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国泰艺术中心
重庆市文化公益设施项目
重庆国泰艺术中心(Chongqing Guotai Art Center),位于重庆市渝中区临江路1号,于2006年12月30日开建,2013年1月25日竣工,是重庆市十大文化公益设施项目。
建设沿革
1937年2月8日,重庆国泰大戏院(国泰艺术中心前身)建成,坐落在闹市区的柴家巷口,戏院地址原系四川士绅赵巨旭的私宅,由当时的文化商人夏云瑚集资经营,戏院兼有影戏功能,以放映电影为主。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国泰大戏院更名为国泰电影院。
2006年9月,正式定名为国泰艺术中心。
2006年12月30日,重庆国泰艺术中心奠基开工。
2012年9月28日,重庆国泰艺术中心举行主体工程落成暨交接仪式。时任重庆市长黄奇帆,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徐海荣出席仪式。
2013年1月25日,重庆国泰艺术中心完工投入使用。
建筑格局
综述
重庆国泰艺术中心由国泰大剧院和重庆美术馆两部分组成,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中心共10层,地上1~4层为850座的国泰大剧院,5~7层为美术馆;地下3层,负1~负2层设有1个350座的音乐厅和1个350座的多功能厅,负3层则为停车库。
重庆国泰艺术中心主体建筑的地下负2层为停车库,可停放小型车辆100辆。地下1层主要为两个小剧场(局部为半地下);地上1层为设备及辅助用房;地上2、3、4、5层主要为800座剧院;地上6、7层为美术馆。地上8层西侧为室内美术展廊,东侧屋顶设有休闲平台、及室外艺术展廊,同时兼顾作为社会公益的休闲场所。 国泰艺术中心西南侧与8000平方米的国泰广场相连,通过广场可直接进入美术馆展厅。
场馆
国泰大剧院以800座的中型剧场为主要组成部分,是以演出音乐歌舞剧剧种为主兼顾传统戏剧等剧种的综合性剧场;还包括两个350座的小剧场,其中一个兼作音乐厅并考虑进行合唱演出,以自然声为主。另一个小剧场兼作多功能厅同时具备媒体艺术展示和艺术报告的条件,以电声为主。
重庆美术馆(重庆画院、重庆国画院)建筑面积8200平方米,拥有四个展厅,展线约1000米。内设党政办公室、展览部、公共教育推广部、《重庆美术》编辑部(原研究部)、典藏部、创作部、后勤安保部等部门。
建筑特色
重庆国泰艺术中心建筑造型来源于重庆湖广会馆中一个多重斗拱构件,利用传统斗拱空间互相穿插、叠落、悬挑,同时红色构件是建筑通风系统,黑色构件内蓄水作为冷媒,两套构件共同发挥作用形成建筑外部生态节能系统。在建筑东西及中部两侧形成吹拔空间,其中有一些平台、楼梯形成与城市共享的灰色空间,既有利于大型建筑的人员疏散,又为城市创造了更多的市民休闲空间。
建设成果
技术成果
重庆国泰艺术中心最初设计为全钢结构,需14000吨钢材,仅结构费用接近2亿元。专家分析称,与中国其他地方相比,重庆大风少、地质条件好、地震烈度设防为6度,全钢结构可优化。最终,将全钢结构改为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骨混凝土结构相混合的建筑结构,钢材用量由14000吨降至8000吨。
重庆国泰艺术中心的设计者利用连接室内外的钢梁作为新风的送风管道和排风管道。这样,不但取消了冷冻水循环系统、冷冻水泵、冷却塔,还采用了高效的热回收技术,通过引入自然风,让国泰艺术中心成为会“呼吸”的建筑,比传统空调系统节约电耗30%~40%。
荣誉表彰
文化活动
2013年8月23日晚,韩国全罗北道立国乐院舞蹈团在重庆国泰艺术中心出演,该舞蹈团由21人构成,演出包括花冠舞、扇子舞等韩国传统舞蹈,中国民歌“茉莉花”演奏等9个节目。
2018年1月19日至20日,袁范版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在重庆国泰艺术中心登台演出。
2018年6月19日晚,由重庆演出公司主办的英国国家剧院演出舞台剧《战马》中文版亚洲巡演重庆站发布会,在重庆国泰艺术中心举行。
2020年6月13日下午15时30分,重庆国泰艺术中心迎来首场复演,重庆市民乐团带来《又见彩虹》音乐会。
作用价值
重庆国泰艺术中心与商业、文化广场结合,是推动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作为标志性建筑对其他地块形成统领作用,既统一于解放碑地区现有建筑,又为解放碑地区创造了新的秩序。国泰艺术中心及其森林广场与洪崖洞项目相连,直抵嘉陵江,给解放碑打开一个呼吸的窗口。
参观信息
地理位置
重庆国泰艺术中心位于重庆市渝中区临江路1号。
乘车线路
乘坐重庆轨道交通1号线小什字站下车,乘坐重庆轨道交通2号线临江门站下车,往地王广场方向步行到达。 乘坐重庆公交,在解放碑、小什字站点下车即可步行到达。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22 22:04
目录
概述
建设沿革
建筑格局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