锿(台湾地区称“鑀”,旧译作“䥺”)(Einsteinium)是一种人工合成元素,符号为Es,原子序为99。锿是第7个
超铀元素,属于
锕系元素。1952年12月由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学家
吉奥索等人首次发现。
基本信息
如图《锿单质》所示。
特性
物理特性
大约300µg的Es因强烈辐射而发光。锿是一种银白色的
放射性金属。在
元素周期表中,锿位于锎之右,
镄之左,钬之下。其物理及化学特性与钬有许多共通之处。其密度为8.84 g/cm3,这比锎的密度低(15.1 g/cm3),但与钬的密度相约(8.79 g/cm3)。锿的熔点(860 °C)比
锎(900 °C)、镄(1527 °C)及
钬(1461 °C)的熔点低。锿是一种柔软的金属,其
体积模量只有15 GPa,是非
碱金属中该数值最低的元素之一。
与更轻的
锕系元素锎、锫、
锔及
镅不同的是,锿不呈双六方晶体结构,而是呈面心立方结构。其
空间群为Fm3m,点阵常数为a=575pm。但是有研究称,锿能够在室温下形成六方晶体,a=398 pm,c=650pm,但在加热到300 °C之后便转变为
面心立方结构。
锿的
放射性非常强,使其自身的
晶体结构迅速受辐射破坏;每克Es会通过辐射释放1000瓦的能量,足以产生肉眼可见的亮光。这也可能是锿拥有低密度、低熔点的原因。由于可用样本稀少,所以锿的熔点是通过观察在
电子显微镜下对锿进行加热而推导出的。少量样本中的
表面效应会降低熔点值。
锿的
化合价为二,而且具高挥发性。为了减少辐射对锿自身的破坏,大部分对固体锿及其化合物的测量都在热退火之后马上进行。某些锿化合物是在
还原性气体中研究的,如H2O+
HCl用于研究EsOCl,这样化合物在分解的同时,也会重新形成。
除了辐射导致的自破坏以外,锿的稀少和迅速衰变也对研究造成了困难。最常见的同位素Es每年只生产一到两次,每次份量不超过1毫克。每1天有3.3%的锿转变为锫,再转变为锎。
因此大部分被研究的锿样本都受到了其他物质的污染,而其本身的属性则是通过长期积累数据推导而得。其他避过污染问题的实验方法包括用可调谐激光选择性地只激发锿离子,这种方法被用于研究锿的发光属性。
对锿金属、其氧化物及
氟化物磁性的研究指出,这三种物质从在
液态氢中到室温中均显示出居里外斯
顺磁性。推导出的Es2O3的有效
磁矩为10.4±0.3µB,EsF3的为11.4±0.3µB。这两个值是
锕系元素中最高的,相对应的
居里点分别为53和37K。
化学特性
化学元素[周期系第Ⅲ族(类)副族元素、锕系元素]。和所有
锕系元素一样,锿在化学上非常活泼。与氟化锎或氢氧化锎共沉淀。化学性质似
稀土元素。其+3
氧化态在固体及水溶液中最为稳定,并呈绿色。在固体中,强还原条件下,锿还可以形成+2态。这种+2态在许多别的锕系元素中是不存在的,包括
镤、
铀、
镎、钚、锔和锫。Es化合物可以通过使用二氯化钐还原Es来取得。气态化学研究臆测可能存在+4态,但这仍待证实。基态电子构型为1s2s2p3s3p3d4s4p4d4f5s5p5d5f6s6p7s。
核裂变
锿具有高
核裂变率,因此要持续
核连锁反应所需的
临界质量很低。一个纯Es同位素球体的临界质量为9.89公斤,只要加上一条30厘米长的钢条或水反射层就能把
临界值降到2.9甚至2.26公斤。然而,这一数值远比总共制造出的锿元素要多,其中Es的总产量则更少。
天然存量
由于锿的所有同位素
半衰期都很短,所以一切原始的锿核素,也就是在地球形成时可能存在的锿,都已全部衰变。锿也可以通过地壳中
锕系元素(铀和钍)的多次中子捕获产生,但这发生的可能性极低。因此地球上几乎所有的锿都是在科学实验室、高能
核反应炉或是
核武器试验中产生的,并在合成后只存留不超过几年的时间。锿和
镄曾在位于加蓬
奥克洛的
天然核反应堆中自然产生,但已不再形成了。
毒性
有关锿毒性的数据主要来自对动物的研究。当老鼠进食了锿以后,只有大约0.01%的锿进入了血液。进入血液的锿中有65%进入了骨骼,并存留大约50年;25%进入了肺部,
生物半衰期约为20年。但由于锿本身
半衰期更短,所以这些数值是没有实际关系的。另外0.035%进入了
睾丸或0.01%进入卵巢,并永久存留。进食的量中大约10%被排放出来。锿在骨骼表面
均匀分布,这和进食了钚后的结果相同。
同位素
锿已知共有19种同位素及3种同核异构体,原子量从240到258不等。它们全都具有放射性,其中最稳定的同位素为Es-252,
半衰期为471.7天。其他较稳定的同位素包括Es-254(半衰期为275.7天)、Es-255(39.8天)及Es-253(20.47天)。其余所有的同位素半衰期都在40小时以下,大部分的在30分钟以下。三种同核异构体中,最稳定的为Es-254m,其半衰期为39.3小时。
常见核素
其他核素
合成与提取
锿是在
核反应堆中通过对
锕系元素进行
中子撞击而产生的。锿元素的主要来源是位于美国
田纳西州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85 MW高通率同位素反应炉(HFIR),以及位于俄罗斯
季米特洛夫格勒核反应器研究所(NIIAR)的SM-2环流反应器。这两个反应器都是专门用于制造超锔元素的(Z>96)。两座设施的功率和通量相约,所以两者对超锔元素的生产量应该是相约的,但文献较少报道NIIAR所生产的超锔元素。该实验室通过对锔进行辐射,一般每次可生产数十克锎、数毫克
锫和锿以及数皮克
镄。
HFIR在1961年首次制成微量的Es,样本大约重10
纳克。研究人员使用了一种特殊的磁秤来估计样本的重量。之后的单次产量增加到1967年至1970年的0.48毫克,然后到1971年至1973年的3.2毫克,再到1974年至1978年的每年3毫克产量。这些数值指的是刚刚完成辐射时的锿元素总量,而接着的分离过程会将纯锿的量降低大约10倍。Es、Fm及Md不会形成,因为Cf和Es不会进行
β衰变。
在实验室中合成
对钚进行强烈的
中子辐射能够产生4种锿同位素:Es(
α衰变半衰期为20.03天,
自发裂变半衰期为7×10年)、Es(
β衰变半衰期为38.5小时)、Es(α衰变半衰期为276天)及Es(β衰变半衰期为24天)。另一种合成方式是以氮离子或氧离子高强度撞击铀-238。
锿-247(半衰期为4.55分钟)是以碳离子撞击
镅-241,或以氮离子撞击铀-238产生的。后者在1967年于俄罗斯
杜布纳进行,参与的科学家因此获得了列宁共青团奖。
同位素Es是以
氘离子撞击Cf产生的。它主要以放射电子的形式进行衰变成为Cf,半衰期为25 ± 5分钟;它也会进行能量为6.87
MeV的
α衰变,释放的
电子数大约是
α粒子数的400倍。
较重的同位素Es、Es、Es和Es能够通过对Bk照射α粒子而产生。这种过程会释放1到4颗中子,所以可以用来同时合成4中不同的同位素。
锿-253是通过对0.1至0.2毫克的Cf目标进行热中子照射产生的,
中子通量为每秒每平方厘米2至5×10颗中子,照射时长为500至900个小时:
在核爆炸中合成
对1千万
吨级核弹“常春藤麦克”的辐射落尘所进行的分析是一项长期项目,其目的为研究在高能核爆中超铀元素的生产效率。使用核爆的原因如下:把铀转变成超铀元素需要多重中子捕获,而捕获概率随中子通量的提升而增加。
核爆炸是最强的中子源,每微秒每平方厘米能够产生10个中子(约10中子/(cm2·s))。相比之下,高通率同位素反应炉的中子通量也只有5×10中子/(cm2·s)。埃内韦塔克环礁爆炸处随即设立起了一座实验室,以对辐射落尘进行初步分析,因为某些同位素在被送到美国本土之前,便可能已经衰变殆尽了。飞机带着滤纸在核爆之后飞过
环礁的上空,并把采回的样本立即送往该实验室。起初,人们希望能够以此发现比镄更重的元素,但在1954年至1956年于该环礁进行了一系列百万吨级核试验之后,却仍没有发现这些元素。
由于相信在局限空间内的核爆可能会增加产生重元素的可能性,因此内华达试验基地(现
内华达国家安全区)又在1960年代进行地底核试验,并采集数据。除了一般的铀之外,
核弹还装有镅和钍与铀的混合物,以及钚与镎的混合物。试验结果产量偏少,因为装载的重元素提高了裂变率,并导致较重同位素的流失。对产物的提取分离非常困难,因为原子尘分布在地下300至600米处熔化及
汽化了的岩石中,而到如此的深度钻地取样又缺乏效率。
在1962至1969年间进行的9次地底核试验中,最后一次的规模最大,而其
超铀元素产量也最高。在产量与原子质量数的关系图(左图)中,质量较低并拥有奇数
质量数的同位素有较低的产量,因而在图中产生锯齿形的曲线。这是因为拥有奇数
核子的同位素有较高的裂变率。研究中最大的问题在于采集爆炸后散落在各处的辐射落尘。载有滤纸的飞机只吸附到总量的4×10,而在
埃内韦塔克环礁处所采集到的量也只增加了两个
数量级。在“Hutch”核试验60天后提取的500公斤岩石当中也只有总量的10。这500公斤岩石,相比在爆炸7天后取得的0.4公斤石块,其含超铀元素的量只不过高出30倍。这证明超铀元素的量与收集的岩石重量是不成正比的。为了加快样本采集的速度,人们在核试验之前就在爆炸原点钻出了若干个竖井,这样爆炸就会把足够的样本从中心通过
竖井带到地表,方便采样。该方法在“Anacostia”和“Kennebec”核试验中得到尝试,并立即为研究提供了数百公斤的物质,但是其中
锕系元素的浓度比通过钻地取得的样本的少三倍。这种方法虽然能够有效帮助研究存留时间短的同位素,但却无法提高整体锕系元素的产量。
尽管这一系列核试验没有再产生新的元素(除锿和镄外),而所取得的
超铀元素量也不如理想,但是其总体产生的稀有
重同位素的量却仍然比此前实验室中能够合成的要多。在“Hutch”核试验中取得的包括大量稀有的Cm同位素,这是很难从Cm产生的:Cm的
半衰期(64分钟)相对需数个月时间的反应炉辐射来说太短,但对于
核爆炸时间段来说就很长了。
核爆发时的高能量,大量捕获高密度中子的
铀238,变成
铀235,经一系列
β衰变后生产253Cf,再经β衰变后生成253Es。
锿的同位素
质量数被认为是从243~256的15种核素。最长寿命的核素252Es,
半衰期为1.29年。这些核素是通过用氦离子(
α粒子)轰击錇(Bk)、用重离子轰击适当的目标元素、用中子轰击在原子反应堆内的239Pu等方法制取的。锿是在锔以后采用对
锕系元素能有效分离的
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圆柱色层法来分离的。
分离
洗提过程:利用色离法分离Fm(100)、Es(99)、Cf、Bk、Cm及Am。
不同的锿合成方式需要相应的分离程序。如果使用
回旋加速器使轻
离子对重离子进行撞击,那么重离子目标体是固定在金属薄片上的,因此产生的锿在辐射完毕后只需要从薄片上冲洗下来。不过这种方法的锿产量相对较低。使用反应器辐射法能够大大提高产量,但产物将会混有各种
锕系元素的同位素,以及
核裂变产生的
镧系元素。从这种混合物中分离锿元素是个非常繁复的过程,须在高温高压下重复进行正离子交换,再进行
色谱法。锿与锫的分离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核反应器中产生的最稳定的锿同位素Es会衰变为Bk,
半衰期只有20天。这对于多数实验来说都是个很短的时间段。要分离它们就需要用到
锫的化学特性:锫能够轻易地氧化成为+4态的固体,并从溶液中沉淀出来;其他的锕系元素,包括锿,则会在溶液中保持其+3氧化态。
要在衰变产物中把三价的
锕系元素从
镧系元素中分离出来,可以使用正离子
交换树脂柱,并注入含有90%水及10%乙醇的
氢氯酸饱和溶液,作为洗提剂。其后一般使用负离子交换层析法,所用的洗提剂是浓度为6 M的氢氯酸。最后再以经
铵盐处理过的正
离子交换树脂柱(Dowex-50交换柱)来分离含有99、100及
101号元素的分析层。根据洗提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就可以辨认这几个元素,可用的洗提剂包括α-
羟基异丁酸溶液(α-HIB)。
对三价
锕系元素的分离也可以通过溶剂萃取层析法进行,使用二(2-乙基己基)磷酸酯(简称HDEHP)作为静止的有机相态,并使用
硝酸作为流动的水溶
相态。锕系元素的洗提顺序与使用正离子
交换树脂柱时的顺序相反。以这种方法分离出来的锿不含有机络化剂,而使用树脂柱分离的锿则会含有机络化剂。
锿金属的制备
锿是一种高活性元素,因此要从锿化合物中提取纯锿金属,须要使用强还原剂。其中一种方法是使用
锂来还原三氟化锿:
但是,由于熔点很低,而且其辐射也会迅速破坏其自身结构,所以锿的
蒸气压比
氟化锂还要高。这大大降低了这条反应的效率。早期的制备程序中曾尝试用过这种方法,但研究人员很快就转用
镧金属来还原
三氧化二锿:
化合物
氧化物:
三氧化二锿(Es2O3)呈无色立方晶体,可通过燃烧
硝酸锿(III)燃烧制成。
锿的
卤化物具有+2及+3氧化态。EsF3、EsCl3、EsBr3、EsI3均已制得。
锿的二价卤化物不可以通过H2还原EsX3(X=F,Cl,Br,I)制得。
此外,锿的化合物还有EsOCl、EsOBr及EsOI。
氧化物
三氧化二锿(Es2O3)呈无色立方晶体,可通过燃烧硝酸锿(III)燃烧制成。其首次被研究时的量只有数微克,晶体大小约为30纳米。该氧化物还有其他两种
相态,结构分别属于
单斜晶系及
六方晶系。Es2O3形成时的相态取决于其制备方式,还没有相关的相态图。在锿的自辐射及加热下,三种相态会自发互相转变。其六方晶系的相态与三氧化二镧同型:Es离子被O离子以六配位的形式包围。
卤化物
在黑暗中发光的三碘化锿。
锿的
卤化物具有+2及+3氧化态。从锿的
氟化物到
碘化物,+3态最稳定的。
将氟离子注入
三氯化锿溶液,可以沉淀出三氟化锿(EsF3)。另一种制备方法是在1至2个大气压及300至400 °C温度下,让三氧化二锿与
三氟化氯(ClF3)或与
氟气(F2)进行反应。EsF3的
晶体结构属于
六方晶系,与三氟化锎(CfF3)同型,其中的Es离子被氟离子以
八面体八配位的形式包围。
三氯化锿(EsCl3)的制备方式是在约500 °C的干
氯化氢气体中对三氧化二锿进行退火20分钟。在温度降到大约425°C 时,它就会开始结晶成一种橙色的固体。其晶体结构属于六方晶系,与
三氯化铀同型,其中的锿原子被氯原子以三帽三角菱柱九配位的形式包围。三溴化锿(EsBr3)是一种浅黄色固体,
晶体结构属于
单斜晶系,与
三氯化铝同型,其中的锿原子被溴原子以
八面体六配位的形式包围。
锿的二价化合物可以通过用
氢对其三价
卤化物进行还原而取得:
人们已制成了二氯化锿(EsCl2)、二溴化锿(EsBr2)、及二
碘化锿(EsI2),并对各个分别进行了光吸收特性的判定。没有有关其结构的资料。
已知的卤氧化物包括EsOCl、EsOBr及EsOI。其制成方式是将三
卤化物置于水和相应
卤化氢的混合气体中,使其进行反应。例如,EsCl3 + H2O/HCl可产生EsOCl。
有机锿化合物
锿的高放射性有用于放射性疗法的潜力。科学家曾合成锿的
有机络合物,从而将锿原子带到身体中指定的器官里。曾经有实验把柠檬酸锿(以及镄化合物)注射到狗的体内。Es也被加入到
β-二酮螯合物中,因为在紫外线照射下,
镧系元素的β-二酮螯合物在所有
金属有机化合物中拥有最强的冷发光效应。当制备锿络合物时,要用Gd把Es稀释1000倍。这样可以降低化合物被自身辐射破坏的程度,使化合物能够在实验所需的20分钟内不至于瓦解。Es发光的强度太弱,因此未能被探测到。这是因为化合物中各部分的相对能量不理想,所以螯合物框架不能有效地把能量传递到Es离子中。在换成镅、锫及镄元素后,实验有相同的结果。
Es离子的发光效应却在无机氢氯酸溶液及含有二(2-乙基
己基)正磷酸的无机溶液中被观测到。波长峰值位于1064纳米(半值宽度为100纳米),可经由绿光照射来激发(约495纳米波长)。发光持续数微秒,量子产额低于0.1%。Es的非辐射
衰变率比
镧系元素的高,而这是由于Es的f轨道电子与内层电子间具有较强的相互作用。
发现历史
在1950-1951年间,国外科学杂志中就出现报道,发现了99号元素。文章的作者叙述这种元素是用碳
原子核照射镎获得的,并分别命名为 anythenium,这是为纪念希腊的首都
雅典,元素符号是An。但是,它没有得到更多的证实和承认。
1952年11月1日,美国在太平洋中的安尼维托克岛(Eniwetok)上空试验爆炸了一颗氢弹,在从爆炸地点仔细地收集了几百公斤土壤中发现99号元素的同位素。
在1955年8月,在瑞士
日内瓦召开的和平利用原子能国际科学技术会议中,根据人工合成这个新元素者们的建议,将99号元素命名为einsteninium,以纪念20世纪中在原子和
原子核科学中作出卓越贡献的著名物理学家
爱因斯坦。99号元素符号定为Es,在1957年国际纯粹和应用化学联合会的无机化学命名委员会在巴黎集会时改为Es。命名是在两位物理学家ES,CS逝世之前提出的,但在其逝世后才被公布。
锿在1952年12月由
阿伯特·吉奥索等人于
伯克利加州大学连同
阿贡国家实验室和
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合作发现。含有锿的样本采自“
常春藤麦克”核试验的辐射落尘。该核试验于1952年11月1日在太平洋埃内韦塔克环礁上进行,是首次成功引爆的
氢弹。对爆炸落尘的初步检验发现了一种新的
钚同位素(24494Pu),而这只能通过铀-238吸收6颗
中子,再进行两次
β衰变才会形成。
当时一般认为,重
原子核多次吸收中子是一件较罕见的现象,但24494Pu的形成意味着铀原子核可能会捕获更多的中子,从而产生比锎更重的元素。
飞机搭载
滤纸飞过爆炸残余的云,滤纸再交由
吉奥索等人进行分析(24494Pu也是用同一种方法发现的)。在核试验进行地点埃内韦塔克环礁处受污染的珊瑚礁也被送到美国进行处理及分析,从中又提取了更多放射性物质。疑似新元素的分离是在微酸性(pH≈ 3.5)的柠檬酸/
铵缓冲溶液中利用
离子交换法在高温下进行的。最后得出的锿元素只有不到200个原子。不过,通过发现Es的特征性
α衰变能量(6.6
MeV),还是能够探测到锿的存在。该同位素是在铀-238原子核
捕获了15颗
中子,再经过7次
β衰变后形成的,
半衰期为20.5天。之所以能够有这样多次的中子捕获,是因为核爆时所产生的高中子通量,使新产生的同位素能够在衰变为较轻的元素之前吸收大量的中子。中子捕获最初只会提高该核素的
质量数(
中子数加
质子数),而不会提高其原子序(质子数);之后的β衰变再依序增加原子序:
某些U更能够另外再吸收两颗中子(一共17颗),形成Es,以及Fm。
镄(Fm)是在本次核试验中发现的另一种新元素。由于正值
冷战时期,因此这些新元素的发现被美国军方列为机密,直到1955年才被公布。这样的快速多次中子捕获使
R-过程有了所需的实验验证。R-过程是一种多次中子捕获的过程,能够解释某些
重元素(镍以上元素)是如何在
超新星爆炸中合成的,这是宇宙中许多稳定元素的来源。
同时,位于伯克利及阿贡的实验室利用氮-14和铀-238之间的
核反应以及对
钚和锎进行强烈的
中子辐射,也产生了锿(和镄)的一些同位素:
研究结果在1954年发布。报告中附有声明,注明此前已有过对这些元素进行的研究。伯克利的研究团队也发布了有关锿和镄化学属性的研究结果。有关“常春藤麦克”
核弹的研究在1955年解密。
与美国团队竞争的,有位于
瑞典斯德哥尔摩的诺贝尔物理研究所。1953年末至1954年初,该团队以氧
原子核撞击铀原子核,成功合成了较轻的一些镄同位素,如Fm。这些结果也在1954年发布。但是,由于发布日期较早,所以人们一般还是承认伯克利团队最先发现锿元素。该团队因此拥有对该元素的命名权。他们决定将第99号元素命名为Einsteinium,以纪念逝世不久的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955年4月18日逝);并将第100号元素命名为
Fermium,以纪念另一位逝世不久的物理学家
恩里科·费米(Enrico Fermi,1954年11月28日逝)。1955年8月8日至20日于第一届日内瓦原子会议(Geneva Atomic Conference)上,
阿伯特·吉奥索首次宣布发现这些新元素。锿的最初符号为“E”,后改为“Es”。
应用领域
锿除了在基础科学研究中用于制造更高的
超铀元素及
超锕系元素之外,暂无其他应用。
1955年,
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用
回旋加速器对约10个Es原子进行辐射,从而制造出
钔。所用的反应Es(α,n)Md产生了17个钔原子(原子序为101)。
稀有的锿-254同位素常被用于制造
超重元素,因为它质量高,
半衰期较长(270天),每次可取得的量也很高(数微克)。故此,在1985年,位于美国加州伯克利的superHILAC
直线加速器使用了锿-254来合成
Uue(
119号元素)。他们以钙-48离子撞击锿-254目标体,但没有探测到任何Uue原子。这为反应截面设下了300纳靶恩的上限。
锿-254曾用于校准
勘测者5号月球登陆器上的化学分析光谱仪(见α-散射表面分析仪)。由于该同位素的质量很高,因此月表上轻元素与锿-254同位素在分析仪上的信号重叠会大大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