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效应
发展经济学概念
规模经济是发展经济学概念,是与体现GDP增长方式的经济规模指数相对而言的、反映经济体经济发展程度的综合效益指数。宏观上,规模经济指一个经济体(通常为一个国家)用人类发展指数社会发展指数社会福利指数、人民幸福感指数来综合衡量的经济发展程度;微观上,规模经济指用产品、企业、产业附加值、综合效益等来衡量的发展指数。规模经济也指规模经济效益,即通过一定的经济规模形成的产业链的完整性、资源配置与再生效率的提高带来的企业边际效益的增加。微观的规模经济离不开宏观的规模经济,宏观的规模经济制约提升引导微观的规模经济。无论是宏观经济还是微观经济,经济规模都不等于规模经济,能够带来规模经济的经济规模才是经济发展的指标、目标和路径。
释义
规模经济又称规模效应,即因规模增大带来的经济效益提高。但规模过大可能产生信息传递速度慢、信息失真、管理官僚化等弊端,反而产生“规模不经济”。
规模效应是一个经济学上研究的课题,即生产要达到或超过盈亏平衡点,即规模效益。经济学中的规模效应是根据边际成本递减推导出来的,企业的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混合成本则可以分解为这两种成本,在生产规模扩大后,变动成本同比例增加、而固定成本不增加,所以单位产品成本就会下降,企业的销售利润率就会上升。
任何生产都是有成本的,一般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要达到盈利,必须使得销售收入大于生产成本,而这其中的固定成本是不变的,所以生产的越多,分摊到单个产品中的固定成本就越少,盈利就越多。
规模经济是当企业的产量规模达到一定水平后,由于各生产要素有机结合产生了1+1>2的效应,平均成本呈现下降的趋势。流水线是规模经济的体现之一。与规模经济相对应的,是企业产量达到一定规模后,出现各要素相互制约,平均成本上升的效应。
外部因素
这个问题依赖于许多因素,通常倾向于把企业规模当作类似“国内生产总值”这样的“结果”来分析,而不是把它当作一个“问题”提出来。决定企业规模的外在因素有:
(1)企业所提供的商品的“市场类型
粗略划分为三:
第一类是基础设施,例如朗讯(Lucent)或北电网络(NorTel)这样的企业,其出售的每一台设备的价格动辄是上百万美元,其技术所要求的“经济规模”几乎没有限度(与市场需求的规模相比),因此几乎总是处于规模收益递增阶段;
第二类是大众消费,由于产品很快便饱和或过时,且因市场的进入壁垒较低,初期投入的“沉降”资本较小,从而由沉降成本引起的收益递增阶段很短,这是最容易进入规模收益递减阶段的市场类型
第三类是新兴领域,这里的主要风险是“标准”(或客户“口味”)未能确立,企业规模一方面意味着高风险,一方面意味着参与制定标准(或“口味”)的权力,因此“规模”是企业博弈的策略之一,它只在动态意义上影响资源配置效率
(2)市场开发的阶段
大致又可划分为三:
早期、迅速扩张期、晚期。这三个阶段构成产品和市场的“S”型增长曲线。企业在这一曲线的不同阶段上可以有极为不同的最佳规模。
(3)技术更新的方式
大致划分为二:
首先是连续演变型的技术。对于这类技术进步而言,企业规模似乎有助于知识积累和技术进步的风险分摊,故大企业在平均意义上比小企业有更大的技术优势
然后是突变型技术。对于这类技术进步而言,如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克里斯腾森所论,大企业往往被官僚化倾向和既得利益集团“锁入”现有技术的成功当中,而不愿意进入新技术领域,从而与宝贵的“技术进步窗口”失之交臂,在下一轮竞争中被淘汰出局。
内部因素
分析角度
在考虑了以上复杂纷繁的“外在因素”之后,才可以进入更重要的、决定企业规模的“内在因素”的讨论。
当企业家看清楚了决定企业规模的外在因素以后,他面临的问题是:基于给定的外在因素,如何能够实现最佳的企业规模。也就是说,怎样结合各种生产要素(劳动、资本、自然资源)以便实现最佳规模的产出。在这一问题的论域里,企业发展的各种策略都可以表述为企业家与各种要素所有者签订的关于产权交易的契约,这是制度经济学的视角,从而“企业能够发展到什么样的规模。”这个问题可以转化为制度经济学问题:“企业家与要素所有者们签订的各种契约应当和能够支持多大的产出规模。”也是在这种意义上,要探讨企业家才能与企业规模之间的关系,并且要进一步指出:企业家的制度创新能力或许是在未来几十年内限制中国企业规模的最关键因素。
监督方式
限制企业规模的企业家能力,其实就是企业家协调那些通过契约方式参与分工的人群的能力。现代制度分析则强调:契约方式(从而企业的规模)是社会博弈的结果,给定企业家才能,不同的人群素质可以导致不同的契约方式和合作的规模。这就把讨论引导到张维迎在文章里涉及的四个方面的问题了。
这四个方面的问题概括起来就是:决定组织人群合作的契约的效率的是契约的监督成本,而契约的监督成本由契约的三种监督方式的成本之和构成。
“第一方监督”,即文章讨论的道德自律问题;
“第二方监督”,即内部激励制度问题,也叫作契约的“自我执行机制”;
“第三方监督”,即政府对私人产权的保护问题。而张维迎所讨论的“发展速度”问题,其实是企业文化企业规模的关系问题。
企业面临问题
就中国问题而言,企业在未来几十年内面对的最大挑战是跨国公司基于长期经验而享有的“制度优势”。因为游戏规则基本上是在人家的社会里制定的,被“发展”到了中国社会里。企业即便享有本土优势(市场、资源、文化),也必须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
西方企业更重要的制度优势不是显现在企业制度当中,而是隐含在企业文化(例如惠普文化、IBM文化、微软文化)当中,这一企业文化的实质是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创新精神。在这一文化实质的影响下所建立的企业内部的收入分配机制,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一切利润归创新者所有”,因为创新者正是熊彼特所论的“企业家”。当然,在一切(技术的和制度的)创新当中,企业家的制度创新对企业规模的大小具有最重要的影响。而企业家制度创新的实质是企业家基于对参与合作的人群素质的深刻理解,寻找使得生产的协调成本和技术成本之和达到最小的契约方式。家长式的企业管理(甚至干脆的“家族式”企业)或许节约了分工的协调成本,却往往极大地增加了技术创新的成本(例如韩国的家族企业);过于分散的管理方式或许极大地鼓励了员工的创造精神,却往往导致太高的协调成本(例如“苹果”电脑公司)。
中国社会现实
人际关系的“信任”危机和政府职能转换的滞后。前者导致契约的“第一方监督”方式几乎完全无效;后者导致契约的“第三方监督”成本过高。于是,企业家只能在企业内部实行旨在降低“第二方监督”成本的制度创新,而没有其它两种监督方式的支持,单独的“第二方监督”是很难奏效的。这种状况本身便构成了对中国企业家的最严峻挑战。
然而,中国企业规模与国际水平相比偏小、或者香港企业规模与日本的平均水平相比偏小、或者台湾企业规模与美国的平均水平相比偏小,并非意味着企业效率必定偏低。企业的规模在更大程度上与企业所承担的风险规模成正比。例如,统计表明企业的“死亡率”与企业的规模成反比(Glenn Carroll and Michael Hannan,《The Demography of Corporations and Industries》,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0)。大企业可以在长期的“不景气”阶段靠收缩规模而生存下来,而小企业则没有这样的收缩余地。另一方面,统计数据表明,不景气阶段比景气阶段更容易激励企业技术进步。这两方面综合起来,就使得企业规模与长期技术创新的概率之间呈现出正的相关性
所以关键的问题还是:企业家如何塑造自己的企业文化和激励机制,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创新精神。
针厂经验
亚当·斯密在其名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描述了他参观一个针厂的情况。斯密所看到的工人之间的专业化及其引致的规模经济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写道:
一个人抽铁丝,另一个人拉直,第三个人截断,第四个人削尖,第五个人磨光顶端以便安装圆头。做圆头要求有两三道不同的工序:装圆头是一项专门的业务,把针涂白是另一项,甚至将针装进纸盒中也是一门手艺。
斯密说,由于这种专业化,针厂每个工人每天生产几千枚针。他得出的结论是,如果工人选择独立工作,而不是作为一个团队来工作,“那他们肯定不能每人每天制造出20枚针,或许连一枚也造不出来”。换句话说,由于专业化,大针厂可以比小针厂实现更高的人均产量和每枚针更低的平均成本
斯密在针厂中观察到的专业化,在现代经济中普遍存在。例如,如果想盖一栋房子,大多数人会找建筑商,建筑商又雇用木工、水暖工、电工、油漆工和许多其他类型的工人。这些工人专门从事某项工作,而且这使他们比作为通用型工人时做的更好。实际上,运用专业化实现规模经济是现代社会繁荣的原因之一。
关联信息
行业大背景
短短一年内,全球PC行业位次大挪移。继年中惠普超过戴尔成为第一之后,第二季度宏碁又超过联想成为第三。就在PC行业巨头交椅更迭的同时,有关TCL方正Gateway等品牌电脑业务被收购的传闻接踵而至。所谓无风不起浪,这更加验证了在PC行业新一轮整合中各个企业的不安与焦躁。
分析人士认为,PC行业规模效应更加突出,再次出现整合大潮是必然趋势。记者调查中发现,一线厂商不太愿意接,二线厂商接不起且小心谨慎,而准备出售方由于自身经营压力和竞争压力比较急于剥离业务,是此轮并购序曲的主要基调。
交椅更迭
惠普正在拉开与戴尔的距离,宏碁已经超车联想。赢家仍在加速,暂时落后者也在奋力反超。
自从第二季度市场份额超过戴尔之后,这两季度惠普还在以加速度拉大与戴尔的差距。“马克·赫德出任CEO之后,惠普的成本意识结合其优质的服务,改变了惠普形象,市场份额自然提高。”计世资讯资深分析师郭畅这样评价惠普。但一位了解惠普的人士认为在惠普的高速前行中也存在着一些隐忧:“马克·赫德非常精细化的管理,与传统的粗放的‘惠普之道’不同。现在大家的任务压力都很大,虽然完成了业绩,但也可能导致一些短视的情况。”
全球PC老大惠普最大的心病就是在中国市场上与联想的较量。“惠普曾不惜一切代价从联想挖人,只要联想的人想来,就安排一个职位,并不是因为缺人才去挖。”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惠普针对性地从联想挖到了一些一线市场人员。另外,惠普专门针对中国市场推出了适合的产品,在中国不再有那种很贵的印象。
戴尔处境并不理想,而且看不到转好的迹象。“戴尔目前面对的实质性问题就是业务模式,它所坚持的直销模式很难覆盖到发展中国家中小城市。如果企业方向策略不做出改变,即使戴尔本人重新执掌公司,我也不认为能带来多大的提高。”Gartner中国硬件市场首席分析师叶磊分析。从迹象来看,戴尔还在固守直销模式,戴尔本人复出后将重点放在控制成本和开发消费者市场。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断流失人才的戴尔正在委托猎头公司从多家IT公司挖人,对自己的高层团队进行补充和换血。
联想中国市场占整体业务的份额在增加。知情人士告诉记者,中国市场支撑着联想全球的收入与利润,但却拿着中国的工资水平。而美国的业务在下降却在享受美国的工资水平。同时,中国区发展得好,但接受的销售压力却越来越大,来背负正在萎缩的地区。
知情人士告诉记者:联想收购IBM之后,联想与IBM员工之间存在文化冲突。自从阿梅里奥从戴尔跳槽联想之后,“戴尔帮”又进驻联想,三方融合更有难度。“柳传志曾代表股东提醒过阿梅里奥,引进人才是好的,但引进的方向不能过于单一。”联想把惠普中国品牌总监魏江雷挖来,出任大中华区主管战略和运营的副总裁,一是使人才更加多元化,二是这个人的沟通能力极强,主要负责在联想大中华区和总部之间进行沟通。
好在联想已经意识到问题,而且已经行动起来:4月初宣布新成立了消费单元,由联想集团董事会主席杨元庆领导。 2012年4月19日宣布全球裁员1400人,同时将一些成本高的职位搬到成本低的地区。“他们的动作还应该再快一些。”叶磊评价道。
叫买叫卖
叫买叫卖声渐密。戴尔收购方正、戴尔惠普争抢TCL、宏碁收购美国的Gateway,收购传闻一个接一个,而当事者也在一次又一次地否认。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业内人士都持有一致的观点,PC业规模效应更加突出,再次出现整合大潮是必然趋势,强者衡强。此时在PC领域没有绝对领先地位的企业,都存在被卖的压力;而出面收购的,却未必一定是全球最大的PC企业。
处在收购传闻的风头浪尖,惠普公司一位产品经理告诉记者:“我还没有听到公司里关于收购的任何风声。作为公司内部人员,我认为收购不太可能,因为这对我们国内业务没有太大帮助,摊子大了反而不易管理,除非是为了短期内超过联想在国内的市场份额,但目前我们并没有这种目标。”规模效应可以影响到人和一个行业。
戴尔由于业务模式的考虑,收购则意味着对直销的改变,也就是放弃自己一直称为特有优势的直销,这个决定并不容易下,所以对于收购会更加谨慎。“从全球来看,这样几类企业有收购需求:首先不一定是行业第一第二的公司,第三第四第五的公司似乎更有可能,他们急需把自己做大做强。另外就是在全球区域上互补的企业比较可能收购,比如Gateway在美国很强,但在美国之外却很弱,收购是进入新市场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叶磊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专家观点
“收购不是想买品牌和技术,更多考虑的是区域覆盖能力销售能力、渠道能力以及本土的销售人员。”叶磊这样总结收购的重要衡量因素。
谁想卖,叶磊认为那些PC业务在整个公司中的地位不重要、PC不是唯一主业或者非主营业务的公司有可能更想卖。事实上,国内PC业竞争非常残酷,二三线厂商生存压力非常大。
虽然从趋势来讲,行业存在大的收购与整合的需求,但收购方变得更加谨慎。“你现在做得不好要出售,我买你需要先弥补窟窿,然后才能考虑经营问题。我有没有这个本事去补窟窿,而且也根本不明白你哪里有什么猫腻儿。”郭畅认为接下来会发生更多的参股和战略合作的形式。
郭畅认为,“未来的收购不应该发生在国内的一线与二线厂商之间,因为他们的目标客户基本是重合的,很难实现1+1大于2。国际厂商收购国内厂商的可能性更大一些。收购方可能是宏碁、明基这样的二线企业,他们在国内的局面迟迟打不开。被收购方是PC非主营业务的企业更有可能。”
一线厂商不太愿意接,二线厂商接不起且小心谨慎,而准备出售方由于自身经营压力和竞争压力,比较急于剥离业务——这就是普遍形势。
PC业正在出现又一次大整合的趋势,但这一次卖得更比买得急。
古桥规模
古桥状况
科龙冰箱1993年干了60余万台,美菱
眼看着上亿元投资项目一个个建成,一幢幢星级饭店年产量2万台,1992年是5万台,1993年干到8万台仍然供不应求。排队拉货的车在阳光似火的烈日下焦急等待,催货的销售人员将整箱的冷饮送到加班加点的工人手中,为的是多拉走几台古桥空调。古桥空调脱销,供求关系
古桥的出路
奔驰同类产品高40%,产品长盛不衰。他们卖的不是钢和铁的价格,实际上是卖技术,是看你的产品技术涵量到底有多大。
这位技高一筹的企业经理,在对国内空调市场考察过后,提出了自己独到竞争策略
在空调生产量过剩,销售日趋平稳的情况下,我们要保持稳定的市场占有率。在适度规模的发展中,提高产品技术水平,获取同样高的利润收入。北京的投资环境技术领先
古桥市场定位
市场竞争中就不会败下阵来
外协购件进厂入手,加强检验,严格按技术质量标准办事,发现质量问题立即卡住。这一措施出台,提高了上机合格率。为了防止在生产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他们选派了一些技术过硬、责任心强的技术人员和干部到车间加强技术质量管理,道道工序检查,发现问题立即纠正、解决。为追求产品的可靠性,他们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购进先进的检测设备并规定国家安排的抽检项目,企业改成必检项目。空调器中的管路系统必须两次检露,确保产品质量的万无一失。
入夏,针对社会上安装队伍混乱,技术水平较低的状况,他们及时举办古桥空调维修安装知识讲座,为进一步提高古桥空调的温馨形象,技术服务部又为社会维修部门培训了70多名技术人员,播撒了对古桥产品信誉的种子。
竞争力开拓
没有高新技术,产品就没有竞争力。依靠科技进步,不断开发出适销对路,满足市场需求的优质新产品,是企业发展的关键。
1993年古桥开发的新产品不仅档次高,而且适销对路,并且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请看下面的一组资料:
(1) 开发KF-20GW(3)分体壁挂空调,这种空调设计新颖,外型美观,功能完备,制冷量稳定,送交国家检测中心检测一次合格,投放市场后深受广大用户喜爱。1993年生产7000多台被一抢而光,据初步计算,仅这一种产品就创利280多万元。
(2) 使用南韩室内机,古桥又开发了KF-27,KF-35两种新式分体空调,全年共生产了3000台,投放市场后深受欢迎,为古桥既增添了新品种又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3) 噪音测试室的竣工使用,为研制低噪音空调器提供了良好的测试设施。1993年开发的KCS-18J窗式低噪音下降到49分贝,大大低于国家标准,现已投入批量生产。
(4) 根据市场需求,又开发了KFR-20分体热泵式空调KCF-20窗式一托二空调现已投入生产。这些新产品有较高的技术含量,体现出古桥技术人员的精湛技能和他们的聪明才智。
古桥人奋力拼搏了一年,使这家公司1993年工业总产值比1992年同期提高了111.4%,年产量比1992年同期提高59.2%,销售收入比1992年同期提高89%,利税比1992年同期提高13.9%,全员劳动生产率实现比1992年同期提高67.6%。
古桥的成功
生产流水线,三条组装流水线,一条冲压生产线,一条喷涂生产流水线,两条热交换器生产模式。如今的古桥电器公司生产、科研具有了先进的管理模式,锻炼出了一支出色的技术队伍和培养了大批技术工人。当今,在采用先进的微电子技术、节能技术、降噪技术等方面已处于同行领先地位。固定资产已达到建厂初期的十倍,上交利税
古桥的未来
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呢。党委书记刘旭光有着更加清醒的认识。他说,1994年3月销售旺季还未来临,空调大战风烟就已燃起。这对我们来说是压力,也是动力。关键是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尤其是改变我们不适合市场经济黄河长江,奔两广海南。人家大举北上,我们要南下作战。市场你不去开拓,还怎么能谈得上占领。新产品开发与投入也要极大突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当今年代,谁有高精、尖的产品谁就能占领市场。技术落后于市场是不能取胜的。古桥空调新风机组、窗机一托二空调、低噪节能空调等要上马。我们还要全力以赴开发出3匹、5匹柜式热泵型空调、热泵分体25挂壁空调,新产品要具有体积小,质量轻,美观大方,成本低,效益高的特点,真正创出古桥特色。
学术文献
规模效应
1、规模效应是指现代工业的大部分产品生产必须达到一定规模水平才是经济合理的产量,特征之三是现代工业的技术通常属于节约劳动型相应地要素分布呈现为资本密集型
2、规模效应是指小公司常比市场平均水准表现得更好,即小盘股大盘股收益率高,它是指在信息网络上为学生创设一个虚拟的学习环境,使得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通过电子媒体进行交互活动,在交流中促进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而且实现情感和人格的完善。
3、所谓规模效应是指在生产规模越大的地方生产效率越高产品价格越合理,规模经济的典型产业是电子计算机行业.资源代际补偿税一、代际财富转移的内涵代际转移是指从一代人手中无偿地把财富让渡到另一代人手中。
4、前人的研究表明,所谓“规模效应”是指股票市场中的小规模公司的超额收益要比大规模公司的超额收益高,这一点已在多位学者的研究中得到了确证。
5、理想扩建周期的模型在工程建设中通常还存在一种现象称为“规模效应”。
6、“规模效应”是指股票投资收益率随公司相对规模的上升而下降,尤其是市值较小的公司股票投资收益率超过市场平均水平的现象,又称为“小公司效应”(smallfirmeffect)。
7、“规模效应”它是指由于不同地区教育发展程度的差异所引起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从江苏和江西两省的统计数据上可以很明显地看到,教育投入与经济发展(以GDP表示)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均达到0。
8、“规模效应”是指城市规模与许多经济指标间存在着一种凹型或与凹型同源对称的凸型曲线关系.通俗地讲就是许多经济指标只有当城市规模到达某种水平且正是这种水平时才能有较大的发展。
9、“规模效应”是指企业集团各成员单位通过进行专业化的分工协作保持连续性的大生产从而大家都达到经济规模产生的效应。
10、收益率与规模的一种反向关系即在同一时间段内较小公司的股票倾向于具有较高的收益率特别是规模最小的一个分组其收益率明显高于第二个分组和其他的分组这种效应被称为“规模效应”。
中国规模
规模效应的凸显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每年以平均9%以上增长率持续快速发展,中国崛起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从全球视角来看,中国崛起对世界的影响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的规模效应。
一是人口规模的效应。
美国经济起飞在1870年,当时为4200万人,占全世界的人口比重也只有3.16%,1950年日本经济起飞的时候是8300万人,占世界人口比重也只有3.3%,但中国从1978年经济起飞时,人口总量已经达到9.6亿人的规模,当时占世界总人口比重超过了22%。
从今后来看,不仅是中国也包括印度,这种超大规模的人口的崛起本身也会创造世界新的发展黄金时期。从世界范围来看,1870年到1913年是世界第一次黄金发展时期,当时世界的经济增长率大体是2.12%;1950年到1973年是世界第二次黄金发展时期,当时世界的经济增长率大体是4.2%;从1990年以后,如果算上印度和中国崛起的话,全球的经济增长率达到3%,这是按照世界银行数据计算的,今后有可能出现世界第三次黄金发展时期,即从1990年以后到2020年30年的时间,会创造类似于第一次、第二次黄金发展时期。这样的发展期与人口规模效应有很大关系。
二是创造就业的规模效应。
1960年,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高收入国家的劳动力总量大体占了全世界的20%,到了2002年,已经降到15%,从中国的数据来看,一直保持占世界总量的1/4。但是如果扣掉农业劳动力,仅算非农业劳动力,那么可以发现,1980年中国非农业就业劳动力占世界劳动力总量只有6.5%,但是到2002年就增加了将近一倍,超过了12%。按照发展趋势,如果OECD的国家劳动力比重继续在下降,中国的非农业劳动力比重继续上升的话,那么我们估计在2010年到2015年期间中国的非农业劳动力总量就会相当于OECD高收入国家的全部劳动力了。这表明,如果仍然可以保持比较高的人力资本投资,保持相对低的劳动力价格,那么全世界的工作岗位走向中国是不可避免的。
三是超大经济规模的效应。
根据麦迪逊所做的最新预测:中国在2015年前后经济总量就可以超过美国,并认为中国占世界经济总量比重可以达到23.1%。当然不只是中国,还包括印度,都会迅速在全球经济总量比重扩大,这种超大经济规模会对全球产生极大的机遇。
四是开放市场、扩大贸易的规模效应。
美国在其经济起飞的时候,贸易占全世界的贸易总量是迅速提高的。我们可以看一下这样的数据:中国的出口贸易总量占世界总量从1978年的只有0.8%,2006年已经达到了7.2%,到2010年,应该有可能接近10%。当然这种出口对全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但总体上来看,由于我们出口的增加也带动了我们整个进口的增加。可以说,中国贸易从长远来看还是相当有增长潜力的。
但是,事物总是有两个方面,还应该看到中国经济增长中的负面,这就是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规模效应。随着世界经济总量的地区和国家布局发生变化,也包括产业布局大转移,包括出口比重的变化。可以看到,美国和欧盟一次能源的消耗占世界的总量比重是迅速下降的。IEA(国际能源署)的一个最新报告显示,很可能中国不用到2015年,中国的能源消耗将会取代美国。当然,到了2030年以后,彼此之间可能会换一个顺序。这是从一次能源消耗方面看的。
再来看一下中国崛起所产生的边际的资源消耗影响。根据BP(英国石油公司)的数据,1994年到2004年,中国的能源、煤炭、石油、钢铁对世界市场影响极大,不仅是资源本身的消耗,而且对世界的资源价格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库来计算一下中美自然资产的经济损失,美国占它的GDP是下降的,中国是上升的。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包括欧美日三大经济体的最大的利益相关者,所以,中国不仅需要自主的崛起,还需要开放的崛起;不仅需要快速的崛起,更需要“绿色崛起”。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25 11:13
目录
概述
释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