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鹱属(学名:Procellaria)是鹱形目、鹱科的一属,有5种。
模式种是白颏风鹱:体长50-58厘米,翼展134-147厘米,体重1020-1550克。风鹱属的海鸟非常相似,它们均是南大洋的一些体型巨大、数量众多的海鸟。大部分羽毛呈黑色,几乎完全呈深烟褐色至烟黑色;主羽和底面略呈灰色;下颏通常白色,有时会延伸到喉部。虹膜黑褐色;喙淡角状或淡黄色,中央喙脊呈黑色;腿和脚呈黑色,有时脚上呈粉红色。两性相似,但在大多数测量中,雌性的体型略小。
动物学史
风鹱属为瑞典生物学家
卡尔·林奈于其出版的《自然系统》第十版所建立的属之一。其
模式种由英国动物学家
乔治·罗伯特·格雷于1840年指定为白颏风鹱
在生物分类学上,1998年的研究认为风鹱属与
燕鹱属为姊妹群的关系;但在2022年的研究则指出风鹱属应与
猛鹱属、
鹱属及
剪水鹱属组成的分支为姊妹群,而燕鹱属则与拟燕鹱属关系较近。
风鹱属是鹱科和鹱形目的成员。作为鹱科的成员,它们具有某些共同特征。首先,它们有管状鼻孔,称为“naricorns”。这个特征给了它们一个共同的名字“管鼻”。鸟类的鼻孔开口位置不同,风鹱属的开口位于上喙顶部。其次,它们产生含有
蜡酯和
甘油三酯的胃油。这种油有两个功能。当捕食者威胁鸟类或其雏鸟或卵时,它们会将这种物质吐在捕食者身上。这种物质有难闻的气味,会使羽毛粘在一起,降低捕食者的威胁。此外,在长途飞行或孵化卵或照顾幼鸟期间,它们可以消化蜡酯作为高能量食物来源。风鹱属还有结构独特的喙,有7-9个不同的角质板。它们的鼻道上方有一个
盐腺,当它们喝海水时,可以帮助淡化身体的盐分。它们将含盐废物从鼻子中排出。
Procellaria altirostris
形态特征
风鹱属鸟类的喙基部都有管状鼻孔。它们的翅膀通常又长又窄,适合在公海上进行长途旅行,利用波浪产生的风和空气运动来最大限度地减少努力和能量消耗。脚上有蹼,使它们能够在水面游泳和潜水。模式物种是白颏风鹱:体长50-58厘米,翼展134-147厘米,体重1020-1550克。是南大洋的一种体型巨大、数量众多的海鸟。它与风鹱属的其他海鸟非常相似,但该物种的体型巨大。大部分羽毛呈黑色,几乎完全呈深烟褐色至烟黑色;主羽和底面略呈灰色;下颏通常白色,有时会延伸到喉部,并且在印度洋的凯尔盖朗和克罗泽种群中通常更广泛。
虹膜黑褐色;喙淡角状或淡黄色,中央喙脊呈黑色;腿和脚呈黑色,有时脚上呈粉红色。两性相似,但在大多数测量中,雌性的平均值略小,例如平均翅膀长度为387毫米,而雄性为396毫米。幼鸟与成鸟一样,但在5月至8月期间,当老鸟严重磨损或换羽时,羽毛仍新鲜。具有典型的白色下颏和独特的大而苍白的鸟喙。
栖息环境
风鹱属鸟类的活动范围从南大洋的冷水水域到温带水域,除繁殖季节外都是中上层鱼类。主要在公海活动,优先考虑大陆架以上区域。是海洋远洋鸟类;与大陆架相比,它们更喜欢近海水域;经常出现汇聚和上升流区域。在亚南极岛屿上繁殖,占据植被覆盖的斜坡或有时平坦、浸水的泥炭地。
生活习性
行为
这些管鼻鸟像海鸥一样飞行,拥有坚硬的翅膀和跨越波阵面的剪切技术。这项技术可以节省能源。 是一类群居物种,经常跟随渔船和其他船只。在平静的天气中,以有力的翅膀拍动与一些轻微拱形的滑翔飞行交替进行。当大海和风强劲时,后一种飞行方式将占主导地位。尽管它们在水面捕获大部分猎物,但它能够从水面或飞行中潜水。主要通过水面捕食,但也浅潜到水面以下至少16米和深潜。南乔治亚岛用数据记录器标记的鸟类表现出非常高水平的夜间觅食。定期单独或以小群形式参加拖网渔船;还关注船舶垃圾,经常与大型
海鸥和
信天翁混群,并且还经常与多种鲸目动物混在一起,包括
虎鲸和
抹香鲸。
食性
在繁殖季节,主要猎物是头足类动物,此外还有一些甲壳类动物(主要是磷虾)。在这个季节之外,渔船丢弃的鱼和废物发挥着重要作用。鱼和内脏在非繁殖季节尤其重要,在本格拉海流每年的这个时候,后者占饮食的50%。鱿鱼是南乔治亚岛繁殖鸟类的主要食物成分。迄今为止的所有研究都表明,鱼类、头足类动物和磷虾各自占总体饮食的16-57%。在马里恩岛,鱼类占饮食质量的56.6%,甲壳类动物占23.6%,鱿鱼占17%,其中最丰富的物种是磷虾和长脚虫戎(Themisto gaudichaudii);在南乔治亚岛,即使在磷虾供应量减少的年份里,饮食似乎仍然相当稳定,尽管在这些年份中,雏鸟似乎吃得更多,但餐量更少。有些食物显然是通过气味来定位的。
分布范围
风鹱属分布于福克兰群岛(马尔维纳斯)、澳大利亚、法属南部领地、新西兰、南非、南乔治亚岛和南桑威奇群岛、南极洲、阿根廷、巴西、智利、厄瓜多尔、赫德岛、麦克唐纳群岛、马达加斯加、莫桑比克、纳米比亚、秘鲁、圣赫勒拿岛、阿森松岛和特里斯坦达库尼亚、乌拉圭。
繁殖方式
在繁殖季节,风鹱属鸟类利用岛屿上的沿海悬崖,在洞穴中产下单个卵。在繁殖地主要是夜间活动,大多数活动在黄昏前后或黄昏后不久,但鸟类也可以在白天到达。大约91%成功的繁殖者会在下一个季节再次筑巢,而失败的繁殖者的数字略低,为88%。
在领地的洞穴入口周围,一雄一雌形成长期的配对关系,通过改变洞穴或配偶来提高繁殖成功率。在1-2米长的自挖洞穴中筑巢,内衬很少。产单枚白色卵,平均尺寸53.7毫米×82.9毫米,质量134.3克;孵化57-62天,其中7-9次,每次1-19天,平均轮班长度随着孵化的进行而缩短;雏鸟有深棕色绒毛,育雏几个小时,然后前10天每晚喂食一次,此后每0.56-0.88天,但此速度在接近羽翼丰满时减半,平均膳食大小为110-119克,并且在至少有一些在南乔治亚岛繁殖的成鸟在觅食过程中会移动1100-8000千米,而在克罗泽茨岛的成鸟则交替访问相对靠近聚居地的浅海斜坡水域以及南非和南极水域长达约1000千米。总体育种成功率估计为44-54%。据报道,第一次繁殖的年龄一般为6.5岁,成体年存活率估计为79%。
下级分类
保护现状
易危(VU)——3种;近危(NT)——1种;濒危(EN)——1种。
鸟类物种的保护状况由
国际鸟盟代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指定。白颏风鹱、眼镜风鹱和黑风鹱被列为“易危”,灰风鹱被列为“近危”,大黑风鹱被列为“濒危”。该属的所有五个成员均被列入《信天翁和海燕保护协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