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埠街道
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辖街道
鹅埠街道,隶属于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地处汕尾市西部,是汕尾市的西大门,东、北与赤石街道交界,西与惠东县吉隆、黄埠二镇相邻,南与小漠街道相连。行政区域总面积90.20平方千米。2019年末,鹅埠街道户籍人口有18649人。截至2022年10月,鹅埠街道下辖1个社区、10个行政村。
历史沿革
明、清时期,属杨安都。
民国三年(1914年),取消都里名称,全县划为九个行政区域,鹅埠属第四区。
民国十九年(1930年),全县缩为七个区,鹅埠属东江绥靖公署海丰县第三区。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撤镇设乡,建立鹅埠乡公所,隶属第四行政督察区海丰县第三区。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8月,鹅埠全面解放,成立鹅埠乡人民政府。
1958年9月,鹅埠建立全县第一个公社,取名雄鹅人民公社。
1959年9月,鹅埠、小漠并圆墩为公社。
1959年11月27日,撤消圆墩公社,鹅埠、小漠并为鹅埠公社。
1965年4月7日,小漠从鹅埠划出。
1984 年1月改为鹅埠区公所。
1987年撤消区公所和小乡建制,建立镇人民政府。
2003年1月,经省政府同意,撤销圆墩乡。
2004年底,将原圆墩乡田寮村的行政区域并入鹅埠镇。
2019年10月10日,鹅埠镇撤镇设街。
行政区划
截至2022年10月,鹅埠街道下辖1个社区、10个行政村。
地理位置
位置境域
鹅埠街道位于汕尾市西部,东、北与赤石街道交界,西与惠东县吉隆、黄埠二镇相邻,南与小漠街道相连,行政区域总面积90.20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鹅埠街道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四面环山,南北部多山,中部为冲积平原,境内最高山峰是髻顶,海拔738米。南门河是鹅埠河流,全长10千米。
气候
鹅埠街道气候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阳光雨量充足,年均降雨量2115毫米,年均气温21.8℃。
人口
2018年末,鹅埠街道有户籍人口18649人。
经济
2001年后,开源农副产品发展有限公司、海崇畜牧发展有限公司、广东生态园等项目相继建成投产。鹅埠镇的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番薯。2004 年,粮食种植面积1082公顷,总产5149吨。全镇共有种粮大户300户。
鹅埠凭借地处珠三角经济圈及惠州制鞋业边缘的区域优势,按照“工业强镇、鞋业富镇”的发展思路,主动招商引资,大力发展制鞋业。1993年有宜美、美盛、怡泰、恒发等32家鞋厂,工人约2000人。至2004年,已建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以鞋业为主的紫云、西湖工业园区,园区内有广信鞋业有限公司、美盛鞋业有限公司和怡源、裕盛等100多家中小型鞋业企业,从业人员15000 多人。汕尾市鞋业商会也在鹅埠镇挂牌办公。除鞋业外,还有华南发品厂、联盛化工等其他企业也在鹅埠先后落户。
2004年,鹅埠工农业总产值41227.4万元,其中,工业产值33655.4万元,农业产值7572万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3150元。全镇用电量超历史达到1400万千瓦时。2001—2003年连续三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先进镇”、“工业开发先进单位”和“规模以上工业开发先进单位”,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强劲增长势头。
2018年末,鹅埠街道工业企业有89家,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有1家。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1990年鹅埠有9所小学,1所初级中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鹅埠中学,鹅埠中心小学和各村委小学都建有新校舍和办公大楼。2003年还新建私立松正学校。2004年,全镇在校中小学学生4000人,教职工204人。到县城等地就读高中或中专、技校学生已超过200人,在校大学生有50多人。
2020年,鹅埠街道有2所中学,分别是鹅埠中学和鹅埠松正学校。
医疗卫生
1993年新建的鹅埠卫生院,占地1400平方米,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全院员工32人,其中医务人员26人。住院部设有病床位30张,配有救护车和设有B超,X光、心电图、生化分析仪等先进医疗设备,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定点医院。2004年开始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合作医疗站10个,乡村医生18人。
基础设施
2017年,鹅埠街道投入资金500多万元用于灌区改造、河道清淤、水库除险加固、涵闸陂头建设等,新增硬化路面和填埋杂草,配合合作区对国道G324线进行改扩建,整改改造镇区主要干道,新建创文路、新园路、深汕大道等一批基础路道,维修更换街道路灯,对农贸市场进行升级改造。
社会保障
2017年,鹅埠街道贫困农户共310户993人,其中一般贫困户100户,低保贫困户140户,五保贫困户70户,全镇310户贫困户993人纳入医疗保险范围,为247名60岁以上老人办理城乡养老社会保险,并对教育部门核实的166名贫困户子女在校生子女逐步发放生活补贴。2017年鹅埠镇脱贫户69户,脱贫人数281人。
交通
鹅埠街道西距广州248公里,深圳130公里,惠州80公里;东距海丰县城50公里,汕头230公里,是粤东各市通往广州、深圳等地的必经之地。广州-汕头公路(324国道)、深圳—汕头高速公路、在建的厦门—深圳铁路横贯境内,距离深汕高速公路白云仔出入口处仅5公里。镇区的主要道路,有深汕大道、中兴南路、创文路、同心路等。
历史文化
地名文化
鹅埠因区一山形似鹅,叫鹅地山,建居后称“鹅埔岭”,后改为鹅埠,是海丰县古代西部关口,为东西交通要冲,有“西关”之称。鹅埠东与本县圆墩乡交界,南与本县小漠街道相连,西南与惠东县黄埠镇接壤,西与惠东县吉隆镇毗邻,北与本县赤石街道相接。
水美在海丰县城西南37公里。属鹅埠镇。因处河渠末端而得名水尾,后取其谐音雅称水美。
红罗在海丰县城西南35公里。属鹅埠镇。畲族。分蓝、雷、黎3姓。蓝姓祖籍江苏常州府,迁福建和潮安县凤凰山后,清雍正年间(1723—1735)再迁此。雷、黎氏先后从惠阳山区迁此。原无村名,至民国16年(1927)因山坡遍开红花,似罗裙而名红罗。
杨安在海丰县城西南41公里。属鹅埠镇。原池边多杨柳树,村民祈求安稳生活,故名。
地方方言
鹅埠街道方言比较复杂,主要使用占米话客家话福佬话三种汉语方言。除汉语方言之外,在红罗村,还有约200人的畲族保留了原有的民族语言—畲语
占米话是鹅埠的第一大方言,全镇约 80%的居民讲占米话,故当地人亦称“占米话”为 “鹅埠话”。占米话主要分布在城内、上街,新厝、琵琶、水美、田寮背、大水田、锡坑、楼仔、蛟湖、石寨,下城、埕寮、旧村、牛湖、布心、杨安等村,各村口音基本一致,但在声调方面,水美村无中人调。
鹅埠街道内的占米话18个(包括零声母),韵母56个,单字调8个。韵母中单韵母4个,复韵母13个,鼻韵母19个,声化韵母2个,入声韵母18个。鹅埠街道大多是8个声调,有3个入声,只有水美一地仅有2个入声。
福佬话主要分布在鹅埠的大部分村落。
客家话主要分布于上北、下北、西南。
闽南语主要分布在南门河出口处的几个村落,使用人口约占5%。
红罗畲族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使用接近瑶族“布努”语(属苗语支)。畲族在日常生活中,各地畲族皆通晓当地的汉语方言。
名胜古迹
鹅埠名胜古迹有上北明代吊牌山、下北碗窑径碗窑遗址、上北鹿湖鹿鸣书馆遗址、谭公仙圣庙,清康熙年间正觉庵(现已重建)、古石桥婆桥、外婆桥,嘉庆年间狮山深藏庵、宝塔遗址,乾隆年间义学遗址,道光年间九渡水古道等。
民族风情
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先民们已在鹅埠聚居生息。鹅埠红罗畲族村位于鹅埠镇西北面五公里许的罗裙山麓。“红罗”,意为“红色的罗裙山”。罗裙山是莲花山系西南支脉,为赤石、鹅埠两街道分水岭,方圆20余里,由10余座大小不一的山岭组成,最高峰犁头嘴海拔611米。因罗裙山整体向西北呈环状分布,以其环抱如裙裾而得名。
红罗村是海丰县唯一的少数民族村落。居住在鹅埠街道的红罗村的畲族只有40多户一百三四十人。族名“畲”字写成俗 字“輋”,有自己的语言。20世纪50年代末从惠阳山区迁来的。随着现代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发展,畲族的生活习俗发生了很大变化,居住和服饰等同汉人无异,但仍保留其图腾祭祖、婚娶、狩猎、丧葬、年节等文化习俗。
风景名胜
蛟湖古寨
蛟湖古寨始建于明崇祯末年,基本保存完好。古寨呈方形,坐西朝东,面前是宽阔的水泥町和一泓半月形的水塘。寨城高约4米,厚约0.8米。全寨结构呈玉字形,占地面积约7000平方米,巷道直6条,横4条;共有房屋100多座,每座民居均为“前三、后三”或“三间过两伸手”,其结构是由大厅和左右偏房、前房及天井、门楼等组成。在东面城墙中间位置,开有供寨内居民出入的一寨门,寨楼比寨墙高出1米多。正门呈拱形,宽1.5米,高2.3米。上有一方形花岗岩石框的大窗口,与琉璃瓦当檐下之间有横额。左右有两个圆形通气孔,是古代守寨用的枪孔。寨门里侧右边有台阶通向寨楼,楼座神龛供奉着文昌帝君。寨门左侧有古井一口,四周铺设花岗岩石板,并有暗沟疏泄日常用水。
水美古寨
水美古寨,繁衍着李唐王朝皇族后裔。坐落于鹅埠镇南部,村子坐南朝北,背靠狮山,前面是水美洋。寨子呈半圆形的,正门门楼约有二层楼高,门框由巨型的花岗岩石料雕筑而成,厚重而沉稳。大门原来有厚重的木料门板,如今已不知所踪。村寨四周有高约四米的壳灰砂混合料寨墻,混厚坚实,现有些墙体已脱落或崩塌,残缺不全了。进寨门转折纵向是主巷道,主巷道两侧有多条横巷,为民居小巷,民居房屋各自独立成户。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07 09:55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