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国际化是指一国货币被该货币发行国之外的国家或个人、机构所接受,在国际范围内行使货币的主要职能。它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国际贸易的发展而形成。在国际贸易中,商品的价值突破了地方的、国家的界限,普遍地形成国际价值。与此相应,货币一越出国内流通领域,便失去了在这领域内获得的价格标准、铸币、辅币和价值符号等地方形式,又恢复原来的贵金属块的形式。
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经常项目下的
国际收支实施
自由兑换,即政府不对私人部门因商品和服务贸易等的交易需要,而进行的本外币兑换进行限制,仅仅对私人部门的交易真实性进行检验。
第二阶段
资本项目可兑换,即政府不对私人部门因投资和
金融交易等的需要而进行的本外币兑换进行限制,迄今除比利时等屈指可数的小型
开放经济体之外,绝大多数国家达成
本币的资本项目可兑换和政府对
资本流动有少量限制并不矛盾。
第三阶段
政府推动本币的国际化,使其成为其他国家可接受的交易、投资、结算和
储备货币,至今最主要的国际货币显然是美元和欧元。
第四阶段
政府对并不发生跨国交易的、境内居民的本
外币自由兑换也不进行限制,即充分的可兑换阶段。
目前人民币已经走完第一阶段,正向下一阶段努力。
需求因素
经济规模
一国货币的国际化,从本质上说是经济国际化的产物,是该国总体经济实力在货币形态上的反映,因此经济规模决定了该国货币在国际市场的潜在使用情况。美国的情况尤其显著,其占全球GDP的比重由20世纪初的10%上升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20%,带动美元地位于上世纪20年代超过英镑。日本占全球GDP的比重从1970年的7%上升至1988年的16%,也带动日元于上世纪80年代成为
储备货币之一。China and Frankel 2005的研究表明,主要货币发行国在世界总产值中所占比例每上升1%,短期来看会相应地造成该货币在各中央银行的
外汇储备中所占比例上升约0.1%,长期则会上升2.2%。
贸易规模
国际贸易是货币国际化的基础,货币国际化是国际贸易发展的客观要求。其主要衡量指标是进出口量占世界贸易规模的比重。除了贸易总量,在进出口贸易中对
计价货币的选择和使用也会直接影响到一国货币的需求量。按照国际惯例, 在
发达国家之间, 大部分贸易都是以
出口方货币计价;发达国家和
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更多地采用发达国家的货币或者是美元这样的
世界货币。
通货膨胀率、汇率波动程度
良好的
国际货币体系必须具备三个特性:调整性、流动性和可信性。可信性指的是
国际储备货币的保值程度,而能够衡量货币可信性的指标主要包括
货币发行国的
通货膨胀率(通胀越高,则该货币的实际购买力损失越大)以及其
名义有效汇率波动程度(波动性越大,则持有该货币的风险也越大)。
金融结构的完善和货币的可兑换性
要取得国际货币地位,一国的资本市场与外汇市场必须开放且高度发展。以日本为例,其政府为提升日元地位而采取的措施中,放开欧洲日元市场和建立东京离岸金融市场(如降低准入限制, 实行永久性租税政策) 是至关重要的步骤。为了适应日元国际化的需要,日本政府先后放开了政府短期债券市场和贴现短期国债市场。日本于1986 年建成东京离岸金融市场, 到1990年,
非居民的日元
交易量就从192亿美元飞速增加到2150 亿美元, 占非居民货币交易量的比重也从21.6%上升到43.4%。
因素分析
国际货币的职能分析
国际货币是在价值尺度、
交易媒介和储藏手段三个职能上的延伸。国别货币要成为国际货币,其
货币职能必须国际化:一是
价值尺度职能 ,即个人交易中作为记账单位,用于账面资产的标价,在国际贸易中作为
计价货币,用于商品劳务和金融资产的标价;在官方机构中执行
货币锚或
基准货币,供政府在制定
货币平价或外汇交换时所使用。货币对内、
对外价值的稳定是影响该职能的主要因素,其中
对内价值一般指国内的
物价水平,对外价值则一般指
实际有效汇率水平。二是交易媒介职能,即在个人商品与劳务交换中作为交易货币;被官方机构作为干预货币,用于政府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和为
国际收支逆差进行融资。此时影响该职能的主要因素就是交易的规模,包括实物
贸易规模和
金融交易规模。三是
价值储藏职能,在个人交易中作为资产货币,即个人在持有
对外资产时使用的货币;在官方机构中作为
储备货币,是政府在持有官方对外资产时使用的货币。该种货币价值的稳定性和收益性是影响价值储藏职能的主要因素。
基于货币职能的国际化因素分析
按照“新货币经济学”(New Monetary Economics, NME)的理论,国际货币的各种职能在自由市场的条件下会相互分离。据此,研究一国货币在国际交易中执行
价值尺度、
交易媒介和
价值储藏职能,成为具有国际影响的国际货币,可以分别从国际货币不同职能的角度出发,来探寻实现各职能所应具备的条件。
一、影响价值尺度职能的因素
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作为记账单位使用。根据前面的分析,一国货币要想从不具有国际网络效应的国内货币发展到国际货币,最重要的是完善该国货币的内在价值,使得市场上的交易个体愿意放弃原来使用国际货币所享用的
外部性,并愿意承担转换货币时的转换成本,来选择该国货币进行国际交易。其中内在价值主要指它的使用价值,即作为记账单位来说所具有的便利性和
流通性,以及由此为交易个体带来
会计成本上的节约。第二是作为
计价货币使用。按照传统的定义,计价货币是指在民间交易中用以表示国际间商品与劳务的买卖价格,以及进行国际投资表示债权债务金额的货币。具体来说,就是不经货币发行国家管理当局批准,不能
自由兑换为其他国家货币的外汇,只能根据有关两国的协定,在相互之间使用。一国货币在国际交易中用于计价货币的比重,实际上是一国在
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贸易结构和
对外贸易流向以及该国货币在国际上被接受程度的一个综合反映指标。
根据上面对国际货币执行
价值尺度职能的分析可以看出,国际货币对交易个体来说是作为
计价货币和记账单位存在。交易个体在选择何种货币作为计价货币时,会充分考虑该种货币的币值和计量单位的大小:首先,价值稳定的货币有利于交易个体核算成本与收益,也减少了为防止
外汇风险的
套期保值成本。另外,被用于
金融资产标价的计价货币,或被其他国家居民所持有的,在
货币发行国之外流通使用的
替代货币,都需具有
币值稳定的特点。其次,由于在国际交易中一般是大宗商品交易,因此倾向于使用面额较大的
交易媒介,如美元、欧元和英镑等,日元由于其面额较小,因而在国际交易的计价货币中所占份额相对较小。
除此之外,对于官方机构来说,货币
价值尺度职能的体现是选择何种货币作为钉住货币。一种货币被其他国家钉住,除了两国经济关系密切程度外,货币的稳定性是重要条件。只有一国货币稳定,钉住该国货币才有助于增强钉住国国内的货币的稳定和政府政策的信誉,起到稳定钉住国国内经济发展,促进贸易与投资的目的。
国际货币体系中,美元仍然是主要的钉住货币,法郎由于其历史的原因,是另一个主要钉住货币。其他货币,主要是
欧元和日元作为钉住货币的地位一直在上升。
国际货币作为交易媒介的存在,可以大幅度降低货币间的
交易成本。交易货币不存在时,每一种货币都需要进行两两交换,才能实现所有货币之间的兑换。当交易货币存在时,则每一种货币只需要与这种交易货币相交换,就能实现所有货币之间的兑换。世界上存在180多个国家的150多种
计价货币,如果每一种货币都两两交换,那么需要交换n(n-1)/2=150×(150-1)÷2=11175次;但如果选择其中一种计价货币作为交易货币,所有的货币都以这种交易货币来报价,那么需要交换的次数就变为:(n-1)=149次,
交易成本减少了99%。由此可见,交易货币的存在可以大幅度减少市场上的交易成本。
在
国际经济往来中,影响交易货币选择的因素主要是交易的规模,主要包括一个国家的经济总量和实力、实物贸易的规模和金融市场的广度与深度。
1.经济的总量和实力
一国的经济实力往往决定了该国货币的国际地位,一国货币的国际化从根本上是该国经济实力的一种反映。首先,一个总量较大的
经济实体可以为本国货币提供较坚实的经济基础,而且有实力抵御经济的外部冲击,不易受到
经济波动和各种外部风险的影响。其次,国家经济规模越大,经济实力越强,其货币的竞争力也相对较强,给交易者带来的信心越足。另外,规模大的经济实体在国际交易中的
网络外部性越大,交易成本减少的也越多,因而给货币使用者带来的收益也越大。经济的总量和实力一般用国内总产出来衡量。对美元、欧元和日元三种主要国际货币进行计量可以看出,三种货币与其
货币发行国的经济规模成正相关关系,按
经济总量排名的世界前三名,其货币的使用也分别为世界前三名。其中美国和欧元区的经济规模基本占世界总产出的20-25%左右,与之相应,美元和欧元在交易货币中所占的份额也稳居于前两名。
对于
交易成本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但最为主要的就是交易的规模。交易规模的大小与交易成本的高低成反向变动关系。交易规模越大,交易成本越低;交易规模些小,交易成本越高。从实体贸易在世界所占的分额来看,世界上主要三种国际货币的发行国及地区:美国、
欧元区和日本,三个国家或地区的贸易份额分别是世界前三名,其中欧元区和美国的贸易份额始终在7%以上,美元和欧元的在世界
计价货币中的市场份额也始终居于世界前两名。由此可见,贸易的规模对世界交易货币的影响具有直接的作用。
3.金融市场的广度与深度
一种货币要想成为国际货币,该
货币发行国必须拥有一个较为开放的、交易规模巨大、体制健全的金融市场,也就是金融市场应具有相当的“广度”和“深度”。其中,金融市场的广度是衡量一个国家金融发达程度的重要指标,在国际经济活动中,主要包括金融市场的交易,特别是外汇交易总额,
金融工具和交易的产品种类等;金融市场的深度则指拥有发达完整的二级市场。发达的金融市场提高了国际社会对本国货币的信心,扩大了交易者对该国货币的需求。同时,金融市场越发达,市场参与者越多,交易量就越大,这样也有助于降低
金融交易的成本。另外,发达的金融市场还可以为中央银行及各国投资者提供成本低、安全性高、流动性强的金融工具,有利于
交易商对国际贸易活动中的
外汇风险进行管理。除了广度和深度外,金融市场的弹性是其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所谓弹性是指应付大的突发事件和经济冲击的能力,即当市场上发生大规模的交易而后价格能迅速做出调整,对供求的突然改变和失衡能够迅速灵活的通过市场机制使其恢复正常或均衡,从而不致引起市场上大的波动。只有高度发达的金融市场才能为交易者提供完善的金融服务,才能吸引更多的货币和资金吸引到该市场上,从而为该国货币的国际化创造条件。历史上纽约、伦敦发达的金融市场对树立美元、英镑的国际地位都起过巨大的推动作用。
欧元诞生后,
法兰克福将成为欧元区的中心,对推动欧元的国际化具有重要作用。
作为价值储藏的国际货币,主要被交易个体用来作为资产货币,并被官方机构用来作为
储备货币。无论用作哪一种方式,价值的稳定都是首要条件。这是一国货币国际化的内在基础,因为只有稳定的货币才能为世界其他国家的交易个体和官方机构所信任并被广泛接受。价值稳定的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该国货币的
对内价值稳定,表现为该国国内的
物价水平的稳定;二是
对外价值稳定,表现为该国货币的
汇率水平的稳定。
1.对内价值的稳定
对于交易个体而言,按照交易的迭代模型,交易个体持有货币是为了与其他交易个体交换货币来维持自己的需求和消费。这时,维持货币的
购买力是货币内在价值的体现,是实现
价值储藏职能的必然要求。一国货币如果成为国际货币,其目前及未来的价值应该保持足够的稳定。
币值稳定,人们对其价值往往有一个基本稳定的认识,而且对其也会有足够的信心。在国际交易中使用这种货币,可以减少人们获取和传递信息的时间和费用。一国货币如果其币值变化大,
通货膨胀率高,或
物价变动幅度较大,都会给交易个体带来的收益的不确定性,会使该币很难成为国际货币。
对外汇市场的交易者来说,持有外国货币是为了个人进行投资的需要。因此维持货币对外价值的稳定型、盈利性和成长性是提升国际货币地位的重要因素。这就要求
货币发行国首先应用明确的目标,有实现这种货币价值稳定的意愿,从而增强交易者的信心。其次,要求货币发行国努力维持
汇率的稳定。这就要求货币的发行国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其
国际收支经常项目保持
顺差,或者不能出现持续的巨额的
逆差。
对官方机构而言,持有国际货币是为了实现防范危机和对外支付的需要,其表现主要是各国的
外汇储备。作为一项资产储备,应在危机来临时能够满足政府干预和防范的需要,为政府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当进行
国际经济往来或其他国家交流时能为政府随时使用和转移,这些都需要保持该种资产的价值稳定。同时各国中央银行选择
国际储备货币,还将该储备货币作为一种金融资产,希望实现该资产的增值,因此需要考虑其
收益性储备货币的收益性一般包括货币市场的利率水平、
汇率的波动性和
通货膨胀率等因素。以美元和日元为例,选取1982年到2005年的货币年
平均收益率进行比较。我们用美元的
货币市场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可以得出美元的年平均收益率;同理可以得出日元的年平均收益率。将
收益率进行比较可以看出,1994年到2001年,美元的平均收益率要大于日元的平均收益率,这可以部分的解释从1994年到2001年美元在世界
外汇储备中所占的份额明显上升的原因。
好处
享受国际铸币税
每一个发行法币的政府都可以不需任何补偿地用纸制货币向自己的居民换取实际
经济资源,从中攫取发行货币所产生的特定收益。这部分由
货币发行主体垄断性地享受“通货币面价值超出生产成本”的收益,就被定义为铸币税。而当一种货币成为
国际储备货币以后,货币当局所获得的铸币税收益不仅来自于居民的货币持有额,也包括
非居民货币持有部分。货币发行国的通胀越高,这一国际铸币税的收益就越高。人民币成为国际化货币,就意味着中国可以从国外储备国获得
无息贷款。
拥有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
拥有了国际货币发行权,可提高本国
货币政策的独立性,甚至可利用发行权来影响储备国的
金融经济,并提升发行国自身抵御金融冲击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国际货币发行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具有较大的话语权。这种话语权意味着制定或修改国际事务处理规则方面巨大的经济利益和
政治利益。
为外贸和对外投资活动提供便利
当
本币成为国际货币以后,对外经济贸易活动受
汇率风险的影响就将大大减少,
国际资本流动也会因交易成本降低而更加顺畅和便捷,因此货币国际化也将给发行国居民和企业的对外交往创造方便条件,使得
实体经济和
金融经济的运作效率都不同程度地提高。
改善贸易条件
IMF的研究曾指出,当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接受某一国际货币,每一单位的该货币能购买的商品数量也随之上升,使得国际货币发行国的贸易条件得到实质改善。
为本国金融机构带来新业务收入
国际货币所执行的
交易媒介等职能,必然通过发行国银行体系所提供的结算和支付服务来完成,这也为本国相关金融机构带来了佣金收入。
为该国建设国际金融中心起到推动作用
无论是19世纪的伦敦、上世纪20年代的纽约,还是80年代的东京,在其货币国际化的过程中,本国股票等
金融产品市场规模迅速扩大,进而树立了该城市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将极大推动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努力,也会巩固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国际路径
美元是当今世界第一大货币,在
国际经济、贸易和
金融活动中普遍使用,是国际上使用最广泛的货币计量单位。美元成为国际货币依赖的是一个全球性的货币
汇率制度安排,也就是二战后的
布雷顿森林体系,支持这一体系的基础是美国强大的政治经济实力。
美元国际化的路径可以概括为:依托全球性货币汇率制度安排成为唯一的国际计价单位和与黄金相同的
国际储备货币;与黄金脱钩、失去制度基础后,依赖先入为主的存量优势在世界
信用货币体系中处于优势地位;国际政治经济实力的强大巩固和发展了这种优势,继续充当国际货币的“领头羊”。
美元国际化的模式具有历史的特殊性,它是国际金属本位制度向现代
信用货币制度发展的过渡环节,历史选择了美元,经历了将近30年的美元时代,赋予了美元许多“先天”的优势,这是其他任何货币都“望尘莫及”的。20世纪上半叶的两次世界大战,成就了美国超越英国的梦想,同时也就奠定了美元国际化的政治经济基础。今天,任何其他货币想通过国际制度安排实现国际化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历史不会倒退,事物发展的
路径依赖总是具有连续性的,除非这种连续性被人为破坏。
欧元国际化经历了三个阶段,1994—1998年的法律制度准备阶段。1999—2002年为欧元国际化的初级阶段,欧元作为
转账货币流通,欧元区各国官方开始统一使用欧元计价和支付,各国证券交易所实现单一货币标价和交易,从而形成统一的资本市场。2002年以后是欧元国际化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2002年1—6月欧元迅速取代了区域内原12种货币,成为区域内唯一合法货币,在世界范围内,原12国货币也成为只有收藏价值的货币,欧元以合法的身份成为国际货币。依靠货币主权联邦制的强制力,通过取代原12国货币,欧元在10年内完成了国际化过程。
欧元作为
信用货币其国际化进程是最短的,其给世界各国其他货币的基本启示是:让渡货币主权形成区域共同体单一货币必须以共同的政治、经济利益为基础,以相近的文化为纽带,
区域经济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具有较大的影响。
日元国际化走过的是一条
金融深化与发展的道路,通过外汇自由化、
贸易自由化、
经常账户自由化、
资本流动自由化、利率与
金融市场自由化使日元成为国际经济活动中普遍使用的货币。而境外日元的增加,尤其是欧洲日元市场的发展又加速了国内金融制度的自由化改革,金融制度的调整与改革是金融发展深化的具体表现,
金融自由化进一步促使日元国际化。日元国际化道路的基础采自日本经济实力和国力的提升,在谨慎的财政与
货币政策作用下,日本的贸易和
经常项目在大多数年份保持了
顺差,
国际储备的积累成为日元国际信誉的坚实基础。20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日元币值稳中趋升,正是日本经济与储备实力上升的体现。日元国际化的历程表明,对于大多数国际货币,实现国际化只能依托本国经济发展、政策稳定,在经济实力和
综合国力达到一定水平之上时推进金融深化改革与发展,其中,拥有充足的国际储备是重要的前提条件。
国际选择
三大货币国际化模式综合比较
当今世界三大货币的国际化道路各不相同,但依托的基础是相同的,即雄厚的经济实力。美元国际化模式是特定历史条件下世界政治、经济力量对比严重失衡的产物,
欧元的国际化模式是实现区域政治、
经济均衡,提升经济金融
国际竞争力的产物,日元国际化模式则是在新的世界货币与
经济体系中谋求国际地位和国际利益的产物。二战后的美国是世界的一极,是超级大国,它有能力主宰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国际规则与制度的形成处处体现了美国的利益,这种优势是其他任何一个国家所不具备的。欧洲各国在自然条件上属于小国,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完全主宰欧洲事务,为了区域内共同的利益,确保区域政治、
经济稳定,提升本地区在国际政治、经济体系中的影响,通过共同的制度将分散的力量凝集在一起,降低内部无谓的消耗(如多重
汇率的兑换成本),达到提升本地区政治、经济实力,扩大本地区的国际影响力的目的。这种区域性制度,在货币上表现为联邦制,在政治上只是松散的邦联制。
欧元国际化模式为世界其他地区的
区域经济联合体实现货币一体化、国际化进程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日元国际化是在新的
国际经济秩序形成过程中,依靠不断增强的经济实力,为谋求国际货币与金融利益,从自身金融的深化、改革和发展中完成的。日本在自然条件上属于小国,而在经济上却属于大国,其原因在于日本坚持开放的发展战略,充分利用国外资源和市场,在
国际分工体系中处于有利的位置,
对外贸易和投资的发展带动了货币金融的国际化。加之,日本政府采取了谨慎的财政
货币政策,保证了
国际收支的平衡,在大多数年份实现对外收支盈余。这样,日元有了充足的
外汇储备作保障,国际信誉提高,在国际经济贸易
金融活动中的影响扩大。20世纪七十年代是日元国际
支付能力提升的时候,也正是美元的国际地位下降之时,日本政府抓住了这一历史机遇,在
金融自由化改革中不断深化,最终实现了日元的国际化。综合比较看,
欧元国际化模式是
区域经济联合体推进本地区货币国际化可以借鉴的路径,日元国际化模式是主权国家货币国际化可以借鉴的路径,美元国际化对大多数国家而言没有借鉴的意义。
人民币可兑换进程与国际化程度
一国货币的可
自由兑换是指在该国在对外
经济交易中,所有性质的交易引发的对外支付,本国的交易主体可以用
本币兑换其他任何国际货币。境外交易主体也可以将持有的该国货币向该国货币当局兑换为任何其他国际货币。货币可自由兑换是其实现国际化的基础条件,只有实际可自由兑换的货币才有可能成为国际货币。货币的兑换程度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完全不可兑换、
经常项目下可自由兑换、
国际收支所有项目下可自由兑换。货币实现自由兑换的进程往往首先推行经常项目有条件兑换、经常项目下自由兑换工
资本项目有条件兑换、资本项目自由兑换。
1994年1月人民币实现经常项目下有条件兑换,1996年12月实现了在经常项目下的可
自由兑换,标志着
人民币国际化迈出了关键一步。在
边境贸易和境外旅游服务活动当中,人民币已经成为“受欢迎的货币”,我国与俄罗斯、朝鲜、蒙古、越南、老挝、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缅甸、阿富汗、不丹、锡金、土库曼斯坦、吉尔吉兹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国的贸易中广泛使用人民币结算。我国居民的旅游目的地国中,韩国、日本、东南亚各国、土尔其、埃及、德国、法国等欧元区国家都欢迎直接使用人民币消费。在港澳地区,人民币更是与其他国际货币具有同等的流通效力。可以说,人民币已经是区域性国际货币。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人民币在
资本项目下可兑换成为对外开放的客观要求。随着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范围的扩大,B股市场对境内投资者开放,合资证券机构的出现,资本的流出流人规模在不断扩大,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
自由兑换进程也将加快。不过,无论是WTO协定,还是IMF的协定,都没有明确要求成员国做出货币完全自由兑换的承诺。如基金组织协定第六条第三节中规定“成员国对
国际资本运动采取必要的控制,但是任何成员国对这类管制的实施不得限制经常性交易的支付或过分延迟资金转移以及各项承诺的交割”基金组织对成员国
资本项目下可兑换并不具有直接管辖范围内的利益,对资本项目下可兑换没有提出具体的义务。人民币自由兑换应视我国
金融深化与发展的进程以及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而决定。
人民币国际化的选择
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实际上已经选择了日元国际化的模式,这种模式符合中国的国情。近年来,稳定快速的经济增长、稳健的
货币政策和积极的
财政政策、良好的
国际收支状况、雄厚的
国际储备成为人民币坚挺和国际信誉的基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大大加快。在当今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社会中,人民币只有依托我国
综合国力的提升、国际地位的提高来实现国际化,这一进程需要较长时间,需要几代人的努力。随着祖国实现完全统一,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成为强大的经济统一体,在条件成熟时,四种货币完全可以融合为单一货币:中国元。单一货币将采取
欧元国际化路径模式实现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