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玉乐
深圳大学教育学部主任、文科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
靳玉乐,男,1966年生,河南邓州市人,中共党员,教育学博士,1992年获教育学博士学位,1996年晋升教授,1997年1月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科评议组成员,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首批重庆市“两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国家重点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带头人,“课程与教学论”国家级教学团队带头人,国家精品课程《课程与教学论》主持人,全国课程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实验分会副理事长,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席。
人物经历
教育背景
1983.09-1987.06 河南大学教育系 学校教育专业 本科/学士
1987.09-1992.06 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系/教科所 课程与教学论 研究生/硕士、博士
工作经历
1992.07-1993.06 西南师范大学教科所 教学论研究室主任、讲师
1993.07-1996.08 西南师范大学教科所 副所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1996.09-1996.12 西南师范大学教科所 副所长、教授、硕士生导师
1997.01-- ------- 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批准担任博士生导师
1997.01-2004.11 西南师范大学教科所 副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4.12-2005.06 西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5.07-2011.06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7.12--- -------被聘为西南大学首批二级教授
2011.07-2012.01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部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1.04-2021.03 西南大学 党委常委、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2021.04-2023.06 深圳大学教育学部 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2023.07—今------深圳大学教育学部 主任、文科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术成就
先后发表论文280多篇,出版著作30余部,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重庆市政府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等奖励。
研究项目
1.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大项目:“西南地区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和实验”2000—2005年,主持人,30万元;
2.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基金项目:“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与实验”2002—2005年,主持人,1.33万美元;
3.重庆市哲社“十五”规划项目:“课堂探究教学与学生素质发展实验研究”2001年—2004年,主持人,0.8万元;
4.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课题:“西南地区基础教育多元文化课程发展模式研究”2002—2005年,主持人,15万元;
5.教育部人事司:“基础教育新课程与教学创新的理论和实践研究”2002—2006年,主持人,30万元
6.西南师范大学创新群体研究基金项目:“课程与教学理论的深化研究”,2004—2007年,主持人,60万元。
7.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民族学校对新课程适应性及办学特色研究”2006-2007年,经费2万元。
8.教育部社科规划一般项目:“中小学教师对基础教育新课程的适应性研究”2006-2007年,经费5万元。
9.国家“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与教学创新研究”-2011年,经费200万元
10.教育科学国家一般课题:“新课程改革对师生教学方式转变的影响研究”-2012年,经费8万元
研究领域
主要围绕课程与教学论、基础教育、多元文化教育等开展研究工作,出版著作28部,发表论文170多篇。在科学研究领域进行的主要工作有:⑴对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体系及其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开拓性研究,出版了《现代课程论》(1995)、《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2005)等产生论著; ⑵ 开拓了课程与教学理论研究的一些新领域,填补了某些空白,如出版了国内第一本《潜在课程论》(1996)、《课程研究方法论》(2000)、《探究教学论》(2001)、《中国新时期教学论的进展》(2001)以及《案例教学原理》(2003)等; ⑶ 对课程改革问题进行了有创新意义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先后出版了《新教材给教师带来了什么变化》(2002)、《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创新》(2003)、《新课程教学案例研究》丛书(200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和实践》(2004)等,发表了《新课程改革的文化探讨》(2003)等重要论文; ⑷ 对多元文化课程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创造性的研究,承担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多元文化课程发展模式研究”等课题,在《教育研究》上发表了《多元文化背景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2003)等重要论文; ⑸ 从现代教育技术视角,对现代教学问题进行了有创意的探讨,发表了《计算机支持下的协同学习》(2001)等重要论文。
学术著作
主要著作目录:
1.《教育实验论》(与和学新合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
2.《现代课程论》(专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出版;
3.《潜在课程论》(专著),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4.《教学改革论》(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
5.《课程研究方法论》(与黄清合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
6.《探究教学论》(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
7.《中国新时期教学论的进展》(第1作者),重庆出版社2001年版;
8.《活动课程与学生素质发展研究》(主编),重庆出版社2001年版;
9.《新教材将会给教师带来什么》(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0.《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创新》(专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
11.《案例教学原理》(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
1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主编),重庆出版社2004年版;
13.《普通高中新课程解读》(副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出版;
14.《探究学习》(主编),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5.《自主学习》(主编),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6.《合作学习》(主编),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7.《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与于泽元合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出版;
18.《江泽民教育论述研究》(与张晓洪合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
19.《现代教育学》(主编),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0.《现代教学论》(裴娣娜主编,撰写“第五章”),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出版;
21.《多元文化课程的理论与实践》(主编),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
22.《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与策略》(主编),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3.《理解教学》(主编),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4.《对话教学》(主编),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5.《反思教学》(主编),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获奖情况
2.重庆市“十佳教师”(2000年)
3.全国师德先进个人(2001年)
4.西南师范大学“有突出贡献的教授”(2001年)
5.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2002年)
6.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基金(2002年)
7.重庆直辖市首批学术技术带头人(2002年)
8.西南师范大学“优秀共产党员”(2003年)
9.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4年)
10.重庆青年五四奖章(2004年)
11.“重庆市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称号(2004年)
12.“重庆市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称号(2006年)
13.重庆市首批宣传文化“五个一批”人才称号(2007年)
14.重庆市“名师奖”(2009年)
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2项、省或直辖市级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获得重庆市及学校的教学成果奖多项。
社会兼职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理事
全国教学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全国课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学科评审组专家
重庆市政府科技顾问
重庆市政府兼职督学
重庆市学位委员会教育心理学科评审组专家
重庆市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
重庆市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教育心理学科评审组副组长
重庆市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重庆市基础教育理论研究会副理事长等。
曾任重庆市政府科技顾问、重庆市政府兼职督学、西南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和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席、《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主编等。
2020年12月10日,被教育部提议担任教学管理改革指导专委会委员。
人物事件
2019年1月,西南大学副校长靳玉乐因2019年研考自命题事件被教育部给予行政记过处分。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8 08:52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