莉莉丝
神话传说的人物
莉莉丝(Lilith;希伯来语:לִּילִית‎,Lîlîṯ),原是美索不达米亚神话的人物,被认为与风暴的化身莉莉图以及迦南的巴拉特是同一位存在。
词语释义
关于莉莉丝的解释
①莉莉丝,又译莉莉斯或李丽丝,英译Lilith。注意,是【文学】,而不是神学,从来不是犹太教信仰的一部分。而且基督教也没有相关记载。
②Lilith,英文女子名,源于希伯来语,意为“夜妖”、“来自夜晚的”。
③犹太神话中潜入男子梦中向男子示爱并与之交欢的魔女,其实是犹太教对男子梦遗的非科学解释。
词源
希伯来语的莉莉丝(לילית)和阿卡德语的莉莉图(līlītu),在过去都被认为是早期闪米特语族天灾-风暴的化身。
并且亚述巴比伦的阿卡德语中,莉莉(lili)和莉莉图(līlītu),都有精神(spirits)的含义。
因此阿卡德语的莉莉图(līlītu),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南风女士-宁利勒(Ninlil,楔形文本:NIN.LÍL-“旷野女主”或“风之女主人”)的影响,等同于风暴女神或者带有风暴的邪灵。
在此之上,莉莉丝在某种程度上,被认为与苏美尔语的月亮-itud有关系,后世占星学莉莉丝象征暗月的说法也许来自于此。
人物传说
吸血鬼之说
十八世纪中叶,本笃会教士奥古斯丁·卡尔梅特在卷轶浩繁的《幽灵概论》一书中提出吸血鬼这一主题以来,死灵召唤的问题便从基督教的神学与恶魔学中凸显出来,他认为莉莉丝或者拉米亚就是吸血鬼。
现代基于中世纪及其公元前传说,创造出了莉莉丝是吸血鬼始祖的说法,著名的美国奇幻小说、电视剧《真爱如血》更是设定其与创造她的上帝同为吸血鬼,而人类只不过是被创造出来的饵食。
有关网络上流传的吸血鬼该隐是由她所教导的说法,是来源于白狼游戏公司(White Wolf Publishing)出品的游戏背景设定资料书《The Book of Nod(挪得之书)》。而关于该隐作为吸血鬼的说法来源,并非来自《圣经》,正是来自于白狼公司的桌面游戏《吸血鬼》。
古阿卡德神话
阿卡德的莉莉丝是一名女性神灵,从苏美语字根“夜晚”而来,字面上的翻译为夜间活动的夜魔。
扎伊尔斯(希伯来传说),以及佛西斯(拉梅吉.安西拉尼),其他学者则驳斥词类变化是根据苏美字根中的“LYL”而来,并建议将“Lilit”的字源归于风暴恶魔,此观点颇受学者引用来支持锲形文字墓铭考古之用。
其它的学者则发现阿卡德文字中的“莉莉图”(微风女神),被引用来考证苏美神祇中的“妮妮尔”(同样也是微风女神),她是英尼尔的妻子,并来自于南方的风,这个来自阿达帕民族的故事,说明了阿达帕打破了南风的翅膀,阿达帕还害怕会被处死刑。
莉莉丝是一位发源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夜魔,或是伴随着风暴出现的邪神,并且会伤害儿童。莉莉丝最早在西元前三千年出现,巴贝隆纳独一无二的风暴恶魔,或像莉莉图(Lilitu)的神灵,大约在西元前700年,许多学者将其名发音改为“莉莉丝”(Lilith)。
迦南人将莉莉丝称为巴拉特,而在公元前2000年的亚述王时代,莉莉丝被称为莉莉图。
犹太教传统
10世纪成书佚名文献《本司拉的知识》(原名是《便西拉的字母》(The Alphabet of Ben-Sira)是中世纪时期的一份佚名小说作品)中记载:
有一天,亚当和莉莉丝因为性爱位置问题吵架了(原文是:莉莉丝说“我不可在下”,而亚当说“我当在上,不可在你之下;你当在下,我在你之上”。)莉莉丝认为自己和亚当同出一脉,并没有尊卑之分,而亚当并不同意莉莉丝的说法,于是整件事终于谈崩了。莉莉丝说了上帝隐秘的名字,借用了上帝的力量逃跑了。自己女人赌气跑了亚当当然不干了,于是去向上帝告状。上帝派了三个天使去追莉莉丝(Snvi、Snsvi以及Smnglof),并说:“如果她愿意回来最好,否则,以后每天就会有她的100个子孙死掉”。
天使在红海中央找到了莉莉丝。他们将上帝的话传给了莉莉丝,但是她还是不愿回来。天使说“我们要将你溺死在大海之中”。
“躲开!”她说,“我以致初生小儿于病而受造,若为男孩,我当主他生后8天,若为女孩,则20天”。
天使听到了莉莉丝的话,他们坚持要她回去。但是莉莉丝以永恒之神的名向他们启誓:“无论何时我在护身符上看到你们的名字、形象,我会失去了给小儿致病的力量”。并且,她同意日后每天有100个她的子孙死去。
附录:
这是在《本司拉的知识》里的记载,也是最早关于莉莉丝的文献记载。不过《本司拉的知识》是一本伪典,什么叫伪典?伪典就是假借他人名字而写成的书。《本司拉的知识》就是假借了《便西拉智训》的作者、希伯来先知便西拉的名字而写成的书。也就是说,不是先知的人为了提高自己书的可信度,冒充先知的名字来写书。
(上文提到的”红海“只是一种比喻,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红海。而在《死海文书》中,“红海”其实是和印度教的破坏女神卡利玛的“血之海”同源。“血之海”即意味着所有生命孕育都来自女性的经血,而作为从血之海中诞生万物的代价,就是要向血之海补充鲜血,例如人祭。)
喀巴拉的经典《光辉之书》中,为了供养血之海,莉莉丝也称为诱惑人类和扼杀婴儿的恶魔。为此,犹太人在婴儿的摇篮外围用白色涂料画上几圈以作保护,也为婴儿挂上护身符-上面写有上帝派遣追回莉莉丝的三位天使名字,但这不总有效,因为传说莉莉丝的能力强于天使。
注:莉莉丝的情人/丈夫是萨麦尔或撒旦仍有争议
萨麦尔出自伪典《希腊语巴录启示录》,和撒旦不是同一位,基督教圣经没记载。此伪典抄袭了摩西五经中撒旦引诱人类祖先的堕落,引诱者被替换成了萨麦尔,因此不少人被误导以为萨麦尔就是撒旦。(实际上伪典的诞生年代晚了创世纪上千年,充其量只是一个同人作品,根本没有任何参考价值)萨麦尔与新约中的撒旦形象也有重叠。13世纪艾萨克·本·雅各布·哈-科恩的著作中,莉莉丝在拒绝服从亚当之后离开了亚当,在她与大天使萨麦尔结了婚之后也没有再回到伊甸园
圣经
莉莉丝出现在以赛亚书34:14中,根据最早手稿的变体,其名字采用单数或复数形式。
“旷野的走兽要和狼相遇,野山羊要与伴偶对叫。夜间的怪物必在那里栖身,自找安歇之处”
在《死海古卷》(Dead Sea Scrolls 4Q510-511)中,该词首先出现在一系列怪物中,而在以赛亚书的最早拉丁语版本中其被翻译为拉米亚。
从公元6世纪开始,犹太人在碗和护身符上的护身符文将莉莉丝确定为女性恶魔,并首次对她进行了视觉描绘。从上述圣经上下文列了一堆动物名看来,Lilith在这里指的应该也是列举的动物之一,英文的就把它。而英文的KJV版圣经则将其翻译成screech owl苍鹗(鸣角鹗),也就是猫头鹰的一种。
古希腊神话
有说法认为,莉莉丝是希腊神话拉弥亚(Lamia)的原型,一种上半身是人、下半身是蛇的怪物,因为拉弥亚也是会偷盗并谋杀人类婴儿的女妖。
恶魔学
她被形容成不会衰老的美女。满头乌黑的长发并具有大蛇的尾巴,见到她的男性没有一个不被迷倒,而莉莉丝则吸收男人的阳气以长生不老。她是统治着夜晚和星期五的恶魔。
其他版本
在不同的地域文化中,关于莉莉丝的形象说法不一。
古巴比伦时代,莉莉丝是寺庙女神伊什塔尔的侍女。她也被古代希伯来视为大地和农耕部族的太母,而亚当在这些传说中代表的是侵略者——游牧民族
传统基督教与诺斯替教派教父之间的争斗使得莉莉丝在西方世界恶名远播。后来基督教徒们又致力于对犹太教的研究,提高了莉莉丝在西方世界的知名度。在中世纪晚期,西方掀起一股消除迷信和反对巫术的运动,莉莉丝也首当其冲成了千夫所指的批评对象。同时,她在魔鬼世界的地位也显著提升,进入排名靠前的女魔头。1604年,英国剧作家克里斯托弗·马洛维最先描述了莉莉丝与魔王夜晚在山顶聚会的情景。
在史学界,人们对莉莉丝的形象争论不休。有些历史学家认为,莉莉丝是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体现了古代社会中妇女摆脱男人控制争取独立的精神实质,是对于以亚当为代表的男性统治地位的挑战。
小说和某游戏中的设定
还有记载说她是巨人时代侍奉席琳神使。但是她开始在艾尔摩亚丁时代活动,有许多纪录证明,她的外表是褐色皮肤的精灵。在史奈曼时代,她被席琳的子女们奉为死神的第九个女儿,被描述为当时掌控席琳崇拜者们的宗教与军事的核心人物。在凯沙的默示录里,关于莉莉丝,有以下的描述:“在愤怒众神的武力之前,天上的战场上,席琳所生的魔物一个接一个倒了下来。席琳眼见就要失败,于是在深渊的地底建立死亡的世界,并在此地躲避。此时,席琳将莉莉丝留在地面上,命令莉莉丝准备好,总有一天她会再度回来。席琳把莉莉丝的名字从死亡名册删去,因此,莉莉丝成了永远不死的可怜生命体。”
其它相关
艺术创作
尽管莉莉丝非正统宗教中的人物,但同样地在后世很多作品也有她的踪迹。
欧美文学作品中莉莉丝常以诱惑者的身份出现。例如在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作品《洛丽塔》中有这样一句:“亨伯特完全有能力跟夏娃交欢,但他渴望的却是莉莉丝。”
同时,莉莉丝又是典型的美女。在歌德名著《浮士德》中生动地表现了瓦普几司之夜的场面。通过魔鬼墨菲斯托之口道出了莉莉丝的身份:“仔细看看她吧。这个女人叫莉莉丝,亚当的第一个妻子。她那飘逸的长发,还有妖冶迷人的装束,令每个人都失魂落魄。而乔治·麦克唐纳(George MacDonald,1824-1905)的小说《莉莉丝》中则是地狱的女王。
德国著名作家托马斯·曼在他的《魔山》中对歌德笔下的莉莉丝做了进一步的演绎:“仔细看看她吧。” 赛腾布里尼对汉斯·加斯托普说道,“这个女人叫莉莉丝。”
“莉莉丝是谁?”汉斯·加斯托普继续问道。赛腾布里尼非常得意,继续背诵着歌德的名著:“亚当的第一个妻子。她那飘逸的长发……”
汉斯·加斯托普说道:“你今天真是诗意大发啊。这个莉莉丝到底是谁?难道亚当结过两次婚?对此,我原来是一无所知。”
希伯来的传说中就是这么说的。莉莉丝化身成夜妖,用她迷人的秀发诱惑男人。”
雨果的《撒旦的末日》中也有关于莉莉丝的精彩描写:
“畏惧于我吧!我是莉莉丝·伊西斯、是世界的黑暗之魂。我命中注定要使人类恐惧,是难以捉摸的、不吉的、未知的存在,这就是我。颤抖吧!
我就是雾,你就是星。你不过是光明中的一点,而我却是黑夜中永久的黑暗。我是在暗中吹灭灯火的嘴。你,速速离开。”
莉莉丝的美同时也触发了艺术家们的灵感。15世纪的许多画家都把莉莉丝作为创作对象,而且没有丝毫的宗教背景。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英国诗人兼画家丹特·加布里尔·罗赛蒂的作品《倩女莉莉丝》。在他眼里,莉莉丝飘逸的红发、圆润的嘴唇和宽敞的开领裙都体现了维多利亚时代女性时尚
罗赛蒂还为这幅画赋诗一首:“从远古而来的她,身上散发着青春的活力,凝脂般的美颈上挂着玫瑰罂粟编制的花环;她总是在夜晚降临人间,用柔和的目光织起一张情网,让每个男人失魂落魄无法自拔。”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07 00:56
目录
概述
词语释义
词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