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铝土是湿润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具有富铝化、富铁铝化和富铁化作用的土壤总称。是中更新世或晚更新世
以前,陆地表面未受冰川和新冲积物影响,在高阶地上高度风化发育的古老自成型土壤。广泛分布在
南美洲、
北美洲、
非洲中部、
澳大利亚、
东南亚和
中国南部等低纬湿润热带及亚热带地区。
铁铝土是湿润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具有富铝化、富铁铝化和富铁化作用的土壤总称。是中更新世或晚更新世以前,陆地表面未受冰川和新冲积物影响,在高阶地上高度风化发育的古老自成型土壤。广泛分布在
南美洲、
北美洲、
非洲中部、
澳大利亚、
东南亚和
中国南部等低纬湿润热带及亚热带地区。
砖红壤、赤红壤、红壤和黄壤等土类属于铁铝土纲,广泛分布于我国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分布 范围大致北起长江以南,南至南海诸岛,东到台湾澎湖列岛,西达云贵高原及横断山脉。包括两广、 海南、闽、台湾、赣、湘、滇、黔、浙、皖、鄂、川、藏南等14个省区。
①砖红壤。仅分布在中国的海南岛、雷州半岛、
云南及台湾省南部热带地区。粘粒的硅铝率为1.5~1.8,粘土矿物主要是高岭石、
三水铝石及赤铁矿,
阳离子交换量小于10毫克当量/100克土,pH4.0~5.5。
②赤红壤(或砖红壤性土)。分布于南亚热带,成土过程处于砖红壤和红壤的过渡阶段,硅铝率1.7~2.0,土体中常见铁锰结核及红、黄等杂色的网状斑纹,粘土矿物以高岭石为主,阳离子交换量为10~15毫克当量/100克土,pH4.5~5.5。
③红壤和黄壤。广泛分布于中亚热带,红壤硅铝率2.0~2.5,粘土矿物以高岭石、水云母或?石为主,并含赤铁矿,阳离子交换量小于25毫克当量/100克土,pH4.5~6.0,底部常见网纹层。有机质含量一般在 2%以下。黄壤主要性装与红壤一致,仅剖面色泽呈黄色,尤以心土层为甚,粘土矿物以?石、水云母和多水高岭石为主,并含针铁矿、褐铁矿及无定形氧化铁。有机质含量较高,可达5~10%。
热带和亚热带高温高湿气候条件下,不仅
土壤原生矿物分解强烈,次生铝硅酸盐也进一步分解,硅酸和盐基大量被淋失,铁、铝等氧化物相对积聚,有时形成网纹或铁盘。反映土壤
富铝化作用强度的标志,一般用粘粒(小于0.002毫米或小于0.001毫米)全量化学组成中,
氧化硅与铁铝氧化物分子比值(硅铁铝率),或氧化硅与氧化铝的分子比值(硅铝率,Ki值)表示,Ki值愈小表明富铝风化度愈高。铁铝土的Ki值一般小于 2.5(砖红壤小于2),均低于其他各类土壤。苏联Н.Н.罗佐夫等1979年提出以土壤胶体中的 Al2O3:Fe2O3比值作为区分不同铁铝土类型的指标。土壤胶体主要粘土矿物为
一水软铝石、
三水铝石、水铝矿、高岭石、赤铁矿、针铁矿以及少量水云母和?石等。典型铁铝土的土壤风化壳厚度可达10米至数10米,质地粘重均一、层次分异不明显。土壤颜色除表层外,多为红色,变异色调可为红黄、棕黄等,富含铁锰矿物的土壤呈深红色。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低,盐基极不饱和,呈强酸性反应。在发育完好的土层中除铁、铝、锰、钛氧化物含量较高外,常有游离的铁、铝存在。土壤有机质分解迅速,含量偏低,腐殖质组成以富里酸为主。
铁铝土是世界重要的土壤资源之一。在其他国家铁铝土多被利用为游垦、粗放牧业和经营农业等。主要栽植菠萝、
香蕉、
咖啡、
椰子、橡胶、
甘蔗、
柑橘、
茶叶等热带经济作物。中国主要利用其发展热带果木、橡胶及药用植物。在红壤地区发展
油茶、竹、杉等经济用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