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朔楼,建于明
正统五年(1440年),为重檐九脊
歇山顶的高大建筑,两层通高15米,十分雄伟壮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镇朔楼是
宣化古城内最高大、最宏伟的古代建筑,修建于明代早期,历史悠久,与当时大规模的城工同时兴建。
古姿犹存、风韵依然的镇朔楼,向世人展示着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
汉民族的古老文化。
同时,在城内建起镇朔楼,《宣府新城之记》碑文中写道:“即城东偏之中筑崇台,建高楼,崇七间四丈七尺余五寸,深四丈五尺,广则加深之二丈五尺,其檐二级。卜置鼓角、
漏刻,以司晓昏。”此碑竖立在镇朔楼之侧。
镇朔楼得名于明永乐七年镇守
宣化府总兵官被封为“镇朔将军”,该楼建在墩台之上,通高25米,占地面积1052.3平方米。初建时南面塌颌曰“镇朔楼”,北面有匾曰“丽谯”,取镇靖高华之义。
楼上原置有报时
漏刻鼓角,通报
十二时辰,已不复存在。室内殿堂言矫.四周围有回廊。东西廊下保存有碑刻5幢,刻有如下碑文:明正统十一年(1446年)《宣府新城之记》、明
景泰二年(1451年)《宣府新城重刻铭》、清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宣郡修城记》、清同治四年(1865年)《重修郡城镇朔楼碑记》、《重修镇朔楼记》。
镇朔楼上现存两块木制大匾。一块是悬挂在楼南侧的“镇朔楼“大匾,长6米,高2米,是1987年按照原样复制的;另一块是清高宗
乾隆皇帝 1745年巡视塞北
木兰围场,途经
宣化时亲笔手书的“神京屏翰”大匾,高2.4米,长6.6米,悬于楼北侧。寓意宣化是北京之屏障。
清乾隆五年(1740年)和
同治四年(1865年)曾两次修缮。清乾隆五年修后,南匾存旧,北匾改为“筹边览胜”。1986年,
国家文物局投资56万元再次落架大修。对瓦顶、梁架、装修、地面、墩台、券洞进行全面修复,并且重新油饰彩绘。
重修后,镇朔楼以古朴庄重的姿态再现世人。同时还复制了长2.2米、直径1.5米的大鼓一面,置于楼上。1956年和 1982年,
河北省人民政府两次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镇朔楼不仅成为古城
宣化历史的见证,而且成为人们旅游观光的理想去处。
古姿犹存、风韵依然的镇朔楼,向世人展示着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