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瓶 亦称“魂魄瓶”、“谷仓”等。古代的一种随葬明器。流行于长江流域广大地区。多系青瓷器,形状作平口罐或五孔罐。在大坛上堆塑楼阁、人物、佛像、兽等,有的上面还有纪年文字。俗传以此收亡者魂灵。多发现于南方六朝初期墓中。
魂瓶其出现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
伯夷、
叔齐为商末
孤竹国君之子,因忠于殷商,劝谏
武王伐纣无效而誓死不食周粟。
周武王灭商后,建立
西周,两人遂饿死于首阳山。人们念其抱节之志,故在
陪葬品中放入“五谷囊”。魂瓶随葬的礼俗自此出现,故早期魂瓶实为贮粮之器。关于“五谷囊”,王肃《丧服要记》中还记有一则颇具趣味的历史故事:说是春秋时的
鲁哀公为父举丧,
孔子因其未在陪葬品中放进五谷囊而问责于他,哀公狡辩道:“五谷囊陪葬,起自伯夷、叔齐不食周粟而饿死,恐其魂之饥也,故设五谷囊。吾父食味含脯而死,何用此为?”可知在春秋时期,大儒孔子已认为陪葬品中放入五谷囊是一种重要的礼俗。
三国、
西晋墓葬中常见的随葬
陶瓷器,也有大量魂瓶出土于宋代,亦称“
青瓷谷仓罐”。魂瓶是一种“
冥器”。“冥”是古代社会
唯心主义思想所迷信认为的人们死后进入的世界,比如“
冥币”就跟贴近我们现代人生活。以魂瓶这种冥器为例,上面所塑之物,往往象征着死者生前的社会待遇和家庭状况,并且
希望死后到达所谓的“冥界”依然能够享用。如果魂瓶上堆塑繁多,则可能是等级较高的
社会等级较高或非常富裕的墓主人;堆塑相对简略鲜少则相对地较低,也有毫无实物的管瓶。
汉代、三国、
两晋时期的墓葬出土较多宿有楼阁,飞鸟,廊庑,乐伶等等,宋代则相对女佣女官居多。魂瓶的出土对尚未找到
墓志铭的墓葬的断代有指导、佐证作用。汉代三国的魂瓶器型较大,高宽之比相差较小,
釉水失透,多为平底;到宋代的魂瓶则跟似于瓶状,旋削修足,多施
化妆土,多数器物
釉面玻璃质感较强;元代也有造型独特的魂瓶,比如有人首为堆塑体,人体却以刻画在器身上为呈现方式的人物塑造方式。
在摈弃魂瓶等冥器中的迷信思想同时,也要发觉他的
文化价值、艺术价值。
中华民族是酷爱物葬礼葬的民族,有点好东西总得埋下去,还特地制造一些冥器,就比如魂瓶下葬。这种习俗多让现代人难以想通。但是,正是因为这种制度、习俗,使我们得以看到几千年的灿烂文明。
青釉魂瓶通高46厘米,口径11厘米。瓶体由上下两部分
粘接而成,通体施有青釉,釉色纯净。制作中采用了塑贴、模印等装饰手法,使其达到了相当高的工艺水准。瓶体上部正面塑有三层飞檐高楼,四周塑造有各种动物的形象。瓶体其余三面共有八名乐人持不同乐器进行演奏。下部的大罐疏朗地帖有猎人、狗、鹿、猪、鱼、龟等形象,与上部密集的
堆塑形成了鲜明对比。在颈腹相交处还竖有
龟趺北京故宫博物院。
这件魂瓶构思巧妙,制作精细,反映出三国时期(公元220~280年)制瓷工艺在成型技术上所取得的高度成就。塑造的题材虽多却无琐碎之感。各种造型寓巧于拙,着重表达内在情趣,将天上人间、神话现实揉合在一起,既现实又浪漫。它作为
随葬品,表现了墓主人及其家族永保富贵、家运兴隆的祈望,同时也生动地再现了当年
地主庄园和
江南水乡的景象,因而具有极其珍贵的
历史价值和
艺术价值。
2016年3月,
宁乡农民熊尚丰和肖爱民在挖沟取土时发现两件魂瓶,其中一件为坛状,
夹砂红陶,口部微残,深红褐色。魂瓶通高38cm,口径与底径皆13.5cm,腹部最宽处38cm。通体
素面,肩与下腹各饰两圈鸡冠状
附加堆纹。口上有盖,盖为碗状,保存完整,可以取放。整体造型沉稳厚重、比例协调,为宁乡地区宋代时期典型器物代表。
另一件魂瓶为罐状,泥质
灰陶,微残,器身饰釉,大多剥落。通身遍饰刻划纹,上身鼓起五道泥圈,每圈上附加五枚角状饰件,饰件共25个,部分已残缺。魂瓶通高40cm,口径9.5cm,底径12.5cm,腹部最宽处为40cm。造型奇特、诡异多姿,富有浓郁的
丧葬文化和宗教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