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市场是
世界各国或地区进行商品、
服务、科技
交易的
场所。它是由各个贸易参加国或地区的市场,通过
国际分工联系起来的市场综合所组成。
定义
世界市场,是世界范围的商品交换和商品流通,是通过商品交换把各国市场紧密联系起来的总体。它发端于15世纪末16世纪上半期的
地理大发现,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其形成的历史,就是资本主义势力从欧洲扩张到全世界的历史,就是把所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纳入到
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体系的历史。
分类
世界市场的构成十分复杂,可以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1.按
地理方向划分。世界市场按洲别或地区可以划分为
西欧市场、北美市场、非洲市场、
东南亚市场等等;也可以按国别划分为美国市场、日本市场、德国市场、
英国市场、中国市场等等;
联合国在有关的统计中常把世界各国划分为发达国家市场、
发展中国家市场和中央
计划经济国家市场三大类。
2.按市场对象划分。世界市场可以划分为商品市场、
货币市场和
劳务市场。其中商品市场是主体。也可按大类划分为纺织品市场,粮油市场、机械市场、化工市场等;还可按品种细分为小麦市场、咖啡市场、茶叶市场、
汽车市场等等。
3.按消费者划分。可按性别、年龄、收入和职业等划分,如妇女用品市场、儿童用品市场、
劳保用品市场等等。
主要特点
(一)世界市场上国际类型的多样化战后,在世界市场上,出现了三种类型的国家,即发达
市场经济国家、
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和
社会主义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约占70%左右,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约占20%,而社会主义国家和原
苏联、
东欧国家约占10%左右。
(二)国际贸易方式多样化
出现了一些新贸易形式,主要有:补偿贸易、对外加工装配贸易、租赁贸易等。
(三)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形成原因
主要条件
条件分为
地理条件、物质基础。地理条件是指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开始连成相互联系,为世界范围内的贸易提供地理条件。物质基础来源于
工业革命和
第二次工业革命。
形成
最终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
初步形成是由英国开始很快拓展到
欧洲大陆和美国等地。1840年前后,英国
大机器工业基本取代了
工场手工业,率先完成工业革命。不久,法国和美国也相继完成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拓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拓展。
资本主义国家机器大生产的产品不再满足于本国市场,需要销往更广阔的世界市场,而工业原料也来自于世界各地。
资产阶级竭尽在世界各地抢占原料产地使
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国际贸易的发展成为形成世界市场的途径。同时
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交通运输状况,使世界联系的更加紧密。此外,资产阶级还凭借着工业革命带来的强的经济和
军事实力,进行武力战争,使
亚非拉等地越来越多的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成为殖民地和
半殖民地。
最终形成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人类进入“
电气时代”。
经济组织方面,促使
垄断组织出现,大企业时代来临,企业
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企业日趋国际化,出现了跨国公司。
工业部门方面,出现了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如
电力工业、汽车制造、
化学工业石油工业等。第二次工业革命进一步加快了
城市化进程,是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形成途径
世界市场是指各个
国家和地区之间以
商品流通为主要内容的
经济活动的总和。它是伴随着
资本主义发展与
国际分工的拓展而形成的;是建立在西方列强野蛮扩张与殖民掠夺基础之上的。
殖民扩张和掠夺是其形成的主要途径。
具体表现为:
第一阶段
新航路开辟到十八世纪中期以积累原始资本为主要目标,掠夺金银等贵重金属和财富为主要手段的阶段。
最早
开辟新航路的西班牙、葡萄牙揭开了殖民扩张和掠夺的序幕,通过暴力掠夺和敲诈勒索,葡萄牙垄断亚欧贸易达百年之久。西班牙屠杀印第安人,建立庄园等在
美洲建立了庞大的殖民帝国。17世纪的
荷兰组建大型商业公司,并在政府支持下成为世界头号
贸易强国。凭借政治上的优势,通过一系列
商业战争,英国打败了西班牙,荷兰,法国等,到18世纪中期确立海上霸主地位,成为最大殖民帝国。
这一时期的殖民活动,依赖海盗式掠夺,欺诈性贸易和贩卖黑人奴隶等方式,伴随着种族奴役政策,是种公开的,野蛮的强盗行为,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大量资本。
第二阶段
十八世纪中期到十九世纪晚期以争夺
商品销售市场与原料产地为主要目标的阶段。
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大机器生产和
蒸汽时代,极大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为世界
市场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商品;人们
生活水平提高,需求日益多样化;列强实行
自由贸易政策;轮船火车等交通工具先后发明,密切了
人际关系和
国际交往。这些因素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大发展,包括欧洲内部,欧洲与海外殖民地及其他地区间的贸易。欧洲的工业品大量销往美洲和
亚洲,而亚洲和美洲向欧洲工业国提供工业原料和农副产品,从
非洲海岸、
北美大西洋沿岸、印度海岸、中国东南沿海逐渐深入到这些地区的内地,世界
商品行销的空间范围在不断扩大。
为了满足急剧扩大的生产和商品销售的需要,列强在世界范围内加紧殖民扩张,使世界上许多落后国家和地区连为一体,成为列强的
国际市场,原料产地和劳动力供应地,导致东方从属于西方,形成了西方主宰
世界贸易的格局。
这一时期,大约有数千万人口从欧洲移居到世界各地,这些移民提供了必要劳动力和
先进制造业技术。大规模的
人口流动与融合,也带来了世界动植物物种的广泛交流,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第三阶段
十九世纪晚期到二十世纪初以寻求
投资场所为目的,积极开展对外资本输出为目标的阶段。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交通工具的变革,使远程运输广泛安全便捷;电信工具加速了
商业信息的交流和传播,便利了人们的联系;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为最大限度的攫取利润,列强开始了大规模的
资本输出,即对外投资,采取开设工厂,修筑铁路和其他基础设施等手段,把世界各地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结合在一起。世界市场流通内涵构成日益丰富,大规模流通以特产、财富、
黑奴、
工业制成品和原料为主,发展到
资本流通、
金融服务和技术交流等为主。
在殖民扩张和掠夺过程中,武力威逼成为列强的惯用手段。凭借船坚炮利打败对方,签定
不平等条约,列强获取了大量特权。为了抢占更多的原料产地、销售市场和投资场所,主要
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到20世纪初,世界被瓜分完毕。
欧美工业国从世界范围内获得原材料和
初级产品,并进行倾销和投资;欧美的经济命运休戚相关,以欧美工业国为主导的统一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了。
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对外殖民扩张,促进了世界市场形成;世界市场的形成,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原料、资本和广阔的市场条件,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世界市场的形成,一方面便利了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传播了
先进技术和
生产方式,冲击和瓦解着传统
社会结构,推动了人类现代化的进程;加强了各国社会经济的相互联系,使世界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加速了
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另一方面,充满着残酷的殖民掠夺和对落后国家的奴役,给殖民地
半殖民地国家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发展特点
(四)世界市场上的垄断与竞争更为剧烈
战后,世界市场由卖方转向
买方市场,垄断进一步加强,使得市场上的竞争更为激烈。为了争夺市场,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方式:
1、组织经济贸易集团控制市场。
2、通过跨国公司打进他国市场。
3、国家积极参与世界市场的争夺。
4、从价格竞争转向
非价格竞争。非价格竞争的手段和方法主要包括提高
产品质量、性能、改进产品设计、做好售前售后服务等。
形成特点
18世纪60年代在英国开始的产业革命,标志着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胜利。
产业资本取代了
商业资本的地位,开始在世界市场上占据统治地位。世界市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1、大机器工业只有在经常扩大生产,夺取新市场的条件下才能生存,因此,这种扩大再生产的压力驱使资产阶级超越已有的市场范围去寻找新市场。
生产技术和工艺的发展与进步就意味着需要更大的市场来容纳这个新的生产力。事实表明,19世纪
资本主义国家每一次新的工业快速增长,都是与国外新市场的开辟,即世界市场的扩大同时发生的。
2、大机器工业既需要不断扩大的世界销售市场,同时也需要不断扩大其原材料的供应来源。大机器工业成为吸纳各种农产品和
矿产品原料的巨大市场。英国等国产业革命以后工业迅速增长,使它们越来越多地到世界市场,特别是到殖民地、半殖民地地购买大生产所需的原材料。这样,资本主义大机器工业把越来越多的原料来源卷入到世界市场上来了。
3、
产业革命以后,工厂规模和数量的扩大使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在发达
资本主义国家形成了许多大工业
中心城市。这些工业中心城市所需的大量食品及其他消费品,已不可能单靠国内生产来供应,因而需要不断从世界市场去采购输入。
4、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增长,加快了人们对荒芜原野的开发。19世纪国际间的移民运动有了极大的发展,数以百万计的欧洲移民到了
北美、
大洋洲及其他地方。中国、印度等国的大批劳动力也以各种形式移往世界各地。这种国际
劳动力市场的发展,无疑也促进了世界各国之间的
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5、大机器工业为加强国内之间以及国际间的经常性经济联系所需的
交通运输工具,提供了
物质技术基础。大工业需要把大量原材料及产品作远距离的运输。
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推动了铁路的大发展;轮船取代了帆船;电报的发明极大地便利了世界市场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商品生产和交换越来越具有世界的规模,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
商品交易方式
世界市场上商品交易方式
买卖双方自由选择交易对象,通过函电往来或当面谈判,达成协议签订合同,进行交易活动,这是
国际贸易最普遍的一种交易方式。
(二)展览交易方式
举办定期或不定期的、长期或短期的、有固定地点或
无固定地点的各种类型的展览会、博览会、
贸易中心、为本国和其他国家的商品展出和交易提供场所。
商品
交易所是世界市场上进行
大宗商品交易的一种特殊交易方式,是一种有组织的
商品市场。其
经营活动是根据交易所法和交易所规定的条例进行的。
国际拍卖是经过专门组织,在一定地点定期举行的一种公开竞争的交易方式。
(五)补偿贸易
补偿贸易是与信贷相结合的一种商品购销方式。买方用进口设备开发和生产的产品或用其他产品或劳务去偿还进口设备的贷款。
加工贸易是把加工与扩大出口或收取
劳务报酬相结合的一种购销方式。
(七)租赁贸易
租赁贸易是把商品购销与一定时间出让使用权相联系的一种购销方式。出租人把商品租给承租人在一定时期内专用。承租人根据租赁时间长短付出一定的资金。
历史作用
它的形成对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增长和
国际关系的加强产生了推动作用。首先,促进了世界各国社会生产力的蓬勃发展。其次,进一步推动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客观上促使东方国家新的
社会经济结构发展壮大。再次,加强了世界各国社会经济的相互联系,导致
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资本主义统治下的世界市场的发展具有两重作用:①一方面使当时作为先进生产方式的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国际化,打破了世界上落后
国家和地区的
自然经济和闭关自守状态,向世界传播了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促进了世界贸易和生产力的发展。从1720~1820年的100年间,世界贸易量增长了1.74倍;1820~1870年又增长了6.7倍;1820~1870年世界
工业生产增加了9倍。②另一方面,世界市场是在
西方国家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中形成的,不仅使亚非拉国家遭受
不等价交换的剥削,而且把它们变成了发达
资本主义国家的
经济附庸。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历史,也就是工业国剥削
农业国、西方统治东方的历史。
趋势
在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命运取决于市场。企业要真正走向市场,就必须面向市场,了解市场,适应市场。市场是
供求关系的总和,市场的发展变化既具有十分广泛而又深远的
联动效应,又要受到一系列相关市场因素的制约。只有充分认识和掌握
市场发展的基本规律,企业才能有效地运用这些规律来分析和预测市场的
发展趋势,从而制订相应的市场发展对策,
积极主动地适应市场的发展变化,促进企业的发展。本文就从
当代世界市场发展的大视野出发,论述当代世界市场跨世纪发展的若干大趋势,从而进一步探索当代市场发展的
一般规律及其基本趋势,为中国企业家制订市场发展大战略提供一些具有指导意义的
大思路。
市场的科技化
市场的科技化,是当代世界市场发展的一个大趋势。每一次的
科学技术革命,必会造成相应的
产业革命,从而造成相应的市场革命和
消费革命。在二十世纪,尤其是自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并且迅速应用于生产实践,掀起一次又一次的产业革命浪潮,市场面貌日新月异,各种新产品、新材料、新能源、
新服务、
新观念、新技术、新工具、新组织等新的市场要素层出不穷,极大改变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
生产方式和
思维方式。作为一种重要的
生产力要素,科学技术的市场流通与
市场配置,造成科技的市场化,包括
科技发展目标的市场化、
科技人员的市场化、科技经费投入的市场化、
科技成果的市场化,如此等等。而科技的市场化,必会造成市场的科技化,包括
市场主体的科技化、
市场客体的科技化、
市场关系的科技化,如此等等。
市场的国际化
世界市场自古有之,例如古代东西方各国之间就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市场交易,中国的“
丝绸之路”、“丝瓷之路”便是明证。然而,那是一种
不发达的
国际市场交易方式,仅仅是少数几种商品的跨国流通。而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力推动市场的
国际化进程,包括市场主体的国际化、市场客体的国际化、市场关系的国际化等。当代市场的国际化,表现为
商品流通与
商品交换的国际化,也表现为
商品生产的国际化、商品消费的国际化。
市场化的本质是社会化,而社会化的生产方式又促进市场化,使商品生产分工日益精细,商品交换范围日益扩大,国际化生产与
营销方式日益发达。作为国际化的市场主体,世界上最大的跨国公司的资产和年销售额已远远超过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
国民生产总值。据
世界银行1993年的
统计资料,大约只有60个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在1991年超过100亿美元;而美国《幸运》杂志1993年7月26日列出的“全球500家工业公司”中,有139个跨国公司在1992年的销售额超过100亿美元;此外,《幸运》杂志在1993年5月31日还公布,有7家
服务公司、56家银行、30家
金融公司、5家
储蓄机构、32家
人寿保险公司、13家零售商、4家
运输公司和27家
公用事业公司仅在美国的资产就都超过100亿美元。这些规模庞大的跨国公司积极开展跨国生产和跨国营销,大大地推动了市场的国际化进程。
市场的软化
市场的软化,是当代世界市场发展的又一大趋势。这是一种认识和看法。所谓市场的软化,是指市场的知识化、市场的信息化、市场的无形化等,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市场的软化,既导致生产的软化,也造成营销的软化。
在现代
商品价值中,商品的
知识价值、商品的
美学价值、商品的信息价值、商品的
商标价值、商品的
形象价值、商品的
服务价值、商品的心理
功能价值等商品无形价值所占的比重不断提高。商品价值的软化,就要求企业也采取相应的
市场发展战略。举例来说,在中国比较“疲软”的手表市场上,一些价值几十元一只的国产手表大量积压,而一些价值几千上万元的进口手表却很有市场;有些国产手表机芯被外商买去稍加重新设计之后又高价返销
国内市场,可见,不是手表的“硬件”不可靠,而是手表的“软件”
不适应市场需要。另外,在“国水”与“洋水”之间展开的一场饮品大战之中,
可口可乐、
百事可乐、
雪碧、
七喜等洋
可乐、饮料大举进攻中国市场,而国产饮料则节节败退,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国产饮品中软价值含量太低。
市场的绿化
市场的绿化,是当代世界市场发展的又一个大趋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的发展,既是经济的发展、科技的发展、文化的发展,又是整个社会生活方式的发展。
市场环境的变化,也改变人们对于市场与环境的看法。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人类为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保护自己的生存环境。因此,市场的发展同样也面临着
环境保护的新问题,市场的绿化成为当代市场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
所谓市场绿化,是要实现商品生产及其
市场营销的无污染化、无害化、清洁化等,包括
清洁生产、清洁包装、清洁销售、
清洁运输、
清洁消费等。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和企业都十分重视市场绿化问题,大力开展
绿色生产和
绿色营销,消费者也非常重视
绿色消费,从而大大地推动市场的绿化。
市场的标准化
市场是买卖关系的总和,要正确处理买卖双方及第三方的
利益关系,就必须共同遵守一些必要的市场
行为规范和标准。随着当代世界市场科技化和国际化的发展,市场主体日益增多,市场交易范围日益扩大,市场客体日益丰富,市场关系日益复杂,市场环境更加变动不居,市场联系更加紧密,市场规范越来越多,
市场竞争和市场冲突也更加激烈。为了维护世界市场交易活动的正常进行,就必须建立起新的世界
市场秩序,规范和约束各类市场主体的
市场行为,制订必要的
市场标准。要适应市场的发展变化,就必须了解并适应各种市场标准,例如,
产品设计标准,
环境保护标准,
产品责任标准,安全
卫生标准,税收标准,
计量标准,
包装标准,标识标准,
产品质量标准,
服务标准,合同标准,交易方式标准,如此等等。这也是当代世界市场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
市场的差别化
市场发展的
不平衡性和市场环境的复杂多
变性,造成了
市场需求的多样性。一方面,市场的科技化、市场的国际化、市场的标准化与规范化等造成了市场的统一性;另一方面,市场的文化、市场的区域化、市场的个性化等又造成了市场的差异性。这是当代世界市场发展的又一大趋势。要适应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企业就必须采取相应的市场
差别化战略,包括
产品差别化、
价格差别化、顾客差别化、服务差别化、营销差别化,如此等等。例如,在日本家电行业中,
东芝公司主要强调产品差别化,松下公司以价格差别化为主,而
三洋公司则主要实行服务的差别化战略。
市场的替代化
任何一种产品的市场都会逐渐变得饱和与成熟,并且逐渐会变得衰老或死亡,被一种新的产品及其市场所替代。有些传统产品的市场
寿命周期比较长,而现代产品的市场寿命周期则日益缩短。一种新产品上市后,迅速进入成长成熟期,然后进入市场饱和期,最后变得衰老,逐步退出市场。因此,产品的市场寿命周期日益缩短,使市场的替代化速度日益加快,这也是当代世界市场发展的一个主要特征。例如,
二战后美国市场上天然气和石油代替煤,国外石油代替国内石油,卡车货运代替铁路和轮船,地下
输油管代替油罐和驳船运输石油及
石油产品,私人汽车代替
公共交通,
喷气式飞机代替
活塞式飞机,露天采矿代替
地下采矿,
连续浇铸代替不连续浇铸,焊接代替铆接,以及机械化、自动化、
农业化学化等等。
市场的高级化
市场的高级化,是当代世界市场发展的又一个基本趋势。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
产业发展和更新换代。
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带动了消费革命和市场革命。生产的高级化,必将造成消费的高级化和市场的高级化。市场既是一种尺度,又是一面镜子;它标志着社会
生产力的
发展水平,又反映了人们的实际生活状况和条件。当代西方
发达国家纷纷转移落后产业,限制低级市场发展。在中国市场上,六十年代国家曾经用以农产品为原料、每斤几元钱的“高级糖果”、“高级点心”等来回笼货币;七十年代单一机械、中低技术为主要特征、单价百元左右的手表、缝纫机、自行车成为供不应求的“
三大件”;八十年代以
机电一体化为其主要特征、价格千元以上的电冰箱、彩电、洗衣机、
收录机等产品又盛行一时;九十年代国家又推出了新的汽车产业政策,并加速
住房制度改革,万元级、几十万元级的汽车、住宅等市场正迅速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