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池之会
春秋末年吴国与晋会盟的一次历史事件
黄池之会是春秋末年吴国倾全国之兵逐鹿中原晋国会盟的一次历史事件。吴国在西破楚、北败徐、齐、鲁之后成为东南一霸。遂向西北进军,会晋定公于黄池(今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南)。吴军“万人以为方阵,皆白裳、白旗、素甲、白羽之矰,望之如荼。左军亦如之,皆赤裳,赤旟,丹甲,朱羽之矰,望之如火。”在吴王夫差与中原诸侯歃血为盟时,远在千万里之外的吴都姑苏越国偷袭。黄池之会达到了吴国北伐称霸的目的。可以说,黄池之会,使得吴国的霸业达到了昌盛的极点。
事件背景
吴国打败越国后,成为东南无与匹敌的强国,遂北上中原与诸国争霸。夫差齐景公新死伐齐,在艾陵打败齐军。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率军沿水路北上,会晋定公于黄池(今河南封丘路南),欲争中原霸主之位。”。《东周列国志》记载晋提出吴先歃的明确条件:吴必须去王号,称公。于是夫差去王号改称“吴公”,主盟黄池大会。
事件过程
前482年盛夏,黄池之会如约召开,与会诸侯则令人寒酸。晋国方面由赵鞅陪同晋定公出面;吴国则由吴王夫差亲自带兵至黄池;鲁国鲁哀公子服景伯按约前来,另外还有周王代表单平公作为时代见证人。
会盟尚未开始,越人已趁吴国空虚攻入吴都,杀死夫差太子友。噩耗传来,夫差为了不影响争霸的大好形势,秘密处决七名报信的吴兵,强忍住泪水参加会盟。大家心平气和的谈倒也融洽,到了最关键的时刻——歃血。按照规矩,霸主先歃血。吴人放话:“于周室,我为长。”晋人反驳:“于姬姓,我为伯。”双方就这样僵持……夫差封锁后方消息,对晋国以武力相胁。晋国赵鞅准备付诸武力,谁干赢了谁就是霸主,他喊来司马寅:“天这么晚了,大事还没完成,这都是两国臣子的罪啊! 去! 擂鼓整军,两边的臣子死战一番之后,长幼顺序自然就定下来了!” 还是司马寅精细:“您先少候,让我再观察一下。”司马寅回来后,对赵鞅说:“肉食者的气色不该应该晦暗,现吴王面带晦暗,莫不是是他的国家被人战败了?或者他的太子死掉了?——这里面一定有问题! 况且,夷人生性轻率浮躁,不能长期坚韧,我们最好还是先等等看吧。”最终夫差失去了耐心,选择退让。黄池之会,先由晋国歃血。
事件影响
吴国继晋国之后歃血,也因此成为了仅次于晋国的盟主。黄池之会并没有给吴国带来实际利益,反而加速了吴国的灭亡。黄池之会达到了吴国北上称霸的目的,但吴王夫差很快就迎来的笠泽之战,则标志着吴国霸业的终结。
事件争议
先秦以来的史书对黄池之盟的结果有不同的说法。读《左传.哀公十三年》的记载可以发现,它非但不能证明“晋为霸主”说,恰恰相反,已可作为“吴为霸主”说的论据。在《左传》这节史料之后紧接着记道:“吴人将以公见晋侯,子服景伯对使者曰:‘王合诸侯,则伯帅侯牧以见于王;伯合诸侯,则侯帅子男以见于伯。自王以下,朝聘玉帛不同。故敝邑之职贡于吴,有丰于晋,无不及焉,以办伯也。令诸侯会而君将以寡君见晋君.则晋成为伯矣,敝邑将改职贡”。鲁大臣景伯的话说明:因吴立为伯(即霸主),故鲁国须承担向吴朝贡(丰于晋)的义务。据此,前面所书“乃先晋人”似应作“吴乃先于晋人”解。
《史记·吴太伯世家》亦记载“赵鞅怒,将伐吴,乃长晋定公。”然而在《国语》(《春秋外传》)中却提到吴国对晋国实施武力,迫使晋国尊吴为盟主。令人不解的是,《史记》中同样出现了吴国成为盟主的记载。见于《史记·赵世家》、《史记·晋世家》、《史记·秦本纪》中。盖“吴太伯世家”记载以《左传》为依据,其余以《国语》为佐证。凡此种种,《史记》中纰漏尤盛,故不予评论。而对此记载,各注家只是指明了记载不一致的现象,并没有给出正确的推论。
当代电视剧中提到“黄池之会”时往往采用《国语》说法,主要是因为此类电视剧多用吴越争霸题材,故借黄池之会来表现吴国的最后辉煌以暗示其即将衰败。然而《国语》既为《外传》,且成书晚于《左传》,则对黄池之盟的实情还不能妄加论断。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17 13:13
目录
概述
事件背景
事件过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