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城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于一九八九年十二月二十六日通过, 大城市是指市区和近郊区非
农业人口五十万以上的城市。
简介
2010年《
中小城市绿皮书》近日发布,绿皮书指出,我国中小城市数量已达2160个,56%的地级以上城市为中小城市。
近年来,中国城市飞速发展,城乡
人口流动频繁,
农业人口、
非农业人口之间的界限模糊化,
城市人口规模迅速膨胀,许多县级城市(包括县级
建制市和规模较大的县的中心城镇)的市区
常住人口已经达到或超过20万、50万的
临界值。绿皮书依据中国城市人口规模现状,提出的全新划分标准为:市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下的为
小城市,50万~100万的为
中等城市,100万~300万的为Ⅱ型大城市,300万~500万为I型大城市,500万~1000万的为
特大城市,1000万以上的为
超大城市。依据此标准,中小城市是指市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下的城市。截止2009年底,全国共有2160个中小城市,其中地级212个,县级1948个。
截至2009年底,中国有
建制市655个,其中地级以上287个,县级建制市368个。地级以上城市中,直辖市、
副省级城市市辖区常住人口均超过百万;
省会城市中,除
银川、
拉萨外,其他城市市辖区人口也超过百万(也就是说,省会城市中只有银川、拉萨属于中小城市);
地级城市的情况则较为复杂,
东部地区的地级城市市区常住人口大多超过百万,以山东省为例,15个地级城市中,只有
滨州、
德州、
威海、
东营等四个城市城区人口低于百万。与此相对应,
中西部地区的多数地级城市市区人口均未超过百万。中国地级以上城市数量以及市辖区常住人口低于百万的地级以上城市数量,在287个地级以上城市中,有162个城市属于中小城市,占比56%。
在368个县级建制市中,除了
昆山、
江阴、
义乌等极个别发达城市的市区人口接近或略超过百万之外,多数
建制市市区人口在数万至数十万之间,都归属为中小城市。此外,全国有50个地级区划、1580个县级
行政区划(1463个县、117个
自治旗县)并非建制市,但这些地区(州、盟)、县(自治旗县、旗)的中心城镇,也已经聚集了相当规模的人口,在基础设施、
公共服务等方面与建制市的市区较为接近,中心
城镇居民享受着城市化的生活方式,也归属于中小城市。从总体上看,我国中小城市数量已达2160个,其中地级建制市162个,非建制市的地级行政区划的中心城镇50个,县级建制市368个,非建制市的县级行政区划的中心城镇1580个。
现状
绿皮书指出,中小城市已成为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许多中小城市的
发展速度已经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中小城市是我国行政区体系中重要的战略节点,在改革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尤其是中小城市数量众多,
幅员辽阔,聚集了庞大的人口、资源、产业、环境等发展要素,其发展方式的转变和
发展质量的提升对于我国加快推进现代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全局性、决定性的重大意义。
截至2011年底,中小城市及其直接影响和辐射的区域,行政区面积达92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96.57%;总人口达10.16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5.4%。截至2011年底,中小城市及其直接影响和辐射的区域,行政区面积达92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96.57%;总人口达10.16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5.4%。2011年,中小城市及其直接影响和辐射的区域,经济总量达26.51万亿元,占全国
经济总量的56.22%;
地方财政收入达22609.50亿元,占全国地方财政收入的43.12%。中小城市的科学
发展水平,关系到城乡一体化进程,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战略。中小城市已经迎来黄金发展期。
推进城镇化,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建设,也是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的
题中之义,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也对中小城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
又好又快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寄予了新期望。今后十年到二十年内,将是我国城市化快速推进的时期,
城市化率的提高应当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扩容为主,大力提高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对产业和人口的
承载能力。绿皮书还特意强调了全国十个具有典型意义的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调研基地的发展经验,
江苏省
昆山市、
常州市武进区、
湖南省
长沙县、
山东省
邹平县、
四川省
双流区、辽宁省
海城市、
安徽省
宁国市、
内蒙古准格尔旗、黑龙江省
肇东市、
河北省
武安市等十个城市成为全国首批“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调研基地”。这些城市通过
创新驱动、优化结构、
集约发展、
产业互动、
内生增长、
城乡统筹、生态立市等举措,实现了转型发展、高端发展、和谐发展和
绿色发展。
2022年11月19日,《中小城市绿皮书: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报告(2022)——共同富裕目标下的中小城市发展》发布,2020年,中国2634个中小城市行政区域面积879.36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的91.60%;常住人口11.91亿人,约占全国的84.47%;地区生产总值75.79万亿元,约占全国的74.77%。作为全国中小城市的领头羊,43个GDP超千亿元县市,以约占全国0.3%的人口,在全国0.15%的土地上,创造了全国6.17%的经济总量。其中有8个县域GDP突破2000亿元大关。昆山和江阴都超过4500亿元,张家港首次超3000亿元。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三个县级市已称霸榜单前三名18年之久。
2021年,中国县域有395个县级市。在GDP千亿俱乐部中,34个位于沿海地区,9个位于内陆地区。从省份分布来看,江苏占17席,比重近四成;浙江占9席,有2个县市进入前十名;福建占5席,山东占3席。中小城市内部发展差距明显,大多数中小城市GDP少于500亿元。
与此同时,经济发展越好的中小城市还伴有工业发展越充分的特点。将县级行政区按GDP划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GDP大于等于1000亿元;第二梯队,GDP大于等于500亿元且小于1000亿元;第三梯队,GDP小于500亿元。城市梯次越高,第二产业比重越高,第一梯队城市的第二产业比重明显高于第三产业,这与全国第三产业占主体地位的情况呈现较大反差,这可能与城市服务业主要集中于市辖区有关;第一梯队城市的第一产业占比远低于第二、第三梯队,而三大梯队城市的第三产业占比相差不大,说明第一梯队城市工业发展基础好,印证了第一梯队城市通过第二产业带动经济增长的发展逻辑。
报告表示,近十年来,中小城市的核心代表——县域城市,综合实力达到更高水平。《中国县域统计年鉴(2021)》等相关资料显示,2012~2020年,县域地区生产总值从30.80万亿元增长到50.08万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1.87万亿元增长到3.16万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从4.47万亿元增长到9.42万亿元,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由16.87万亿元增加到42.17万亿元,规上工业企业数量由22.22万家增加到24.57万家,经济实力大幅跃升,公共服务水平普遍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2020年以来,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办公厅等部门先后出台《关于加快开展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工作的通知》《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等加强县域发展的重要文件,县域城市必将在新时代、新征程、新篇章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此外,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中小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也逐步提高。《中国县域统计年鉴(2021)》数据显示,2088个县域的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从2012年的4.4万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9.4万亿元,基础设施水平和公共服务水平得到普遍提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从2012年的17万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42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