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拼音:ràng)为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战国文字。古字形从言,襄声;简化字改为从言,上声。“让”本义指责备,彼此相互指责,转指避让。又引申指自己放弃利益或机会,而将其提供给别人,也引申指转让。“让”又表示使、命,或表示容许的意思,还可以表示被动的意思,相当于“被”。
文字源流
让的繁体字写作“讓”。战国陶文中,“讓(让)”写作图1,左部为“
言”字(图A),作形旁;右部为“
襄”(图B),作声旁。《
说文解字》说“讓”的意义是“相责让”。也就是“责备”的意思。责备要用语言表示,因此,“讓(让)”从“言(讠)”;“襄”声是说“让”的读音同“襄”相同或相近,它们现在的韵母仍相同,古时读音是相同或相近的。简化汉字时,因其声旁笔画太多,换成“上”。
后来,“让”的意思由原来责备别人变为克制自己,有谦让、退让之意。如李斯《
谏逐客书》:“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这或与“让”成为古代的一种礼节仪式有关。古人接待贵宾非常讲究礼数,有时要举手做与心平衡状的动作,以表示恭敬或欢迎。这种礼仪称为“让”。《仪礼·聘礼》中说“宾入门,皇(仪态庄严);升堂,让”。郑玄注:“让,谓举手平衡也。”贾公彦疏:“谓若《曲礼》云‘凡举者当心’”。可见,“让”这个字与儒家一贯倡导的“礼”有着很大关系,故有“礼让”之称。
与古人注重礼仪相关,在先秦典籍中出现的“让”,大多是用来表示谦让、退让的意思。如《尚书·尧典》:“允恭克让”。现代汉语保存了“谦让”“退让”这一个意思,“责备”的意思消失了。
详细释义
(表格信息来源:《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字典》)
近义辨析
让—被
这两个字都可以作介词用于被动句,引入动作、行为的施事;在这个意义上,二者是同义词,但有细微差异。“让”多用于口语,“被”口语和书面语都很常用。“被”字后面的施事有时可以省略,但“让”字后面的施事一般不能省略,如可说“行李被淋了”,不说“行李让淋了”。
古籍解释
说文解字
【卷三】【言部】讓(让)·人漾切(ràng)
相责让。从言襄声。
说文解字注
相责让。经傳多以为谦让字。
从言,襄声。人漾切,十部。
广韵
人样切,去漾日 ‖ 襄声阳部(ràng)
让,退让。责让。又交让,木名,两树相对,一枯则一生,岷山有之。人㨾切。四。
【校释】四:原作“三”,据楝亭本、元泰定本、四库全书本改。
康熙字典
【酉集上】【言部】 讓(让)
古文:𦦬
《唐韵》《集韵》《韵会》人样切。《正韵》:而亮切,𠀤壤去声。《说文》:相责让也。《小尔雅》:诘责以辞谓之让。《左传·僖五年》:公使让之。注:谴让之。《周礼·地官》:司救掌万民之衺恶过失而诛让之。《史记·张耳陈余传》:张耳责让陈余以不肎救赵。
又《玉篇》:谦也。《类篇》:退也。《字汇》:先人后己谓之让。《书·尧典》:允恭克让。《左传·文元年》:卑让,德之基也。又《襄十三年》:让,礼之主也。《礼·曲礼》: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疏:应受而推曰让。《仪礼·聘礼》:賔入门皇升堂让。郑注:让,谓举手平衡也。又《乡饮酒礼》注:事同曰让,事异曰辞。
又木名。左思《蜀都赋》:交让所植。注:交让,木名。两树对生,一树枯则一树生。出岷山,在安都县。
又诸羌州名。《唐书·地理志》:剑南道有让川州,开元后置。
又《读书通》:通作攘。《史记》司马相如《封禅书》:进让之道,何其爽与。《汉书》作进攘。
又《韵会小补》:通作襄。《周礼·地官·保氏》:五射。郑注:一曰襄尺。《释文》:襄音让,本作让。
又叶如羊切,音穰。《诗·小雅》:受爵不让,至于已斯亡。
《说文》:本作𧮨。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书写提示
【规范提示】“讠”2画,㇊(横折提)一笔写成。
【写法】“讠”窄“上”宽,顶部“讠”低,底部左右旁齐平。“讠”第二笔从横中线起笔。“上”,竖笔在竖中线右侧;短横在横中线上侧;长横起笔于“讠”下侧,右端超出上面短横。
书法欣赏
音韵集成
中上古音
(表格信息来源:汉典网)
韵书集成
(表格信息来源:汉典网)
方音汇集
注:发音用国际音标标注,仅作参考,实际发音以当地发音为准。
(表格信息来源:汉典 、《汉语方音字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