鬣羚是偶蹄目牛科鬣羚属哺乳动物,别名苏门羚、明鬃羊、山驴子、岩驴、四不像等。上体呈褐灰色,灰白色或黑色;上下唇白色,吻端裸露呈黑色;尾基部和腹面锈棕色;四肢的毛为赤褐色,向下转为黄褐色。四肢粗壮;头狭长;背颈有鬣毛;尾短小;角短而尖,表面有环状的棱及不规则的纵行沟纹。寿命约15年。
物种学史
分类
由于科学家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混淆和分歧,鬣羚属的
分类学已经被许多专家讨论了很长一段时间。文献中对保护状况的描述、范围图和评估各不相同,因为不同分类群的命名和特定或亚特定状态的来源不同。这种重新评估遵循莫里(Mori)等人的分类法。随着时间的推移,鬣羚属物种的分类发生了很大变化。1908年,根据地理范围确认了鬣羚的7个亚种。随后,许多这些亚种被提升为物种。后来鬣羚被分为两种。2019年首次使用了所有分类群的总
线粒体基因组,并确认了髭羚属以下只有四个物种存在,它们分别是:
其中鬣羚下辖3个亚种,分别是
苏门答腊鬣羚(指名亚种)、
中华鬣羚和
喜马拉雅鬣羚。
典籍
古代素有“天马”一说,据《
黄山志》记载:“天马,常飞腾天都莲花诸峰”,“银鬃金毛,四足皆捧以祥云,须萸跃过数十峰”。据考证,天马即鬣羚。由于它能在陡壁上窜跳,动作轻巧,行动敏捷,再加上云雾弥漫,增添了脚踏祥云、飞越深渊的神秘色彩,故称“天马”。鬣羚的别名有四不像、山驴子、明鬃羊、长鬃羊,如此多而混乱的俗名,或多或少地反映出它外貌特征的奇特。
形态特征
鬣羚体型中等,体长约140-180厘米,尾长约6-16厘米,肩高约85-94厘米,体重约50-140千克。在体型上类似于山羊或羚羊。头后、颈背具长的
鬣毛。因颈背部灰白色的鬃毛而得名。它们
耳廓发达,耳长16-17厘米。
眶下腺大而明显。四肢粗壮有力,全身被毛粗硬,通常呈深灰色或黑色。上体褐灰、灰白或黑色。颈部具有发达的鬃毛,上下唇和耳内呈灰白色,尾的背面及尾端呈黑色,沿背脊有一条明显的黑纹。胸部近似于黑褐色或黑色,腋下和鼠鼷部呈锈黄色或棕白色。四肢膝关节以下为黄棕色,腿部外侧为黑灰锈色或栗棕色。尾色与上体色调相同。
雌雄均具角,横切面呈圆形,两角几平行并呈弧形向后伸展,角尖斜向下方。角的基部粗壮,有横棱和轻微的曲线,尖端变细。它们的角像鹿而不是鹿,蹄像牛而不是牛,头像羊而不是羊,耳朵像驴而不是驴,所以也称其为“四不像”。
栖息环境
鬣羚是一种森林栖息的哺乳动物,栖息在崎岖陡峭的山坡和海拔100-4,000米的岩石地。在尼泊尔和中国西南地区及云南西北部的温带针叶林和阔叶林,以及越南的
杜鹃花属和
越橘属茂密的灌木丛中也有记录。它还栖息于地形较平缓的低地山地森林,包括有灌木的平坦地区。鬣羚也生活在近海小岛上,例如越南北部的
吉婆岛和泰国北部半岛沿岸的小岛。而鬣羚对人类干扰很敏感,但它们似乎可以容忍天然
喀斯特灌木丛和甚至受干扰的栖息地中的中度退化森林和孤立的小石灰岩山丘和悬崖。
该物种通常在林带、低地和丘陵斜坡上越冬,而在夏季则迁移到海拔较高的悬崖和高坡上。研究发现,鬣羚活动区域占用率与到道路的距离、到村庄的距离和到小径的距离呈正相关,表明它偏爱人类无法进入的区域。在针叶林和杜鹃花丛林中海拔相对较高的地方,鬣羚喜欢封闭的树冠栖息地而不是开放的栖息地。然而,在低海拔石灰岩森林中,该物种更喜欢开放的树冠而不是封闭的树冠。
生活习性
领地
夏季喜在大树下、灌丛中及巨岩间等僻静之处休息;冬季常到岩洞中避风、过夜。有较为固定的往来觅食的小路、休息场所及排粪地点,平时或出没于悬崖绝壁之间,或隐身于密林之中。每个个体或小群都占有一定的领域,由于具有发达的眶下腺和蹄腺,可以用其分泌物在栖居范围边缘的树木或灌丛上作领地的标记。极为善于攀登和纵跃,能在最陡峭的悬崖绝壁之间行动自如,或在乱石溪谷之间跳跃如飞。这是因为它的蹄子是由两个紧密靠在一起的蹄组成,前端窄尖,后端宽阔,四周环以角质,中央为柔软的部分组成,就像一个吸盘,使其能够稳稳地站立或跳跃在陡岩之上。此外,在它的四肢底部还具有灵敏的外周感受器。在活动时,蹄子接受底部的刺激后,感受器可以将其转换为一种信号,传递给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又把接受到的信号转换成控制信号,再传递给四肢上的各种不同的肌肉组,从而调节身体重心的平衡。在受到惊扰时,它能够迅速奔跑,跳过险恶乱石,攀登到悬崖峭壁之上躲避敌害,逃脱之后便不会再返回。
活动
一般结成5-6只小群生活在一起,性情比较孤独,除了雄兽总是单独活动以外,雌兽和幼仔也最多结成4-5只的小群,从不见较大的群体。早晨和傍晚出来在林中空地。在被逼迫得无路可逃的时候,就用两只后蹄支起身体,直立起来,腾出两只前蹄拼命地往岩石上敲击,发出“嘎嘎”的脆响,或者是往肚皮上像擂鼓一样地“咚咚”敲打,声音响彻山谷,借以威吓敌害。如果这一招不灵,也会奋起自卫,勇猛地用角进行坚决的反扑,攻击对手。成年的雄兽性情较为凶猛,体强力壮,常常能冲出天敌的包围,或战胜体形不算太大的对手,将其顶到悬崖之下。
食物
鬣羚在林缘或沟谷一带摄食和饮水。主要以各种杂草、青草、树木嫩枝、叶、芽、落果和菌类、松萝等为食。
该物种冬夏两季生境选择的不同的地方是根据植被类型、树木分布、坡度、海拔、岩石分布、树木大小、坡位、冠层和水源等因素进行的。然而,选择避难所和隐蔽的机会,以及离水的距离,并没有发现受到季节的显著影响。该物种以越南吉婆岛和尼泊尔安纳普尔纳峰保护区(Annapurna Conservation Area)的34种植物中的至少33种不同植物物种的叶子和树枝为食。这些植物物种大多数是灌木和低矮的树木,因此鬣羚被归类为典型的植食动物。
记录到鬣羚采食的植物121种,其中木本植物72种,占食物种类的60%;草本38种(包括2种竹子),占31%;其余11种分别为藤本3种、
苔藓和
蕨类6种、
菌类2种,占9%。鬣羚在夏季采食的植物种类最多,有92种;冬季采食的只有43种。植物的嫩枝和树叶是鬣羚的主要食物。在研究地区中,鬣羚和
羚牛食物重叠比例超过30%,冬季重叠的比例高达48%。以各种杂草、树叶为食。林缘或沟谷一带摄食、饮水,主要以青草、树木嫩枝、叶、芽、落果和菌类、松萝等为食。粪便呈散堆状,每次排10粒。
分布范围
分布于
孟加拉国、不丹、柬埔寨、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泰国和越南。
指名亚种即苏门答腊鬣羚(Capricornis sumatraensis sumatraensis)发现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马来西亚(马来亚西半岛)、泰国(南纬约9°以南)。在印度尼西亚,该亚种完全局限于苏门答腊武吉巴里山的火山山脉,特别是北部的
亚齐高地、中部的克林奇高地和南部的巴里桑实里坦高地。也分散在马来西亚半岛包括西部,但集中在北部各州,尤其是
吉兰丹、
玻璃市和
霹雳州。该物种已在马来西亚半岛的50个地区被记录。
亚种中华鬣羚(Capricornis sumatraensis mildneedwardsii)分布于缅甸、柬埔寨、中国、印度、老挝、泰国和越南。该亚种广泛分布于中国中部和东南部的大部分地区,包括陕西南部、甘肃南部、青海东南部、四川西部、西藏东部、云南、广西、贵州、重庆、广东、江西、湖北、湖南、安徽、浙江、福建。然而,这个亚种在缅甸北部的部分地区被
红鬣羚(Capricornis rubidus)取代。
亚种喜马拉雅鬣羚(Capricornis sumatraensis thar)分布于孟加拉国东部和东南部、喜马拉雅山(不丹、印度北部,包括锡金和尼泊尔)、中国(仅限西藏)、印度东北部(孟加拉国东部省份),可能进入缅甸西部。该亚种广泛分布于整个喜马拉雅山脉,从查谟和克什米尔经尼泊尔和不丹直到中国藏南东部。
繁殖方式
鬣羚每年繁殖一次,在秋季的9-10月发情交配,逐偶时雄兽之间也有激烈的恶斗,获胜的一方才能与雌兽交配,败者有时甚至会被顶死。雌兽的怀孕期约为8个月,幼仔多半于翌年5月下旬至6月初出生,每胎产1-2仔,幼仔出后毛一天便能直立吃草,几小时后便可随雌羊一起活动。幼仔2-3岁时
性成熟,但2岁时仍然跟随雌兽一起生活,3岁才开始独立活动。寿命约15年。
亚种分化
注:中华鬣羚和喜马拉雅鬣羚原来都是独立物种,2019年被(IUCN)划为鬣羚的亚种。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20年 ver3.1——易危(VU)。
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种群现状
该物种的自然种群虽具有一定的数量,但由于多年来栖息地的破坏和人类的滥捕滥杀,导致该物种的数量和分布面积正在减少。险峻的悬崖峭壁环境造就了鬣羚独特的生存方式,但由于悬崖峭壁环境对人类活动的限制,使人类对于该物种的研究和了解难以深入,许多方面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急需进行系统的研究。
尽管鬣羚的分布范围涵盖超过11个国家,但由于整个范围内的偷猎、栖息地丧失和破坏,其种群分散、孤立并迅速减少。这些因素,再加上无法获得有关该物种丰富度和分布的可靠数据,使得实施长期保护的有效保护行动变得困难。因此,根据当地调查推断,鬣羚在三代内下降超过30%,占用面积和栖息地质量下降,以及实际开发水平。该物种需要采取紧急保护行动。
指名亚种苏门答腊鬣羚(Capricornis sumatraensis sumatraensis)被评估为易危 (VU A2; C1),因为据信该亚种因过度捕猎和严重的栖息地丧失而显著减少。
中华鬣羚(Capricornis sumatraensis milneedwardsii)和喜马拉雅鬣羚(Capricornis sumatraensis thar)之前被评估为近危。新的数据和信息表明,截止2020年,在过去十年中,这些亚种的种群规模、分布范围及其栖息地正在经历显著下降,并且由于人类的强烈影响,预计未来将继续显著下降。因此,这两个亚种都被评估为易危(VU A2;C1)。
濒危原因
鬣羚系典型林栖兽类,如同其他森林动物一样,随着其分布区内森林被大量采伐,使栖息地遭受破坏。此外,由于鬣羚体型较大,能提供较多的肉食,其皮板质量又属上乘,故于20世纪80年代以前,在中国南方各省区常被猎杀。因此,栖息地被破坏及滥捕滥杀是致危的主要因素。虽然该种动物已受到中国国家法律保护,然而偷猎现象在个别地方仍未能完全杜绝。
保护措施
在印度尼西亚,该物种自1932年以来一直受到法律保护。在保护区系统中,总共3083308公顷的鬣羚栖息地受到某种形式的保护,其中包括三个国家公园、三个野生动物保护区、三个自然保护区和两个保护林。根据2010年《野生动物保护法》,该物种在马来西亚半岛受到充分的法律保护,这意味着禁止捕杀该物种。在老挝,该物种可能面临风险。然而,柬埔寨、缅甸和泰国似乎没有旨在保护鬣羚的实际立法。2006年在越南,该动物被列为32种濒危和稀有物种名单中的IB(禁止捕猎),2008年,该动物被列为越南红皮书中的濒危物种(E)。该动物受《印度野生动物保护法》和《不丹森林和自然保护法》附表一的保护,该法案禁止所有捕猎。在尼泊尔,法律禁止捕猎。鬣羚受《印度野生动物保护法》(WLPA,1972)附表一和《不丹森林和自然保护法》的保护,该法禁止所有狩猎活动。在尼泊尔,它的狩猎也被法律完全禁止(Wegge和Oli,1997年)。
1962和1980年,中国林业部主持制定的《野生动物保护条例》(草案)已把鬣羚列为保护动物,1988年中国政府颁布的《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该种被划为II级保护动物。在已建的自然保护区中,约有30余处使鬣羚得以保护:
现身情况
2022年6月26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鬣羚妈妈和小鬣羚现身沙贡乡。
2024年12月,一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鬣羚出现在宁夏隆德县的清凉山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