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番锣鼓是创于
京师而盛于江浙地区的地方传统
吹打乐种,是我国唐宫音乐文化重要的遗存,主要流行于
江苏省南部地区,以
苏州、
无锡为中心,
南京、
常州、
上海、浙江省
建德市、安徽省
石台县、广东
佛山等地亦很盛行。
简介
基本介绍
十番锣鼓,为流行于江苏、浙江、湖北、安徽、福建等地的传统民间
鼓乐,十番锣鼓的演奏主要用于宗教的
超度、
醮事与传统民间的各种风俗礼仪活动。历史上曾有“十番箫鼓”、“十番鼓”、“十番”、“十番笛”等称谓,僧、道两家称之为“梵音”,民间则称之为“吹打”或“
苏南吹打”。十番锣鼓以锣鼓段、锣鼓牌子与
丝竹乐段交替或重叠进行为主要特点。根据其所用乐器的不同,可分为“
清锣鼓”和“
丝竹锣鼓”两大类。只用打击乐器演奏的为“
清锣鼓”;兼用
丝竹乐器演奏者称“丝竹锣鼓”。
标志
十番锣鼓乐队的人数八至十二人不等,所用乐器,少则十余件,多则三十余件。十番锣鼓的主奏乐器为
笛(极少量乐曲为
笙),配合使用的打击乐器比较丰富,有
同鼓、
板鼓、
大锣、马锣、齐钹、内锣、春锣、汤锣、
大钹、
小钹、木鱼、梆子等。十番锣鼓的主要特点是其
打击乐部分,以一、三、五、七字节为基本单位,按数列规范程式组合成节、句、段;十番锣鼓
套曲曲式结构中,以“身部”出现“大四段”(以锣鼓或锣鼓
丝竹相间组成的段落,必需变化演奏四次)为标志。现存的比较流行的曲目有《
划龙船》、《小桃红》、《万家欢》、《喜遇元宵》等。
演奏
十番锣鼓的演奏者,多为民间职业性鼓乐班“
堂名”中的乐手和寺院中的道士。不少民间艺人分散在农村亦农亦艺,他们随时可被“
堂名”班主或寺院当家道士招聘去参加传统民间婚、丧、喜、庆等活动的演奏(道士不参加民间婚礼的演奏活动)。每逢春节、中秋以及
庙会、赛龙船等节日,传统民间则广泛地组织自娱性演奏,在群众中有着深厚的基础。
历史溯源
十番锣鼓于万历末年(约1620年)在
苏州一带流行,演奏者“
堂名”在城乡各地相当普遍,仅古城区知名的“堂名”便有几十个,如在临顿路菉葭巷的“多福口”、十梓街的“荣和堂”,还有“永和堂”、“万和堂”等。
明沈德符(1578―1642 )《万历野获编》曰:“又有所谓《十样景》者,鼓、笛、锣、板、大小钲、钹之属,齐声振响,亦起近年,吴人尤尚之。然不知亦沿正德之归。”明张岱(1597―1689 )《陶庵梦忆》称之为“宣传”,清叶梦珠《阅世编》称之为“十不闲”、“十番”。 明朝时余怀(字澹心,1616年生)所著《板桥杂记》中已提到万历(1573—1619)末年
南京秦淮河一带游客演奏十番锣鼓的情景。清时钱泳《履园丛话》(1825年序) 所载:“忆于嘉庆已巳年(1809)七月,余偶在京邸,寓近光楼,其它与圆明园相近。景山诸乐部演习十番笛。每于月下听之,如云敖叠奏,令人神往。”可知十九世纪初叶,十番锣鼓亦在北京宫廷盛行。清李斗撰写的《扬州画舫录》(1893)中,还详细地记载了扬州虹桥“歌船”中演奏十番锣鼓的情况和乐队编制待点:“十番鼓者,吹双笛,用紧膜,其声最高,谓之闷笛,佐以箫管。管声如人度曲,
三弦紧缓与
云锣相应,佐以提琴。龟鼓紧缓与
檀板相应,佐以汤锣。众乐齐乃用单皮鼓,响如裂竹。所谓头如青山峰,手似白雨点,佐以木鱼
檀板,以成节奏,此十番鼓也。是乐不用
小锣、金锣、
铙钹、号筒。只用笛、管、箫、弦、提琴、
云锣、汤锣、木鱼、
檀板、
大鼓十种。故名十番鼓,番者更番之谓。……是乐前明已有之。”
从民间乐人演奏十番锣鼓的历史来看,亦可上溯到清中叶。如道士伍峻峰(1874年)从师于马秀泉(1835年左右);农民鼓乐团体“雅集”,曾在乾隆壬子(1792年)龙潭庵重修完毕时,在庵中戏台上演奏过此乐等等。因此,十番锣鼓至少在十六世纪已在我国南方流传。
演奏形式
分类
十番锣鼓的演奏形式分只用
打击乐器演奏的
清锣鼓和兼用管弦乐器的
丝竹锣鼓两大类。
清锣鼓(俗称素锣鼓)的乐队组合有粗、细之分。粗锣鼓用
云锣、拍板、小木鱼、双磬、
同鼓、
板鼓、
大锣、喜锣、七钹演奏。细锣鼓在粗锣鼓所用乐器的基础上,加用
小钹、中锣、春锣、内锣、汤锣、大钹演奏。
清锣鼓演奏形式的乐曲结构特点为锣鼓牌子的联缀。如
清锣鼓(粗)乐《十八六四二》由十段组成,各段锣鼓牌子的名称为:一、《急急风》;二、《求头》;三、《七记音》;四、《细走马》;五、《十八六四二》(变奏三次),六、《鱼合八》;七、《细走马》;八《金橄榄》;九、《急急风》;十、《螺丝结顶》。其它
清锣鼓曲目还有《擒锣》、《清钹锣鼓》等。
丝竹锣鼓因其演奏中主奏乐器和乐队组合的不同,又可分为笙吹锣鼓、笛吹锣鼓、粗细丝竹锣鼓(古称“鸳鸯拍”)等多种。笙吹锣鼓乐队编制其管乐器有笙、箫,拉弦乐器有二胡(托音二胡)、板胡;弹弦乐器有
三弦、
琵琶、
月琴;
打击乐器用粗、细锣鼓两种编制。曲目有《寿庭候》(细锣鼓)、《阴送》(粗锣鼓)。笛吹锣鼓乐队编制在笙吹锣鼓
丝竹基础上加用管乐器曲笛、
梆笛,打击乐器用粗锣鼓编制。曲目有《下西风》、《翠凤毛》、《万花灯》、《大红袍》、《喜元宵》。粗细
丝竹锣鼓乐队编制在笛吹锣鼓丝竹基础上加用管乐器大
唢呐、小唢呐、招军(俗名
长尖,
非旋律乐器,多用于乐曲首尾以烘托气氛);
打击乐器用细锣鼓编制。曲口有《香袋》、《十八拍》。
演奏
十番锣鼓中的
丝竹锣鼓演奏形式其乐曲的结构以锣鼓段、锣鼓牌子、丝竹段落交替(有时重叠)进行为其主要特点。如笛吹粗
锣鼓曲《万花灯》由十六段组成:一、锣鼓《急急风》;二、旋律《万花灯》;三、锣鼓《急急风》;四、旋律《
小桃红》;五、锣鼓《细走马》;六、锣鼓与旋摔交错进行的《大四段》(变奏三次);七、旋律《春景》;八、锣鼓《细走马》;九、锣鼓《蛇脱壳》;十、旋律《把花灯》;十一、锣鼓《细走马》;十二、锣鼓与旋律交错进行的《小四段》;十三、旋律《呀》;十四、锣鼓《细走马》;十五、锣鼓《急急风》;十六、锣鼓《螺丝结顶》。
典型代表
沔阳十番
流传于湖北
沔阳一带的
仙桃十样锦也称“十番锣鼓”,亦称“七星点子”。 在
沔城也叫“清音”。起源于明代流传于民间,后被释、道加以利用,由构成十种音色的敲击乐器(即:打、堆、各、七、浪、星、当、昌)加吹管乐器(即:笛、箫、
唢呐、笙)组成,属于“
襄河吹打”的一种演奏形式。演奏的
曲调多为南北曲牌中的牌子曲,也杂有部分传统
民间小调。其主要曲目有《渔家乐》、《金钱花》等。2009年入选
仙桃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
沔阳州志》记载:“十番锣鼓”又名“十样锦”还有一段历史典故。
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二太子朱柏在古镇首建观音阁作其行宫,朱柏爱好音乐,将宫廷音乐“十样锦”引渡古镇,从此“十样锦”安家落户,世代相传数百年。采用各种吹管奏出
江汉平原小调《十样锦》为主旋律,配以各种打击乐器的间奏或重奏,轻吹细打,抑扬顿挫,在各种庆典喧闹中别致一格,演奏形式可行可驻,灵活多变。
在
沔城也有叫“清音”的,又有叫“细乐”的,也有直呼为“星当昌”(昌读访,下同)的沔城历史上盛行的“十番锣鼓”起源于明代,流传于民间。后被释、道加以利用,故似乎是一种与宗教活动有关的音乐。过去东岳庙的“香火”很盛,每年从农历腊月三十至第二年正月十五,到东岳庙烧香还愿的香客很多,在进香者中,就有“十番”乐队伴奏,有时多达五六组之多。 “十番锣鼓”又分“笛吹十番”、“笙吹十番”。
沔城的十番为“笛吹十番”。演奏的曲调多为南北曲牌中的牌子曲,也杂有部分民间小调。
沔城十番的曲牌,主要有《渔家乐》、《金钱花》等。
“笛吹十番”的乐器组合,一般为:缠丝曲笛四支(笛的一端,坠有两个彩穗,是一种装饰),走在乐队的前面,左右各二。在笛子中间稍后是一个背鼓的,背带为红绸子,鼓架很精致,镂刻有各种花纹和图案,上涂红漆金粉。鼓架内,置
板鼓、
堂鼓各一。鼓架后榇中间附设一个方木梆子。鼓手随其后,一手执拍板,一手执鼓扦,以繁花流彩的鼓点节奏应和着优美的笛吹牌子曲。鼓手也是乐队的指挥,不时以手势和鼓点发出信号,指挥乐队转换曲牌。和鼓手紧密配合的是击“单星”和“小当锣”的。“单星”就是铃,式样与和尚、道士用的“法事铃”一模一样。“小当锣”很小,比手掌还小一点。这两件乐器,由一人兼打。除此,还有一人打低锣,锣的音色如“访音”。这三种敲击乐器组合在一起,在鼓手的节击下,就能奏出“十番”的基本特征。跟在鼓手后面的,还有击“
小钹”(大多发“扑”音)、马锣(发“浪”音)、“
小锣”(发“堆”音)等乐手。
十样锦由打击乐器和吹奏乐器两大部分组成。常见的配置是打击乐器:十样锦,
堂鼓,小京钹,中虎音锣,
小锣,马锣,响木;吹奏乐器:四支笛子,一支
唢呐。当然有时也随人员增减而调整,但主打乐器十样锦则是不可或缺的,其他乐器随演奏场合不同而随机配置。上述配置主要用于婚庆等场合,如遇白喜事,
堂鼓可改为
大鼓,吹管则改用曲笛和中音
唢呐演奏,有时还会加入笙。
其中的“十样锦”为主打乐器,其实是一
组合件:用直径6mm钢筋做成一平面大葫芦状,大圆内悬空固定一小苏锣,即俗称大勾锣子;小圆内悬空固定一小马锣,顶上再固定一
碰铃,一共三样,也有多一
小锣或响木做成四样的。大小圆之间有一手持位置,钢筋用彩布缠绕装饰。演奏者一般就是掌作师傅,手持小鼓签,依谱击打十样锦上的各种打击乐器,发出错落有致的不同声响,指挥整个演奏过程。
祁门十番
祁门十番锣鼓是祁门传统民间器乐曲名,流行于历口、溶口一带。历史悠久,始于明代,在祁门民间演奏了数百年。
祁门十番锣鼓是由10种曲牌与锣鼓联缀而成的
套曲,其演奏乐器有小唢呐、横笛(两支)、
大锣、
小锣、
云锣、桶鼓、边鼓、
大钹、
小钹等十来种。全曲运用不同音色的打击乐器,与唢呐
丝竹的优美旋律交汇融合,细吹细打,优雅动听,显得热闹而不繁杂,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旧时,祁门民间迎神嬉灯活动很多,十番锣鼓就是嬉灯时的伴奏音乐。通常是嬉灯出游时,乐队抬着乐器随行,一路上按照嬉灯的各种动作如舞龙等,变换曲牌边行边奏。由于各地嬉灯套路不同,加之演奏历史悠久,所以十番锣鼓曲目也不尽相同,各有特色。如溶口的民间艺人大胆汲取当地山歌小调,对原曲进行加工修改,并命名为《清风摇月》、《游龙戏水》等,更加通俗易懂,适合嬉灯表演。
进入21世纪以来,十番锣鼓经过加工整理,不但可以为嬉灯伴奏,也可以单独在固定场所演奏,这一古老的曲艺节目又焕发出夺目光彩。
楚州十番
楚州十番锣鼓有着悠久的历史。清道光年间,淮安著名的民间艺人孙敏卿将皇宫里流传到楚州已盛行多年的昆曲音乐进行了整理,加进了锣鼓打击乐器,成为
楚州十番锣鼓(又称武昆)。
楚州十番锣鼓的音乐共分三个声部:第一声部是器乐曲,第二声部是唱腔,第三声部是
打击乐。器乐曲旋律优美、
古曲韵味很浓。唱腔的唱词文学性较高,大部分是健康向上、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词句。
打击乐的锣鼓点子不同于现代戏曲、民间的打击乐节奏,它的特点是节奏稳捷,轻重分明,各件乐器交替打出各种点子,具有独特性,大部分是行板。三个声部可分为器乐和唱腔为一体加上
打击乐,唱一段后再由打击乐单独出现打出各种锣鼓点子。
楚州曾有十几支演奏十番的民间团体(当时叫堂子),如:粮安堂、行安堂、建安堂等等。最有名的是粮安堂,他们的人员大部分是由楚州南门一代的粮行的老板和一些布行商人组成的,他们的演技最好。其次是行安堂,他们是由河下一带做小买卖的生意人及一些手工艺人组成的。每逢农历四月二十八的都天会和五月初一的东岳庙会,各个堂子会招集所有的艺人结队,走街串巷,最后汇集到东岳庙打擂台,声势浩大,热闹非凡,百姓十分喜爱。
演奏使用的乐器有:两支
竹笛(为领奏乐器,竹笛由两人合奏,一人左手,一人右手。笛尾坠有丝穗,给人以美感)、两支箫、两支竹管、两盘笙,两面
琵琶、两把二胡、两把京胡。打击乐器有班鼓、
堂鼓。大锣、
小锣、糖锣、号筒、木鱼、
碰铃、拍板各一件。演奏者约二十人。演奏形式可分为坐式和走动式两种。坐式是艺人们空闲时或其它节日庆典时坐到一起演奏,供人们欣赏。有时也自娱自乐。走动式也就是上街演奏,艺人们身穿长袍、戴礼帽,再加上一个较大的轿子,由8人抬着边走边演奏。
自2000年以来,楚州十番锣鼓经楚州区文化馆挖掘整理,基本得到恢复。
池州十番
池州十番锣鼓又名“一枝香”,属青阳腔系,基本上是曲牌体。其
锣鼓经有“长捶”、“坐捶”、“落捶”、“尖捶”、“拗捶”、“文三捶”、“文五捶”、“顺三捶”、“三鞭马”、“急急风”、“阴捶”、“扭丝”等十多种。
伴奏乐器以锣鼓
打击乐为主,后期加入喇叭、
唢呐,其音响效果尤为铿锵、奔放、流畅、高昂。这项民间器乐曲,盛行于明清时期,多在
元宵节灯会中演奏,后来经过历代高腔艺人的加工、改造、丰富,不仅保留了“其节以鼓,其调以喧”、“一人唱众人和”的高腔特色,而且逐步突破了曲牌体的束缚,发展到“滚白、滚唱”,边行边奏,由曲牌体过渡到板腔体,并运用到目莲戏演唱的伴奏之中。流传在池州乡间的主要曲牌有“浪淘沙”、“鹧鸪天”、“皂绿袍”、“四朝元”等52件,由铜锣、皮鼓、脆鼓、
大钹、
小钹、
唢呐、横笛、云板等乐器配合演奏。全曲运用各种不同音色的打击乐器,伴奏以
唢呐丝竹的优美旋律,细吹细打,优雅动听。
1959年,东至县洪方乡盲艺人丁邦青用四弦琴演奏由《喜鹊登枝》、《蜻蜓点水》、《倒挂八哥》等曲牌组成的“十番锣鼓”,在安庆地区文艺会演中获奖。1993年,当时的九华山管理处和池州行署文化局共同投资,将“十番锣鼓”重新记谱整理,组织排练,在第十一届九华山庙会期间隆重演出。
进入21世纪以来,池州市城乡民间文化娱乐活动蓬勃发展,乡间“草台班子”剧团逐渐增多,农民艺术骨干队伍不断壮大,给十番锣鼓以展现风姿的机会。而今,十番锣鼓不仅应用于戏剧、曲艺和闹花灯的演奏之中,而且深入到民间的社祀、庙会、家庭红白喜事和企业开张、工厂落成等喜庆活动之中,成为群众必不可少的娱乐活动之一。有位民间歌手唱道:“十番锣鼓敲起来,舞灯唱戏离不开,娶亲嫁女场场到,喜庆活动次次来,次次来,小康生活乐开怀。”
石台十番锣鼓
安徽省石台县
石台十番锣鼓是由皮鼓、铜锣、铙钹(大小两种)、响板、云板、笛子、二胡、嗽叭等乐器演奏的民间吹打乐,主要流行于石台丁香、仙寓、大演等地,,尤以丁香镇柏山村和大演新农村表演最为完美。
石台十番锣鼓历史悠久。大演新农村唐家班传下来的十番锣鼓中有一乐曲名《昭君》,记录的是汉代王昭君出塞的故事;明吴应箕《卷园集·序》记载:“吾邑民歌乐诵之十年如一日”,充分说明了本境民歌、乐曲之多之美。十番锣鼓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演奏时充分发挥各种乐器的特长且配合紧凑,旋律交汇融合,细吹细打,委婉清丽,时而欢快、时而低沉,音韵优美之极,是灯会、庙会、婚丧喜庆等民俗活动必不可少的节目,代表曲目有《昭君》、《一枝香》、《水莲花》、《十样景》、《望不断》、《大开门》、《小开门》等。丁香镇柏山村的十番锣鼓,还融入说书内容。石台十番锣鼓一般都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其内容,只是音韵相对稳定。
佛山十番
广东省佛山市的
佛山十番是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锣鼓乐,起源于唐代北方,至明代盛行于安徽、江浙一带,传入佛山已有200多年历史。曾在佛山镇(佛山市旧城区)、南海叠滘乡、夏教乡等地广为流传,至今唯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叠滘乡茶基村的“何广义堂”十番乐队一脉传承。2007年11月,佛山十番被列入广东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佛山十番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省级传承人为何汉沛。
十番音乐,也称十番锣鼓。十,泛指多数;番,指翻花样,有变化。十番即是指音乐演奏有多样变化,不同曲牌按不同的程式轮番演奏。十番乐器有常规和特殊两类。大钹、高边锣、翘心锣、沙鼓、云鼓来自本地八音锣鼓,属常规乐器;特殊乐器有飞钹等。曲牌有长锣、钹起、洒金钱、合鼓引等,它吸收融合了飞钹演奏方式和本地八音锣鼓风格,并与民俗活动紧密结合,多在端午、七夕、中秋等民间节日以及神诞、秋色巡游表演。茶基村的“何广义堂”十番乐队由20多人组成,享誉佛山、南海,名震省、港、澳,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民俗乐队。乐队成员配以武打装束,另有旌旗数面,顾绣头牌一面,何广义堂长匾额一对,表演场面壮观,铿锵悦耳,喜庆热闹,民间有“无十番不算秋色”之说。