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湟川中学位于西宁市海湖新区,是一所全日制省级标准化寄宿制高级中学,青海省、西宁市重点高中。
历史沿革
青海湟川中学始建于1938年,最早为“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湟川中学”。20世纪初,英国“退还”部分“
庚子赔款”作为中国教育基金,成立“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由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拨款,配备师资和图书设备,地方当局购地置材,建立“管理庚款董事会湟川中学”,简称湟川中学,由原
北京大学教授王文俊博士任校长。1943年,学校移交当时的
国民政府教育部,改名“国立湟川中学”直至新中国建立。建国之后又先后改为“青海省
西宁第一中学”、“青海省实验中学”、“
西宁市第二中学”。1984年,正式复名为“青海湟川中学”。
2002年,西宁市为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扩大名校效应,将位于苏家河湾的原青海省电力学校整体移交给青海湟川中学,成立“青海湟川中学海湖路分校”。
2005年正式命名为“青海湟川中学”,而原南川西路的湟川中学则更名为“
青海湟川中学第一分校”,加上位于刘家寨2003年新建的“青海湟川中学第二分校”,共同形成了“青海湟川中学办学集团”。
2007年西宁市政府决定,在
海湖新区征地150亩,投资3亿元建设一座全新的青海湟川中学。2011年6月学校整体搬迁至新校址。校园建筑大气和谐,疏朗有致,亭阁相望,玉兰花香,拥有一流的教育教学设施,是一座市属省级标准化寄宿制高级中学。
2014年末,
西宁市教育局将青海湟川中学第一分校和第二分校更名为
西宁市第二中学和
西宁市海湖中学,仅保留青海湟川中学本部。
自上世纪建校之初,青海湟川中学就以注重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社会造就德才兼备的人才为办学宗旨,被誉为“高原人才的摇篮”。据史料记载:1941年至1947年六年间,湟川中学初中毕业生188人,升入高中的有170人,占90%,高中毕业生113人,考入各地大学深造的有104人,占92%。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可谓盛极一时,很快使湟川中学声名鹊起,也形成了湟川中学办学的历史传统。新中国成立以后,青海湟川中学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质量也有口皆碑,为祖国建设、西部开发培养了大批合格人才。特别是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青海湟川中学务实谋发展,质量求先进,结合新的形势发展要求,把狠抓教育教学质量,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学校始终秉承“科学求真、人文求善、体艺求美”的办学理念,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激励下,形成了“严谨、求实、文明、创新”的校风。青海湟川中学务实谋发展,质量求先进,结合新的形势发展要求,把狠抓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作为学校发展的根本,为社会培养输送了一批批品学兼优的学生,已成为一所青海名校,在西北乃至全国都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
湟川中学肇建于一九三八年,名为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湟川中学,后改属教育部,为国立湟川中学,其间几易其名,迨至一九八四年,复名青海湟川中学。学校初创之时,国难当头,先贤以自强不息勖勉师生,遂成校训。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今湟川新校甫成,更当传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之精神,以真、善、美滋养心田,让天、地、人蕴存胸中,继往业,开来学,延历史名校荣光于后昆,再造辉煌。
2023年4月10日,西宁市第一个学校红十字会青海湟川中学红十字会成立。
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教职工182人,专职教师175人,高级教师52名,一级教师56名,二级教师55名,三级教师12名。教师中有获全国及省、部级
劳动模范称号的教师5名,青海省特级教师2名,青海省
教学能手3名,西宁市名师1名,西宁市中学学科带头人12名,西宁市骨干教师9名。
硬件设施
常规实验室(
化学实验室截至2018年5月多次进行高一、高二年级实验。)、数字实验室(数字实验室正在装配,现已投入使用。)、
生物实验室(生物实验室按
教学计划主要安排高一年级进行实验)(因为实验主要集中在
高中生物必修1)、
生态馆(生态馆已接待了高一高二高三年级的全体学生参观。)、录播教室(精品录播教室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设备状态良好,教学效果明显。)、校园电视台:为全面提高
学生素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
自主发展意识,学校成立
以学生为主体的校园电视台。目的在于积极促进发展
学校教育、开阔学习视野,注重
思想性、时代性,特别是加强同学们的的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
普及教育,弘扬
先进文化,批评陋习和不文明现象,在全校形成崇尚高尚人格、追求高雅情趣的氛围,培养讲文明、守道德的
公民意识,为广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
校园媒体平台。2011年9月,青海湟川校园电视台正式开始运行,校园电视台主要由
演播室、录制编辑
系统组成。
多功能
报告厅是学校举行大型内、外部会议的场所。自投入使用以来,举行大型会议、各类讲座、社团活动等多次。
图书馆有常规图书馆、
电子图书馆和
电子阅览室组成,有纸质图书6万零159册,50亿汉字的青少年电子图书,电子阅览室2间,有100台计算机和100台
云终端。
地理实验室、心理实验室、
通用技术科学技术教室、历史实验室。
青海湟川中学中学多方争取资金,在
数字校园建设上投资近千万元,其中硬件建设包括:校园千兆
网络系统,视频安全监控系统,数字化广播和
班班通系统,
校园一卡通,精品录播教室,采用
云计算方式的电子阅览室,常规和数字实验室,设施一流的校园电视台及信息中心(含5间多媒体学生机房)。软件建设包括:数字校园综合管理平台,
教学课件资源库,试题资源库和智能出卷系统,
电子期刊库和电子图书馆,网上英语学习平台,还有为新课标准备的高中课程管理与
评价系统,考试分析系统,网上
心理健康辅导系统,理化虚拟实验室等。这些一流
软硬件设施,向学生和教师全面开放,使学校管理实现现代化,使学生学习、
教师教育教学更有效率,更出成果。
文化传统
办学指导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进一步加强
学校管理,优化
教育环境,努力提升办学品位,凸显
办学特色,丰富办学内涵;加强教学研究,着力提高教师
业务素质和
教学能力,改进和强化
教学管理,不断提高教育
教学质量;牢固树立
质量意识、
竞争意识和
服务意识,全面提高办学水平。
办学理念
科学求真、人文求善、体艺求美;继续发扬“严谨”“求实”“文明”“创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追求“真、善、美”,促进新型师生关系和谐全面发展。
办学目标
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将学校办成硬件现代化、教学高质量、发展有特色的的青海示范性高中。
学校校风
严谨 求实 文明 创新
办学成就
学校先后获得国家级“环境教育示范校” “国防教育特色校”“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 “校园足球布局学校”,省级 “德育先进学校”“
绿色学校”,市级“
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社团活动
在校内已被学生会承认的社团共有26个,包括精品社团8个,分别是体育社,音乐社,创客社,外文社,光影社,模联社,心灵社和文学社,普通社团18个,包括大自然社,话剧社,汉服社,化学社,军事历史社,吉他社,魔方社,魔术花切社,跑酷社,说唱社,诗词社,侦探社,动漫社,戏曲社,penbeat社,寰宇志智社,Power Dream舞社,CA美术社。
六校联盟
“六校联盟”缘起及宗旨
为了共同的理想与追求,
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
哈尔滨第三中学、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
海南中学、青海湟川中学商定成立“中国高中六校联盟”,每年举行系列活动,共享经验,交流成果,促进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六校联盟以“共享优质资源,携手并进;创建联盟价值,引领发展”为宗旨,旨在强调优质资源共享,通过深度交流,密切合作等形式打造名校发展共同体,以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强调要在教育哲学的层面形成共同的教育价值观,自觉坚守教育的终极价值,自觉践行正确的办学理念,不断探索现代学校发展的有效途径,以引领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教育发展。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张建国,
中学高级教师。2008年9月任青海湟川中学校长兼党委书记。1996年被
青海省教育厅评为“青海省优秀德育工作者”,2003年被
青海省人民政府评为“首届青海省中小学十佳校长”, 2009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
马康伯,自1990年7月至2008年9月一直担任青海湟川中学校长,从事教学工作至2005年,承担高中两个班的物理教学工作。
交通路线
交通:公交:9001路,58路,47路,9路在湟川中学站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