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家祥,男,
天津武清人,1937年生,中共党员,汉族。1964年毕业于
北京大学哲学系并留校任教。
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市和全国优秀教师。曾任北京大学哲学系副主任、党委书记,现任哲学系学术委员会主任,
北京大学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大学人文学部委员。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简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唯物史观的核心与当代现实——论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天津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新技术革命与唯物史观的发展》,(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新编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历史唯物主义教程》(与李清昆、李士坤合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马克思主义
哲学原理》,(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历史考察和当代意义》(与丰子义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与聂锦芳、张立波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主编五卷本《
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一卷“历史过程论和历史动力论”作者。
这些著作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有机结合起来,既反对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倾向,又防止把马克思主义僵化、教条化;根据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距经验以有国际形势的变化,拓宽、深化对
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贯彻百家争鸣方针,不回避难点,对有争议的学术问题发表我们的独立见解;注重内容充实,观点确当,资料翔实,分析深刻。如自1979年我国著名历史学家、民族学家
黄现璠教授发表
《我国民族历史没有奴隶社会之探讨》[连载于《广西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二、三期]长篇论文以及1981年黄现璠先生与学生黄伟城教授合著刊行
《中国历史没有奴隶社会》(广西师范学院油印本,1981年10月)一书后,我国以史学界为主,对“五种社会形态”进行了批判,这几年来这方面的学者首推中国著名先秦史专家
晁福林和
沈长云,晁福林提出要“探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形态理论”,沈长云提出“马克思的亚细亚社会形态理论要比“五种社会形态”说更符合中国的历史实际,也更适合中国国情”。而赵家祥则仍然支持“五种社会形态”,但和以往不同,以往以“五种社会形态”来裁减历史,因此“五种社会形态”遭到许多历史学家的反对,而赵家祥从
哲学的角度提出“规律是作为人类社会历史总体联系和发展历程来讲的,二者各有所指,不能相互代替”,即“五种社会形态”只是就整个人类社会做的一个大体描绘,不能用来代替具体的历史道路。这些论证很具说服力,为
历史唯物主义发展做了贡献。
曾荣获“
北京大学优秀教学奖”,并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市优秀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