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平县
广东省河源市辖县
连平县,广东省河源市辖县,总面积2275.08平方千米,位于广东省北部、新丰江上游。连平县下辖13个镇。县政府驻元善镇。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连平县常住人口28.52万人。
历史沿革
据出土文物考证,连平县地在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群居住。
春秋战国时期,属百越之地。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连平属南海郡,为龙川县地。二世元年(前209年),连平属南越地。
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至三国时期,连平属南海郡龙川县、桂阳郡浈阳县地。
东晋时期,连平属东官县。
南朝齐高帝建元二年至明正德十二年(480年-1517年),连平先后属河源县、浈阳县、龙川县、循州、翁源县地。
明正德十三年至崇祯六年(1518年-1633年),连平分属河源、翁源、长宁(新丰)、和平县地。崇祯七年(1634年),奉旨割惠州府和平县之惠化图、河源县之忠信图、长宁(新丰)县之长吉图,韶州府翁源县之东桃、银梅两铺(后称银梅图),置连平州。州治设在元善镇,辖和平、河源两县,属惠州府。这是连平单列县级散州的开始。
清沿明制,连平仍设州,但无属县。清宣统三年(1911年)九月,连平改州为县,属惠州府,下辖4个图:惠化图、银梅图、长吉图、忠信图。
民国年间,连平县先后隶属潮循道、东江行政区、行政公署第六区、行政公署第七区;下辖地区由民国七年(1918年)的惠化区(一区)、银梅区(二区)、长吉区(三区)、忠信区(四区)变更为民国十五年(1926年)起的:惠化(一区)、上坪(二区)、长吉(三区)、忠信(四区)、银梅(五区)。
1949年1月1日,在和平县属青州山塘成立连(平)和(平)县人民政府,隶属九连地委。同年6月2日,连平县人民政府在忠信长安旅店(现忠信镇供销社旧址)成立,6月25日,县人民政府迁至元善镇。同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连平属东江专区(区址:惠州)。
1952年,改属粤北行政区(区址:韶关)。
1956年,改属惠阳专区。
1958年11月,连平、和平两县合并称九连县,隶属韶关专区。
1959年2月,县政府迁往忠信,称连和县。
1960年7月,连和县改称和平县,隶属韶关专区。
1962年6月,连平县建制恢复,仍属韶关专区。
1988年1月,河源市成立,连平县改属河源市。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57年12月,连平撤销区设置,全县改设为17个乡(镇)。
1958年10月,实行“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全县17个乡镇合并成为惠化、忠信、大湖、隆街、陂头5个人民公社。同年12月,从忠信公社析出石背公社。
1959年11月,陂头公社(包括贵东)划给翁源县管辖。同年12月,从惠化公社划出上坪公社。
1960年2月,从大湖公社析出莲塘公社。同年4月,撤销石背公社建制,忠信公社接管原石背公社辖地,隆街公社划给新丰县管辖。7月,惠化、上坪公社划给新丰县管辖。
1961年9月,从大湖公社划出三角公社。同年11月,从忠信公社划出忠信镇、油溪公社和高莞公社。
1962年6月,原划给新丰、和平两县的社(镇)重归连平,并从惠化公社划出内莞公社。
1963年3月,忠信、油溪、高莞3个合并为忠信公社,大湖、三角合并为大湖公社。同年6月,连平县改属惠阳专区辖。
1964年7月,从忠信公社划出九连公社。
1966年5月,元善镇改称为红阳镇。同年9月,撤销忠信镇建制,将该镇并入忠信公社。
1967年6月,陂头公社由韶关专区翁源县划归惠阳专区连平县管辖。自此,原连平县境复原。
1977年3月,忠信公社划分为忠信、油溪、高莞3个公社。
1978年6月,从陂头公社划分出贵东公社,从大湖公社划分出绣缎公社。
1982年6月,红阳镇复名元善镇。
1983年冬,撤社设区(镇)。
1987春,撤区建乡(镇)。
区划详情
2022年1月,连平县下辖13个镇(上坪镇内莞镇元善镇陂头镇溪山镇隆街镇田源镇油溪镇忠信镇高莞镇大湖镇三角镇绣缎镇)。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连平县,地处广东省北部,河源市西北部,东江流域上游。东邻和平县,南连东源县新丰县,西接翁源县,北与江西省龙南全南县交界。位于东经114°14′44″~114°56′51″,北纬24°05′48″~24°28′08″之间。县境东西长约72.4千米,南北宽约55.6千米,总面积2275.08平方千米。
地质
连平县,区域地质构造位于赣闽隆起区与粤桂湘褶皱带的接触处,贵东一大东山东西向构造带的东南部。
县域内地层分布很广,以下古生界地层为主,其中震旦系、寒武系地层大面积分布于新岭顶及九连山一带,上古生界地层则呈带状分布于忠信及陂头垇陷盆地中。北北东、北东向褶皱、断裂组成了连平区域构造的基本格局。其中九连山复式背斜为连平最巨型的基础褶皱,黄牛石顶断层在西部切过了县域内大部分地层,并继续往北、南延伸。此外,在下坪附近见多组北西向断层及近东西向断层。
县域内岩浆岩主要分布在贵东、大尖山、大顶及九连山一带,以大型岩基产出为特征。
地形地貌
连平县,地处粤北九连山区,境内地形复杂,山丘绵亘,地势北高南低、西高东低,九连山脉在境内自北分别向西和西南方向延伸,平均海拔为693.5米。两大水系(东江水系北江水系),六条主要河流(连平河大席河忠信河、大湖河、陂头河、贵东河)纵横全境。北、中部多为中低山,西南部大多是丘陵地带,东南部以谷底盆地为主。山地、丘陵、盆地占全县总面积的90%以上,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根据地貌形态特征,县内地貌大致可分为北、中部山地区,西南部丘陵区和东南部谷底盆地区及陂头、内莞喀斯特地形区。
气候
连平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主要特征为夏冬长,春秋短,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季节明显,境内日照总时数1615.4小时,平均气温20.4℃,降雨量1923.3毫米。
水文
连平县,境内河流分属东江、北江两大水系。东江水系河流有连平河、大席河、忠信河和大湖河,流域面积1965.5平方千米,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83.11%。大小支流57条,其中集雨面积10平方千米以上支流42条。北江水系主要河流有陂头河和贵东河,流域面积313.4平方千米,占全县土地面积的13.25%。大小支流11条,其中集雨面积10平方千米以上支流7条。境内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水质良好,全县地下水平均每日涌水量8873.76吨。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结果,连平县土地总面积3412614.15亩,其中集体土地3224100亩,国有土地188514.15亩;耕地面积306273亩,园地67294.95亩,林地2741681.7亩,草地59011.05亩,城镇村及工矿用地80867.25亩,交通用地32143.05亩,水域67518.3亩,其他土地57824.85亩。
水资源
连平县,境内有大小河流68条,其中集雨面积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8条(东江水系的连平河、大席河、双头河、忠信河、大湖河、高陂河,北江水系的陂头河、贵东河),水资源总量22.33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6144.74立方米,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15.51万千瓦,可开发量10.1万千瓦。
矿产资源
连平县,矿产资源丰富、种类繁多,计有煤、铁、铜、铅、锌、锡、钨、金、银、磷、石墨、黏土、稀土、陶瓷土、大理石、硅石、白云岩、石灰岩、玄武岩、辉绿岩、花岗岩等,是广东省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储量较为丰富的一个县,被誉为“粤北有色金属之乡”。截至2006年末,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五大类30多种,矿床23个,矿点52个。其中铁矿储量达1.6亿吨,居全省第一;钨锡矿储量30万吨,居华南地区首位。
生物资源
连平县,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经县林业局调查发现,县境内野生动物主要有两栖爬行动物20多种、哺乳动物20多种、鸟类50多种、昆虫100多种。按样地调查及标本采集,县内已发现的主要野生植物有1368种,其中苔藓8科8属8种、蕨类36科72属121种、裸子植物5科7属7种、被子植物152科617属1232种(双子叶植物127科489属1022种、单子叶植物25科128属210种)。
人口
2015年,全县13个镇年末总人口410611人。其中农业人口345724人,占全县户籍总人口的84.2%;非农业人口64887人,占15.8%;元善镇75990人,上坪镇33266人,内莞镇19200人,陂头镇34249人,溪山镇18094人,隆街镇45180人,田源镇14028人,油溪镇36623人,忠信镇53641人,高莞镇24788人,大湖镇22172人,三角镇17457人,绣缎镇15923人。全县社会劳动力221446人。
连平的人口绝大多数是中原汉族的后裔。县境内在新石器晚期已有人类聚居。后周以后,县内居民多数为客家人,土著居民只有少许。客家先民原聚居于中原一带,由于战乱等原因,隋唐以来,多次迁徙于福建、江西、广东等地。县地自隋代到清代,历代都有客家居民迁入,其中大部分均系明朝初期从福建、江西迁来。民国期间,有少部分居民从广东东部的梅州市梅县区兴宁五华、等地迁来。建国后,外地迁来人口较少,仅有部分水库移民及少数因婚姻或工作关系迁入县境的人员。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连平县常住人口285224人。
经济
2021年,连平县地区生产总值为97.82亿元,同比增长5.5%,两年平均增长3.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24221万元,同比增长9.2%,两年平均增长6.9%;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66146万元,同比增长6.2%,两年平均增长3.5%;第三产业增加值为487860万元,同比增长3.7%,两年平均增长1.9%。
2022年,连平县地区生产总值为100.25亿元,同比增长0.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30331万元,同比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70647万元,同比增长1.4%;第三产业增加值为501609万元,同比下降1.2%。
2023年,连平县地区生产总值为106.20亿元,同比增长4.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51035万元,同比增长6.6%;第二产业增加值为300706万元,同比增速持平;第三产业增加值为510294万元,同比增长6.4%。
交通运输
综述
大广、汕昆、武深、粤赣高速和国道105线、358线及省道253线贯穿境内,为国道105线和大广高速公路入粤第一县。
公路
国道:国道105线、国道358线
水路
清代至民国时期,水上运输为连平主要运力。通航河流主要有隆街河、忠信河新丰江,航道一般通行2~3吨木船。
50年代后,隆街河、忠信河因河道淤塞而停止通航。新丰江则一直通航至1988年。
政治
县委书记:邓小强
县委副书记、县长:黄罡星
县政协主席:吴树民
注:截至2024年6月。
社会事业
明崇祯八年(1635),连平州城设立学官(文庙)。清代雍正二年(1724)十一月,在州城“牟公祠”创办义学1所。随后,境内学馆、私塾逐渐增多。光绪三十一年(1905),州城“凤阳书院”改为州立高等小学堂,各区陆续兴办小学。民国15年(1926)开始设县立初级中学1所。此后,中、小学教育有所发展。至1949年建国前夕,全县有中学4所,学生528人;小学71所,学生9227人。
历史文化
方言
连平居民操客家话,其音系与和平话、兴宁话相比更接近于梅县话。连平话除县城话以外,还有次方言,可分为4个片:忠信、隆街、上下坪、陂头。这4个片的主要差别在字调上。
风景名胜
连平名胜古迹、旅游胜地众多,是生态旅游的理想之地。“连平八景”自古享有盛名。“西山瀑布”、“龙潭喷雨”、“戈罗耸翠”、“梧峰樵唱”等自然奇观令人陶醉。“圣迹苍岩”、“上洋溶洞”、“观音坐莲”等天然溶洞千姿百态。“内莞风光”、“陂头小桂林”等景观令人流连忘返。内莞圣迹苍岩景区已初具规模,溶洞分为三层,其中旱洞两层,洞顶通天,水洞一层,景观奇特,在粤北山区喀斯特地貌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著名人物
荣誉称号
连平县先后获得“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宜居宜业典范县”、“全国环境综合整治先进县”、“全国法治县创建先进单位”、“全国文明县城”、“中国鹰嘴蜜桃之乡”、“第二个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广东省卫生城镇”、“广东省生态县”、“广东省双拥模范县”、“广东省文明县城”、“广东省林业生态县”、“广东省客家花灯艺术之乡”、“广东省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广东省现代农业技术示范县”等称号。
连平县在2008年被评为“广东省文明县城”之后,2009年又获评为首批“全国文明县城”,成为广东省仅有的两个国家级文明县城之一;2012年起致力于打造“广东香格里拉”;2017年12月,入选“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特色魅力示范县200强”。
2020年3月,入选2020中国慈善公益百佳县市。
2020年12月,被授予”广东省双拥模范城(县)“荣誉称号。
参考资料
历史沿革.连平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历史沿革.和平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连平荣膺首批全国文明县城.新浪新闻援引南方日报.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05 15:59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