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是指确定
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通过
质量体系中的
质量策划、控制、保证和改进来使其实现的全部活动,
EMBA、MBA等主流
商管教育均对质量管理及其实施方法有所介绍。
发展过程
质量管理的发展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
质量检验阶段
20世纪前,
产品质量主要依靠操作者本人的技艺水平和经验来保证,属于“操作者的质量管理”。20世纪初,以F.W.泰勒为代表的
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促使产品的质量检验从加工制造中分离出来,质量管理的职能由操作者转移给工长,是“工长的质量管理”。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产品复杂程度的提高,产品有了
技术标准(
技术条件),
公差制度(见公差制)也日趋完善,各种检验工具和检验技术也随之发展,大多数企业开始设置检验部门,有的直属于厂长领导,这时是“
检验员的质量管理”。上述几种做法都属于
事后检验的质量
管理方式。
1924年,美国
数理统计学家W.A.
休哈特提出控制和预防缺陷的概念。他运用数理统计的原理提出在
生产过程中控制产品质量的“6σ”法,绘制出第一张
控制图并建立了一套统计卡片。与此同时,美国贝尔研究所提出关于
抽样检验的概念及其
实施方案,成为运用数理统计理论解决质量问题的先驱,但当时并未被普遍接受。以数理统计理论为基础的
统计质量控制的推广应用始自
第二次世界大战。由于事后检验无法控制武器弹药的质量,
美国国防部决定把
数理统计法用于质量管理,并由标准协会制定有关数理
统计方法应用于质量管理方面的规划,成立了专门委员会,并于1941~1942年先后公布一批美国战时的
质量管理标准。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人们对产品的质量从注重产品的一般性能发展为注重产品的
耐用性、可靠性、安全性、
维修性和
经济性等。在
生产技术和
企业管理中要求运用系统的观点来研究质量问题。在
管理理论上也有新的发展,突出重视
人的因素,强调依靠企业全体人员的努力来保证质量以外,还有“保护
消费者利益”运动的兴起,企业之间
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种情况下,美国A.V.费根鲍姆于60年代初提出
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他提出,全面质量管理是“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顾客要求的条件下进行生产和提供服务,并把企业各部门在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方面的活动构成为一体的一种有效体系”。
中国自1978年开始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培养人群
(1)全国各级政府主管质量发展分管领导及负责人员;
(2)企业分管质量工作的领导及负责人员;
(3)企业首席质量官后备人才;
(4)有志于加入质量事业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
验证流程
参加首席质量官人员能力验证需向指定的单位提交相关材料,进行培养培训,经过培养培训学时达标者,可获得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证认可技术研究中心颁发的《学时证明》,凭借《学时证明》可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证认可技术研究中心人员能力验证综合服务平台参加相应专业的人员能力验证。
证书颁发
经培养培训学时达标并人员能力验证合格者,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证认可技术研究中心颁发首席质量官人员能力验证证书,并可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证认可技术研究中心官网查询验证。
主办单位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证认可技术研究中心是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直属正司级事业单位 ,是我国国家层面从事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研究的科研机构和智库型机构,以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政策理论、学术研究、监管辅助、标准研究、从业人员能力提升为主要职责。
相关特性
质量管理的发展与工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科学的发展密切相关。现代关于质量的概念包括对
社会性、
经济性和系统性三方面的认识。
质量社会性:
质量的好坏不仅从直接的用户,而是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评价,尤其关系到生产安全、环境污染、
生态平衡等问题时更是如此。
1、坚持按标准组织生产。
标准化工作是质量管理的重要前提,是实现管理规范化的需要,“不讲规矩不成方圆”。企业的标准分为
技术标准和
管理标准。
工作标准实际上是从管理标准中分离出来的,是管理标准的一部分。技术标准主要分为原材料
辅助材料标准、
工艺工装标准、
半成品标准、
产成品标准、
包装标准、
检验标准等。它是沿着产品形成这根线环环控制投入各工序物料的质量,层层把关设卡,使生产过程处于
受控状态。在技术
标准体系中,各个标准都是以
产品标准为核心而展开的,都是为了达到产成品标准服务的。
管理标准是规范人的行为、规范人与人的关系、规范人与物的关系,是为提高
工作质量、保证产品质量服务的。它包括产品
工艺规程、
操作规程和
经济责任制等。
企业标准化的程度,反映
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企业要保证产品质量,首先要建立健全各种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力求配套。二是要严格
执行标准,把生产过程中物料的质量、人的工作质量给予规范,严格考核,奖罚兑现。三是要不断修订改善标准,贯彻实现新标准,保证标准的
先进性。
2、强化质量检验机制。
质量检验在生产过程中发挥以下职能:一是保证的职能,也就是把关的职能。通过对原材料、半成品的检验,鉴别、分选、剔除
不合格品,并决定该产品或该批产品是否接收。保证不合格的原材料不投产,不合格的半成品不转入下道工序,不合格的产品不出厂;二是预防的职能。通过质量检验获得的信息和数据,为控制提供依据,发现质量问题,找出原因及时排除,预防或减少
不合格产品的产生;三是报告的职能。质量检验部门将
质量信息、质量问题及时向厂长或上级有关部门报告,为提高质量,加强管理提供必要的质量信息。
要提高质量检验工作,一是需要建立健全质量检验机构,配备能满足生产需要的质量检验人员和设备、设施;二是要建立健全质量检验制度,从原材料进厂到产成品出厂都要实行层层把关,做原始记录,生产工人和检验人员责任分明,实行质量追踪。同时要把生产工人和检验人员职能紧密结合起来,检验人员不但要负责质检,还有指导生产工人的职能。生产工人不能只管生产,自己生产出来的产品自己要先进行检验,要实行自检、互检、专检三者相结合;三是要树立质量检验机构的权威。质量检验机构必须在厂长的直接领导下,任何部门和人员都不能干预,经过质量检验部门确认的不合格的原材料不准进厂,不合格的半成品不能流到下一道工序,不合格的产品不许出厂。
产品质量靠工作质量来保证,工作质量的好坏主要是人的问题。因此,如何挖掘人的积极因素,健全质量
管理机制和
约束机制,是质量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质量责任制或以质量为核心的经济责任制是提高人的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质量管理在企业各项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这是因为企业的重要任务就是生产产品,为社会提供
使用价值,同时获得自己
经济效益。质量责任制的核心就是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生产人员在质量问题上实行
责、权、利相结合。作为生产过程质量管理,首先要对各个岗位及
人员分析质量职能,即明确在质量问题上各自负什么责任,工作的标准是什么。其次,要把岗位人员的产品质量与
经济利益紧密挂钩,兑现奖罚。对长期
优胜者给予重奖,对玩忽职守造成质量损失的除不计工资外,还处以赔偿或其它处分。
此外,为突出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还要实行质量否决。就是把
质量指标作为考核干部职工的一项
硬指标,其它工作不管做得如何好,只要在质量问题上出了问题,在评选先进、晋升、晋级等荣誉项目时实行
一票否决。
4、抓住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设置
质量管理点或
质量控制点。
质量管理点(
控制点)的含义是
生产制造现场在一定时期、一定的条件下对需要重点控制的
质量特性、
关键部位、
薄弱环节以及主要因素等采取的特殊管理措施和办法,实行
强化管理,使工厂处于很好的
控制状态,保证规定的质量要求。加强这方面的管理,需要
专业管理人员对企业整体作出系统分析,找出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并加以控制。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一个企业整体素质的展示,也是一个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伴随
人类社会的进步和人们
生活水平的提高,顾客对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企业要想长期稳定发展,必须围绕质量这个核心开展生产,加强
产品质量管理,借以生产出高品质的产品,让企业领导放心,让我们的客户称心。
质量不仅从某些
技术指标来考虑,还从
制造成本、价格、使用价值和消耗等几方面来
综合评价。在确定质量水平或目标时,不能脱离社会的条件和需要,不能单纯追求技术上的先进性,还应考虑使用上的
经济合理性,使质量和价格达到合理的平衡。
质量系统性:
质量是一个受到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维护等因素影响的复杂系统。例如,汽车是一个复杂的
机械系统,同时又是涉及道路、司机、乘客、货物、交通制度等特点的使用系统。产品的质量应该达到多维评价的目标。费根堡姆认为,
质量系统是指具有确定
质量标准的产品和为交付使用所必须的管理上和技术上的步骤的网络。
质量管理发展到全面质量管理,是质量管理工作的又一个大的进步,统计质量管理着重于
应用统计方法控制生产
过程质量,发挥预防性管理作用,从而保证产品质量。然而,产品质量的形成过程不仅与生产过程有关,还与其他许多过程、许多环节和因素相关联,这不是单纯依靠统计质量管理所能解决的。全面质量管理相对更加适应现代化大生产对质量管理
整体性、综合性的客观要求,从过去限于局部性的管理进一步走向
全面性、系统性的管理。
发展原因
统计质量管理向全面质量管理过渡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它是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
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工业
生产技术手段越来越现代化,
工业产品更新换代日益频繁,出现了许多大型产品和复杂的系统工程,如美国
曼哈顿计划研制的
原子弹(早在40年代就已开始),海军研制的“
北极星导弹潜艇”,火箭发射,
人造卫星,以至
阿波罗宇宙飞船等。对这些大型产品和系统工程的
质量要求大大提高了,特别对安全性、可靠性提出的要求是空前的。安全性、可靠性奉产品质量概念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如,宇航工业产品的可靠性和完善率要求达到99,9999%,即这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在100万次动作中,只允许有一次失灵。它们所用的电子元件、器件、
机械零件等,持续安全运转
工作时间要在1亿小时以至10亿小时。以“
阿波罗”飞船和“水星五号”
运载火箭为例,它共有零件560万个,它们的完善率假如只在99.9%,则飞行中就将有5600个机件要发生故障,后果不堪设想。又如美国某项
航天工程,仅仅由于高频
电压测量不准,一连发射四次都没有成功。对于产品质量如此高标准、高精度的要求,单纯依靠统计
质量控制显然已越来越
不适应,无法满足要求。因为,即使制造过程的质量控制得再好,每道工序都符合
工艺要求,而试验研究、
产品设计、试制鉴定、准备过程、辅助过程、使用过程等方面工作不纳入质量管理轨道,不很好衔接配合、协调无序,则仍然无法确保产品质量,也不能有效地降低
质量成本,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这就从客观上提出了向
全面质量管理发展的新的要求。而电子
计算机这个管理现代化工具的出现及其在管理中的广泛应用,又为综合系统地研究质量管理提供了有效的
物质技术基础,进一步促进了它的实现。
第二,随着
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加深与发展,随着工人
文化知识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工会运动的兴起等等,为了缓和日益尖锐的
阶级矛盾,资本家对工人的态度和
管理办法也有新的变化,
资产阶级管理理论又有了新的发展,在
管理科学中引进了
行为科学的概念和理论,进入了“
现代管理”阶段。“现代管理”的主要特点就是为了实现更巧妙的剥削,必须首先要管好人,必须更加注意
人的因素和发挥人的作用。认为过去的“
科学管理”理论是把人作为机器的一个环节发挥作用,把工人只看成一个有意识的器官,如同机器附件一样,放在某个位置上来研究管理,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要把人作为一个独立的能动者在生产中发挥作用,要求从人的行为的本质中激发出动力,从人的本性出发来研究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而人是受
心理因素、
生理因素、
社会环境等方面影响的,因而必须从社会学、心理学的角度研究社会环境、人的相互关系以及
个人利益对提高
工效和产品质量的影响,尽量采取能够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管理办法。在这个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形形色色的所谓“
工业民主”、“
参与管理”、“刺激规划”、“共伺决策”、“目标管理”等新办法。这种管理理论的发展对企业各方面管理工作都带来了
重大影响,在质量管理中相应出现了组织工人“
自我控制”的
无缺陷运动,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质量
提案制度,“
自主管理活动”的质量
管理运动等等,使质量管理从过去限于技术、检验等少数人的管理逐步走向多数人参加的管理活动。
第三,在
资本主义市场激烈竞争下,广大消费者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买到质量可靠、价廉物美的产品,抵制资本家不负责任的
广告战和推销的滑头货,成立了各种
消费者组织,出现了“保护
消费者利益”的运动,迫使政府制定法律,制止企业生产和销售质量低劣、影响安全、危害健康等
劣等品,要企业对提供的产品质量承担
法律责任和
经济责任。制造者提供的产品不仅要求性能符合
质量标准规定,而且要保证在产品售后的正常使用期限中,使用效果良好,可靠、安全、经济,不出质量问题。这就是在质量管理中提出了质量保证和质量责任的问题,要求
制造厂建立贯穿全过程的
质量保证体系,把质量管理工作转到质量保证的目标上来。
八大原则
ISO标准簇质量八大原则
原则2: 领导作用
原则4: 过程方法
原则7: 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原则8: 与供方的互利关系
管理方法
相关学科:
管理已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用性。它应用了管理学、技术、数学等各门学科的成就和方法。
质量管理学的内容包括:
质量和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指导思想和原理;
质量管理工作的常用方法和工具;
有关质量设计的方法和技术。
质量管理学还建立了由
内部故障成本、
外部故障成本、
预防成本和
鉴定成本组成的质量成本的概念以及计算方法和评价方法。
方法模型:
QC七大手法
百年历程
最初的质量管理——检验活动与其他
职能分离,出现了专职的检验员和独立的检验部门。
1925年 休哈特提出
统计过程控制(SPC)理论——应用
统计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以减少对检验的依赖。
1940年代 美国贝尔电话公司应用统计质量控制技术取得成效;
美国军方资供应商在军需物中推进
统计质量控制技术的应用;
美国军方制定了战时标准Z1.1、Z1.2、Z1.3——最初的质量管理标准。三个标准以休哈特、道奇、罗明的理论为基础。
1950年代
戴明提出质量改进的观点——在休哈特之后系统和科学地提出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质量和生产力的持续改进;强调大多数质量问题是生产和经营系统的问题;强调
最高管理层对质量管理的责任。此后,戴明不断完善他的理论,最终形成了对质量管理产生重大影响的“
戴明十四法”。
开始开发提高可靠性的专门方法——
可靠性工程开始形成
1958年 美国军方制定了MIL-Q-8958A等系列军用质量管理标准——在MIL-Q-9858A中提出了“质量保证”的概念,并在西方
工业社会产生影响。
1960年代初朱兰、费根堡姆提出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他们提出,为了生产具有合理成本和较高质量的产品,以适应市场的要求,只注意个别部门的活动是不够的,需要对覆盖所有职能部门的质量
活动策划。
戴明、朱兰、费根堡姆的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在日本被普遍接受。日本 企业创造了
全面质量控制(
TQC)的
质量管理方法。统计技术,特别是“
因果图”、“
流程图”、“直方图”、“检查单”、“
散点图”、“
排列图”、“控制图”等被称为“老七种”工具的方法,被普遍用于质量改进。
1960年代中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制定了AQAP质量管理系列标准——AQAP标准以MIL-Q-9858A等质量管理标准为蓝本。所不同的是,AQAP引入了
设计质量控制的要求。
1970年代 TQC使日本企业的竞争力极大地提高,其中,轿车、家用电器、手表、电子产品等占领了大批
国际市场。因此促进了
日本经济的极大发展。日本企业的成功,使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巨大影响。
日本质量管理学家对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这一时期产生了
石川馨、
田口玄一等世界著名质量管理专家。
Kanben—看板生产
Kaizen—质量改进
由于田口博士的努力和贡献,质量
工程学开始形成并得到巨大发展。
1979年英国制定了国家质量管理标准BS5750——将军方
合同环境下使用的质量保证方法引入
市场环境。这标志着质量保证标准不仅对
军用物资装备的生产,而且对整个工业界产生影响。
1980年代 菲利浦.克劳士比提出“
零缺陷”的概念。他指出,“质量是免费的”。突破了传统上认为高质量是以高成本为代价的观念。他提出高质量将给企业带来高的经济回报。
质量运动在许多国家展开。包括中国、美国、欧洲等许多国家设立了国家质量管理奖,以激励企业通过质量管理提高生产力和竞争力。质量管理不仅被引入生产企业,而且被引入服务业,甚至医院、机关和学校。 许多企业的高层领导开始关注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作为一种战略
管理模式进入企业。
1987年
ISO9000系列国际
质量管理标准问世——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对全世界1987年版的ISO9000标准很大程度上基于BS5750。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对经济和贸易活动产生影响。
1994年
ISO9000系列标准改版——新的ISO9000标准更加完善,为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所采用。第三方
质量认证普遍开展,有力地促进了质量管理的普及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朱兰博士提出:“即将到来的世纪是质量的世纪”
1990年代末 全面质量管理(TQM)成为许多“世界级”企业的成功经验证明是一种使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的管理战略。质量的概念也从狭义的符合规范发展到以“
顾客满意”为目标。全面质量管理不仅提高了产品与服务的质量,而且在
企业文化改造与重组的层面上,对企业产生深刻的影响,使企业获得持久的
竞争能力。
在围绕提高质量、
降低成本、缩短开发和
生产周期方面,新的管理方法层出不穷。其中包括:
并行工程(CE)、
企业流程再造(
BPR)等。
2000年代 随着
知识经济的到来,
知识创新与管理创新必将极大地促进质量的迅速提高--包括生产和服务的质量、工作质量、学习质量、直至人们的
生活质量。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将更加丰富,并将不断突破旧的范畴而获得极大的发展。
企业管理
①质量保证
质量保证活动涉及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和各个环节。从产品设计开始到
销售服务后的
质量信息反馈为止,企业内形成一个以保证产品质量为目标的职责和方法的
管理体系,称为质量保证体系,是现代质量管理的一个发展。建立这种体系的目的在于确保用户对质量的要求和消费者的利益,保证产品本身性能的可靠性、
耐用性、
可维修性和外观式样等。
“质量保证”一词在
GB/T19000-2008/ISO9000:2005已经定义为“质量管理”的一部分,其定义为:“质量管理(3.2.8)的一部分,致力于提供质量要求会得到满足的信任”。因此,质量保证的活动,更应该是以3.5.3
可信性为核心。可信性的定义为:“用于表述
可用性及其
影响因素(可靠性、
维修性和
保障性)的集合术语。注解:可信性仅用于非定量术语的总体表述。所以,质量保证,更多的应该模拟最终顾客使用的环境、寿命以及产品的
相关标准要求进行严格的试验来满足
顾客信任。
②质量控制
为保证产品的生产过程和出厂质量达到质量标准而采取的一系列作业技术检查和有关活动,是质量保证的基础。美国J.M.朱兰认为,质量控制是将测量的实际质量结果与标准进行对比,并对其差异采取措施的调节管理过程。这个调节管理过程由以下一系列步骤组成:选择
控制对象;选择
计量单位;确定评定标准;创造一种能用度量单位来测量
质量特性的仪器仪表;进行实际的测量;分析并说明实际与
标准差异的原因;根据这种差异作出改进的决定并加以落实。
七个工具
1. 控制图是用
图形显示某项重要产品或过程参数的
测量数据。在制造业可用轴承
滚珠的直径作为例子。在
服务行业测量值可以是
保险索赔单上有没有列出某项要求提供的信息。
依照统计抽样步骤,在不同
时间测量。控制图显示随时间而变化的
测量结果,该图按
正态分布,即经典的
钟形曲线设计。用控制图很容易看出实际测量值是否落在这种分布的统计界线之内。
控制上限调查研究以查明问题所在,找出并非随机方式变动的因素。是制造轴承滚珠用的钢棒太硬?太软?还是钢棒切割机上切割
量调节值设得不对?
2.
帕累托图又叫排列图,是一种简单的图表工具,用于统计和显示一定时间内各种类型缺陷或问题的数目。其结果在图上用不同长度的条形表示。所根据的原理是十九世纪
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尔弗雷德.帕雷托(Vilfred Pareto)的研究,即各种可能原因中的20%造成80%左右的问题;其余80%的原因只造成20%的问题和缺陷。
为了使改进措施最有效,必须首先抓住造成大部分质量问题的少数关键原因。帕雷托图有助于确定造成大多数问题的小数关键原因。该图也可以用于查明生产过程中最可能产生某些缺陷的部位。
3.
鱼骨图也称为
因果分析图鱼刺,上面按出现机会多寡列出产生生产问题的可能原因。鱼骨图有助于说明各个原因之间如何相互影响。它也能表现出各个可能的原因是如何随时间而依次出现的。这有助于着手解决问题。
4. 走向图有时也叫
趋势图。它用来显示一定
时间间隔(例如一天、一周或一个月)内所得到的测量结果。以测得的数量为纵轴,以时间为横轴绘成图形。
走向图就象不断改变的
记分牌。它的主要用处是确定各种类型问题是否存在重要的
时间模式。这样就可以调查其中的原因。例如,按小时或按天画出次品出现的
分布图,就可能发现只要使用某个
供货商提供的材料就一定会出问题。这表示该供货商的材料可能是原因所在。或者发现某台机器开动时一定会出现某种问题,这就说明问题可能出在这台机器上。
5. 直方图也称
线条图。在直方图上,第一控制类别(对应于一系列
相互独立的测量值中的一个值)中的产品数量用条线长度表示。第一类别均加有标记,条线按水平或垂直依次排列。直方图可以表明哪些类别代表测量中的大多数。同时也表示出第一类别的相对大小。直方图给出的是测量结果的实际分布图。图形可以表现分布是否正常,即形状是否近似为钟形。
6. 分布图提供了表示一个变量与另一个变量如何相互关联的的
标准方法。例如要想知道金属线的
拉伸强度与线的直径的关系,一般是将线拉伸到断裂,记下使线断裂时所用的力的准确数值。以直径为横轴,以力为纵轴将结果绘成图形。这样就可以看到拉伸强度和线径之间的关系。这类信息对产品设计有用。
7.
流程图有时也称作输入-输出图。该图直观地描述一个
工作过程的具体步骤。流程图对准确了解事情是如何进行的,以及决定应如何改进过程极有帮助。这一方法可以用于整个企业,以便直观地跟踪和图解企业的运作方式。
流程图使用一些标准符号代表某些类型的动作,如决策用菱形框表示,具体活动用方框表示。但比这些符号规定更重要的,是必须清楚地描述工作过程的顺序。流程图也可用于设计改进工作过程,具体做法是先画出事情应该怎么做,再将其与实际情况进行比较。
专用术语
质量管理体系(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QMS)
管理认证
质量管理
认证标准是根据世界上170个国家大约100万个通过认证的组织的8年实践,更清晰、明确地表达的要求,并增强与各种
质量认证的
兼容性。
所有经认可的认证机构所发放的
认证证书,帮助企业进行
国际标准转换工作特举办此次管理体系
内审员培训班。
内审员全称叫内部质量
体系审核员,通常由既精通质量管理认证国际标准又熟悉本企业管理状况的人员担任。
内审员可以由各部门人员兼职担任,因此内审员在一个组织内对质量体系的正常运行和改进起着重要的作用。
失败原因
原因之一:缺少远见
远见提供了企业向何处发展、企业如何制定行动计划以及企业实施计划所需要的
组织结构和系统的顺序。缺少远见就导致把质量排斥在战略之外,这样企业的目标及优先顺序就不明确,质量在企业中的角色就不易被了解。要想从努力中获得成功,企业需要转变其
思维方式,创造不断改进质量的环境。
原因之三:管理者贡献不够
调查表明,大多数质量管理活动的失败不是技术而是管理方面的原因。
管理者的贡献意味着通过行动自上而下地沟通公司的想法,使所有员工和所有活动都集中于不断改进,这是一种实用的方法。只动嘴或公开演说不适合质量管理,管理者必须参与和质量管理有关的每一个方面工作并持续保持下去。在一项调查中70%的
生产主管承认,
中层管理者,因而说不清楚这些努力成功与否。试想,这样的质量管理能够成功吗?
原因之四:没有目的的培训
企业许多钱花费在质量管理的培训上,然而许多企业并没有因此得到根本的改进。因为太多的
质量管理培训是无关紧要的。例如,员工们学习了
控制图,但不知道在那里用,不久他们就忘记所学的了。可以说,没有目标、没有重点的培训实际上是一种浪费,这也是质量管理失败的一个因素。
原因之五:缺少成本和利益分析
许多企业既不计算
质量成本,也不计算改进项目的利益,即使计算质量成本的企业也经常只计算明显看得见的成本(如担保)和容易计算的成本(如培训费),而完全忽视了有关的主要成本,如销售损失和顾客离去的
无形成本。有的企业没有计算
质量改进所带来的潜在的利益。例如,不了解由于顾客离去而带来的潜在销售损失等。国外研究表明:不满意的顾客会把不满意告诉22个人,而满意的顾客只将满意告诉8个人。减少顾客离去率5%可以增加利润25%~95%,增加5%
顾客保留可以增加利润35%~85%。
原因之六:组织结构不适宜
组织结构、测量和报酬在质量管理培训、宣传中没有引起注意。如果企业还存在烦琐的官僚层次和封闭职能部门,无论多少质量管理的培训都是没有用的。在一些企业中,管理者的角色很不清楚,质量管理的责任常常被授权给
中层管理者,这导致了质量小组之间的权力争斗,质量小组缺少质量总体把握,结果是争论和混乱。
扁平结构、放权、跨部门工作的努力对质量管理的成功是必须的。成功的企业保持开放的沟通形式,发展了全过程的沟通,消除了部门间的障碍。
在质量管理活动过程中,通常把质量管理授权于某质量特权人物。质量成为一个平行的过程,产生带有自己的规则,标准和报告人员的新的官僚层次和结构,无关的质量报告成为正常。这个质量特权人物逐渐张大渗透,成为花费巨大而没有结果的庞然大物。质量官僚们把自己同日常的生活隔离开来,不了解真实的情况,反而成为质量改进的障碍。
原因之八:缺少度量或错误的度量
缺少度量或错误的度量是导致质量管理失败的另一个原因。不恰当地度量鼓励了短期行为而损失了长期的绩效,一个部门的改进以损失另一个部门为代价。例如,选择合适的价格改进了采购部门的绩效,但给
生产部门带来了极大的质量问题。企业没有参考对比就如同猎手在黑夜里打猎物,其结果只是乱打一气,偶然有结果,更可能是巨大的损失。公司需要与质量改进有关的
绩效度量手段,包括过程度量和结果度量。成功的公司都是以顾客为基础度量和监测质量改进的过程。
原因之九:报酬和承认不够
战略目标、绩效度量和报酬或承认是支持企业质量改进的三大支柱。改变观念和模式转变需要具有重要意义的
行为改变,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承认和
报酬制度的影响。企业如何承认和回报员工是传递公司
战略意图的主要部分。为使质量管理的努力富有成效,企业应当承认和回报具有良好绩效者,从而使质量改进成为现实。
现行的会计制度对质量管理的失败负有很大的责任。它歪曲了质量成本,没有搞清楚其潜在的影响。例如,与不良产品有关的成本如担保,甚至没有被看成是质量成本;废弃、返工被看成是企业的一般
管理费。
管理特色
相关举例:
长松咨询的质量
管理思想集中体现
PDCA(P—
plan,计划;D--do,执行;C--check,检查;A- act,处理)循环上:
1、计划阶段,看哪些问题需要改进,逐项列出,找出最需要改进的问题。
2、执行阶段,实施改进,并收集相应的数据。
3、检查阶段,对改进的效果进行评价,用数据说话,看实际结果与原定目标是否吻合。
4、处理阶段,如果改进效果好,则加以推广;如果改进效果不好,则进行下一个循环。
是
大环套小环,企业总部、车间、班组、员工都可进行
PDCA循环,找出问题以寻求改进;阶梯式上升,第一循环结束后,则进入下一个更高级的循环,循环往复,永不停止。戴明强调连续改进质量,把产品和过程的改进看作一个永不停止的、不断获得小进步的过程。
全面管理
第一,全面的质量,包括产品质量、
服务质量、成本质量;
第二,全过程的质量,指质量贯穿于生产的全过程,用工作质量来保证产品质量;
第三,全员参与的质量,对员工进行
质量教育,强调全员把关,组成
质量管理小组;
全面质量管理常用七种工具,就是在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中,用于收集和分析
质量数据,分析和确定质量问题,控制和改进质量水平的常用七种方法。这些方法不仅科学,而且实用,作为
班组长应该首先学习和掌握它们,并带领工人应用到生产实际中。
质量管理讲究科学性,一切凭数据说话。因此对生产过程中的原始质量数据的
统计分析十分重要,为此必须根据本班组,本岗位的工作特点设计出相应的表格。
排列图法是找出影响产品质量主要因素的一种有效方法。
1、
收集数据,即在一定时期里收集有关产品质量问题的数据。如,可收集1个月或3个月或半年等时期里的废品或不合格品的数据。
2、进行分层,列成
数据表,即将收集到的数据资料,按不同的问题进行分层处理,每一层也可称为一个项目;然后统计一下各类问题(或每一项目)反复出现的次数(即
频数);按频数的大小次序,从大到小依次列成数据表,作为计算和作图时的基本依据。
3、进行计算,即根据第(3)栏的数据,相应地计算出每类问题在总问题中的
百分比,计入第(4)栏,然后计算出累计
百分数,计入第(5)栏。
4、作排列图。即根据上表数据进行作图。需要注意的是累计
百分率应标在每一项目的右侧,然后从原点开始,点与点之间以直线连接,从而作出
帕累托曲线。
因果分析图又叫
特性要因图。按其形状,有人又叫它为树枝图或
鱼刺图。它是寻找质量问题产生原因的一种有效工具。
画因果分析图的注意事项:
1、影响产品质量的大原因,通常从五个大方面去分析,即人、机器、原材料、加工方法和工作环境。每个大原因再具体化成若干个中原因,中原因再具体化为小原因,越细越好,直到可以采取措施为止。
2、讨论时要充分发挥技术民主,集思广益。别人发言时,不准打断,不开展争论。各种意见都要记录下来。
四、分层法
分层法又叫分类,是分析影响质量(或其他问题)原因的方法。我们知道,如果把很多性质不同的原因搅在一起,那是很难理出头绪来的。其办法是把收集来的数据按照不同的目的加以分类,把性质相同,在同一
生产条件下收集的数据归在一起。这样,可使数据反映的事实更明显、更突出,便于找出问题,对症下药。
1、按不同时间分:如按不同的班次、不同的日期进行分类;
2、按操作人员分:如按新、老工人、男工、女工、不同
工龄分类;
3、按使用设备分:如按不同的机床型号,不同的工夹具等进行分类
4、按操作方法分:如按不同的
切削用量、温度、压力等
工作条件进行分类;
5、按原材料分: 如按不同的供料单位不同的
进料时间,不同的材料成份等进行分类。
6、按不同的检测手段分类。
7、其它分类:如按不同的工厂、使用单位、使用条件、
气候条件等进行分类。
总之,因为我们的目的是把不同质的问题分清楚。便于分析问题找出原因。所以,
分类方法多种多样,并无任何硬性规定。
五、直方图法
直方图(Histogram)是
频数直方图的简称。它是用一系列宽度相等、高度不等的长方形表示数据的图。长方形的宽度表示数据范围的间隔,长方形的高度表示在给定间隔内的数据数。
控制图法是以控制图的形式,判断和预报生产过程中质量状况是否发生波动的一种常用的质量控制统计方法。它能直接监视生产过程中的过程质量动态,具有稳定生产,保证质量、积极预防的作用。
散布图法,是指通过分析研究两种因素的数据之间的关系,来控制影响产品质量的相关因素的一种有效方法。
在生产实际中,往往是一些变量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在一定条件下又相互转化。有些变量之间存在着
确定性的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函数关系来表达,如园的面积和它的半径关系:S=πr2 ;有些变量之间却存在着
相关关系,即这些变量之间既有关系,但又不能由一个变量的数值精确地求出另一个变量的数值。将这两种有关的数据列出,用点子打在坐标图上,然后观察这两种因素之间的关系。这种图就称为
散布图或相关图。
存在问题
质量管理是公司
生产管理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作用众所周知。然而,在实际
生产活动中,质量管理往往难以控制,导致公司质量管理出现问题的的原因主要有十个。
缺少远见
远见是指洞察未来从而决定公司将要成为什么样公司的远大眼光,它能识别潜在的机会并提出目标,现实地反映了将来所能获得的利益。远见提供了公司向何处发展、公司如何制定行动计划以及公司实施计划所需要的组织结构和系统的顺序。缺少远见就导致把质量排斥在战略之外,这样公司的目标及优先顺序就不明确,质量在公司中的角色就不易被了解。要想从努力中获得成功,公司需要转变其思维方式,创造不断改进质量的环境。
没有以顾客为中心
误解顾客意愿、缺少超前为
顾客服务的意识,虽改进了一些工作但没有给顾客
增加价值,也会导致公司质量管理的失败。
例如,传递公司着迷于准时传递,努力把准时从42%提高到92%,然而令管理者惊讶的是公司失去了市场,原因是公司强调了时间准时却没有时间回答顾客的电话和解释产品。顾客满意是一个动态的持续变化的目标,要想公司质量管理成功就必须集中精力了解顾客的期望,开发的项目要满足或超出顾客的需要。
国外一家公司声称对不满意顾客提供全部赔偿,公司为此付出了代价,但收入却直线上升,员工的
流动率也从117%降至50%。
管理者贡献不够
调查表明,大多数公司质量管理活动的失败不是技术而是管理方面的原因。所有的质量管理权威都有一个共识:质量管理最大的一个障碍是质量改进中缺少上层主管的贡献。管理者的贡献意味着通过行动自上而下地沟通公司的想法使所有员工和所有活动都集中于不断改进这是一种实用的方法。只动嘴或公开演说不适合公司质量管理者必须参与和质量管理有关的每一个方面工作并持续保持下去。在一项调查中70%的生产主管承认他们的公司花费更多的时间在改进顾客满意的因素上。然而他们把这些责任授权给中层管理者因而说不清楚这些努力成功与否。试想这样的质量管理能够成功吗?
无目的培训
公司许多钱花费在质量管理的培训上然而许多公司并没有因此得到根本的改进。因为太多的质量管理培训是无关紧要的。例如员工们学习了控制图但不知道在那里用不久他们就忘记所学的了。可以说没有目标、没有重点的培训实际上是一种浪费这也是公司质量管理失败的一个因素。
缺少成本和利益分析
许多公司既不计算质量成本也不计算改进项目的利益即使计算
质量成本的公司也经常只计算明显看得见的成本(如担保)和容易计算的成本(如培训费)而完全忽视了有关的主要成本如销售损失和顾客离去的无形成本。有的公司没有计算质量改进所带来的潜在的利益。例如不了解由于顾客离去而带来的潜在销售损失等。国外研究表明:不满意的顾客会把不满意告诉22个人而满意的顾客只将满意告诉8个人。减少顾客离去率5%可以增加利润25%~95%增加5%顾客保留可以增加利润35%~85%。
组织结构不适宜
组织结构、测量和报酬在公司质量管理培训、宣传中没有引起注意。如果公司还存在烦琐的官僚层次和封闭职能部门无论多少质量管理的培训都是没有用的。在一些公司中管理者的角色很不清楚质量管理的责任常常被授给中层管理者这导致了质量小组之间的权力争斗质量小组缺少质量总体把握结果是争论和混乱。扁平结构、放权、跨部门工作努力对质量管理的成功是必须的。成功的公司保持开放的沟通形式发展了全过程的沟通消除了部门间的障碍。研究表明:放权的跨部门的小组所取得的质量改进成果可以达到部门内的小组所取得成果的200%到600%。
质量管理形成了自己的官僚机构
在公司质量管理活动过程中通常把质量管理授权于某质量特权人物。质量成为一个平行的过程产生带有自己的规则标准和报告人员的新的官僚层次和结构无关的质量报告成为正常。这个质量特权人物逐渐张大渗透成为花费巨大而没有结果的庞然大物。质量官僚们把自己同日常的生活隔离开来不了解真实的情况反而成为质量改进的障碍。
缺少度量和错误的度量
缺少度量和错误的度量是导致公司质量管理失败的另一个原因。不恰当地度量鼓励了短期行为而损失了长期的绩效一个部门的改进以损失另一个部门为代价。例如选择合适的价格改进了采购部门的绩效但给生产部门带来了极大的质量问题。公司没有参考对比就如同猎手在黑夜里打猎物其结果只是乱打一气偶然有结果更可能是巨大的损失。公司需要与质量改进有关的绩效度量手段包括过程度量和结果度量。成功的公司都是以顾客为基础度量和监测质量改进的过程。
现行的会计制度对公司质量管理的失败负有很大的责任。它歪曲了质量成本没有搞清楚其潜在的影响。例如与不良产品有关的成本如担保甚至没有被看成是质量成本;废弃返工被看成是公司的一般
管理费用;顾客不满意和销售减少的损失却没有在
帐目上反映出来。
报酬和承认不够
战略目标、绩效度量和报酬或承认是支持公司质量改进的三大支柱。改变观念和模式转变需要具有重要意义的行为改变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承认和报酬制度的影响。只有有了好的报酬和承认制度,员工才能积极的去做。公司如何承认和回报员工是传递公司战略意图的主要部分。为使质量管理的努力富有成效公司应当承认和回报有良好绩效者从而使质量改进成为现实。
质量改善意义
所谓
全面质量管理,就是企业全体人员及各个部门同心协力,把
经营管理、专业技术、数量
统计方法和
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建立起产品的
研究与开发、设计、生产作业、服务等全过程的
质量体系,从而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提供符合规定要求和
用户期望的产品和服务。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曾提出:在
生产过程中,造成质量问题的原因只有10%~15%来自工人,而85%~90%是企业内部在管理上有问题。由此可见,质量不仅仅取决于加工这一环节,也不只是局限于加工产品的工人,而是涉及到企业各个部门、各类人员。
质量——企业的生命
抓好
产品质量,首先就要提高
质量意识,不重视产品质量的职工是不可能生产出好的产品的。
质量管理:治标更要治本
关于企业如何抓好产品的质量管理,谈的人够多了,但是,不少听起来头头是道的理论运用到实际当中,收到的效果却不佳。
从“扁鹊自责”看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如同医生看病,治标不能忘固本。许多企业悬挂着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的标语,而现实中存在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质量管理误区
五大工具
1.
统计过程控制(
SPC,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
2.
测量系统分析(MSA,Measure System Analyse)
3.
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
FMEA,Failure Mode & Effect Analyse)
4.
产品质量先期策划(APQP,Advanced Product Quality Planning)
5.生产件批准程序(
PPAP,Production Part Approval Process)
价值观
质量第一: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是一切的基础,企业要生存和盈利,就必须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从始至终能够为顾客提供满意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
零缺陷是以抛弃缺点难免论,树立无缺点的哲学观念为指导,要求全体人员“从开始就正确地进行工作,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以完全消除工作缺点为目标的质量
经营活动。
源头管理:
质量管理应以
预防为主,将不良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这样不仅能保证质量,而且能减少不要的问题发生,降低变更次数,使企业整体的
工作质量和效率得到提高。
现代企业掌握在顾客手中,对于我们企业而言,把
顾客需要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为
顾客服务。企业要树立好“顾客至上”的
服务理念,把为顾客服务摆在第一位,想顾客之想,急顾客所急。
满足需要:
质量是客观的
固有特性与主观的满足需要的统一,质量不是企业自说自话,而是是否能够满足顾客的需求,只有满足了顾客需要,顾客才会愿意买单,企业才能实现盈利。
一把手质量:
企业一把手的一言一行从始至终受到全体员工的特别关注,他对质量的认知、观点与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员工工作质量的好坏,一把手应确保企业的质量目标与
经营方向一致,全面推进质量工作的开展。
现代企业的质量管理需要全员参与,它不仅仅是某个人、几个质量管理人员或质量管理部门一个部门的事情,它需要各个部门的密切配合,需要全员的共同参与。
持续改进整体业绩是企业永恒的话题,持续改进是质量管理的原则和基础,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质量管理者应不断主动寻求
企业过程的
有效性和效率的改进机会,持续改进企业的工作质量。
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质量管理要求尊重
客观事实,用数据说话,真实的数据既可以定性反映客观事实,又可以定量描述客观事实,给人以清晰明确的直观概念,从而更好的分析和解决问题。
下工序是顾客:
作为企业的员工,工作时不能只考虑自己的方便,要明确自己对上工序的要求,充分识别下工序的要求,及时了解工序发来的
反馈信息,把下工序当做顾客,经常考虑怎样做才能使下工序
顾客满意。
规则意识是指发自内心的,以规则为自己行动准绳的意识。企业每个人都要树立规则意识,敬畏规则,规则不合理,甚至不正确我们可以或者争取改变,从内心树立起规则意识,学习、遵循、监督和执行规则。
标准化预防再发生:
问题发生了,就要去解决,并且确保同样问题不会再因同样的理由而发生。
问题解决后,要标准化解决方案,更新
作业程序,实施
SDCA循环。
尊重人性:
很多时候,质量工作需要与人沟通,
企业经营者为了
持续发展和提升质量,就要充分尊重从事的工作人员,使员工感受到工作的意义与价值,快乐工作才能更好地提供顾客满意的工作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