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自由化是指一国对
外国商品和服务的进口所采取的限制逐步减少,为
进口商品和服务提供贸易
优惠待遇的过程并且主张以市场为主导,无论是以往的
关贸总协定,还是
世贸组织,都是以贸易自由化为宗旨。
理论基础
贸易自由化的理论基础来源于
亚当·斯密和
大卫·李嘉图的
比较优势论。该理论认为,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不仅在其具有超过其他国家的
绝对优势的产品上进行专业生产是有利的,而且在那些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进行专业生产也是有利的。
通过贸易互通有无,各国在具有相对较高生产力的领域进行专业化生产,将有助于提高各国的真实财富总量。而比较优势理论所赖以存在的基础又正是亚当·斯密自由市场经济学说。
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中,斯密对实行
经济自由的必要性作了深刻分析,他认为,“经济人”的谋利动机、
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国际分工的发展都要求经济自由。斯密通过发展诺思关于“国际分工”的思想,进一步论证了
自由贸易的好处。他认为,正像国内每个
生产部门内部和彼此之间存在着分工并且这种分工的发展能够提高
劳动生产力一样,国际上不同地域之间也存在着分工,这种国际
地域分工通过自由贸易也能促进各国劳动生产力的发展。
保罗·萨缪尔森对
李嘉图的
比较利益说的阐释进一步论证了自由贸易带来的种种好处:“最有效率和最富生产性的专业化模式,是个人或国家都集中精力从事相对或比较而言比其他的人或国家效率更高的活动……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当各国集中在其有
比较优势的领域进行生产和贸易时,每个国家的情况都会变得比原先要好。与没有贸易的情况相比,各国的劳工专门生产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并将其与
比较劣势的产品相交换时,他们工作同样的
劳动时间就能够获得更多的消费品”。
从
古典经济学家阐述的贸易理论可以看出,一国最佳贸易政策的选择应是
自由贸易政策,也即国家对进出口贸易不加干预和限制,允许商品自由输出和输入,在国内外市场自由竞争。然而以
比较成本学说为基础的
自由贸易理论在推行和
传播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早在15、16世纪的
重商主义时期,
保护主义的主张就已出现。保护主义的贸易政策是指国家采取各种
限制进口的措施来保护本国市场,免受
外国商品竞争,并对本国出口商品给予优待,鼓励
商品出口的贸易政策。时至今日,贸易自由化作为符合“
自然秩序”的一种
贸易模式,仍是人类不懈追求的一种理想贸易政策,只是国际贸易有望达到的一种美好境界。
亚当·斯密也很清楚这一点:“期待
贸易自由像期待
乌托邦一样的荒谬,因为不仅公众的偏见会反对,而且更无法克服的是存在许多个人的私利,都会不可遏制地出来阻挡和反对自由贸易”。这主要是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仍然存在国家利益和
民族利益,
社会制度、
经济体制和
文化观念等方面的差异,使得
贸易利益不可能在
世界各国之间均衡分配。“在贸易政策中,国家安全不是唯一的非
经济目标,各国可能
非常想保留自己的
文化传统或保护本国环境”。“有些人将其保护主义的论点建立在纯经济论据的基础之上;另一些人则宣称由于社会的和政治的原因,采取保护主义是适当的”。基于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的需要,在经济上落后的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为了保护国内的
幼稚工业,大力倡导并推行保护贸易;而那些
发达国家为了维护国内市场的
垄断价格和夺取
国外市场,也总是打着贸易自由化的旗帜,实行严厉的
保护贸易政策。
因此通过考察世界市场经济发展的历程,不难看出,贸易自由化与
贸易保护主义一直交错存在,各个国家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采取保护本国贸易的措施,只不过两种力量对比的不同可能导致在一定时期更倾向于一个方面。在国际贸易自由化的趋势下,关税保护和
进口配额已置于GATT/WTO规则约束之中,
非关税措施在国际保护贸易政策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保护的重点也由过去的传统
竞争性产业逐步转向
高技术产业并且由
政策法规的间接限制代替了过去的行政性限制。随着知识产权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如果不加强
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各国利用
知识产权壁垒阻碍贸易自由化是必然的。这也是尽管各国矛盾重重,利益分歧巨大情况下,TRIPs协议得以最终达成的一个重要原因。
技术策略
信息技术、生物技术、
新材料技术以及
核技术、
航空航天技术、
集成制造技术等这类对国家安全、国计民生和
国际竞争力有着
重大影响的技术,国际上称之为
战略技术。战略技术的发展“高度依赖坚实的技术基础和生气勃勃的研究工作;对政府而言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从
基础研究到
工业应用的
周期长;新产品、新工艺引进市场的竞争压力大;
高风险及巨额投资;在
R&D领域高度的
国际合作与竞争;世界范围内的生产与营销”。
进入
后冷战时代,美、日、欧等
发达国家正努力实现其“
全球化”战略。他们在积极推行“降低关税和其他
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扩大货物与服务贸易、实现世界范围内资源的
自由流动”的国际贸易规则、加快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同时,采取多种策略加强对本国
战略技术的垄断,扩大他们在国际竞争中的
领先优势。
独占策略
战略性研究“通常指被一个国家视为关系到他的科学基础和最终关系到他的经济发展的优先研究领域”。
战略技术知识是指由战略性研究产生的并对战略技术的形成有决定性影响的知识。
从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导致
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革命性变化的所有具有
突破性创新的战略技术,无一不源于战略性研究活动,即战略技术知识的生产、发展与应用活动。战略性研究已经改变了知识的“
公共品”属性。在以知识为基础的时代,科学与技术知识,特别是战略技术知识,既是稀缺的
战略性资源,又是不可或缺的资本,同时也是昂贵的甚至是无价的商品。因此,巨额的资金投入和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就成为发达国家对
战略技术知识进行控制与独占、实现对战略技术高端领域垄断的重要策略。
持续创新策略
持续创新策略是指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持续不断地进行改进型或替代型创新,以实现对
战略技术长期垄断的策略。
持续的改进型创新是不断改进其
核心技术,确保已获得的垄断地位的创新。
英特尔公司(Intel)是采取持续的改进型创新策略,从而建立起在
微处理器(
CPU)这一高技术领域准垄断地位并获得
商业成功的典范。1971年,英特尔公司发明了当今计算机的核心技术—微处理器。经过几年的资本与
技术积累,当这一产业刚从幼稚期向成长期即高度竞争期过渡时,英特尔公司持续投入巨资进行研发,并不断推出X86系列与PX系列微处理器。1975年第一代X86系列即
8086微处理器面市,当时它仅包含2.9万个
晶体管。10年后,已是第4代的X86系列微处理器开发成功。486芯片已包含了120万个晶体管,每秒能处理5400万个指令。1993年,包含320万个晶体管,每秒能处理25000万个指令的586微处理器(即第一代PX系列)面市。现如今,PX系列微处理器已发展到第4代。2001年,英特尔公司仅投入进行战略技术储备的R&D活动的资金就高达50亿美元。持续不断的创新和越来越高的
进入壁垒,致使那些试图以“
模仿战略”跟进的竞争对手大多以失败告终。2002年4月,美国
《财富》杂志公布,2001年英特尔
持续的替代型创新是在高度竞争的产业领域,不断有领先者或后来者,采取根本不同的技术路径开发出全新的核心技术,以替代原有技术,从而巩固或占领其垄断地位的创新。在IT行业,平面
显示技术的竞争异常激烈。从普通CRT到纯平CRT,从纯平CRT到液晶
LCD,从液晶LCD到
等离子显示及有机发光材料显示技术,从15英寸到19英寸,从低辐射到无辐射,从亮度受限制到亮度自由调节,从单色素到多色素的“E系列”、“G系列”等等,SONY、
飞利浦、
LG、
NEC等著名跨国公司采取持续的替代型创新策略,牢牢控制着平面显示器的前沿核心技术。在激烈的
市场竞争中,他们不仅确立了在
高端市场的优势地位,同时也操控着中低档市场的
大宗交易。由于缺乏必要的
技术支撑和独到的战略眼光,很多试图采取“
技术引进”或“
跟随创新”策略投资于CRT的、并希望在显示器热销大餐中分一杯羹的跟风企业,现只能在处于“混战”状态的低端市场中徘徊。
策略性技术联盟
策略性
技术联盟是指企业间通过在R&D领域、技术创新领域,甚至在生产与营销领域里密切的
技术合作,联合
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与
发展速度,构筑
排他性技术壁垒(比如:确定技术路径、控制主流
技术标准、实施
专利保护),
共同占有并维持
竞争优势的一种联合形式。
进入后冷战时代,
世界市场涵盖范围从10亿人口扩大到30亿人口,
市场机制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机制。激烈的国际竞争、越来越高的
技术开发风险及日益减少的资金支持,致使一些
发达国家的
企业竞争力下降,从而削弱了国家的竞争实力。20世纪80年代,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政府逐步放松了
反托拉斯法对本国企业的管制。有资料表明,同期世界跨国公司间的策略性技术联盟迅速增至4192个。在这些策略性技术联盟中,95%以上是由美、日、欧等国家的企业间建立的。其中25%左右的技术联盟分布在化工、航空与国防、汽车、重型电器设备等四个
产业部门,70%以上的技术联盟分布在
高技术产业,特别是
信息产业与
生物产业。
我们应当清醒地意识到:一方面,主要由发达国家企业结成的策略性技术联盟分担了企业昂贵的研究
开发成本,避免了残酷的市场竞争所带来的风险,集合了彼此的
技术优势,加速了新知识在联盟内
无障碍的扩散,提高了联盟企业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共同的利益也阻断了新技术向联盟外,特别是向
发展中国家企业的供应。
共享策略
从
二战开始,特别是在
冷战时期,很多国家对关系国家安全与
军事优势的昂贵的
军工产品的生产和尖端
军事技术的研制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倾注了大量的国家资源。与此同时,主要由国家资本支撑的军用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也为发达国家民用技术的开发及新兴产业部门的建立与发展(如
飞机制造业、核能发电业、计算机与集成电路业等)提供了强大的
技术支持。
进入后冷战时代,
发达国家政府对国防R&D的投入一度明显减少,而
民间资本对信息技术及其他高技术开发的支持空前高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
新技术革命不仅有力地推动了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同时高速发展的民用技术也在这一时期大量向军事系统转移,特别是在软件技术、
网络技术、
先进制造技术等技术领域。一个典型的实例是:
海湾战争期间,美军及其盟军曾高度依赖日本为民用目的生产的组件和
子系统。
发达国家许多敏锐的政治家已经发现,相互分离的军用与民用技术间早已形成了多重壁垒,阻碍了国家
战略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信息的交流,不利于巩固其强国地位和已经获得的军事优势。正因如此,美国克林顿政府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颁布法令)并进行国防采购改革,试图建立一个能同时满足国防和商业两方面需要的共同的工业基础,以实现军用与民用技术的共享。
在这一策略指引下,美国开始对
军工企业进行大规模的调整。到1999年,原来的70家主要军工企业已合并成6家军工巨头。这几家军工巨头不仅在若干
武器系统的研发和生产中位居世界前列,如:
雷神公司的
战斧式巡航导弹和
夜视系统、洛克西德—马丁公司的
喷气战斗机和
军事卫星、通用动力公司的军舰和
常规武器制造系统、
波音公司的
战略轰炸机和导弹制造系统;同时也广泛参入商业领域的国际竞争。波音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民用远程大型客机制造商。隶属于雷神公司的休斯空间和通讯公司,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进入国际
通讯卫星市场,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商业通讯卫星制造商。
很明显,能够成为军用与民用共享的技术,均为一些超敏感的战略技术。因此,军用与民用技术共享策略将在更大范围内强化发达国家对战略技术的控制。
干预策略
由于战略技术发展关系到
国家利益,因此以立法的形式颁布并实施国家战略技术
发展计划,就成为许多国家的政府包括部分
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对战略技术的发展进行
直接干预的重要手段。
20世纪90年代,
美国政府先后制定并开始具体实施“
高性能计算机与
通信计划、生物技术研究计划、新材料技术研究计划、先进制造技术计划、
全球变化计划、数学和
科学教育计划”等6大跨部门科技计划,以及“基础性科学、
国家安全、环境与
自然资源、民用
工业技术、信息和通讯、交通
研究与开发、健康·安全和食品、国际科学·工程和技术、教育和培训”等9大
战略计划。同期,日本政府的“
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新阳光计划”、“
太阳能发电系统应用示范计划”、“前沿基础科学技术研究
开发计划”、“宇宙开发计划”等也已经开始实施。此外,欧洲、韩国以及印度等国也都先后制定了面向21世纪的
战略技术发展计划。
国家战略技术发展计划体现了
国家意志,集中了国家资源,并且有稳固的
法律制度与雄厚的政府
资金保障,这一方面有力推动了战略技术的发展,而另一方面也进一步加强了这些国家对战略技术的垄断。
我国是一个正在向
市场经济转变的
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一个正在向
工业现代化迈进的技术输入国。从理论上分析,打破
发达国家技术垄断最根本的战略应该是
技术创新战略,特别是
自主创新战略。许多学者根据制度经济学、发展经济学、
技术创新经济学等不同的理论,分别从国际规则与制度重构、
跨越式发展的模式选择、
国家创新系统与
国家发展战略等诸多侧面对我国的技术创新战略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深入的研究,许多极有见地且极富创意的政策建议已经引起决策部门高度的关注。为打破发达国家对
战略技术的垄断,我们认为,首先仍然必须坚持扩大开放的策略。开放有利于激励创新的
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和
创新主体的形成,开放有利于
创新资源在国际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开放有利于创新信息的传递和
创新人才的培养与交流。其次仍然必须坚持技术引进策略。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我国十分贫乏的技术
知识存量,十分有限的
技术创新能力和与
发达国家日益扩大的
数字鸿沟。同时,一个国家也不可能在所有
技术开发领域均保持国际领先优势。因此技术引进,尤其是我国许多仍处于落后状态的
传统产业的技术引进,仍然是我国
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同时也是实现我国传统产业技术发展从模仿向独创转变的重要策略。第三,应当注意技术创新路径的选择。袁隆平院士的
杂交水稻生产技术,王选院士的
激光照排印刷系统,均是选择了全新的技术路径,才取得了技术上的突破,并始终保持在这些技术领域里的领先优势。选择正确的技术路径,应当是我国在若干
战略技术领域里实现
技术跨越的重要策略。
关系
*竞争法与贸易自由化、
知识产权保护的关系――贸易自由化与知识产权保护协调的可能性
既然贸易自由化与知识产权保护之间存在着矛盾与冲突并由此产生了
平行进口问题,那么就有必要采取措施来协调和避免这种矛盾和冲突。竞争法与贸易自由化的关系可以从自由与竞争的关系分析。首先,自由“不是天赋的,而是人赋的、自赋的,只有那些主动争取、积极努力、不懈奋斗的人才配享有自由,才能享有自由”。“要由自己选定生活方案的人就要使用他的一切能力了。他必须使用
观察力去看,使用推论力和判断力去预测,使用活动力去搜集为作决定之用的各项材料,然后使用
思辨力去作决定,而在做出决定后还必须使用毅力和
自制力去坚持自己考虑周详的决定。”自由的实现必须依凭一定的条件、借助一定的手段、通过一定的途径。
实践证明,自由实现最好的条件、手段和途径是公平的竞争。竞争激发和维系人们的
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和改进人们认识必然的能力,而认识必然就只是自由,因而竞争促进人的自由,扩展人的自由,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没有竞争就没有自由。竞争要求和集中体现人们以自己认为最好的方式去追求自己认为最好的目标,因为只有这样,才是真正有意义的竞争,而这恰恰是自由的本义,自由就是按照人们的方式去追求自己的目标的自由。竞争通过公平的较量、优胜劣汰去配置为人可欲的目标,这是一种自我主宰,成也自己,败也自己,不受制于人,它祛除了集权统制、
行政命令,免除了对自由的侵扰。其次,从竞争的本义可以看出,竞争要求一种
主动积极创造的精神和态度,而这就必然要求自由,真正的竞争是一种自由竞争。竞争实质上就是“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就此而言,竞争与自由并无二致。自由必然要求竞争,竞争是自由的表现和实现。从这里不难看出,在很大程度上,自由与竞争密切相关,自由与竞争同义,自由意味着竞争,竞争要求自由。自由竞争是市场经济的
本质属性,而自由与竞争的本性导致了市场经济的垄断性和盲目性的社会关系。这些社会关系的基本特征是具有垄断性,需要政府进行反对以促进市场自由竞争;具有盲目性,需要政府进行宏观调控以促进市场有序发展。于是,“一个调整这种新质的社会关系的法律产生了,这个法律就是
经济法(也即竞争法,笔者注)”。自由、竞争和秩序构成了竞争法的
基本范畴。
在开放的经济中,竞争政策和贸易政策是不可分离的……从理论上讲,竞争政策与贸易政策的目标是一致的,两者都是为了增加消费者福利和提高
经济效率。竞争政策通过对限制性商业做法的消除或管制,以确保市场的有效功能,保护和促进竞争;贸易自由化政策则通过消除
贸易壁垒促进竞争,目的在于提高和加强本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贸易政策和竞争政策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原因在于:一是由于
关税壁垒的降低和
非关税措施的逐步减少,企业日益依赖于
限制性商业惯例来保护自己,即“私人限制和那些未受限制的限制和垄断”,从而使贸易自由化的果实越来越多地受到竞争政策所管辖的限制性商业惯例的侵蚀;二是越来越多的贸易政策不仅没有促进竞争,反而阻碍了竞争。然而,竞争政策和贸易政策的目标和实施之间在某些情况下至少在短期内也会存在不一致的情况。特别是当贸易
政策措施旨在保护或促进
国内产业时,此类政策措施将会限制
外国企业在本国国内市场的作用,并且会消除市场的竞争。如果贸易政策措施无视对经济的长期将就,那么政策措施将会与竞争政策原则相冲突。随着贸易自由化的深入发展,竞争政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日渐增大,要求在国际范围内协调竞争政策的呼声越来越高,使得“形成一个普遍的国际反垄断制度成为必要”。有关竞争问题也已纳入到一些
国际公约的调整范围。GATs(
服务贸易总协定)、TRIPs (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
TRIMs(与贸易有关的投资协定)都涉及到竞争法。尽管国际贸易中竞争规范还主要依靠国内法,但由于国内法规定的不尽相同为制止
不正当竞争行为增加了困难,随着竞争政策在
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的增加,在WTO框架内的合作会越来越多,并逐渐趋向
实质性和系统化方向,以促进解决跨国的
反竞争行为和进行竞争执法的合作等问题。
知识产权与竞争法更是密切相关。知识产权既可能是市场竞争的结果,又可能是进行市场竞争的利器。例如,
发明专利往往是适应提高生产技术、获得竞争优势的产物,或者说是在
获取竞争优势的下产生的,并用于促进市场竞争,竞争越激烈,获取
发明创造的动力就越大。授予发明人垄断权,“使之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就会促使其进一步致力于开发研究”。竞争法也是鼓励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管理水平和
商品质量进行竞争。版权、
商标权等知识产权也具有同样的作用。因此,知识产权保护与竞争法的根本目标并无冲突,它们“统一于竞争的联系和对竞争的促进、从而推动创新和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和功能上”,并且,都具有“推动创新和增进消费者福利的共同目的”。“事实上,保护
工业产权不仅是其所有人的利益,而且关系到消费者和
社会公众的利益,因而还涉及到促进公平竞争。”因此,虽然对竞争关注的角度和方式不同,“知识产权保护与
反垄断法在促进竞争推动创新和保护消费者方面存在着一致性”。正如1985年一位美国
反托拉斯官员指出的:“反托拉斯部门早期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敌对似乎是一种基本上不正确的认识的结果,即认为在
反托拉斯法的目标和保护令尊的法律目标之间有一种内存的经济冲突。”“当对竞争做出更完全的
经济分析时,很明显知识产权保护会推动竞争,它可以鼓励公司通过发展新技术而促进竞争,并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提供更新更好
更便宜的产品”。
知识产权保护与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关系源远流长。1900年在修改《
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的
布鲁塞尔外交会议上,首次将
反不正当竞争的保护作为工业产权保护的一部分,增加了第10条之二,规定了反
不正当竞争保护的内容,确立了“反不正当竞争法为知识产权保护法的组成部分的基本关系”。一般而言,反不正当竞争法确立的
基本原则,即禁止从事违背公平、自愿、平等、
诚实信用原则和公认
商业道德的
交易行为的原则,也是整个
知识产权法领域的基本原则,反不正当竞争法与知识产权法是“
一般法与
特别法的关系”。也即从
保护知识产权的角度看,反不正当竞争法确立了知识产权保护的
一般性原则,在具体知识产权规则存在不足的情况下,如在具体知识产权规则需要解释、具体知识产权规则有漏洞、不同规则相互冲突时或者在具体知识产权规则覆盖不到的领域,“都由反正当竞争法来兜底”。就此而言,运用反不正当竞争法考察
平行进口问题,既非一概禁止也非一概鼓励,而是兼顾代理商利益及竞争秩序的维护,有条件地评定平行进口是否具有不正当竞争的性质可以得到较为满意的解决。
知识产权保护与反垄断法的关系更是由于知识产权易被滥用而紧紧联系在一起。由于知识产权的垄断性特征,使知识产权的
持有者处于强者的地位,垄断的
代表性违法行为是
独占市场和进行贸易限制,继之而来的是倾销、设置不正当的竞争限制和不公正的贸易限制等等。这些行为从长期的观点看,事实上都会使价格上扬,对消费者不利,也是违反
公共福利的。所以,“知识产权作为承认商品
排他权的一种法制,也就必然要受到包括消费者在内的市场竞争和规定这一竞争的市场结构,以及
社会价值观的制约”。那就是“以民法中关于禁止滥用权利的法理和禁止垄断法为代表的一套反垄断法规”。“在知识产权被无限制地强调的世界上,的确必须将与之对抗的手段加以强化”。因此,“对知识产权领域的
垄断行为进行规制是反垄断法的一项重要任务,以
平衡处理好知识产权与竞争要求之间的冲突”。
理论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走上了经济市场化和贸易自由化的道路,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1995年5月,中国政府贸易主管部门的领导宣布,中国将积极推进贸易自由化,建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能与世界通行的贸易制度相接轨的
自由贸易制度(吴仪,1995)。接着采取了一系列推进贸易自由化的措施,降低了4997个
税号商品的进口税率,进口关税率从35.9%降到23%,取消了176种商品的
进口配额,削减配额商品约30%,并决定实现
人民币在
经常项目下的可
自由兑换。中国
贸易管理制度变迁的过程进一步加速,同时也提出了不少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有鉴于此,本文拟对中国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作出进一步的理论思考,其主要内容包括:(1)有针对性地评述现有贸易理论及其对中国问题的解释能力,以为进一步分析的基础;(2)探讨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和转型中的大国,其国际贸易所具有的“
可竞争市场”模式及其特征;(3)考察在不同的
制度环境和
制度安排下,中国参与分享
贸易利益的空间范围、方式选择及其效率; (4)描述中国贸易自由化的目标设计、步骤安排和
政策选择。
解释能力
国际贸易理论是
微观经济学在
国际分工和
国际交换领域的延伸,因而微观经济学的
个人主义和
自由主义传统就深深植根于这个领域,并集中体现为
自由贸易理论,其最主要的规范结论就是,自由贸易是最佳选择。贸易理论的现代发展虽然没有否定但却偏离了
传统贸易理论,从修改其脱离经验现实的假定中来开辟自己的创新之路。但是,由于这些理论所据以建立的前提假定与中国的现实有一定的距离,因而其对中国贸易问题的解释能力都存在着一些有待说明的问题。
传统贸易理论认为,国际贸易及其利益的产生在于交易国之间的差异。无论是基于
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技术差异的“
绝对成本”说(
亚当·斯密,1776)和“
比较成本”说(
大卫·李嘉图,1817),还是基于
要素禀赋差异的资源配置理论(赫克歇尔,1919;俄林,1933),都认为实行
自由贸易,为一国提供了改善
资源配置效率的机会,抓住和利用这个机会,使有限的资源相对集中于
比较优势的行业,就可以用最小的资源投入,通过国内生产和
对外贸易两个系统,既获得最大的产出,又满足国内需求。然而,要做到这一点并不是无条件的。自由贸易的
有效性和
合理性所依赖的基本假定是,
国际市场和
国内市场都是一个完全竞争的
市场结构。这在现实中又是不存在的。国际市场是一个
不完全竞争的市场,这一点已为新的贸易理论所揭示,并为国际贸易的实践所证实;中国的国内市场距完全竞争的市场还相去甚远;即使中国实现了经济的市场化,也不可能出现一个完全竞争的国内市场。更何况
自由贸易是以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为目标的,而现实中却是
民族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在这个贫富悬殊、经济实力差距很大、由世界
经济大国决定贸易规则、主导国际贸易的世界上,自由贸易只是一种理想,没有一个国家真正实行过。因为谁主动、单独地率先实行,谁就要丧失
贸易利益;谁实行了适当的贸易保护,谁就能够加速发展,后来居上。虽然强国极力主张自由贸易,但那只是要别国开放市场,以便凭借自己的经济实力占有更多的贸易利益。19世纪中叶,
英国经济实力达到顶峰时,曾通过修改“
航海条例”和废止“
谷物法”,提出了(包括鸦片在内的)自由贸易,但在当时同中国的贸易中却是由
东印度公司独家垄断。美国和德国的国力不敌英国,分别采取了汉密尔顿(1791)和李斯特(1841)的贸易
保护理论和政策,并利用了
第二次产业革命和
世界经济增长的有利时机,到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就赶上和超过了英国。当英国的世界经济领先地位丧失时,随即在20年代初通过“
染料法”和“工业保护法”,放弃了
自由贸易。二战以后,虽然从1947年开始的
日内瓦回合到1995年结束的
乌拉圭回合,在
关贸总协定的范围内,通过
多边谈判导致了各成员国特别是
发达国家关税的削减,促进了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但是,当日本、德国以及一些
新兴工业化国家和
发展中国家依靠适当的贸易保护而迅速地强大起来,在某些方面赶上和超过了美国,在同美国的贸易中占有了更多的
贸易利益时,美国又祭起了贸易保护的大旗,既然关税已经降低,
非关税壁垒就成为主要的保护手段。可见,
自由贸易虽然是人们不断追求而不可企及的理想目标,但是形形色色的贸易保护却是
国际经济关系的现实。因此,有中国特色的自由贸易制度不是绝对的和完全的自由贸易,而是自由贸易和
保护贸易的
有机结合。
战略贸易理论(克鲁格曼,1979)是贸易理论在70年代末的重要发展。它借鉴了
产业组织理论的最新成果,改变了国际
经济学家的
思维方式,不仅打破了传统贸易理论完全竞争假定的束缚,而且摒弃了
传统理论的二维假定,把
比较优势和
规模经济统一起来,同时恢复了
外部经济的应有地位。其结果是,一方面强化了
自由贸易优于
闭关锁国的传统规范结论,为
贸易利益的取得提供了新的解释,即贸易利益不仅来自
比较利益,而且来自对外开放产生的规模经济,使本国消费者能够低价享受
同类产品不同品种的选择机会。另一方面,对
完全竞争市场和常数规模经济的背离,使市场本身运行的结果处于次优的境地,适当的
政府干预有可能改变
市场运行的结果,使本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获得占领市场的战略性优势,或者分享外国
垄断企业的利润,以取得更大的贸易利益,从而使
自由贸易政策失去最优的地位。战略贸易理论为
发达国家间
产业内贸易提供了有效的解释,对
发展中国家贸易制度和政策的选择也提供了有益的启示。特别是中国为一个大国,广阔的国内市场更有利于
战略产业的成长。但是,
战略贸易政策主张实施有选择的积极的干预,其
贸易利益的取得也需要一定的条件。首先,战略贸易理论和政策的实施有赖于正确的
产业政策相配套,战略产业的确定以及保护方式、保护力度和保护时限的选择就成为问题的关键。这一切如同实施理想的计划一样,要求政策制定者掌握足够的信息;其次,战略性贸易使政府的政策操作成为一种博弈,博弈对手的策略选择很难料定,政府的效能直接关系到贸易的成败;再次,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必然会引起不同
利益集团的寻租活动,后者造成的效率损失有可能超过该项政策所能带来的好处。中国的经济发展正处在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阶段,其
经济结构决定了中国的对外贸易主要地还是一种部门间贸易。
与此同时,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和
制度变迁之中,制度的扭曲和行为的失范,刺激了各种各样的寻租活动,削弱了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作用和效率。
新增长(贸易)理论是一个涉及国际贸易、经济增长和产业组织等多个领域的边缘理论,其关注的中心是技术创新、
技术转移在
国际贸易格局变动及
对外直接投资中的决定作用。该理论以熊彼特的
技术创新理论(1934)为基础,被称为熊彼特主义,其直接形成源自于弗农描述的“
产品生命周期”(196)假想,认为每一种产品都经历了一个在
发达国家发明、出口、转移到不发达国家、再向发达国家出口这样几个阶段,进而构造了贸易动态均衡模型。如果说,传统贸易理论和以
规模经济为基础的“新”贸易理论较好地说明了静态贸易格局,而不能满意地解释国际贸易格局随时间的变化,不能回答诸如“创造”
比较优势、
贸易政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那么,新增长(贸易)理论则着重于解释动态
贸易利益的问题。由于该理论考察了技术的外溢问题,说明了发达国家的“夕阳”工业在
发展中国家低
生产成本的贸易竞争中衰落是一种
必然现象,因而发达国家的选择在于不断开发新产品,而发展中国家的选择在于
引进外资,加速技术进步,以提高
资源利用效率和改善
贸易条件,以及保持
国际资本的自由流动,以利于
知识技术的国际传递。在这里,
技术进出口政策的选择有着重要作用。这一理论对于我们有着多方面的启示,如只有不断进行
人力资本投资,提高
劳动力素质,才能加速技术吸收和技术转移;有效地吸收适合本国
资源条件、
要素价格的劳动密集技术,促进本国
产业结构和出口
产品结构迅速转换和升级;特别是对于我国这样的大国,参与国际贸易主要不在于扩大市场,而在于分享世界上有限的、分布极不均衡的技术人力资源从事技术创新的成果(王建业,1989)。需要指出的是,在这里,跨国公司是技术转移的最有效的载体之一,它既可以打破
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的限制,也可能造成对
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控制。这也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张平,1995)。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各种贸易理论都有其真理成份,也都有其历史的局限,其对中国的贸易问题既有一定的解释能力,也有一些解释不了的问题。因此,考察中国的贸易问题需要博采众说之长,并作出自己的创造。
模式
可竞争市场理论是鲍莫尔(W.Baumol,1982)等人提出的一种产业组织理论,它与
规模经济贸易理论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该理论认为,规模经济使完全竞争不可能存在,但是,只要允许自由进入,即使一个产业部门只有少数几个生产者,也足以使价格接近
边际成本。在学术界的进一步讨论中,上述的
理论分析深入了一步,即区分为几种不同的情况。如果该产业的
进入壁垒很高,新生产者的自由进入虽然可以使价格下降,但不会接近边际成本,进入者也要付出成本;如果该产业是
自然垄断行业,自由进入使价格降至边际成本,就会发生亏损;该理论只适用于进入壁垒较低的产业,这样,自由进入就会形成收益递减,从而使价格接近边际成本。杨晓凯在评述这一理论的基础上力图推进贸易理论。他认为,可竞争市场理论的可贵之处在于,强调了自由进入和卷入市场商品的增加会加剧竞争,尽管生产同类商品的厂商因规模经济而很少;但是却没有区分
劳动分工经济和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是对企业而言,而基于专业化经济的分工和
交易费用,却可以用来解释
企业制度的演进以及技术与
经济组织结构之间的关系。当分工的好处和交易费用之间的消长关系达到
边际收益等于
边际费用,而自由进入又没有
固定费用时,就会形成一种
帕累托最优式的
竞争均衡,它不但决定了资源的
最优配置,而且决定了一个最优的经济组织水平,后者可以用均衡的
贸易依存度(
贸易额对收入的比率)来表征(
杨小凯,1992)。
本文使用“可竞争市场”,意在用其描述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和转型中的大国,其国际贸易的发展及其管理制度变迁的模式所具有的特征。虽然前述的很多思想都会进入我们的分析,或者对我们的分析有所启示,但是,本文的考察自有其独特的含义。
中国是一个大国,大国的开放与小国的开放不同,其贸易的模式也就完全两样。由于国内市场狭小,小国的开放可以实行贸易推动的外向型模式,把开放的目标主要放在扩大市场范围方面,国内经济的发展和贸易制度的安排,均以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为转移,但无论是出口,还是进口,对国际市场的影响都不会太大。作为一个大国,中国拥有广阔的国内市场,这就决定了中国经济发展的
基本模式是
内需型的。但这决不是说中国不需要扩大开放,相反却恰恰表明中国更需要扩大开放。因为只有在开放中,中国的大国优势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其所具有的缺失才能得到弥补,其发展的困难才能得到克服,经济发展及其
制度建设才能走上健康的轨道。这不仅有百多年的历史教训,而且有近十多年发展经验的支持。不仅如此,这也表明中国的开放和对外贸易,其主要目的不在于
开拓国际市场,而在于拓展和提升国内市场,即借助于进入国际市场,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并通过国际竞争的考验和磨炼,改造我们的经济贸易及其制度安排,提高我们的技术创新和制度
创新能力。与此同时,广阔的国内市场也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提供了巨大的回旋余地。中国的
进出口贸易在一些方面已经显现出大国模式所具有的性质。这既是中国手中的一张王牌,也是一个巨大的陷阱。本文的讨论就是立足于这一基点之上的。
中国是一个大国,也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十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和贸易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中国的
贸易额仅占
世界贸易总额的3%左右,与中国的大国地位很不相称,因而中国巨大的国内市场容量仍然具有潜在的性质。中国的市场需要扩展,而且需要在国际国内的市场竞争中并且依靠竞争来迅速扩展。同样,中国的
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也表现出
发展中国家的性质和特征。在进口产品中,
机械设备占 39.9%;在出口产品中,纺织、服装、鞋帽、箱包、玩具等
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重约占37%,且出口市场比较集中;同时,
加工贸易占40%以上。这是由
中国产业结构的性质和状况决定的。因此,中国的产业需要升级,中国的贸易也需要升级。这种升级也需要在开放和竞争中实现。也就是说,中国市场的扩展和提升,中国产业和贸易的改造也就具有了可竞争的特点。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也是一个处于制度变革和社会转型中的大国,其转变的方向是经济市场化和贸易自由化。因而,中国的变迁过程就是在创造一种市场化和自由化的大国模式。这就增加了变迁过程的复杂性和特殊性。首先,中国的经济市场化和贸易自由化的推进是极不均衡的,有些部门、有些方面、有些地区相对较快,有些则相对较慢,有些是大国特有的问题更需要特殊处理。例如,作为一个12亿人口的大国,粮食贸易的自由化就是一个有很大限度的问题,贸易自由化在短期内所产生的再就业压力,也直接决定着自由化的速度和方式的选择。其次,在制度变革过程中,经济市场化和贸易自由化应当而且需要
相互适应。但是,中国作为一个
内需主导型的大国,贸易自由化的方式和步骤如何选择才能达到这种适应,也与小国有着不同的要求。如进出口自由化的次序、程度和方式就会有所区别。再次,中国贸易的自由化改革,一方面需要与国际规范接轨,另一方面,又需要实现其本土化改造,不仅要创造出与大国模式相适应的形式,而且要寻求符合中国国情的具体形式。所有这一切必须而且只能在开放和竞争中完成。这既是一个逐步前进、不断积累的过程,也是一个自然演化和瓜熟蒂落的结果,因而也是一个可竞争的过程。
作为一个大国模式的贸易自由化,中国的贸易的改革和发展所面临的国际市场是一个不完全竞争的市场。因为,国际贸易主要是类似而不同样的工业品之间的贸易,一方面,各种产品类似而又有一定的替代性,从而相互竞争;另一方面,产品的差异和特性,又使其具有一定的
垄断性。与此相适应,各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国内市场呈现出一种
垄断竞争的结构,三、五个大的生产厂家几乎提供了
内需和出口所需要的绝大部分、甚至全部产品。与此不同,中国的工业品生产和贸易,一方面是某种形式的
政府垄断,另一方面是众多生产者和经营者达不到
经济规模的过度竞争。这两种情况都是没有效率的。中国贸易的自由化改造,也需要通过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的竞争,形成一种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这样,中国的大国优势才能发挥出来,一方面可以在国内市场上与外国的大
跨国企业抗衡,另一方面,也可在国际市场上与之一争高下。可见,面对一个
不完全竞争的国际市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
市场扩张也必须是可竞争的。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其所以没有采取现有国际贸易的某一种理论和政策,而提出和运用了产业组织理论中“可竞争市场”的概念,意在从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和转型中的大国的实际出发,坚持经济市场化和贸易自由化的方向,博采各家之长,特别是其适用于我的部分,将其加以本土化的改造,来解释中国的国际贸易,借以构造国际贸易的
中国模式。
中国的对外贸易及其管理采取“可竞争市场”的模式,其所遵循的第一个原则和具有的首要特征是自由进入。因为,自由进入是“可竞争市场”的
基本条件,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能与世界通行的贸易制度相接轨的
自由贸易制度的应有之义。中国的改革正在逐步打破政府在这方面实行的垄断和管制,不断淡化贸易活动及其背后的官方(包括地方政府)色彩,减少以至取消贸易的创汇动机和实物动机,削减关税和
非关税壁垒,实现汇率的自由化。这一切都是旨在为自由进入创造条件。
其次,中国“可竞争市场”的第二个原则和特征是,发展专业化分工经济和规模经济,借以增大进入交易过程的产品的数量,从而促进和加剧市场竞争过程。中国的很多产业,如家用电器等,正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正在从生产扩张走向
生产集中,一方面形成了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的规模经济,增大了产品交易的数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和
产品价格,另一方面,促进了专业化分工的发展,提高了交易的效率和贸易的依存度。
再次,中国贸易“可竞争市场”的第三个含义和特征是,依托于巨大而潜在的国内市场,把技术知识的贸易摆在优先的地位,在
市场换技术的交易中,一方面借助于开放国内市场和适当而有效的保护相结合,接受
国际产业转移,促进国内
产业升级,开发国内市场,另一方面拓展国际市场,在积极吸引跨国公司
直接投资的过程中,以出让部分市场为代价,打破跨国公司的技术控制。从而在竞争中,使国际贸易和国内经济相互促进,相互补充,不断提升。
贸易利益
从第一节的评述中可以看到,各种不同的贸易理论的共同任务在于对贸易利益作出解释。然而,这一问题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贸易利益的产生或创造,二是贸易利益的分配或实现(任烈,1995)。这是两个既有密切联系又有很大区别的问题。传统贸易理论的根本缺陷在于,它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贸易利益是怎样产生的,却没有说明贸易利益是如何分配的。因为在
自由贸易和完全竞争的假定中,这个问题是自然而然地解决的。
战略性贸易理论和新增长(贸易)理论虽然涉及到贸易利益的
分配问题,但也没有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问题予以讨论。其实,各个
主权国家参与国际贸易,都是为了在同量的贸易之下,获取尽可能多的贸易利益,或者是用尽量少的贸易,获取同样多的贸易利益。不论是国际上有关贸易的双边和多边协议,还是各个主权国家在
对外贸易方面作出的安排和进行的管理,所直接涉及的都是贸易利益的分配和再分配,这些协议和安排的产生和形成都是讨价还价和
利益博弈的结果,各种保护贸易的关税和
非关税措施,不过是有关各方参与贸易
利益分配的手段而已。这就是各个国家都在一面讲
自由贸易,一面实行保护贸易的原因,也是现实的国际贸易既不是纯粹的自由贸易,也不是完全的绝对保护(即闭关锁国),而是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在不同情况下和不同程度上的结合或均衡。
发达国家和
发展中国家在贸易管理方面的区别也在这里。
贸易利益的分配及其争夺不仅有一个区间,而且是围绕着
贸易条件进行的。国际贸易作为一种合作和交易,其所产生的
合作剩余就是贸易利益,贸易条件就是分享合作剩余的比例。如果说,
比较利益和
规模经济等一方面决定了贸易利益,同时也为贸易条件的决定奠定了基础,那么,贸易保护则是在这个基础上通过改变贸易条件,决定贸易利益的分配,进而影响到贸易利益的创造。
在世界事务和世界贸易中,仍然是经济发达的大国起着主导作用,现行的
游戏规则主要是发达国家制定的,现有的贸易秩序也更多地体现了占优势地位的国家的利益。没有哪个国家会以牺牲自己的
贸易利益为代价,出面保护弱者的利益,尽管任何一种贸易活动和贸易安排都会对第三者产生
外部效应。不仅如此,发达大国的
行为方式是以实力代替规则,当规则对其有利时就执行规则,当规则对其不利时,就违背规则或单方面修改规则,如以
双边协定代替多边协定,以区域性安排代替全面开放,以
国内法代替国际法,等等。这就告诉我们,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绝对的公正和真正的平等是不存在的。一方面,正是由于穷国和弱国的合作和制衡,才形成了某种
世界秩序,否则,这个世界还不知会变成什么样子;另一方面,如果没有政府的干预和一定的保护,就会象有的经济学家感叹的那样,“
帕累托最优可能是座地狱”,
自由贸易对一些国家的很多产业意味着一场灾难。
政策设计
指出
自由贸易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面临的挑战和贸易保护在分享
贸易利益中的作用,决不意味着中国贸易自由化的进程应当停止,而是在推进的方法和步骤上应当注意把握。此外,申明这一点也与我们研究这一问题的方法有关。我们花费了一年半的时间,对中国贸易保护的成本进行了计量分析,得到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和政策结论,在国内尚属首例。①对此,我们将专文讨论。为了计算的方便,我们选择的
基准点是自由贸易。这种基准点既不是我们的现实,也不是我们的目标,而是一种
理想状态。由此出发,我们就可以利用可计算的局部均衡模型来估算贸易自由化的最大收益 (可计算的
一般均衡模型也如此),而不意味着我们没有认识到完全的贸易自由化之不切实际。其实,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推进中国的贸易自由化进程,扩大开放,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唯一正确的选择。
战略特征
贸易战略是一国在处理
对外经济贸易关系时所遵循的基本方向和原则。中国的对外贸易战略以改革开放前后作为
分水岭,经历了由主要实施保护
幼稚工业政策为主的
进口替代战略向循序渐进地实施贸易自由化战略的转变。而在中国贸易自由化
战略实施的过程中,体现出了明显的多层次特征,即以WTO (GATT)为核心的
多边贸易体制下的贸易自由化为第一层次,以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框架内的贸易自由化为第二层次,以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FTA)框架内的贸易自由化为第三层次。三个层次可以说相互补充,相互推动,共同推动了中国贸易自由化的过程。那么,实施多层次的贸易自由化战略具有怎样的特点?
中国多层次贸易自由化战略的建立与实施,充分体现了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反映了中国具体国情的实际需要,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与趋势。概括起来,这种多层次的贸易自由化战略有以下的特征:
循序渐进
中国的贸易自由化战略实施之初,就确立了循序渐进的实施原则,这是
中国经济尚处于发展中阶段的现实所决定的。任何一个
发展中国家,在决定其
贸易发展战略时总是面临着两难的选择。一方面,只有不断对外开放,积极参与
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才能充分获得
贸易利益,加速本国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在开放之初,由于其国内产业的
国际竞争力不强,如果在对外开放进程中急于求成,贸易自由化步伐过快,反而对本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带来隐患。因此,循序渐进是中国贸易自由化战略的一个重要原则。而中国贸易自由化战略的多层次性也正反映了这一原则。
层层紧扣
中国贸易自由化战略的各层次在
实施进度上各有先后,在各个层次之间的相互关系上也可以说是相互补充的。如前所述,以WTO为核心的全球多边贸易体制发展到今天,极大地促进了全球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促进了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但是WTO由于成员众多,成员内部发达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
发展中国家之间利益难免发生冲突,从而有时难以在短期内达成协议,此时
区域贸易集团的建立就能作为WTO的必要补充,及时推动了各国间贸易自由化的进程。
多边为主
中国实施贸易自由化战略的二个层次虽然在最终目标上有一致性,并且二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但是,需要指出的,中国仍将以WTO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下的贸易自由化进程作为主导层次,而区域贸易自由化进程仅仅是必要补充。中国现有的国情以及WTO的特点决定了三个层次在地位上高低之分。首先,中国是一个
发展中国家,WTO
法律体系中的发展中国家特殊待遇与
例外原则无疑会使中国在今后取得有利的谈判地位。只要我们坚持这项原则,就可以在取得众多发达国家的贸易优惠的同时,对本国某些重要产业实施适当的有期限的保护与扶植,以达到在贸易自由化进程中能够趋利避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