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Pī)国,是
夏商古国,邳和薛同祖。邳国的先祖
奚仲曾经担任过
夏朝的
车正之官,立国后迁于邳地今
江苏省徐州市
邳州市一带,国名就称邳。邳地沂泗交流,宜稼宜穑,使邳国得到迅速发展。
商朝时,邳是商王朝的敌对国家,曾经反叛和抗拒商王朝的统治,后来被彭国打败。邳国的历史很长,直到
春秋战国时期,最终为楚国所灭。邳国先后存在1600多年.对中原
东部地区的开发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简介
邳国是中国在上古时代的一个方国。今
江苏省
徐州市
邳州市自古以来先后称邳国(先秦)、下
邳县(秦)、
下邳国(汉)、
下邳郡(汉魏)、下邳国(晋)、下邳郡(南北朝),北周时下邳郡改为
邳州至今。 根据《
说文》记载:“邳,
奚仲之后,汤左相
仲虺所封,国在鲁薛县”。《左传·昭公元年》记载:“商有姺邳,盖
仲虺之裔为乱者,国灭,武王复封其后于邳,为薛侯”。《元和郡县志》记载:“
下邳县,本夏时邳国,后属薛。珍贵史书《竹书纪年》记载夏帝仲康七年:“世子相出居
商丘,依邳侯”。所谓邳侯其实就是邳国之侯,是以可以认为,夏代是确有邳这个
诸侯国。根据这段史料证明,邳国是个诸侯的侯国。是夏王朝的同姓之侯。当时的情况是夏帝太康昏乱,于是其国遭后羿、寒冲等先后侵夺,于是太康之子
帝相逃出夏廷,前往他相信的同姓的诸侯邳侯处避难。正符合当时的社会规则。
邳国开国国君是谁?根据史料推断:邳国的先祖应该是
奚仲。也就是说
奚仲是夏邳国第一代国君。
奚仲是黄帝后裔
任姓族人,因辅助夏禹治水有功,封于邳地,建立邳国。《说文解字》载:“车,舆轮之总名,夏后时
奚仲所造”《世本?作篇》亦云:“奚仲作车。”可见
奚仲是人类造车鼻祖,即夏王朝的
车正。关于这位发明家的身世,《山海经?海内经》和《路史》上均有记载:“帝俊生禺号,禺号生淫梁,淫梁生番禺……番禺生
奚仲。”根据甲骨文和帛书记载帝俊就是黄帝之子。因此
奚仲的始祖就是彪炳千秋的黄帝。春秋时薛宰在追忆自己的祖先时说:“薛之皇祖奚仲居薛,以为夏车正。奚仲迁于邳,
仲虺居薛,以为汤左相。”
奚仲生活于夏禹之时,因为有功被夏天子封于薛(即今山东枣庄滕州市西南部“
薛国故城”一带),为夏禹掌车服大夫。
奚仲的故乡,就在今天的山东省枣庄滕州市一带。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一书中对“车”的解释如下:“车,舆轮之总名,夏后时奚仲所造。”权威的《辞海》作了这样的介绍:“
奚仲,传说中车的创造者。
任姓,黄帝之后。夏代的
车正。居于薛(今山东枣庄滕州市南),后迁于邳。春秋时代的薛即其后裔。”邳国的先祖
奚仲担任夏朝的
车正之官,后来就向南迁徙于邳,国的名称就称邳国。称原来的薛为上邳“春秋时,
楚宣王31年(前339),即齐惠王31年,邳迁于薛。齐威王二十二年(前339),封其相
邹忌为良成侯于下邳。”邳国沂泗交流,宜稼宜穑,使邳国得到迅速发展。“邳”,甲骨文,金文中作“不”(不”即“丕”),“丕”旁加“邑”即后来的“邳”字,表示邳国当时有城邑。商朝时,邳是商王朝的敌对国家,曾经反叛和抗拒商王朝的统治,后来被彭国打败。邳国的历史很长,直到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楚国占领邳地,邳人又北迁至薛作为齐楚两大国的缓冲。至此以后邳地称下邳,薛地称上邳。楚考烈王二年(前261年),邳国被楚国彻底灭亡。
来源和迁徙
来源
邳国的建立,谓在商汤时,朱骏声《
说文通训定声》颐部第五:“邳,奚仲之后,汤左相仲虺所封,国在鲁薛县,从邑丕声。《左·昭公元年传》:“商有姺邳,盖仲虺之裔为乱者。”《释文》:“下邳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姺、邳与观、扈、徐、奄同,则国尝灭矣,周复封其后于邳为薛侯也”。应劭注东海下邳曰:“邳在薛,其后徙此,故曰下邳。”朱、段皆沿袭旧说,谓邳在商代被灭,后周武王重封,即春秋薛国,揉邳、薛为一国,显属谬误。邳、薛在春秋战国时同时并存,到战国中期齐灭薛,后期则楚灭邳。邳、薛建国都在商初,是亲族邻国而不是同一国。
迁徙
《左传》姺邳,《玉篇》引作婉妪,《史记》、《汉书》、《说文》等书均作邳,《路史》邳或作娝、丕、不,故李平心认为丕、邳、任、不、娝、……则是妊的同音字,而在今山东、江苏都有邳,都是姬族的原住区或迁居点。娩与夏同姓,实属狄族。邳与夏同属黄帝族,夏为姒姓,邳为任姓,实不同姓。邳之亲族无终,狂犬(与邳国同族的一支)后变为北狄族,但邳始终是华夏族。故李氏所言不妥,又以观扈、姺(辛)邳为一国, 些属大谬。观与扈乃二国,均为夏朝姒姓的亲族。观为五观 (武观),即夏启之弟所建之观国。扈为有扈氏,即夏启之叔 辈。而娩乃有辛氏姜姓,为炎帝族共工氏之后,故观、扈与 姚、邳并非一国。且观、扈、姺、邳在周代均同时存在,只是当春秋初年,观、扈、姺早已消亡,唯邳幸存,也易被误认为四国即同一国。任姓起源于陕甘,其支族遇、终、泉、昌、祝、狂犬、卑皆在河南一带,则邳当亦不例外,其起源于河南一带去探寻,山东、江苏之邳乃是周武王时所封迁之地。故商汤所封仲虺之后于邳,当在河南之丕山。因仲虺助商汤立国有功,故《国语·周语》云:“商之兴也,材杌次于丕山。”丕山当系仲虺居地,即今河南浚县东南二十里之大伍山,又叫黎山,《水经注·河水》:“成皋县之故伾阜,荥带伾阜,绝岸峻周,高四十许丈,城张翕崄崎而不平,任阜在今黄河南岸
荥阳县西北汜水镇,又作“伍上”,亦号大伾山。《清一统志》卷一百四十六开封府:“大任山,在汜水县西北一里,有大涧九曲,又名九曲山。上有城皋旧城。按(禹贡)之大侄,《汉书音义》以为黎阳县山,在今卫辉府浚县,《水经》以为在成皋,非是。”则仲虺所居任山应在黄河之北的浚县大任山,因见于《书·禹贡》,即《水经注·河水》所说:“大侄在河内修武、修德之济,济沈之侄,与荥播泽,出入自此,然则大伾即是山矣。”《清一统志》卷一百五十八卫辉府:“大伾山,在浚县东南二十里,山高四十丈,周五里,亦曰黎山,峰山献秀拔,若倚屏障。《书·禹贡》至于大伾,《汉书》注:臣瓒曰,今黎阳山临河乃大任也。”又名青坛山。顾炎武《肇域志》释大任山之名,引《尔雅》一成曰任,孔安国曰:山再咸曰任,今观此形,当以安国说为是。顾氏为历史地理大家,而释大伾却因袭孔氏旧说,陷于附会,大伍山乃因仲虺之后以胚为图腾,囚其居地丕国所在而名丕山。
甲骨文:“贞,乎从奠取岯、▯(不能识别的甲骨文,下同)、图三邑。”丁山说:“奠应是北郑,若‘乎取岯、▯、图三邑的岯’,即《禹贡》的‘至于大伍’。图即《卫风》‘清人在彭’。▯即邶▯卫之▯。”则商汤初年之丕,在今浚县大伾山,即(禹贡)之大伾山。《史记·夏本纪》亦取之《禹贡》。丕人后南迁至荥阳之邳阜,又叫邳上或丕山、大邳山。商代中叶遭到商王武丁的征伐,才被迫东迁山东之邳乡。周成王时青铜器《麦尊》铭文曰:“王令辟井侯,出劾,侯于井。”井侯即
邢侯,初封地在成皋邢丘,劲宇,
王国维、郭沫若皆释为“伍”,其后
刘节、陈盘等人从其释,并确认铭文中的“任”即《水经注》中的“大伾山”。但应为荥阳县西北
汜水镇之大任山,亦即古成皋之大任山。《殷墟文字丙编》上辑有一卜辞:‘‘庚申卜,王贞;余伐不?”“辛酉卜,▯,羽壬戍,不至?”广王献唐以不即邳国,则丕遭伐东迁。
丕人被商朝所迫,才东迁山东邳乡,在今沂水县。《后叉书·郡国志》:东莞有邳乡。《水经注·沂水》:“沂水东南充,迳邳乡东,东南注于沭。 “《山东通志》卷三十六疆域,志第三古迹三沂水县:“邳乡城在县北,俗谓之半城。”
1954年,
山东峄县文化馆曾收集到战国初期二件铭文一同的青铜器邳伯垂,铭文云:“惟正初吉,丁亥,不白邳十夏子自作尊,用祈眉寿无疆,子孙永宝用之。”
峄县在争枣庄市南峄城区。其西邻即
薛城区,为薛国所在。《竹书纪午》载:“梁惠王三十一年,邳迁于薛,改名徐州。”则
沂水之邳国即在战国初年由沂水之邳乡南迁至枣庄之
峄城,其南邻则为江苏
邳州市,为汉代
下邳县故地。《水经·泗水注》:泗水“又东南过
下邳县西,泗水历县,迳葛峄山东,即
奚仲所迁邳峄者也。泗水又东南迳
下邳县故城西,东南流,沂水流纳注焉。”《汉书·地理志》东海郡下邳注:“葛峄山在西,古文以为峄阳。”又“臣瓒曰:有上邳,故曰下邳。”则邳国地跨今枣庄市峄城区及
薛城区的南部,应作上邳。《王子侯表》有上邳侯郢客,楚元王予。《左传》定公元年记薛宰曰:“薛之皇祖奚仲居薛,以为夏车正。奚仲迁于邳。仲虺居薛,以为汤左相。”乃是回,忆追叙的话,其实奚仲迁邳乃在河南浚县大任山,如果远在山东和江苏交界之下邳的话,便构不成因姺、邳叛商,商受到威胁,才几次大力征伐邳国,这时邳国乃在
荥阳北之丕阜,商末才东迁山东沂水县北之邳乡,周武王便就地封邳伯于此。到战国初年才又南迁
峄县之邳,是为上邳,故邳伯晕即出土于此,可见不是偶然的事。则邳并非迁在薛国之内。旧史学家不察,往往揉合薛、邳为一国,其实薛、邳两国并列相依。后齐灭薛,以封盂尝君田丈为薛君,楚又灭薛,又占领邳国即下邳之地,故《
淮南子·兵略训》说楚“东裹郯、邳”,粱惠成王三十一年即
楚宣王三十年,邳迁于薛,因邳国一向听从于楚,故楚国占领邳国即下邳之地,而强迁邳国于故薛国东部之地,叫上邳。若然,则邳国由
沂水邳乡南迁应在今江苏
下邳县。以后才被楚迫迁于薛国东境而为上邳,作为与齐国的缓冲地带的楚附庸国。《汉书,地理志》下邳注引应劭说:“邳在薛,其后徙此,故曰下邳。”说与《左传》相违。 邳国之亡,当在楚顷襄王时,《史记·楚世家》载:“楚顷襄王十八年(前281),猎人向顷襄王献扩境之计说;“故秦、魏、燕、赵者,麒(小)雁也;齐、鲁、韩、卫者,青首(水乌)也;邹、费、郯、邳者,罗鹫(社d)也,外其余则不足射者。见鸟六双,以王何取广到顷襄王二十一年,楚都
郢都被秦将白起所攻取,楚国被迫北迁于陈城,与魏、韩、赵、齐相倚赖以抗秦,楚国
西境、南境全被
秦国所占领,故楚国不得不向其东邻诸小国如鲁、邳、费、邾、小邾等国去打主意,向东扩张领土来弥补其西疆南疆的损失。故“楚顷襄王在位时征之”,大约因齐、秦的干预,而暂时未能灭邳。到楚考烈王二年(前261),攻徐州(薛城)后顺便灭亡了弱小的邳国。
《史记·高帝本纪》五年正月:“齐王
韩信习楚风俗,徙为楚王,都下邳。”则
邳国被视为楚地,当为楚所灭。同书《留侯世家》、《韩信传》、《灌婴传》、《靳歙传》亦屡言下邳。《元和郡县志》卷十:“至秦曰下邳;”是秦已立县。并非《水经·泗水注》所说的“汉徙齐王韩信为楚王,都之,后乃县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