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瓦拉慈龙科(Alvarezsauridae)是群充满谜题的小型、长后肢、善于奔跑的恐龙。它们起初被认为代表原始的无法飞行鸟类,但最近的研究显示它们是群原始的
手盗龙形类。
阿瓦拉慈龙类恐龙有高度特化的特征,前肢适合挖掘或撕裂、颌部延长、以及微小的牙齿。它们已演化成以群居昆虫为食,例如白蚁。
阿瓦拉慈龙科恐龙的身长范围从0.5到2米,但有些可能属的身长比这个数据大,例如
欧洲的
七镇鸟龙(又名
沼泽鸟龙)身长可能有2.5米。化石已发现于北美洲、南美洲、
亚洲等地,年代主要为
白垩纪晚期。在2009年,徐星等人宣称在
中国新疆的
石树沟组,发现了一个原始
阿瓦拉慈龙类的化石,年代为侏罗纪晚期。在2010年,被正式命名为
简手龙。
阿瓦拉慈龙科中至少有一个属,沙漠鸟面龙,被发现身上有类似绒毛的覆盖物。阿瓦拉慈龙科通常可从以下特征辨别出来:形状平滑的修长头部、短而强壮的手臂、以及一个大型指爪。在1999年,Schweitzer等人经由显微镜、形态、光谱、以及
免疫组织化学等检验,指出这些物体由
角蛋白构成,角蛋白是羽毛的主要蛋白成分。
阿瓦拉慈龙科与阿瓦拉慈龙等名词,都以历史学家阿瓦拉慈博士(Don Gregorio Alvarez)为名,而非以更著名的物理学家路易斯·阿弗雷兹(Luis Alvarez)为名;路易斯·阿弗雷兹曾提出
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假说,并由
撞击事件所造成。
在发现鸟面龙之前,单爪龙有本科最完整的化石,而根据这化石,阿瓦拉慈龙科被认为拥有一个大型手指。认为阿瓦拉慈龙科可能没有失去其他两根手指,而是萎缩到几乎没有的状态。
在1991年,约瑟·波拿巴(José Bonaparte)根据一个发现于
阿根廷巴塔哥尼亚的不完整骨骸,命名为
阿瓦拉慈龙(Alvarezsaurus calvoi)。
波拿巴同时建立了阿瓦拉慈龙科,只包含阿瓦拉慈龙。他提出
阿瓦拉慈龙科的最近亲为
似鸟龙下目。
在1993年,Altangerel Perle、吉姆·克拉克、马克·诺瑞尔等人命名了第二个物种,类似鸟类的
单爪龙(Mononychus),并将它们分类于个别的单爪龙科。一个月后他们发现这学名已有另一个已灭绝
蝴蝶使用,因此改学名为Mononykus。Perle等人错将单爪龙归类于
鸟翼类,并且较始祖鸟衍化。他们认为阿瓦拉慈龙科其实是群无法飞行的
中生代鸟类,因为它们具有不同于鸟类的衍化特征。在1996年,奥尼拉斯·诺瓦斯建立了
巴塔哥尼亚爪龙(Patagonykus),让原始的阿瓦拉慈龙与进阶的单爪龙之间产生了连结。同一年,Karhu与Rautian建立了
小驰龙(Parvicursor),发现于
蒙古,也属于阿瓦拉慈龙科。在1998年,路易斯·齐亚比等人命名了另一个蒙古物种,蒙古鸟面龙(Shuvuuia mongoliensis),并错误地提出它们较为衍化,以及
阿瓦拉慈龙类是鸟类。
阿瓦拉慈龙类之所以会被误认为是鸟类,主要因为它们极类似鸟类的特征。例如,
胸骨延长有突脊,可供大型胸肌附着,这点如同新颚鸟类与能飞的
鸵鸟目。鸟面龙的颅骨一块骨头似乎是固定至额前骨的
外筛骨。外筛骨是种骨化组织,仅见于
新鸟亚纲。其他类似鸟类的特征包括:
腭骨、
枕骨大孔(Foramen magnum)、
颈椎、
尾椎、以及其他特征。
数个研究人员提出与Perle、齐亚比等人不同的看法。塞里诺、奥斯特伦姆等人先后指出阿瓦拉慈龙科不可能属于
鸟翼类。在1997年,Martin提出一个
亲缘分支分类法研究,但遭到塞里诺的强烈批评,塞里诺指出该研究有许多瑕疵,选择性使用资料。在1999年,塞里诺提出另一新研究,做出相反的生理结构与特征解释。塞里诺发现阿瓦拉慈龙科较为接近
似鸟龙下目。
因为阿瓦拉慈龙科的原始物种有许多独有特征,阿瓦拉慈龙科普遍被认为是
单系群,但原始物种缺乏大部分的类似鸟类特征。这些特征中有些是被错误诠释的。阿瓦拉慈龙科与鸟类的相似处,例如有脊的胸骨,是个结构相似的例子。进阶的阿瓦拉慈龙科的类似鸟类特征是
平行演化而来的,而非两者具有共同祖先。
在1996年,诺瓦斯命名了
巴塔哥尼亚爪龙,让原始的
阿瓦拉慈龙与进阶的
单爪龙之间产生了连结,并厘清了它们的互相关系。
小驰龙在同一年被发现,并被分类于个别的小驰龙科。而鸟面龙则是在1998年被发现。以上各属开始被归类于阿瓦拉慈龙科,并设置了单爪龙亚科。
阿瓦拉慈龙科与似鸟龙下目可能是姐妹
演化支,共同属于夹蹠龙类(托马斯·霍兹所建)或
似鸟龙形类(保罗·塞里诺所建)。因为所发现的化石,都来自于晚白垩纪的非常衍化物种,提供较少关于早期物种的资讯,所以阿瓦拉慈龙科的分类非常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