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点树蛙(学名:Zhangixalus nigropunctatus)是树蛙科、张树蛙属两栖动物。头长、宽几乎相等;吻端斜尖,突出于下唇;吻略长于眼径;吻棱明显,颊部略向外倾斜;鼻孔位于吻眼之间;鼓膜圆形;犁骨齿细弱;舌后端缺刻深。前肢适中,前臂及手长略超过体长之半;指间具微蹼,外侧2指间约为1/4蹼,指侧缘膜细窄;远端关节下瘤较大,掌部小疣多。后肢短,前伸贴体时胫跗关节达鼓膜后缘,左、右跟部不相遇;内蹠突卵圆形,明显隆起,无外蹠突。背面皮肤光滑;胸、腹、股腹面满布扁平疣,咽喉部皮肤薄而松弛。生活时背面显露部位鲜绿色,散有少数稀疏的浅黄色小点;体侧及股前后方为黄色且有黑斑;四肢远端外侧和肛上方呈灰白色,其下缘有深色细线纹;体侧前段为浅蓝色。腹面灰白色,咽喉部沿下唇缘为黑灰色。
形态特征
鼓膜小于眼径之半,雄蛙体长34毫米,雌蛙体长45毫米左右。头长、宽几乎相等;吻端斜尖,突出于下唇;吻略长于眼径;吻棱明显,颊部略向外倾斜;鼻孔位于吻眼之间,鼻间距小于眼间距而大于上眼睑宽;鼓膜圆形,小于眼径之半;
犁骨齿细弱,左、右列略斜置,相距较宽;舌后端缺刻深。
前肢适中,前臂及手长略超过体长之半;指端均有
吸盘,其腹面边缘有马蹄形沟,第三指吸盘略大于或等于鼓膜,第一指吸盘较小;指长顺序3、4、2、1;指间具微蹼,外侧2指间约为1/4蹼,指侧缘膜细窄;远端关节下瘤较大,掌部小疣多。后肢短,前伸贴体时胫跗关节达鼓膜后缘,左、右跟部不相遇,胫长约为体长的41%左右;足略长于胫;趾吸盘较指吸盘小,指、趾吸盘背面可见“Y”形迹;趾间蹼以缘膜达趾端,外侧3趾的蹼达第二关节下瘤处,外侧蹠间蹼小;关节下瘤及跳部小疣清晰;内蹠突卵圆形,明显隆起,无外蹠突。
背面皮肤光滑;
颞褶斜直;沿肘关节至第四指外缘和跗关节至第五趾外缘以及肛上方有细肤棱。胸、腹、股腹面满布扁平疣,咽喉部皮肤薄而松弛。
生活时背面显露部位鲜绿色,散有少数稀疏的浅黄色小点;体侧及股前后方为黄色且有黑斑,在体侧前端的黑点呈条状,颜色较浅,在胯部的呈圆斑点,股后方的呈粗条状;四肢远端外侧和肛上方呈灰白色,其下缘有深色细线纹;体侧前段为浅蓝色。腹面灰白色,咽喉部沿下唇缘为黑灰色。液浸标本体侧棕色,黄色消失,变成灰白色;黑斑清晰;背面的浅黄色小点变为灰白色;腹面白色,能透视粉红色雄性线。
雄蛙体形较小,吻端斜尖;第一指背面基部有白色
婚垫;单咽下外声囊很明显,声囊孔大、长裂形;有粉红色雄性线。
卵泡白色,大小为67毫米×57毫米×25毫米,卵粒浅乳黄色;卵径1.8毫米。
刚孵出的小蝌蚪背面近黑色,腹面乳白色;大蝌蚪生活时背面及尾肌灰绿色,尾鳍微带紫棕色,散有细点;腹面色浅。液浸标本棕灰色,尾鳍上的细麻斑仍清晰。后肢芽长1.7毫米左右(第29-30期)时,头体长15毫米,尾长29毫米左右;后肢芽长4.6毫米左右(第34-35期)时,头体长17.5毫米,尾长34.7毫米左右,其他部位量度数据见表276。蝌蚪体肥实,吻端钝圆,尾鳍较发达,尾末端钝尖;眼在头背侧,眼间距较宽,为眼径的4-5倍;出水口位于体左侧,无游离管;肛孔位于尾基右侧。口较小,下唇乳突参差排列,下唇中央无乳突,口角部有副突;唇齿式为Ⅰ:3+3/1+1 :Ⅱ,下唇齿3排,均较长;角质颌适中。前肢刚伸出的变态期蝌蚪,全长55毫米。刚完成变态者体长16毫米,背面全为绿色,四肢颜色与成蛙相同,体侧及股部未出现斑点。腹面白色,能透视内脏。
近种区别
鹦哥岭树蛙(Zhangixalus yinggelingensis)与黑点树蛙相近似。但鹦哥岭树蛙吻钝圆不突出下唇;鼓膜大(直径4.5毫米),大于眼径(5.8毫米)之半,约为眼径的78%;股部绿色区窄;外侧2指间约具1/3蹼,第四趾外侧蹼达远端关节下瘤。
生活习性
黑点树蛙生活于海拔600-2150米的山区。白天成蛙多隐蔽在潮湿的土洞或草丛中,夜间常活动在水塘、沼泽附近的灌丛上,稻田附近也有其踪迹。该蛙在泥洞内越冬。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安徽(岳西)、云南(龙陵、屏边、巧家)、贵州(威宁、水城、雷山)、湖南(桑植、城步)。
繁殖方式
4-6月是该蛙的繁殖季节。在中国湖南桑植、城步等地发现该蛙在泥沼中越冬,4月初出垫,雄蛙在泥洞内鸣叫,即开始繁殖。在贵州威宁地区,曾于6月上旬见到雌雄蛙有抱对行为,同时在水塘中有卵泡、各期蝌蚪和新成蛙。
保护现状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04年 ver 3.1)——无危(LC)。
列入《
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两栖类)(2015年)——近危(NT)。
黑点树蛙栖息地分裂和环境质量下降,种群数量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