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江桥,位于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鄞江镇它山堰村附近的
鄞江之上,镇以桥名,桥以江名,其前身称“大德桥”,始建于
唐代。
北宋元丰年间改建成石墩木结构屋盖式桥梁,全长38丈,宽3丈,桥上覆屋28间,更名为鄞江桥,为浙江第一座木结构风雨大桥。1000多年来,鄞江桥历经多次重建或维修。1979年,为改善交通,拆除廊桥建了水泥钢筋桥。2014年,鄞江镇政府又在原址上游100米处重建全长90米、宽9米的鄞江廊桥。
鄞江桥原叫大德公桥,简称大德桥,最初建于
唐代,起初是一座木结构桥梁,还没有廊屋,以石柱为桥脚,上面铺头竹棚或木板,以解决南北交往。大德公桥的“大”是指发动群众广泛捐资,黎民百姓捐资公益踊跃参与,“德”意为“与其留财留儿孙,毋宁积德佑后代”,而“公”则表示此桥为公共所有;也有一说,“大德”是当地老百姓对唐代
鄮县县令
王元暐恩德的纪念。
北宋元丰年间(公元1078—公元1085年),改建成石墩木结构屋盖式桥梁,全长38丈,宽3丈,桥上覆屋28间,更名为鄞江桥。此后1000多年来,鄞江桥历经多次重建或维修。
清
道光十四年(公元1834年),重建鄞江桥,太守吕仲英书写桥匾“八邑津梁”,并立下《重建鄞江桥碑记》,现存于
它山庙内。鄞江桥在设计中采用了特殊的防震结构,在每个石墩上设一排托木,托木与梁木之间穿隔数根横木,将间断的主梁变成多支点
连续梁,既有刚性支点,又有弹性支点。按当地老人的说法,“赶一群牛过桥,桥会抖;一只猫跑过,桥也会抖,可就是不会倒”。正是因为拥有这种特殊的结构形式,《
中国古桥技术史》一书中,对鄞江桥作了专门的介绍。《
中国科学技术史·桥梁卷》对该桥也有所提及。
2014年,鄞江镇政府又在原址上游100米处重建鄞江廊桥。重建依靠政府托底支撑与民间筹资,当地群众捐款近1500万元,其中“帅特龙”董事长
吴志光出资1000余万元。
鄞江桥复建工作则由浙江省古建筑设计院负责。重建鄞江桥的设计者,对鄞江桥的背景,以及区位、周边历史遗存、周边廊桥,还有鄞江桥的历史沿革、文献资料、历史照片、碑刻记载、廊屋特色、附属部分、材料来源等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对全国范围内书籍上有关鄞江桥记载的内容上进行了数据、图像和结构上的分析。他们发现了于上世纪60年代初,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编辑的《浙江民居》对鄞江桥也有介绍。通过其立面图、内部照片,基本上弄清了该桥的形制;在1979年该桥拆除前,
浙江大学一批学者对鄞江桥建造科技的研究,更使双向伸臂梁桥的数据有了明确的概念。还发现在鄞江桥不远处的
悬慈桥,于
北宋天圣年间(1023-1033)已创建了单向伸臂梁桥,现存桥梁虽为
民国时重建,但仍保留原始遗风,也可作为技术的参照物。
根据设计的理念,鄞江桥的新桥,复建成5个条石墩、28间廊屋、两端
歇山顶建筑、内部6柱落地(桥梁上)的两侧各三柱穿斗结构,中为五架梁的建筑,此外将增加避雷、灯光等设施,并与木结构桥梁相结合,突出夜景灯光设计,彰显古镇文化和古桥美感。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鄞江镇它山堰村附近,
它山堰下游约500米处,“大夫第”和“郎官第”两大古建筑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