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秦腔团,其前身可追溯到建国初该院实验剧团及上世纪五十年代初重新组建后的院一团、二团。1965年,一、二团合并组建成秦腔剧团,之后又经过了多次调整、重组。史雷、王群定、
李文宇、姚伶、
李正敏均担任过该团团长。上世纪七十年代后的历任团长为王伯芳、高友、王群定、任国保、
毋致、
寇治德、黄权中。1997年,院同州梆子团整体合并入秦腔团。现任
领导班子为:团长
赵扬武,副团长李书、吴根邦、徐松林、
王新仓,
艺术指导徐靖安。
发展历程
在各个历史时期,陕西戏曲研究院秦腔团始终高举“中国气派、中国作风”的旗帜,艺术地运用戏曲形式,形象地反映重大社会题材,关注社会变革、民族进步,参与社会大众精神构建的过程,自觉地担当
社会责任,为丰富人民群众的
文化生活做出了极大的努力。
建团以来,共计创作、改编、移植、演出了250余部(折)秦腔剧目,其中《血泪仇》、《穷人恨》、《
赵氏孤儿》、《安安送米》、《游西湖》、《窦娥冤》、《洪湖赤卫队》、《祝福》、《
周仁回府》、《屈原》、《
千古一帝》、《
太尉杨震》、《凤鸣岐山》等一大批优秀剧目气势磅礴、质朴自然、清新雅致、严谨缜密,脍炙人口,久演不衰。延安时期创作的秦腔现代戏《血泪仇》,在当时中国人民的解放斗争中,发挥了唤起民众、鼓舞民众的独特作用。此剧不仅开创了戏曲现代戏的先河,而且具有极强的
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依然为秦腔团的
保留剧目。
1958年,秦腔团参加陕西省戏曲赴京演出团(誉称三大秦班),七进怀仁堂,演出了《赵氏孤儿》、《游西湖》、《白蛇传》、《窦娥冤》等剧目,受到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毅、李先念、薄一波、贺龙、彭真、罗瑞卿、习仲勋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多次亲切接见和鼓励。文化界领导、专家
田汉、
曹禺、
马少波等纷纷发表评论文章,誉其为“老树红花”,给予高度评价和赞美。接着该团又赴江南13省(市)地区巡回演出,所到之处,备受欢迎,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秦腔团励精图治,艰苦奋斗,继承、发扬老一辈艺术家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探索、创新,出人、出戏,取得了骄人的业绩:1985年,
新编历史剧《
千古一帝》赴京参加全国戏曲观摩演出,荣获演出一等奖及11项
单项奖,被列为1985年陕西十大新闻之一。1987年该剧由
西影拍摄成戏曲
艺术片;1992年东渡日本,在
东京、
大阪等14个城市进行商演,受到日本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1990年,赴京参加纪念
徽班进京200周年演出活动,得到首都观众、专家的一致好评。饰演
秦始皇帝的青年演员
李东桥,荣获第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新编
同州梆子剧《
关西夫子》(同州
梆子陕西省艺术节演出“优秀剧目奖”及3个单项奖、陕西省庆祝建国55周年暨纪念振兴秦腔20周年展演活动“优秀剧目奖”及7个单项奖、第九届中国戏剧节“
中国戏剧奖·优秀剧目奖”等国家级和省级重大奖项。
作为陕西地方戏曲队伍中的大团,秦腔团坚持以弘扬优秀
民族文化,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为己任,长年活跃在
三秦大地上,奔波在
送戏下乡的第一线,把精彩的演出带到厂矿、农村、部队的基层群众之中。
西北地区许多爱好戏曲的普通群众,提起一些秦腔团演员的名字十分熟悉,对他们的拿手好戏如数家珍。
名家荟萃
秦腔团名家辈出,群英荟萃。历代的表演艺术家
李正敏、田德年、
刘易平、闫更平、
任哲中、闫振俗、
杨金凤、李应真、
马兰鱼、
李继祖、胡正友、
段林菊、
贠宗翰、
马友仙、
郝彩凤、蔡志成、
杨凤兰、崔惠芳、高登云、
卫保善、
白江波等,导演艺术家史雷、
李文宇、
韩盛岫、裴世亭、任国保、王群定、
寇治德等,
舞美设计师蔡鹤汀、蔡鹤洲、张博等,
戏曲音乐家、理论家及指挥家王依群、姚伶、赵北海、
肖炳、
赵季平、
葛瑞民、吕自强、吴复兴、戚渝生,演奏家
荆生彦、
荆永福、王震、
王东生、程新宇、
杨满元、田英才、马凌元、翟志忠、栗安印、杨君民等,堪称秦腔各门类艺术的杰出代表人物,彪炳秦腔史册,成为秦腔团光辉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秦腔团现有
演职人员110人,艺术阵容强大、整齐,生、旦、净、
丑行一级演员李东桥,现已荣升为院艺术总监。
现拥有国家一级演员:
王新仓(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被誉为“三秦
剧坛俊小生”)、徐松林(著名丑角)、
耿建华(著名须生)、
赵扬武(团长,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
齐爱云(第二十一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
雷涛、
段桂珍、
武红霞、;
国家二级演职人员有:演员康建海、赵改琴、
熊东林、
李兆钫、张景诗、
茹曼、
魏青艳;导演吴根邦、杨珺;作曲刘克忠、
李书;演奏员李书、侯建军、冉飞、段岗、彭戈旗、程连良,以及一大批各门类优秀青年艺术人才。这些活跃在当今秦腔舞台上的年轻一代,显示着秦腔团强大的艺术实力,也标志着秦腔事业代继传承的生生不息。
由于秦腔是陕西的第一大剧种,秦腔团遂当之无愧地成为
陕西文化艺术建设重要的
生力军。不遗余力地推动秦腔发展,是秦腔团责无旁贷的使命。多年来,秦腔团一直致力于秦腔音乐的
改革创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秦腔团所创演剧目中的音乐唱腔,阳刚壮美,写意抒情。既有慷慨激昂、粗犷豪放的气魄,又有轻松明快、缠绵悱恻的特点,具有新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魅力,令观众津津乐道,
百听不厌。其中许多唱段已成经典,被戏迷群众广为传唱。
在陕西
地方戏曲事业的
发展之路上,秦腔团留下了深深的印痕,创造了难以磨灭的业绩。在
多元文化纷纷攘攘、戏曲显现低迷的今天,如何持续往日的辉煌,保持秦腔旺盛的生命力,是秦腔团的管理者们殚精竭虑思考的课题。新一任的秦腔团
领导班子决心在院部、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
业务建设文化市场,为满足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
文化需求,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获奖情况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是具有光荣历史和雄厚实力的艺术团体,其前身是1938年在延安成立的
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延安时期,就以《血泪仇》、《穷人恨》、《中国魂》等剧作进行了革命文艺的实践并发挥了独特的历史作用;建国初期,《梁秋燕》、《
赵氏孤儿》、《游西湖》、《
金琬钗》等剧目曾晋京献演和巡回江南十三省(市)演出,誉满京华,蜚声南国;改革开放以来,创作演出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优秀剧目,其中《
千古一帝》、《杨贵妃》、《
西湖遗恨》、《杏花村》、《漂来的媳妇》、《留下真情》、《臂塔圆舞曲》、《
杨七娘》等剧目分别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全国
现代戏调演优秀剧目奖”和“文华新剧目奖”等项奖励,得到戏剧专家和观众的高度赞誉;曾屡次出访欧、美、亚和我国香港、
台湾地区演出,足迹遍及数十个国家。近年来也积极创演了一批优秀剧目,如大型现代戏《西部风景》(现改名《
大树西迁》)、《
好年好月》和秦腔新编
历史剧《凤鸣岐山》、《杜甫》、《
雀台歌女》、《大秦将军》等,备受好评。其中《凤鸣岐山》荣获第九届
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杜甫》荣获全国第十届“五个一工程”奖;《大树西迁》入选“
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优秀剧本”,获得国家专项资助并奉调进京为共和国60
大庆献礼演出。1998年创演的大型
眉户现代戏《
迟开的玫瑰》以其精湛的艺术面貌征服了广大观众,演出已逾500场。该剧荣获文化部第九届“文华大奖”、
第六届中国艺术节大奖、中宣部第七届“五个一工程”奖、第六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等多项国家级重大奖项,荣列2005-2006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榜首。新推出的青春版秦腔历史剧《杨门女将》,是戏曲人才队伍建设的标志性成果,已连续演出百余场。2008年7月,《迟开的玫瑰》、《杨门女将》双双被国家文化部选调,赴京参加“2008
北京奥运重大演出活动”,同年10月,《杨门女将》赴上海参加“第十届
上海国际艺术节”演出;2009年4月,获第19届上海白玉兰
戏剧表演艺术集体奖;5月,参加
澳门艺术节演出;6月,参加第三届全国
地方戏(南北片)优秀剧目展演。2008年11月,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暨
小梅花秦腔团培训项目荣获美国总统艺术
人文委员会“站得更高”奖。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是西北最大的艺术团体,下设秦腔团(一团)、青年实验团(二团)、眉户
碗碗腔团(三团)、小梅花秦腔团(四团)及艺术创作研究中心、演员演奏员培训基地等机构,各门类艺术精英荟萃。作为陕西省
戏曲艺术研究团体,始终遵循研究、改革、
创新实验、示范演出的方针,不断推出优秀剧目和精品力作,丰富着地方戏曲艺术宝库的积累,延续乃至创造着秦腔、眉户、碗碗腔等古老剧种永不衰竭的生命力。
漫谈秦腔
【作者:子乐】秦腔作为一个地方剧种,在陕西乃至西北地区已经唱了数百年,其高吭的唱腔,丰富的曲牌,众多的剧目,不知迷倒过多少痴情的观众。然而进入90年代,秦腔似乎成了黄昏艺术,观众也不像过去那样痴迷。于是就有了老陕们“振兴秦腔”的口号,纠其原因,一些人归罪于电视对秦腔的冲击。其实不然,就当前不是有很多的人在默默无闻着,就如:秦腔常青树
李爱琴,秦腔名丑
孙存碟,最能折腾的秦腔演员
李小锋,让秦腔时尚的秦腔演员
侯红琴,最跟得上时代的秦腔演员
任小蕾,最耐的住寂寞的秦腔演员
李淑芳,最值得认识的秦腔演员
杨蓉,最有潜力的秦腔演员
杨升娟等等,还有很多正在成长中的新秀,在秦腔这块土地上默默的真守着。再比如我所了解的
秦歌第一人——
十三狼,一首主打歌《大秦腔》:“吼一声大秦腔声声牵肠,大秦腔乡音乡情让它流淌。人生的戏剧如诉如泣,做念唱打都是咱自己的形象……
有些人认为
秦腔跟娱乐不沾边,不适合你年轻人的喜好,其实是没有真正懂得秦腔,难道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古老秦腔艺术就这样不堪一击?是
外因?还是
内因?倒是值得我们的戏剧工作者好好地反思一下了。秦腔是
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是三秦儿女的骄傲,但如不改革,转变观念,破一破一些老规程,不去借鉴姊妹戏曲艺术,求得自身的发展,秦腔的路将会越走越窄,别说让秦腔走向全国,怕连潼关都走不出去,振兴秦腔只能是一句空洞的口号。时下有人认为秦腔普及在农村,农民爱看就行,甚至提出用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来振兴秦腔,这种战略是否可行,有待商榷。但他们却忽视了秦腔作为一种民族文化的属性,戏剧发展实际上就是文化的发展,既然是文化必然需要传播,而现如今最先进的传播手段无疑是在城市。
社会发展到今天,
城乡差别仍然很大,城市是一个地区
经济文化的中心,从
知识结构、经济实力、
信息传播远超过农村,城市观众的文化层次、
鉴赏能力,更有利于秦腔的提高和发展,培养城市观众群,倒是戏剧工作值得研究的大问题。改革秦腔是为了更好地振兴秦腔,但有些人认为秦腔规程大不好改,改多了就不像秦腔,担心把秦腔变成秦歌,似乎老祖宗留下的
家法改不得。岂不知秦腔如不改革,总有一天秦腔会变成穷腔,怕连秦歌都没有了。改革才能发展,这条真理适合于任何行业的艺术门类,电影、电视首先改变了戏曲的化妆,使其更接近
生活妆,台前演员表演,后台演员为其配唱,相得益彰,在戏剧的节奏上也明显加快,观众不是也认可接受了吗?只要观众喜欢看,秦腔在不伤筋动骨的情况下,改改又何妨?
在现代化方面最为“成功”的
黄梅戏,所赢得的城市化
生存空间大概是最为优越的,但是作为戏曲,她真的很成功了吗?秦腔如果有一天也像黄梅戏那样,被西北之外广大地域的观众欣然接受,秦腔还是秦腔吗?秦腔赢得城市化生存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戏曲自身解构和重组的过程,茶园和剧场作为秦腔城市化生存的两种形态,几乎是截然相反的指向。这种矛盾让秦腔陷入两难之地,回归还是解构,面临生存问题的时候,的确无从选择。但是,只要主流话语的评判价值不变,社会城市化的脚步不停,秦腔的解构和重组将是历史的必然。
“看了《梁秋燕》3天不吃饭”,其
艺术魅力之大,实属罕见。50年代
眉户戏《梁秋燕》虽属关中小剧种,但这出戏从思想内容确应和了人们反对封建
包办婚姻、提倡青年人自由恋爱的大众心理。在唱腔设计和演员的扮相上达到了赏心悦目的
艺术效果,使看惯了历史剧的观众耳目一新。而现如今
戏曲舞台上却很少有现代戏唱红,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占据舞台,离现实生活又是那样的久远,艺术脱离生活就成了
无本之源,天天“教子”,
夜夜“回府”,月月“杀庙”,年年打“金枝”,其历史故事观众也是家喻户晓,毫无新鲜感,谁又去花钱看那过时的戏?!
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曾来西安演出,场场爆满,秦人本听不懂吴侬
越语,又为何如此偏爱呢?一些评论家说的好,“听唱腔,看演员,一股青春气息扑面而来”。
小百花的演员大多年轻貌美,唱腔设计又委婉动听,服、化、道、舞美符合了现代人的
审美意识,观众岂有不爱看之理?!
再看我们陕西的《
秦之声》,相对于其他各频道的节目来看,还算可以,起码其他地方人知道陕台有档《秦之声》栏目,且不说它如何如何,就陕西其他的娱乐等热门节目来看,已经办得很不错了,起码靠媒体已走出了陕西,试想:如果同时把一台
交响乐、一台舞剧或者一场歌舞演出和一部优秀的秦腔放在一起选择时,很难说秦腔获得首选机会的可能性有多大,概率有多高。当戏曲和戏曲之间,戏曲和舞剧、音乐剧等其他
艺术形式几乎完全走向
同质化的时候,戏曲的实际
生存状态就成了一个疑问。
秦腔艺术在国外是比较特殊的一门艺术,被誉为“陕西的摇滚”。且不是说上面不重视,关键下面勾心斗角的太多,很多人都不愿意参合,除了艺术外也没多大的
商业价值,媒体自然不会太多的关注了,导致了大家各扫门前雪的状态,没有办法大家都的生活!现实很残酷,面临着社会
严重性问题,就是商业化操作严重,最明显的比如《
秦之声》舞台设计,很显眼的就是某某饲料,什么学院之类的,看了几年都是一样。加之舞台的现代化气味很浓,有时候还动不动把那些古代的和现代的元素相结合,使得传统的艺术就这样被打扮一番。重新修饰了一番,所谓的包装,以现代化的
构造模式去做,实在造作,岂不知这样就如同一个很古老的藏品,在上面秀秀画画,点点补补,最终可导致它的价值巨下。既然也走商业化模式,我想应该在宣传和运作上大下功夫,而不是改动原有的东西。更可笑的是,把那些幕后的器乐表演家也搬到了舞台上,最后还整上了一套古装着身,镜头里每每看到这些,不由得发笑,不是我个人这样感觉,问了好多,都有同感。试问,这就叫改革,何谓秦腔?
虽说娱乐有八卦,但秦腔可是一门艺术啊,就如话剧来说,起码人家在内容上有了很大的改进,表现形式还照旧。而《
秦之声》呢,改也没见改多么的好,只就表现形式上很难看出与文化有关联的东西,叹之,原有的神已不存在了。别说是秦人,其他地区的观众看了会作何感想?还有很多很多,导致秦腔的局域性已近乎很多人的不认知,从业者也很无力,只有各扫门前雪,图个生活,长此以往,可想而知,一旦脱离媒体,受众面下降,秦腔艺术将面临着枯竭,很有可能会导致
传统文化之绝活!无论如何,作为秦人,还是希望能够把秦腔作为一门文化艺术来对待,虽说无论哪个行业都在走市场化经济,离开了经济,一切都成了空谈。只是希望商业化运作不是很明显即可,最起码不要表露出来,特别是媒体上的关注面!要想推动秦腔事业的发展,我想还是得靠大家共同努力!(作者:子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