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平四年(193年),公孙瓒杀害刘虞,鲜于辅、
鲜于银、
齐周等人集结率领州中的军队,要一同为刘虞报仇。燕国人
阎柔因平素威信较高,被推举为乌桓司马。阎柔召引胡人、汉人,有数万之多,与公孙瓒委任的渔阳郡太守
邹丹在潞县以北大战,阎柔获胜,斩杀邹丹及其部下四千余人。乌桓峭王率领乌桓人及鲜卑人,共七千余骑兵,随鲜于辅南下迎接刘虞的儿子
刘和,与
袁绍部将
麴义联合,共计十万兵马,进攻公孙瓒。诸军在鲍丘大破公孙瓒,斩杀两万余人。于是,代郡、广阳郡、上谷郡与右北平郡纷纷起兵,杀死公孙瓒所委任的官员,又与鲜于辅、刘和的队伍会师。公孙瓒军队屡战屡败。
公孙瓒败亡后,鲜于辅为属下官民所推重,代行太守之事,他与
田豫素来关系很好,任命田豫为太守府长史。当时群雄并起,鲜于辅不知依从谁好。田豫对鲜于辅说:“最终能够安定天下的,一定是曹操。应该赶紧投奔他,不要等着以后遭祸。”鲜于辅听从了他的建议,率领部下归附朝廷,
曹操任命鲜于辅为建忠将军,都督幽州六郡军务。
建安五年(200年),官渡之战爆发,鲜于辅到前线拜见曹操,被拜为左度辽将军,封亭侯,遣他回去镇抚本州。曹操大败袁绍后,高兴的对鲜于辅说:“之前袁绍把公孙瓒的头送来,我看自己也很快被他消灭。如今却打败他,既是天意,也是你们的功劳。”
建安十年(205年)正月,曹操攻破南皮,阎柔带着部众来到曹操军中,并将鲜卑名马献给军队,鲜于辅也率
幽州的军队正式投降。这一年,三郡乌桓出兵犷平,攻打鲜于辅,八月,曹操出兵救鲜于辅,击退乌桓。
建安十八年(213年),鲜于辅与
荀攸等人共劝曹操进位魏公(此处记载鲜于辅为“建忠将军、昌乡亭侯”)。
魏国建立后,法令禁止酗酒,但
徐邈常私下痛饮以至于酩酊大醉。校事
赵达询问政事,徐邈称他是“中圣人”。赵达把这话传给曹操,曹操很是恼怒。度辽将军鲜于辅劝说道:“平常喝醉酒的人称清酒为圣人,浊酒为贤人。徐邈性情谨慎,这不过是酒醉胡言乱语罢了。”结果没有被判刑。
延康元年(220年),鲜于辅与魏国公卿共劝魏王
曹丕即帝位。(即《魏公卿上尊号奏》中的“虎牙将军南昌亭侯臣辅”。)
后来,鲜于辅迁为辅国将军。
轲比能因兼并各部的战争多次遭到田豫等的干预,由此心怀反叛之心,并给辅国将军鲜于辅写信说:“胡人不识文字,故校尉阎柔为我向天子保举。我与素利为仇,往年派兵攻讨,但是田豫却协助素利。我在阵地上派琐奴前往,听说您来,马上撤回军队。步度根处处抢掠,又杀死我弟弟,反诬蔑我为强盗。我们落后,不知礼义,但我们接受天子印绶,牛马尚且知道水草为美,何况我还有人心。将军应替我向天子讲明情况。”鲜于辅得到书信后,上报朝廷,曹丕又派田豫招纳安慰。
曹操:“前岁袁本初送公孙瓒头来,孤自视忽然耳,而今克之。此既天意,亦二三子之力。”
根据《三国志·公孙瓒传》,公孙瓒败亡后,鲜于辅率众奉王命,被任命为建忠将军。建安五年(200年)官渡之战时,鲜于辅被任命为左度辽将军。又按《三国志·徐邈传》记载,魏国建立后,鲜于辅仍是度辽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