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市,别称
逻些、日光城,是
西藏自治区辖地级市、
首府,是
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具有
雪域高原和民族特色的国际旅游城市。全市下辖3个区、5个县,面积2.964万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末,拉萨市户籍人口58.12万人。
历史沿革
西汉时期
西汉元始元年前后(一世纪),中国青藏高原上出现了大大小小的氏族部落。经过多年的和战,又集结成若干个部落联盟,其中以山南河谷的雅隆部落联盟、阿里地区的象雄王国和
雅鲁藏布江以北的
苏毗部落联盟最为强大。这时,
拉萨河的古名“吉曲”已经出现。拉萨所在地则被人称为“吉雪沃塘”,意为“吉曲河下游的肥沃坝子”。
南北朝至隋朝
南北朝至隋朝时期(六世纪末
七世纪初),崛起于
山南—带的雅隆部落势力扩张到拉萨北部。
松赞干布的父亲囊日伦赞统治时,在娘、韦、嫩等家族的配合下,攻入赤邦松的堡寨,占领了拉萨地区。此后不久,松赞干布继位。松赞干布是西藏历史上的著名人物,被称作“骁勇多英略”,在拉萨城的历史上亦很有地位。为了巩固和发展新建立起来的政权,避开以前地方上的各种的贵族豪酋势力的干扰,他决定将根据地从山南移到拉萨,唐朝称其为“逻些”。
唐朝时期
唐贞观七年(633年)前后,松赞干布在拉萨建立了强大
吐蕃王朝。将政治中心迁至拉萨前,这里是一片沼泽荒芜,松赞干布迁至拉萨以后,造宫堡,修河道,建寺院,奠定了拉萨城市雏形。
大昭寺就是这一时期建造的。据传说建寺期间有山羊负土填湖。藏语中羊叫“惹”,土为“萨”,大昭寺建成后就叫做“惹萨”。由于大昭寺是最早的建筑,人们便以‘惹萨”作为以大昭寺为中心的城市名。汉文史籍把‘惹萨”一般译为“逻婆“、“
逻些”。随着佛教的兴盛,人们把这个城市视作
圣地、“拉萨”的名字就是这时出现并沿用至今。松赞干布遣使送厚礼、称臣于唐朝,松赞干布派遣其宰相禄东赞致礼,进献黄金五千两、以及其他珍宝数百,请求和亲。唐太宗将
文成公主(宗室女)嫁给松赞干布。拉萨仍然能到处看到与松赞干布、文成公主有关的古迹,他们的许多塑像被供奉在各个寺庙。
唐长庆二年(822年),唐朝使臣刘元鼎等入藏,与吐蕃僧相钵阐布、大相尚绮心儿会盟于拉萨东郊,还在大昭寺刻了石碑。松赞干布之后的历代
赞普扩建拉萨,使之日趋完善。武周久视年间(八世纪)
赤德祖赞弘扬佛法,在拉萨等地修建了许多寺院。赤松德赞继位后,进一步禁苯兴佛,巩固佛教的地位,维修和扩建拉萨大昭寺。同时在
帕邦卡和扎叶巴等地建造不少修道处,并给寺院分配子户。随着吐善领土的扩张和对外交流的发展,商业活动渐渐频繁,形成了某些重要的商业聚集点,拉萨作为都城所在地,自然也就成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之一,在整个吐善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赤松德赞时还在拉萨南郊的热马岗修筑了杰德噶琼寺,在拉萨西南吉曲河东岸修建了温江岛宫。赤松德赞逝世后,热巴巾赞普继续把拉萨视作弘扬佛法的中心。在他的全力支持下,完成了大昭寺四周佛殿的扩建,即东西两处的噶鹿和木鹿佛殿;南部兴建了噶瓦和噶巴沃两个佛殿;西部建了止康和正康塔马二殿。在拉萨西南桑浦河谷外,吉曲河东岸的俄样多之地新建了一座名叫柏麦扎西格培的大寺院。
唐贞元年间(八世纪末叶),
吐蕃社会持续动荡,在拉萨及周边地区先后发生了
朗达玛灭佛和奴隶平民起义的重大事件。唐开成三年(838年),赞普
朗达玛继位后,采取和他的前任赞普全然不同的政策,下令封闭吐蕃境内全部佛寺,强迫所有僧侣还俗,焚毁一切佛教经典。这些措施激起了在吐蕃社会势力庞大的佛教组织的强烈反对。唐会昌二年(842年),朗达玛在大昭寺被僧人贝吉多吉刺杀,从此,强大一时的吐蕃帝国濒临崩溃。
唐大中十一年(857年),吐蕃邦金洛平民发动起义,同时以拉萨为中心的卫如地区两大奴隶主家族卢氏和巴氏因为利益关系发生严重冲突,发生了长期的战争。起义军利用他们火并的时机,侵入吐蕃王朝帝国的中心地带。平民起义持续了长达几十年的时间,吐蕃社会终于在起义风暴中彻底瓦解。此后数百年,吐蕃分裂为许多部,拉萨的地位急剧下降,许多历史建筑毁于战乱。分裂割据的后期,拉萨地区多次发生鲁悔、巴、惹、征四集团间的战争。
南宋时期
南宋绍兴三十年(1160年),在拉萨、雅隆澎波一带,四集团互相攻杀。连续不断的战争,不但给拉萨地区藏民的生命财产和农牧业生产带来很大危害,还烧毁了大昭寺、
小昭寺的一部分,损失严重。此后不久蔡巴喝举于拉萨一带崛起,逐步取代了其它地方势力在拉萨的地位。南宋嘉熙三年、元太宗十年(1239年),蔡巴噶举派派使臣到蒙古地区展开外交,中国皇帝元世祖
忽必烈赐蔡巴庄园属民3700户。
元朝时期
元朝初年(13世纪中叶),划分
卫藏十干万户,蔡巴被归为3个万户之一。蔡巴万户作为拉萨一带的重要势力,在拉萨发展的历史中起过重大作用,也有过不少建树。它不但建有
蔡巴寺、贡唐寺,而且蔡巴噶举的创始人向·尊珠扎巴、他的门徒和历代蔡巴万户长还长期悉心管理着大昭寺,并多次对大昭寺进行整修。还曾组织力量疏通水道、加固河堤,一度使城市得以复兴。
明朝时期
明永乐七年(1409年),著名的
黄教始祖
宗喀巴在拉萨创立了第一次祈愿大法会,同年他在拉萨以东的旺古山上兴建了
格鲁派的第一座大寺院——
甘丹寺,黄教寺院得到发展。
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宗喀巴的弟子降央曲吉·扎西贝丹在大贵族柳梧·南喀桑布的资助下,在拉萨西郊约10千米外的地方修建了
哲蚌寺。
明永乐十七年(1419年),宗喀巴的另一个弟子降青曲吉在拉萨北郊修建了
色拉寺。格鲁派以这三座大寺为基地,不断壮大自己的势力。
明弘治年间(约十六世纪初),宗喀巴大弟子吉尊·喜绕憎格专门研习
密宗,在拉萨建立了密宗学院即
下密院。后来贡嘎顿珠又在密宗学院的上部另建了
上密院,形成著名的上、下密院。在以后的一段时期内,喜绕僧格还先后在色拉寺山上的色拉群丹处、蔡公堂,
达孜县的德钦桑昂卡尔,
墨竹工卡县的吉米次和彭波竹结等拉萨郊区继续修建了一些类似的寺院。从此,拉萨佛教兴盛不已。明朝还在西藏边界开设了一些
茶马互市,内地的纸张、丝绸、茶叶等通过茶马互市进入西藏,西藏的牛、羊、马交换到内地,内地与西藏边地经济上的往来非常密切。
清朝时期
清顺治元年(1644年),清朝入主中原,统一全国,并逐步建立起对西藏地区的直接统治。
从17世纪到18世纪,清朝属国
和硕特汗国时期及其以后,西藏政治相对稳定,社会相对安宁,拉萨城市发展相对较快。在此期间拉萨发生过两次较大的动乱,一次是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新疆
准噶尔汗国入侵,一次是清雍正五年(1727年)前
后藏发生战争,都由清朝中央派兵平息。特别是清雍正五年(1727年)到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之间,除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郡王
珠尔默特那木札勒被诛引起短暂的骚乱外,拉萨人过了整整50年没有社会动荡和战争硝烟的和平日子。在此期间拉萨修建了大量贵族府邸、
活佛家庙、政府衙门,还有商店、作坊、茶楼、酒店、民宅等。这时,拉萨市区以
大昭寺为中心向四面延伸辐射,不断扩大,东至
清真寺,南至三怙主庙,西至
琉璃桥,北到小昭寺,基本上形成了旧城区的格局。到清嘉庆年间,拉萨居民已有5000余户,人口达3万之多。
清雍正五年(1727年),清朝中央政府在西藏派驻
驻藏大臣,衙署最早设在拉萨
冲赛康。18世纪末在鲁布柳林西侧新建驻藏大臣衙门,拉萨市民称“朵森格”(石狮子)。清朝中央还在西藏派驻军队,军营设在拉萨北郊的扎什地方。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七世达赖喇嘛圆寂后,
乾隆皇帝在西藏实施摄政制度,即在前一辈达赖喇嘛圆寂至后一辈达赖喇嘛亲政之前,任命一位大活佛代行达赖喇嘛的职权,俗称
摄政王。德穆活佛、
策墨林活佛、
热振活佛、功德林活佛,都曾出任过摄政王。他们先后在拉萨修建了高大雄伟、华美壮观的家庙。与此同时,历辈达赖喇嘛的家庭,大小僧俗贵族的府邸,也竞相在拉萨城区动工兴建。在布达拉宫以西约2千米处建起了
罗布林卡,以后迭经扩建,成为占地36万平方米的大园林。由此形成以布达拉宫为中心,辐射
八廓街、罗布林卡周围约3平方千米的
拉萨古城。当时西藏商人、内地商人、
不丹、
尼泊尔、
印度诸国商人,纷纷云集拉萨经商,
冲赛康、铁奔康、坚布康、旺堆辛嘎、八廓街成为拉萨五大市场。
伊斯兰教信徒聚居城东河坝林一带,大都以屠宰磨面为职业:汉族居民多住城南,种菜、配酒者居多。这一、二百年是拉萨第四次大规模建设时期,也是
固始汗时期(前期是清朝属国
和硕特汗国)的全盛时期。
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中国同英国签订《
中英会议藏印条约》,愤怒的三大寺僧人和群众予以强烈谴责。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拉萨遭到英帝国主义侵略。许多喇嘛武装反抗,其他许多藏民也大刀和匕首,参加战斗。
民国时期
民国十三年(1924年),一些亲英军官试图政变,被告发,十三世达赖罢免了为首的藏军总司令擦绒。后擦绒试图建机械厂,被误认为修英国理事馆,遭到痛恨英帝国主义的群众殴打。
新中国时期
1949年10月1日,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宣告:“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定要解放包括西藏、内蒙、海南、台湾在内的中国领土。”1949年11月2日,西藏地方政府致函
毛泽东(时任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表示希望进行会谈。派遣了孜本夏嘎巴、孜江堪穷·土登嘉波二人为代表。两位代表在香港签证时,获得北京政府的通知:即将到任的中国驻印度
德里大使将与他们会谈。北京方面代表声明:“西藏的国防由中央政府负责,承认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在承认上述条件后,代表们为了作出决定可以前往北京。”
噶厦政府表示无法接受,由此,和谈未能进行。
1950年10月7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
昌都战役。19日攻克昌都。在昌都战役后,解放军停止了军事行动,释放了全部藏军俘虏。在中央政府邀请下,
达赖喇嘛和西藏政府代表团前往北京与之进行和谈。1951年4月,以
阿沛·阿旺晋美为首的五人代表团前往北京。
1960年1月,正式设立拉萨市。
1965年9月9日,
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拉萨市成为自治区首府。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51年5月,
西藏和平解放前后,拉萨墨本管辖拉萨市区中心部分(林廓路以内);
雪巴列空管辖拉萨市郊洛麦溪、朗如溪、札什溪、折布林溪、蔡溪、蚌堆(仲堆)溪、列乌溪、南木杰岗溪、隆巴溪、札溪、昌谷溪、聂当溪、江溪、东嘎宗、南木吉才溪、曲隆溪、古崩堂溪、德庆宗等18宗溪。
1954年,拉萨墨本管辖拉萨市;卫区总管管辖尼木门喀溪、曲水宗、
羊八井郭巴、麻江郭巴、堆龙德庆宗、撒拉溪、朗塘溪、卡孜溪、林周宗、墨竹工卡宗、东嘎宗、德庆宗、达孜宗、蔡溪、列乌溪、南木杰岗溪、洛麦溪、协仲溪、札什溪、曲隆溪、折布林溪、南木溪、聂当溪、朗如溪、蚌堆溪、札溪、隆巴溪、昌谷溪等28宗溪。
1960年设拉萨市,原属绛曲基巧的当雄、达木曲柯尔、白仓溪、达波错斯(色)、旁多溪划入拉萨市。将折布林溪、洛麦溪、朗如溪、蔡溪、曲隆溪、札什溪并入拉萨市区;以林周宗与旁多宗、撒拉溪、朗塘溪、卡孜溪合并设林周县(驻松盘);以当雄与羊八井郭巴、宁中郭巴、纳木湖郭巴等合并设当雄县;以达孜宗与德庆宗、蚌堆溪合并设达孜县(驻德庆村);以墨竹工卡宗设墨竹工卡县(驻塔巴村);以曲水宗与色溪、南木溪、协仲溪、聂当溪合并设曲水县(驻雪村);以尼木门喀溪与麻江郭巴合并设尼木县(驻塔荣);以堆龙德庆宗与列乌溪、东嘎宗合并设堆龙德庆县(驻朗嘎)。拉萨市共辖当雄(驻当曲卡)、尼木、曲水、堆龙德庆、达孜、林周、墨竹工卡等7县。
1964年,原
林芝专区所属林芝(驻尼池村)、米林(驻东多村)、工布江达(驻介德)、墨脱4县划入拉萨市领导。墨竹工卡县迁驻工卡;林芝县迁驻普拉。拉萨市辖11县。
1975年,林周县由松盘迁驻旁多。
1977年,拉萨市辖林周(驻旁多)、
当雄(驻当曲卡)、墨竹工卡(驻工卡)、尼木(驻塔荣)、米林(驻东多村)、墨脱、达孜(驻德庆)、曲水(驻雪村)、堆龙德庆(驻朗嘎)、林芝(驻普拉)、工布江达等11县。
2015年11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拉萨市堆龙德庆县,设立拉萨市
堆龙德庆区。这是拉萨市继城关区后第二个区。
2017年7月18日,国务院关于同意西藏自治区调整拉萨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17〕107号),撤销达孜县,设立拉萨市
达孜区,以原达孜县的行政区域为达孜区的行政区域,达孜区人民政府驻德庆镇德庆中路21号。
区划详情
截至2022年,拉萨市下辖3个市辖区、5个县,共64个乡(镇、街道),269个村委会(社区居委会)。拉萨市人民政府驻城关区江苏大道69号。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拉萨市位于中国
西南地区、西藏自治区东南部,
雅鲁藏布江支流拉萨河北岸,地理坐标为东经91°06′,北纬29°36′。全市行政区域东西跨距277千米、南北跨距202千米,面积2.964万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拉萨市位于
青藏高原的中部,海拔365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之一,地势北高南低,由东向西倾斜,中南部为
雅鲁藏布江支流
拉萨河中游河谷平原,地势平坦。在拉萨以北100千米处,屹立着念青唐古拉
大雪山,北沿是
纳木错,山顶最高处海拔7117米。念青
唐古拉山脉屹立在
西藏高原中部,自西向东约600千米,它西接岗库卡耻,东南延伸与
横断山脉的伯舒拉岭相接,中部略为向北凸出,它是雅鲁藏布江和
怒江两条大水系的分水岭,同时将西藏自治区分为藏北、藏南、藏东南三大地域。大
唐古拉山口海拔5231米,是青、藏两省区天然分界线,也是
青藏线109国道的最高点。“念青唐古拉”,藏语意为“灵应草原神”,这四座山峰及其周边地区曾受到强烈的
第四纪冰川作用,形成了如今较为陡峭的
山岭,尤其西北坡更是陡峭异常。
气候
拉萨市气候属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年日照时数3000小时,比四川省成都市多1800小时,比中国最大的东部城市上海市多1100小时,在中国各城市中名列前茅,故有“日光城”的美称。拉萨市地处
喜马拉雅山脉北侧,受下沉气流的影响,全年多晴朗天气,降雨稀少,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属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历史最高气温29.6摄氏度,最低气温零下16.5摄氏度,年平均气温7.4摄氏度。降雨量集中在6、7、8、9月份全年日照时间3000小时以上,素有“日光城”的美誉。年降水量为200—510毫米,集中在6—9月份,多夜雨,称为雨季。太阳辐射强,空气稀薄,气温偏低,昼夜温差较大,冬春寒冷干燥且多风。年无霜期100~120天。
水文
拉萨市的
母亲河是
拉萨河,发源于念青唐古拉山南麓
嘉黎里彭措拉孔马沟。流经
那曲、当雄、林周、
墨竹工卡、
达孜、城关、堆龙德庆,至曲水县,是雅鲁藏布江中游一条较大的
支流,全长495千米,流域面积31,760平方千米;最大流量283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20立方米/秒,年平区流量287立方米/秒;海拔高度由源头5500米到河口358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河流之一。此河属于融雪和隆雨类型,水量的大小随着温度的高低降水量的多少而变化。
拉萨河流域内大部分为山地,山峰高耸,坡度陡峭,地势自北向南倾斜,
念青唐古拉山脉必育有规模不大的现代冰川,流域右岸支流大部发源于冰川,左岸支流大都发源于湖泊或
沼泽。拉萨河在林周县唐古以上河谷呈“V”型,以下至
墨竹工卡县河谷变宽阔,宽约1—1.5千米,开始有河心漫滩出现,漫滩上植被良好,该段河道较规正,两岸分布三级连续的阶地:三级阶地高出河水位40—50米,其表部为厚50—80厘米的砂表土,生长着茂盛的草类,是天然良好的牧场;二级阶地高出河水位20—30米;一级阶地高出河水位10—20米,大部分已被开垦成耕地。沿河两岸是河谷冲积平原,宽度达1—10千米,耕地面积约57万亩,这些地区,气候温和,地势平坦,土质较厚,水源充沛,是西藏粮食主要产区之一。
人口民族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结果,拉萨市常住人口为867891人,城镇人口605511人,城镇化率69.77%。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470353人,占54.19%;女性人口为397538人,占45.81%。全市常住人口中,拥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47800人;拥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07840人;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74689人;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56544人。全市常住人口中,藏族人口为608856人,汉族人口为233082人,其他少数民族人口为25953人。
截至2022年末,拉萨市户籍人口为58.12万人。
参考资料来源:
政治
经济
综述
2023年,拉萨市经济总量持续扩大,地区生产总值突破800亿元,达到834.7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6%。这是继2021年突破700亿元后,全市经济再次迈上新台阶。此外,2023年,拉萨市产业结构得到持续优化,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对全市经济增长起到关键性支撑作用。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9.92亿元,同比增长7.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28.81亿元,同比增长10.0%;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76.06亿元,同比增长9.4%。
2022年,拉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747.57亿元,比上年增长0.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74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291.25亿元,增长2.3%;第三产业增加值429.58亿元,比上年下降1.3%。
参考资料来源:
2022年,拉萨市2022年,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2.47亿元,比上年下降32.2%,其中:各项税收63.49亿元,下降31.6%。全年执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55.33亿元,比上年增长11.6%。
2022年,拉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下降37.3%。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比上年下降38.7%;民间投资比上年下降34.1%。分产业:第一产业投资增长76.1%,第二产业投资下降30.7%,第三产业投资下降42.3%,三次产业投资的比重为8.9:12.2:78.9。
第一产业
拉萨市的农牧业水平较高,主要种植
青稞、
小麦、
油菜。拉萨北部
当雄全县和
尼木、堆龙德庆、林周、墨竹工卡部分区乡属
藏北草原南沿,水草丰美,牧业兴旺,盛产牛羊肉类、
酥油、牛绒和羊毛;中部是著名的拉萨河谷,南部属
雅鲁藏布江中游,为西藏较好的农业区之一,盛产青稞、小麦、油菜籽和豆类,“拉萨一号”蚕豆更是饮誉中外的良种。
2022年,拉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9.82亿元,其中:农业产值19.28亿元,林业产值1.65亿元,牧业产值28.46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43亿元。
2022年,拉萨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5.14万公顷。粮食种植面积2.80万公顷,其中:青稞种植面积2.09万公顷,比上年增加0.12万公顷,小麦种植面积0.65万公顷,比上年减少0.07万公顷。油菜种植面积0.39万公顷,比去年减少0.01万公顷,蔬菜种植面积0.68万公顷。
2022年,拉萨市粮食总产量16.01万吨,比上年增长1.1%。其中青稞产量11.91万吨,增长7.6%。油菜籽产量0.87万吨,比上年增长5.8%。蔬菜产量27.0万吨,比上年下降1.9%。
截至2022年末,拉萨市牲畜存栏总头数123.01万头(只、匹),其中,大牲畜存栏93.80万头,猪存栏1.28万头。肉类产量3.67万吨,增长8.3%;禽蛋产量0.17万吨,增长17.4%;奶产量13.70万吨,增长4.5%。
第二产业
拉萨市在纺织、皮革、塑料、火柴和织毯等产业中,传统的方法和机械化的工艺并存。民族手工业生产有了很大进展,西藏拉萨地毯厂生产的地毯有很好的销路。
截至2022年末,拉萨市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9家,比上年增加7家,增长7.6%;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为100.1%。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13.03亿元,比上年增长17.2%,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7.2%。
第三产业
截至2022年末,拉萨市共有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单位)211家,比上年增加14家,增长7.1%;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3.31亿元,比上年下降11.5%。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零售额为95.31亿元,下降24.4%,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7.0%。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零售额为95.31亿元,下降24.4%,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7.0%。按经营地统计: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309.07亿元,比上年下降11.6%,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44.24亿元,比上年下降11.3%。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额为325.55亿元,比上年下降10.8%;餐饮业收入为27.76亿元,比上年下降19.3%。
2022年,拉萨市进出口贸易总额44.46亿元,比上年增长22.9%。其中,出口41.82亿元,增长100.6%;进口2.64亿元,比上年下降82.8%。
2022年,拉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2024.12万人次,比上年下降23.4%。其中:入境游客0.39万人次,下降35.8%,国内游客2023.73万人次,下降23.4%。全年旅游总收入288.91亿元,比上年下降23.5%;旅游外汇收入250.41万美元,下降36.1%。
截至2022年末,拉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569.98亿元,比年初增长10.7%,其中住户存款余额632.33亿元,比年初增长13.4%;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3593.37亿元,比年初增长4.2%,其中住户贷款余额446.27亿元,比年初增长8.9%。
交通运输
截至2022年末,拉萨市农村公路(不含国道、省道)通车总里程达到5312.4公里。公交运营线路总长度1057公里,公交年客运量为4470.4万人次。
公路
2016年,拉萨市建成的国内海拔最高的环城路,环绕拉萨市区,全长近100千米,道路中共有7个隧道,27座桥梁,跨越青藏铁路。2019年,邦嘎隧道、
柳东大桥建成通车。
铁路
截至2022年,途径拉萨市的铁路有
青藏铁路、
川藏铁路、
拉日铁路,主要火车站有
拉萨站、
拉萨南站、
拉萨西站等。
青藏铁路是中国实施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是
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该路东起青海西宁,西至西藏拉萨,全长1956千米。其中,西宁至格尔木段814千米已于1979年铺通,1984年投入运营。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北起青海省
格尔木市,经
纳赤台、
五道梁、
沱沱河、雁石坪,翻越
唐古拉山,再经西藏自治区
安多、
那曲、
当雄、
羊八井,至拉萨,全长1142千米。其中新建线路1110千米,于2001年6月29日正式开工。青藏铁路是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2006年7月1日正式通车运营。
川藏铁路包括三大路段:
成康铁路(成都至
康定又包括
成雅铁路和雅康铁路)、
康林铁路(康定-林芝)、
拉林铁路(拉萨-林芝)。
拉日铁路从
拉萨站(货车则起于
拉萨南站)至
日喀则站,从拉萨站沿
拉萨河而下,南经
堆龙德庆区南部、
曲水县,西向
雅鲁藏布江而行,穿越近90千米峡谷区,经
尼木、
仁布县,抵达藏西南重镇
日喀则。
航空
拉萨贡嘎机场位于西藏自治区
山南市贡嘎县甲竹林镇,坐落在壮丽的雅鲁藏布江南岸,海拔3600米,跑道长4000米,宽45米,机场等级4E,可供波音747、空中客车等大型飞机起降,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民用机场之一。2007年,贡嘎机场旅客吞吐量达1187104人次。2011年7月26日
中国西藏航空有限公司正式首航,首航航线为拉萨至
阿里。西藏航空主要从事国内航空客货运输业务,总部设在拉萨贡嘎机场,是西藏首家本土基地航空公司,也是世界首家以高原为基地运行的航空公司。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2年末,拉萨市共有高等院校1所(市属,下同),中等职业学校2所,普通中学23所,小学74所,幼儿园276所,特殊学校1所,全市小学学龄儿童纯入学率达99.99%,初中毛入学率达102.83%,义务教育巩固率保持在99.33%。。2020年7月,拉萨市入选教育部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名单。
文化事业
截至2022年末,拉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290个(含村业余团),博物馆9个。全市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46%,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60%。
医疗卫生
截至2022年,拉萨市共有卫生机构581个,其中,医院 34个。基层卫生医疗机构535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5个,卫生院53个,村卫生室193个,门诊部42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232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0个,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0个,采供血机构1个。医学在职培训机构 1个。全市实际开放床位数4795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7707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3723人。
人民生活
2022年,拉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591元,比上年增长4.6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756元,比上年增长7.3%。城乡收入比为2.27:1。
社会保障
2022年,拉萨市2022年,市属年末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1.80万人,减少0.14万人;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3.03万人,增加0.82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94万人,增加0.04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8.93万人,减少1.25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4.38万人,增加0.69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0.81万人,增加0.08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5.22万人,减少0.61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 12.72万人,增加2.36万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0.66万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0.49万人。全市特困供养人数为1286人,其中,集中供养人数为765人。城乡医疗救助人数为5962人。
通信传媒
拉萨人民广播电台是拉萨唯一的广播电台,也是中国最年轻的省会城市广播电台。
2020年,拉萨市邮电业务总量156.4亿元,其中,邮政业务总量2.8亿元,电信业务总量153.7亿元。年末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42.9万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112.6万户。
历史文化
节庆
藏历新年:藏族人民从藏历十二月份就作过年准备,农历初一,是藏历新年的第一天,他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各家派人到河边背回新年的第一桶水——吉祥水,从初二开始,亲朋好友彼此走访,拜年祝贺,此活动持续三五天,藏历新年期间,在广场或空旷的草地上,大家围成圈儿跳
锅庄舞、
弦子舞,在六弦琴、钹、锣等乐器的伴奏下,手拉手、人挨人地踏地为节、欢歌而和,孩子们则燃放鞭炮。
地名由来
拉萨古称“惹萨”,藏语“山羊”称“惹”,“土”称“萨”。“拉萨”,藏语翻译为口头语言“是”,做事只需敬顺佛圣旨意,如理即化,亦表示精确,不容置疑与改变,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是通“寺”与“侍”。此地以佛寺立城,故名拉萨市。史籍上第一次出现“拉萨”二字,见于唐元和元年(806年)藏王赤德松赞所立《噶琼寺碑》,其中有言:“神圣赞普先祖松赞之世,始行圆觉正法,建拉萨大昭寺。”由此可见,拉萨的城名,已经出现了近1200年了。
风俗民情
拉萨新城以
布达拉宫和八廓街为中心,北至
色拉寺,西至
堆龙德庆县。纵目眺望拉萨城,邮电大楼、新闻大楼、
拉萨饭店、
西藏宾馆及各色建筑物星罗棋布,互为参错,连连绵绵,一片新辉。站在布达拉宫顶上俯瞰拉萨全城,整个拉萨市区到处是一片片掩映在绿树中的新式楼房,唯八廓街一带飘扬着
经幡,荡漾着桑烟。在这里,密布着颇具民族风格的房屋和街道,聚集着来自藏区各地的人们,他们中许多人仍然穿着本民族的
传统服装,那仿佛从不离手的转经筒和念珠显然表明佛教实际上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文物
非遗
截至2021年,拉萨市县级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达167项,县级以上非遗传承人221个。非遗项目涵盖传统技艺、舞蹈、音乐、戏剧、美术、民俗、竞技、医药等十大类。
风景名胜
拉萨市有许多古迹遗址,
布达拉宫、
大昭寺和
罗布林卡被列为
世界文化遗产。主要旅游景点有
哲蚌寺、
色拉寺、
小昭寺、
宗角禄康、
藏王陵、
楚布寺、
拉萨清真寺、
曲贡遗址、
西藏博物馆、
药王山、
直贡噶举派寺庙群等,主要商业区有
八廓街、
宇拓路步行街、
拉萨百货大楼等。周围具有经济价值和医疗作用的地热温泉遍地,
堆龙德庆区的曲桑温泉、
墨竹工卡县的德中温泉享誉整个藏区。
地方特产
西藏有很多充满了乡土气息与民族风格的手工艺产品,各式的木碗、银碗、竹碗等藏族手工艺传统编织品;也有尼泊尔,印度等国商人批量加工的仿制品,如各种骨雕动物,经过防旧处理的各色“古董”等。
对外交流
领事机构
友好城市
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