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洋渔业
海洋水产业的组成部分
远洋渔业是海洋水产业的组成部分,指远离本国渔港或渔业基地,在别国沿岸海域或深海从事捕捞活动的水产生产事业。远洋渔业是由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较高,助渔、导航仪器设备先进、完善,续航能力较长的大型加工母船(具有冷冻、冷藏、水产品加工、综合利用等设备)和若干捕捞子船、加油船、运输船组成的捕捞船队。其发展取决于本国的经济实力、工业化程度和海洋科学技术水平,以及国内外市场、消费水平等因素。主要渔具有拖网、围网、流网、延绳钓、标枪等。以捕捞鳕、鲱、鳀、金枪、鲭、鲹、鲽、胡瓜、竹刀科鱼类以及头足类甲壳类鲸类等为主要对象。苏、日、美等国是世界上远洋渔业最发达的国家。发展远洋渔业,开发远洋水产资源,有利于减轻和缓和沿岸、近海捕捞强度,合理布局渔业生产力;促进工业、仪器、海洋科学的发展;提高水产品总产量,增加外汇收入,密切与沿岸国家的经济联系等。
基本介绍
海洋渔业依其渔场与本国渔业基地之间的距离远近为标准,可分为远洋渔业和沿岸近海渔业。所以,远洋渔业可说是在本国沿岸近海以外,距离本国渔业基地较远的海洋上经营的渔业。至于距离在若干范围以外才算是远洋渔业,各国有不同的规定。笼统地说,有主张以200海里为界线的,在本国200海里以外的渔业是远洋渔业;也有主张在本国大陆架以外海洋上经营的渔业是远洋渔业。各国可根据具体情况,在渔业法中明确规定。日本在其渔业法中规定,远洋底曳网渔业的作业范围在东经153。以东和北纬45。以南海域;这明显地指出,远洋渔业在离开本国陆地的一定距离以外。也有在渔业法中指定某些渔业为远洋渔业,如在日本渔业法中就指明母船式金枪鱼渔业、母船式捕鲸业是远洋渔业。
种类
远洋渔业的种类因分类的根据不同而异。依使用的渔具分,就有远洋钓渔业,远洋拖网渔业、远洋围网渔业、远洋刺网渔业等;依捕捞对象分,就有远洋金枪鱼渔业、远洋磷虾渔业,远洋鱿鱼渔业、远洋鳕鱼渔业等;依组织情况分,就有单船远洋渔业和母船式远洋渔业(即组成船队的远洋渔业),以及利用外国渔业基地作为根据地的远洋渔业等。
我国的远洋渔业
我国的远洋渔业起步于1985年,以过洋性渔业为主,2009年产量98万吨,不及近海渔业的十分之一。但我国已跻身世界远洋渔业大国。远洋渔业为我们餐桌上带来一批陌生的鱼类,例如秋刀鱼、竹荚鱼、鳕鱼、柔鱼(大洋性鱿鱼)、金枪鱼。我们未来的餐桌上,还可能出现南极磷虾。这些域外海产,正在丰富和改变我们的饮食传统。
很可惜,中国的远洋渔业起步太迟。1994年底《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地球上近36%最富饶的公海变成了沿岸国家的专属经济区。公海更加贫瘠,捕捞成本更高,捕捞配额的争夺也更激烈。连日本这样的传统远洋渔业强国都难以承受,产量连续下降,只好将部分产能转向近海。可想而知,中国远洋渔业的发展空间也很有限。
远洋渔业并非救渔之道。“靠外海、大洋是不行的。日本人认为,渔业的根基在沿岸。”已退休的福建水产研究所副研究员林学钦先生说,“我们还是多重视沿岸海域的保护,发展栽培渔业,增殖放流等。沿岸渔业的成本最低。”
行业发展情况
市场供需结构
在水产品供给方面,2007年到2011年间中国水产品的产量保持稳定增长。到2011年,中国水产品的产量达到了5603.21万吨,同比增长了4.28%。在进口方面,2007年,中国水产品进口量为346.48万吨,2008年,水产品的进口量为388.40万吨,2009年,中国进口水产品有所下降,为374.03万吨,进入2010年后水产品进口逐渐回升,2011年进口量达到424.90万吨,同比增长了11.18%。
在水产品消费方面,2011年,中国水产品的消费量达到了5636.91万吨,同比增长了3.98%;出口达到391.2万吨,同比增长17.17%。
由于对外开放及经济发展的影响,中国的水产品消费将继续增加,特别是由于收入差距加剧,对高级水产品的消费将持续增加。
总体情况
主要鱼种中,年渔获量保持在100万吨以上的只有凤尾鱼带鱼,其中凤尾鱼的渔获量有减少趋势,带鱼维持相似的水准。年渔获量在50万~100万吨的只有圆鯵,年渔获量在20万~49万吨的有海鳗小黄鱼,玉金鱼,鲅鱼,鲳,鲭鱼等。上述的鱼种中中国人喜爱的中等水产品有带鱼,小黄鱼,鲳,大黄鱼,鮸(黄姑鱼)等,而这类鱼种已出现供不应求的状态。尤其是这些鱼种有的属于不可养殖品种,有的属于养殖困难品种,所以供给不足现象在进一步加剧。
综上所述,中国整体水产品的自给率较高,个别鱼种供需缺口的加大,如金枪鱼,鲭鱼,鲽鱼以及带鱼,黄鱼等,促使进口量呈现增加的趋势。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2-24 03:01
目录
概述
基本介绍
种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