾名豫州)。此之袁氏为陈郡袁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袁安。
河南郡:汉有河南郡,即秦三川郡地,治雒阳(今河南省洛阳)。隋有豫州河南郡,唐为洛州河南府,辖境都远小于汉河南郡。元为路,明为府。
彭城郡:指今江苏徐州。秦置彭城县。西汉后期一度以楚国为彭城郡,治所在彭城(今江苏省徐州)。东汉建彭城国。以后或为彭城郡,或为徐州,均治彭城。彭城县于元初撤销,并入州治。此之袁氏出自陈郡,为袁生之后。
东光县:西汉高帝四年(公元前203年)以秦时胡苏等地置东光县,治所在今河北东光。京兆郡:汉以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为三辅。魏改建京尹郡,“尹” 为太守。唐以雍州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称京兆者,均指京师及其附近地区,治所在长安(今陕西省西安)。
华阴县:春秋时晋地。汉高帝八年置华阴县,以在华山之北,故名。治所在今陕西省华阴市。太原郡:秦汉太原郡,治所在晋阳,在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隋改晋阳为太原,又另设晋阳,与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治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兴国中,改并州为太原府,移治阳曲(今太原市)。以后宋、金的河东路、河东北路,明清以来省会都在此地。
濮阳郡:地在今河南省濮阳西南,古黄河南岸。汉魏为东郡治所。晋建濮阳国,改濮阳郡,均治古濮阳。北魏移濮阳郡治所于鄄城(今山东省鄄城北)。隋唐濮州濮阳郡治所均在鄄城。五代后德胜北城为濮阳,就在黄河边上。这一-带是河道变动频繁之处,宋金之际,黄河主流南趋,濮阳便远离黄河。
陈留郡:秦时置郡,治所在今河南省开封东南陈留城。历代均置。1957年并入开封县。又西汉为陈留郡,治所在陈留县。北魏时治浚仪,隋唐为汴州陈留郡。
襄阳郡:东汉时置郡,治所在襄阳(在今湖北省襄樊)。隋唐为襄州襄阳郡,宋为襄阳府,元改路,明清仍为府,民国废府。此支袁氏出自汝南郡,为袁术之后。
宜春县:隋置袁州,治所在宜春(今属江西,汉即名宜春,晋为宜阳,隋恢复原名)。元为路。明清有袁州府,民国废府。治所在今江西省宜春市。
●堂号
卧雪堂:东汉袁安没做官的时候,客居洛阳,很有贤名。一年冬天,洛阳令冒雪去访他,他院子里的雪很深,洛阳令叫随从扫出一条路才进到袁安屋里。袁安正冻得蜷缩在床上发抖。洛阳令问:“你为什么不求亲戚帮助一-下?”袁安说:“大家都没好日子过, 大雪天我怎么好去打扰人家?”洛阳令佩服他的贤德,举他为孝廉。这就是卧雪堂的由来。
守正堂:袁安为人严谨,后来做了楚郡太守。当时楚王谋反,株连了数千人。袁安处理这个案子时,审清问明,释放了四千多人。后来外戚窦氏擅权,袁安守正不屈,所以又叫守正堂。
以望立堂的有:陈郡堂、汝南堂、彭城堂、襄阳堂、河南堂、京兆堂、太原堂、濮阳堂、陈留堂、宜春堂、华阴堂、东光堂。
此外还有:怀楚堂、维则堂、介禳堂、介江堂、介祉堂、宗臣堂。
宗祠楹联
文物保护
●袁林
袁林,又称袁公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为袁世凯的陵墓所在地。陵墓按照明、清皇陵的格局,其建筑以我国古典建筑规制为体,西洋建筑风貌为用,中西合璧,风格迥异,为我国陵墓建筑史上的一个创例,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寿公祠,又称寿山将军祠。在齐齐哈尔市龙沙公园内。1926年为纪念清末爰国名将寿山将军所建。三进式院落,由山门、前殿、后殿、东西厢房等组成,占地1650平方米。寿山(1860-1900),袁姓,字眉峰。是明末兵部尚书袁崇焕后裔,生于瑷珲。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寿山将军英勇杀敌,屡建战功。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为驻瑷珲镇边军统领。次年,沙俄入侵我国江东六十四屯,寿山派人保护旗屯。光绪二十五年升任瑷珲副都统,光绪二十六年清政府命寿山署黑龙江将军,同年七月沙俄以十多万大军向我国进攻,寿山将军奋勇抗击,最后以身殉职,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祠堂已整修一新,原“眉峰殉难碑铭”,重新复立于祠堂内。
姓氏名望
先秦两汉
袁盎,性刚直,有才干,西汉名臣。
袁安,东汉名臣,曾任河南尹,断案公正,京师肃然。
袁滂,东汉大司徒,四世五位三公之一。
袁绍,字本初,东汉末军事家,讨董卓时被各路诸侯推为盟主。东汉末为司隶校尉,后在与各地方势力的混战中,据有冀,青,幽,并4州,成为当时地广兵多的割据势力。
袁术,袁绍弟,东汉末军事家。
魏晋南北朝
袁宏,东晋文史学家。
隋唐五代
袁天罡,益州成都(今属四川),人。隋朝大业年间,任资官令。唐朝武德初年,任火井令。以善相面闻名天下。
袁郊,唐朝文学家。
宋元
袁琛,字朝玉,号昆山,今浙江龙游县人。宋仁宗庆历年间进士,官至兵部尚书、银青光禄大夫,复官大司马。
袁枢,字机仲,建州建安县(今福建建瓯市)人,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南宋著名史学家,著有《通鉴记事本末》四十二卷,记239事,个自独立成篇,为我国第一部记事本末体史著作。
袁采,字君载,衢州信安县(今浙江常山县)人,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官至登闻鼓院监事。
明清
袁义,庐江人,羽林右卫指挥同知,从征云南,历官楚雄卫指挥使、都督佥事。
袁宏道(1568~1610),字中郎,号石公,公安(今湖北公安)人。明代文学家。万历二十年(1592)进士,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合称“公安三袁”。世人认为他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为明代文学反对复古运动主将。
袁中道:(1570-1623) 明代文学家。湖北公安人。与袁宏道、袁宗道合称“公安三袁”,明代中期,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并称“文三袁”,明末辽东,袁崇焕袁可立袁应泰并称“武三袁”。
袁了凡(1533-1606),字庆远,初号学海,后改为了凡,浙江嘉善人。明朝思想家、慈善家。万历十四年(1586)进士,袁了凡在佛学、农业、民生、水利、医学、音乐、几何、数术、教育、军事、历法和太乙六壬奇门“三式”绝学等,莫不洞悉原委,撰有成编。袁了凡是大藏经《嘉兴藏》的最早倡刻者。代表作《了凡四训》。
袁可立(1562-1633),字礼卿,号节寰,又号闲闲居士,睢州城(河南睢县)人。明代著名的清官廉吏和军事战略家,抗清名将。累赠光禄大夫太子太保等。历明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四帝,为“四朝元老”之臣,诰“五世恩荣”之赏。
袁崇焕(1584—1630年)字元素,一字自如,中国杰出军事家,明末著名抗击后金的将领和民族英雄,官至明末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
袁枢,字伯应,另字环中,明朝睢州人,书画家,以父袁可立的功德,被授官詹事府录事。又升任太仆寺丞、户部郎中,又升任河南参政。
袁于令,明末清初戏曲作家。
袁枚(1716~1797),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随园主人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诗人、散文家。乾隆四年(1739)进士,选庶吉士,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与赵翼、张问陶合称“性灵派三大家”。
近代以来
袁世凯,中国近代史上的政治家、军事家,北洋新军的首脑。早年在朝鲜驻军,击败日军。归国后在天津小站督练新军。清末新政期间推动近代化改革。辛亥革命期间逼清帝退位,以和平的方式推翻满清,统一国家,并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当选为中华民国首任大总统。袁世凯后来于1916年洪宪称帝,自立为皇帝,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但终归失败。袁世凯于清末投身行伍,自道台、督抚累升,至入值军机,清朝灭亡前夕贵为内阁总理大臣,是清朝末年的头号权臣。1911年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袁世凯经南北议和,合法就任临时大总统。1913年当选中华民国首任大总统。1915年底袁世凯复辟中华帝国,自称皇帝,年号“洪宪”,意为弘扬宪政。前云南都督蔡锷领导军阀护国军北上讨袁,袁世凯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后废除帝制,6月6日袁世凯在郁愤中因肾衰竭病死。
袁木(1927-2018),国务院研究室原主任、党组书记,政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袁隆平(1930.9.7- 2021.5.22)汉族,江西省德安县人,无党派人士,出生于北平,杂交水稻之父,著名农业科学家。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先后获得“国家特等发明奖”、“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多项国内奖项和联合国“科学奖”、“沃尔夫奖”、“世界粮食奖”等十余项国际大奖。
袁义达:教授,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原主任、华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主任。
袁国平(1906-1941),原名袁裕,字醉涵,湖南邵东人。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任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后改为东南局)委员、新四军政治部主任,1941年1月15日,在皖南事变中牺牲,时年35岁。
袁守芳,1939年生,吉林省吉林市人。1988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9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2000年6月21日被授予上将军衔。
袁俊,江苏启东人,中将军衔,曾任沈阳军区副司令员、南京高级陆军学校校长、陆军指挥学院院长、国防大学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等职,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十三届中央候补委员。1988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先后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
袁子钦(1908-1968),又名袁致卿。福建省上杭县人,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兵团军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干部部组织统计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干部部副部长,总政治部秘书长、干部部部长,总政治部副主任。
袁升平,开国中将。原名袁兴旺,中共七大代表、中共第九届中央委员,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原委员。1955年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曾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两枚。
袁也烈(1899-1976),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海军政治委员。原名炎烈,字树成,曾用名振武、王国栋,出生于湖南洞口县袁家垅。1955年9月被授予海军少将军衔,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解放勋章。1979年2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颁布文件,追认为革命烈士。
袁亮(1960.6.30-)安徽金寨人,煤炭开采及瓦斯治理专家,煤与瓦斯共采理论主要奠基人,中国工程院院士。
袁占亭,男,汉族,1961年9月出生,陕西扶风人,中共党员,1983年9月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学历,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甘肃省“333科技人才工程”、“555创新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甘肃省政协党组成员。
袁正宏,男,1966年1月出生于江苏启东,汉族,中共党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党委书记。
袁伟民,国家女子排球队前主教练,1984年起历任国家体委副主任、全国体总副主席、中国奥委会副主席、国家体育总局局长、中国奥委会主席、中国排协主席、中国奥委会反兴奋剂委员会主任,是中共第12届、15届中央候补委员,第13、14届、16届中央委员。。是中国体育史上第一位由运动员、教练员出身的体育最高级官员。
袁成杰,1983年3月10日出生于上海市普陀区,中国内地男歌手、演员。
研究考证
《袁枢年谱》云:“一姓有六字五族之异。”
《通志·氏族略》载:“袁氏,亦作‘辕’,亦作‘爰’,妫姓,舜后陈(陈国)胡公之裔。胡公生申公,申公生靖伯,十八世孙庄伯生诸,字伯爰。孙涛涂以王父字为氏,世为陈上卿。”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袁氏出自妫姓。陈胡公满生申公犀侯,犀侯生靖伯庚,靖伯庚生季子惛,季子惛生仲牛甫,甫七代孙庄伯。庄伯生诸,字伯爰,孙宣仲涛涂,赐邑阳夏,以王父字为氏。”
《姓氏考略》载袁姓,“望出陈郡、汝南、彭城”。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4 09:26
目录
概述
历史发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