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全形拓
以墨拓技法把器物原貌转移到平面拓纸上的特殊技艺
青铜器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精华,并以制作精良,气魄雄伟、技术高超著称于世。它作为一种权力和地位的象征、一种记事耀功的礼器而流传于世,但人们广泛欣赏青铜器却极为不易。智慧的中国人在照相术出现之前,便发明了以墨传拓青铜器全形的方法。国家图书馆、中国文物遗产研究院等,收集了大批青铜器全形拓拓片。这些拓片原属公藏的有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器拓本,宝蕴楼藏器拓本。原属私藏的有陈介祺(簠斋)拓本、刘体智(善斋)拓本、端方(陶斋)拓本、孙壮(雪园)拓本、陈宝琛(澄秋馆)拓本、罗振玉(雪堂)拓本、王辰(铁庵)等。
文物特点
全形拓,又称立体拓、器物拓、图形拓。是一种以墨拓技法完成,要求拓技者具备熟悉素描、绘画、裱拓、剪纸等技法,把器物原貌转移到平面拓纸上的一种特殊技艺。初始于清末,消失于民国,近五十年来几乎失传。多少文人墨客、金石学家沉浸在全形拓的乐趣中,相传清嘉庆道光年间文人阮文建公得三代彝器四种,海内金石名家争欲观瞻,他烦于应付,摹拓刻木,拓赠各友。江苏镇江焦山寺僧六舟和尚感觉木刻有失原形,便与其研究手拓全形。初是以灯取形,把原器的尺寸量好画出轮廓,再以厚纸做漏子,用极薄六吉棉连纸扑墨拓之,拓前须先用白芨水以笔刷器上,再用湿棉花上纸,待纸干后,以绸包棉花作扑子拓之。这便是六舟和尚创拓的全形拓。
同治光绪时金石收藏家陈介祺采用“分纸拓”法,将器身、器耳、器腹、器足等部位的纹饰、器铭分拓,然后用笔蘸水划撕掉多余白纸,按事先画好图稿相应之需,把拓完的各部分拓片拼粘在一起,由于所绘图稿准确,用墨浓淡适宜,使得全形拓技法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近代民国时期周希丁等人又将西方传入的透视、素描等技法应用到了全形拓之中,墨色更是考究,墨色浓淡相间,所拓器物图像的立体感大为增强。青铜器全形拓的拓法是拓器物前,选择最能代表该器物特征的最佳角度,用铅笔在准备好的绵连纸上轻轻画出一个「⊥」形图,以表示器物的垂直线和水平线,再以「⊥」形图为基础,画出被传拓器物原大的线描图,随后把标有器物各部位位置的绵连纸分先后覆在被拓器物上,用蘸有白芨水的毛笔刷湿,上纸,用棕刷刷实,用墨拓黑后揭下,这样多次拓完器物的各个部位,完成全形拓。这种全形拓是在一整张绵连纸上将器物的立体形状多次拓成的,所以也叫 “整纸拓”。用该技法手拓之器物全形,器形准确与实物不二,纹饰清晰,丝丝入扣,铭文规范,笔画有秩,效果逼真,赏心悦目,为重铸全形拓昔日的辉煌注入了浓重的一笔。
这一技术自出现于清代嘉道年间,其历史发展大致可分为三期:滥觞期、发展期、鼎盛期。每个时期都有其代表人物,陈介祺簠斋专心研究,厚资求工拓为最精。后来周希丁精心钻研拓亦精妙,并广传其法。韩醒华、郝葆初、萧寿田、傅大卣等皆其门徒。
金石学发展到民国时到达顶峰,当时最有学问的人都在研究青铜器,由于照相技术在当时还未普及,人们想窥见到一件别人收藏的青铜器是一件非常难的事。青铜器全形拓就满足了广大爱好者的需求。民国时陈介祺厚资求工拓为最精。后来周希丁精心钻研拓亦精妙,并广传其法。傅大卣为其门徒,当代贾文忠即是傅大卣徒弟。贾文忠出身于北京金石世家,自幼受家廷熏陶酷爱金石书画,受家父著名青铜器修复专家贾玉波真传精通青铜器修复、鉴定。曾拜胡爽庵、康殷(大康)、傅大卣、程常新、魏隐儒、赵存义为师学习金石篆刻、书画、鉴定等。先后在北京市文物局首都博物馆中国农业博物馆从事文物鉴定、保护、修复等工作三十余年。其间修复过几千件青铜器,国家一级青铜器就有上百件之多。
近年来贾文忠又继承了师傅传统技艺全形拓,创作了几十种全形拓作品,深受广大文人墨客收藏爱好者欢迎,著名学者专家李学勤孙轶青吕济民罗哲文史树青等大力支持和表扬,全形拓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是文人墨客和收藏家之间馈赠、交换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是书画与拓片之间新的艺术形式,它所表现的都是历史上的青铜重器。
李学勤看到后说,全形拓在民国时期曾经风靡一时,这门艺术已经绝迹了四、五十年。贾文忠又恢复了这门技术,它的出现一定能对当今的金石爱好者所欢迎。
著名文物大师史树青观贾文忠青铜器全形拓时不禁赞叹道“贾文忠全形拓下真迹一等,优于民国时期的各家作品,继承和发展了这种传统绝技,而且对我国的文物保护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拓器物立体全形是各类传拓技法中最难的一种,全形拓历来为文人学者所重视,全形拓作为收藏中的一个重要门类有着悠久的历史。拓片分墨拓、朱(朱砂)拓,所展现的黑红世界别具金石韵味,能够吸引观众强烈的审美意趣和收藏欲望。全形拓还能够体现原物所没有或不够明显的绘画特色。全形拓制作过程中必有的捶拓工艺,使拓片成为珍贵的艺术品。由于全形拓捶拓年代及捶拓者不同,一些全形拓本身就具有极高文物价值。一些早年流传下来的全形拓,再加上名人收藏题跋,其价值不亚于原物价值。所以全形拓的收藏,也就是对珍贵文物的保护和利用。
大师
青铜器研究鉴定专家、文物修复专家
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员、 研究部文物研究室主任
(书法家、全形拓专家)
■ 中华全国工商联古玩商会中国青铜研究会会长
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修复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 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 中国文物学会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
■ 中国民间国宝评审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民俗学会副秘书长
■ 国际亚西亚民俗学会(中国委员会)副秘书长
文化部市场发展中心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委员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专家委员会专家
中国博物馆学会保管专业委员会理事
■ 中国博物馆学会藏品保护专业委员会理事
■ 中国博物馆学会民办博物馆专业委员会专家组组长
■ 中央电视台《鉴宝》、《寻宝》专家《艺术品投资》顾问
淘雅在线艺术顾问
贾文忠,字 闻钟 号 铜斋,1961年生于北京金石世家,老北京古铜张派第四代传人。大学文化,并曾就读北京大学考古系“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研究生班。现为九三学社社员,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员,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联合大学等客座教授。《文物修复研究》期刊主编,《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期刊编委。2002年入选《中国文物报》中国文博界百位“学术成就显著,具有创新精神”的专家学者。
自幼酷爱书画、篆刻,受家父著名文物修复专家贾玉波影响学习文物修复、青铜器鉴定,先后向胡爽盦傅大卣魏隐儒、大康(康殷)学习书法、绘画、篆刻。1979年参加工作在北京市文物局从事文物修复、复制工作。并向傅大卣、程长新、马宝山、魏隐儒、赵存义等先生学习青铜器鉴定、碑拓、版本、陶瓷等方面知识。先后在首都博物馆保管部、中国农业博物馆从事文物征集、保护、修复、保管、鉴定研究等工作。承担过很多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如:1985年修复北京孔庙九块皇帝御书大匾,1990年参与修复全国重大考古发现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商代青铜器修复。1991年至1993年参与并指导主持修复全国重大考古发现河南三门峡西周虢国墓地西周青铜器修复,及修复浙川下寺出土的楚国青铜器。国家十部委“指南针计划古代发明课题--古代农业发明中--“农业文物保护研究”及“重要农业文物数据库”,“博物馆展示课题”。“中国农耕文化民间剪纸课题”。国家文物局“文物修复标准、文物修复师资格认证课题”等等。被誉为:《文物郎中》是当代传统文物修复行业领军人物。
在文物修复工作中创造出用艺术手段修复文物的方法并走出一条从修复、复制中学习鉴定的捷径。近年来走遍中国遍访调查各地青铜器造假方法,总结出一套青铜鉴定方法,是当今青铜器鉴定实力派专家。
青铜器全形拓,是青铜器研究的延续,清未民国凡研究青铜器专家均收藏全形拓本。据说是清嘉庆年间,江苏焦山寺里有尊焦山鼎,住持六舟和尚闲暇时将其制成全形拓,求者颇多。金石学家阮元知晓后,便邀六舟和尚将自己所藏三代青铜器,制成全形拓,以飨友人。得者如获至宝,分外珍惜,从而开创了全形拓之先河,六舟和尚为全形拓之鼻祖。全形拓,又称立体拓。初始于清末,消失于民国,民国全形拓名家首推周希丁、其徒弟傅大卣得以继承。由于贾文忠自幼喜爱书画、篆刻,又拜傅大卣为师他的全形拓是集金石传拓和颖拓为一体的艺术创新,其作品器形准确,透视合理,纹饰清晰、铭文规范、效果逼真。学者专家都给予很高的评价,是当代青铜器全形拓名家。
贾文忠常期以来注重人才培养,1995年起担任海淀走读大学客座教授,为海淀走读大学策划成立文物保护修复专业(全国招生)获教委批准,使文物修复真正走入大学课堂。先后受聘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客座教授。长期应邀为国家文物局中国博物馆学会中国文物学会中国收藏家协会等举办培训授课。
事迹:曾在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专题报道、《走进科学》贾文忠专集、凤凰卫视《天地人》专访,并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北京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文物报、北京晚报、纽约《侨报》及各类杂志专访。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3-10 13:15
目录
概述
文物特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